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

在某些野心家的挑撥下,一場生存之戰已然爆發,大部分的峒主難以抵抗土地的誘惑,他們已然知曉了耕種的好處,對於山澗,已然沒有過多的留戀,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北宋能夠招撫的原因。

澧州刺史文福登上澧州城頭,心中感概萬千。

站在平矮的城頭,城外平坦的大地顯得更加遼闊,天空雖然高遠,但也彷彿低得觸手可及一般。雲層不厚,那太陽在雲後射出的光彩、染亮了雲朵,中間耀眼,光芒如萬箭般向四周擴散,反而更加恢弘。

此時的金光,好似冥冥中的審判一般。

文福望着城南的河面久久不語,澧水水蜿蜒地向東流淌入洞庭湖,河面上風吹起的波光粼粼、就像千軍萬馬的甲片一般!

他多麼希望,江面上,已經是千軍萬馬,城外連綿不絕的梅山蠻,已經讓澧州城圍堵一空,長久的和平,令州衙都反應不及,差點就被攻破了。

“讓城中的民夫都上城牆,城池若是破了,必定血流成河,只有守好城池,等待節度使的援軍,纔是唯一的希望!”

兇悍的蠻兵,已然讓他喪失了出城野戰的勇氣,兵卒寶貴,不能有絲毫的浪費。

數以千計的蠻兵包圍了澧州城,只要攻下這座城池,基本上就讓整個澧州淪陷,成爲梅山蠻的天下,所以蠻兵們興奮異常,悍不畏死。

澧水兩岸,江水滋潤了這邊地界,樹木生長的也極其茂盛,參天大樹也並不罕見。

就在梅山蠻悍不畏死地攻城之際,數十艘小船就從澧水邊停下,幾百名騎兵下了船,牽着心愛的戰馬,緩緩而行。

“前面就是澧州城了,咱們歇息一會兒!”張崇富牽着馬,看着遠處被圍的澧州城,輕聲說道。

作爲支援的部隊,騎兵的速度是最快的,從洞庭湖而入澧水,然後出其不意地突襲梅山蠻,這是楊師璠決定的策略。

而步兵的出動,則很是麻煩,不僅需要皇帝的恩准,而且還要發下安家費,開拔費,募集不到錢財,軍隊自然開動不了,等到步兵出動的時候,弄不好澧州城已經實現了。

所以,只有兵行險招了。

休息了兩刻鐘,戰馬吃了些細料,也緩了過來,張崇富騎上馬,準備開動。

前方,一輛輛運糧車,以及許多老弱的蠻兵,正在緩緩地前行,或許他們想不到,漢人來的如此之快。

張崇富轉頭沉聲道:“瞧樣子,他們還沒現咱們。兄弟們,建功立業的時刻到了。”

數百的騎兵從林間道路出來,慢慢地向前行進,後面出來的人馬向左右翼展開,軍隊逐漸散開,形成了突擊的陣勢。

中間是開闊地顯然不可能掩藏行蹤了,大夥兒都沒吭聲,偶爾傳來一聲咳嗽以及馬的鼻子裡出的聲音。

張崇富小心地從箭壺裡抽出了一枝箭矢,保持着慢行的速度繼續向前,眼睛一刻也沒離開獵物。他仿若一頭豹子,正趴在地上慢慢地接近着。

他明白此戰關乎將軍的前途,若是敗了,朝廷定會問責,所以必須得小心謹慎,不容有失。

不多時,眼尖的蠻兵終於發現了蹊蹺,騎兵的身影不好隱藏,遠處傳來了嘰裡哇啦的大叫,道上的老弱蠻兵們並沒有慌亂,反而拿起手中的石刀骨刀,準備反擊。

張崇富哪裡管那麼多,一踢戰馬,大喊道:“殺!”

最前面的騎兵立刻猛衝出去,後面的馬羣也加快了度。沉默的衆軍立刻高亢地呼喊起來,馬蹄聲驟然轟鳴。

哇哇呀呀的蠻兵,見到了居高臨下的騎兵,抵擋了一陣子後,知曉了巨大的差距,求生的本能讓他們心中的悍勇消失,扭頭就跑。

不怕死,不意味着送死。

騎兵四下追殺,兩條腿哪有四條腿快,而且在這片平原之上?

周圍哭叫嘈雜一片,如同人間修羅場,簡直和屠殺沒有區別。

張崇富帶人沿着道路向其隊伍更遠處衝刺,馬不停蹄,手中的箭矢都沒停過,拉弓無須拉滿,反正這些蠻兵們都沒有披甲。

戰馬奔一路,弓弦“噼裡啪啦”響一路,箭矢在空中亂飛,路上的混亂的人羣不斷倒下,遍地都是屍體。

一些蠻人跪在地上,擡起雙手嘰裡呱啦地乞求。騎兵則衝將上去,反正也聽不懂,長槍對着就刺了上去。剩下的人爬起來拼命跑,衝最前的一個騎兵收了弓箭,從背上拔出馬刀來,盯着一個便加衝。

“噗呲——”馬刀入肉的聲音很是明顯。

“燒了他們——”看着一車車的糧草,張崇富淡定地說道。

隨即,大車上的糧秣被點燃了,蜿蜒的一路上煙霧滾滾。

“怎麼回事?這是咱們糧草的方向!”扶廣樑望着遠處濃煙,瞬間就猜到了,頗有些驚慌失措:

“怎麼回去,這才幾日,漢人什麼時候那麼快了!”

“派人去看看,到底什麼情況!”

隨即,他就鎮定下來,派遣人手前去探看。

“首領,是漢人的騎兵,只有幾百騎,糧草都被燒燬了,幾百個老幼也被殺了大半,逃出來的沒幾個。”

扶廣樑拍了拍虎皮座椅,怒斥道:“漢人才多少騎兵?竟敢如此猖狂,馬上調咱們的勇氣去增援!將這夥騎兵給滅了!”

“山中的虎豹都奈何不了我們,更何況一些馬了!”

“什麼?梅山蠻造反了?”李嘉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數日後了,“八旗蠻兵那麼快就有用處了嗎?”

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336章鼓動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1238章護法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1333章收買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1323章胡昌翼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1218章涼州詞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248章暫住證番外4——再興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1370章煽動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259章改任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122章于闐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1213章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1214章遺民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276章實踐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1298章規格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1309章就藩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1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