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鐵匠七百二十人,每日熔鍊普通的生鐵五萬斤,熟鐵萬斤,上好的鋼鐵,只有五千斤!”
匠作監輕聲道。
鐵分爲生鐵、熟鐵、鋼,都是由含碳比來決定的,含碳量>2%的鐵,叫生鐵;含碳量小於0.04%的鐵,叫熟鐵;含碳量0.05~2%之間的鐵,稱爲鋼。
熟鐵是生鐵百般錘鍊而成的,而鋼,則是使用灌鋼法,用熟鐵和生鐵相互錘鍊而得成。
生鐵比較脆而硬,所以經常用來鑄劍,兵器;熟鐵則比較軟,但熔點高,所以就用來造鐵鍋。
這個鐵匠城,若是全力以赴生產生鐵,高爐倒是夠了,年產五百萬斤跟玩似的。
湖南別的不多,就是礦產多,煤炭更好敞開的供應,一年四季都不會缺乏,比中原那種用木炭好多了。
木炭雖然燃燒充分,但就是耗費太大,一百斤生鐵,用煤只要兩百斤,而用木炭則需要七百斤,而且煤開採效率高,燃燒溫度高,大規模鍛鐵,是極爲合適的。
鐵匠城與軍械司的區別在於,鐵匠城只是一直打鐵鍊鋼,生成一個個鐵錠,然後運輸到軍械司,具體的鎧甲兵器,都是由軍械司的工匠門進行捶打。
說白了,就是對於鐵的初級加工,像弩箭、拋石車、甲冑等,就具有技術堡壘,需要軍械司進行專門製作,畢竟不是每一個鐵匠,都會製造軍械的。
鐵匠城製作的鐵錠,不只是軍械司,而且還輸送至民間,賺取錢財,提高生產力。
“嗯,還得繼續加強!”
李嘉看着一個個揮汗如雨的鐵匠們,又看着那一排排的鐵錠,不由得說道:“如今朝廷軍備緊要,對鐵,尤其是鋼的需求很大,軍械司言語,其工匠多,就是鋼錠少!”
“陛下,鐵匠城的確是盡力了,每日的消耗煤炭上十萬斤,但軍械司猶嫌不足,這天底下,鐵和鋼,又怎會多過?”
匠作監無奈道。
李嘉望着飄散的黑煙,以及那一根根菸囪,天空中的雲都被染黑了,他又看了一眼地上的泥土,也染着黑色,不知是煤還是雨。
“那就多招募些人,鋼的需求很大!”
皇帝巡視着,對於這些抱怨不以爲意,在這官僚時代,認真幹活的,那叫能吏,懶散抱怨的,纔是最正常的,他早就習慣了:
“那些板甲也就罷了,普通的兵卒自然不嫌棄,但普通的將校們可需要用鋼來鍛造,每天幾千斤鋼,又怎麼夠用?爾等還是須努力才行!”
普通的兵卒,對於簡陋的板甲肯定不會嫌棄,比皮甲好太多,但對於有點身家的將校而言,用板甲太丟份了。
但朝廷卻不會免費提供精密昂貴的明光甲,除非是獲得大勝仗的獎勵,亦或者繳獲所得。
其他的情況,就需要自己提供金錢,找工匠鍛造,如今則可以在軍械司,耗費幾百上千貫錢,讓其細細地鍛造一番。
畢竟如此大規模的鋼材,一般工匠也買不到。
一套精密的鎧甲,是可以當作家寶傳世的,而簡陋的板甲,就像個烏龜殼子,作爲集體財產,就算你想傳給兒子,軍隊也不會允許,人死了,鎧甲得留下來。
“諾!”匠作監連忙應下。
“走吧!”李嘉走了半個時辰,發覺一切如常,自己的作用有限,反而干擾到了正常的秩序,他最後吩咐道:
“雖然說朝廷重視鋼鐵,但也要張弛有度,鐵匠是個體力活,每日的肉食必不可少,一個月,也將就的歇息兩三天,莫要用廢了,每個鐵匠,都是瑰寶!”
“臣定然記住聖訓!”
“莫要當耳邊風就行了!”
李嘉擺擺手,在後者一臉惶恐中,坐上馬車離去。
工匠雖然地位重要,但996對他們來說依舊是奢望,尤其是爲朝廷做事的,更是勞作辛苦,片刻的歇息都難。
但他作爲皇帝,親自過問一番,已然屬於照顧了,再仔細,就得惹非議了,畢竟與士大夫治天下,而非匠人。
他之所以在這春闈之時,出城巡視,不外乎軍中所議,隨着擴軍的進行,三十萬大軍,只有八萬御軍,披甲率在七成以上,其他的地方軍隊,只是在三成左右。
如此低的皮甲率,讓李嘉頗爲焦慮。
他實不瞭解北宋禁軍皮甲情況,但卻曉得,披甲率越高,理論上一個軍隊的戰鬥力越高。
一個披甲的步兵,基本上相當於三個無甲之人。
漢朝兵卒的皮甲率在四成左右,唐朝巔峰時,更是達到了六成,所以橫掃天下。
一漢當五胡,這要是沒有鎧甲,頂多一當二。
但這事情焦慮不得,一件最簡單的板甲,就需要二十斤生鐵,其他箭矢、刀槍劍戟等武器,更是消耗太多,生產力這東西,更是需要時間。
心中想着,李嘉面色卻是一片正常,他隨口吩咐道:“讓射聲司去江南各地,蒐羅一些工匠過來,江南國之前的軍匠,留在當地也不是太好!”
“是!”田福輕聲道。
皇帝則打開車簾,望着車外的稻田,以及茁壯成長的雜草,不由得嘆息道:“南方雖然水土養人,但地方雜草根莖太多,耕耘起來着實困難,沒有鐵器,怎能方便?”
溼熱的環境,讓莊稼生長便利,但雜草也是長得快,汲取水稻營養,需要時時耕耘,剷除,比中原茂盛太多。
所以,在沒有鐵器,耕牛的家庭,地裡的勞動,都需要男人來勞作,一旦缺乏男人,就會家破人亡。
而戰爭、徭役,則是男人損失最大的原因。
反過來說,如果鐵器充足,有耕牛,那麼女人也能操持農田,進行生產,在戰爭期間,更是能產出大量的糧食,供應軍隊。
而大量的鐵和耕牛,就是農業的根基所在,擁有這些,就能開闢大量的農田,養活更多的人口,組織更多的軍隊。
“鐵、牛——”李嘉呢喃着。
鐵一時半會也就那樣。
至於牛,北方黃牛,南方水牛,爲今之計,還是得去東南亞,乃至於印度那裡想辦法,總不能一直惦記馬匹,水牛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