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源的這種見解,深得民心,也讓夫人們更加敬佩和迷戀於他。
因此,只要後苑的女眷,有正當的理由,在奴婢的陪同下,就可使喚男僕。
今天,夫人們的本意,是要自己親手搭建供臺,以表示對詔主的赤誠之心。
就這點忠心,纔不要奴婢們插手。
兩奴僕用筐擡着一應物品回來了。夫人們幫着擺好物品,覺得像模像樣了。
源鳳和源凰請來了鄭師傅。
鄭師傅拜見了衆位夫人。
五夫人瓦是男:“鄭師傅,你看看我們的這個供桌。”
鄭師傅已經聽源鳳詳細講了供桌的用途,心中爲這些夫人們對詔主的赤誠叫好。
鄭師傅:“我十分欽佩夫人們的一片赤誠之心,可是,恕我直言。
在花亭設供桌,不妥當。花亭是供閒暇賞花歇息之用。
在這裡擺設供桌,有對神靈不敬之嫌。再說,心動神知。
只要夫人們心中有這份期盼,就可以了。
如果,夫人們一定要擺桌設供,那就要另選地點才行。”
夫人們聽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了。
五夫人瓦是男:“這是我們欠了思量,那就撤了吧。”
六夫人火苗沒想到,好心辦了錯事:“請教鄭師傅,這供桌設在什麼地方妥當呢?”
鄭師傅:“有關神靈的事,不能兒戲,還是由詔主來定奪吧。”
夫人們白忙了一場,卻心中十分暢快。
第二天,六夫人火苗提議:“姐姐們,鄭師傅說,心動神知。那我們就不設供桌了。
每天早上,晌午,傍晚,一天三次,還是來花亭,默默祈禱。
祈求上天護佑詔主眼睛明亮,心想事成。你們說,好不好啊?”
夫人們都贊同。
從此,夫人們一天三次,雷打不動地彙集到花亭中,跪在地上,面向南,虔誠地祈禱。
當然,除了虔誠的祈禱之外,只要是對照源的身體有利,夫人們都盡力而爲。
爲此,照源從心裡感謝夫人們的關愛。
他看到,夫人們親如姐妹,和睦相處,使他沒有了後顧之憂,一門心思都在民生上了。
照源從長安帶回來的槐樹和垂柳種籽,已經發芽生根,悄悄地往上長。
御賜:綢緞五馱,官窯瓷器五馱,金銀珠寶一馱,農耕優質籽種一馱,書籍字畫一馱。
照源從長安運回來的這些御賜財物,綢緞、官窯瓷器、金銀珠寶,入庫封存。
優質籽種,按田畝分配播種。
書籍,由鄭師傅統一管理。
字畫,詔主府廳堂懸掛一些,其餘的分給各高級官員。
這是御賜之品,懸掛起來,那是何等的榮耀。
照源:“御賜之物,不能損壞了,要認真珍藏,這纔是對大唐皇帝的尊敬。”
那綢緞、官窯瓷器、金銀珠寶,怎麼處置才合適呢?
文武兩班議了好多次,也沒議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
因爲,鄭師傅曾介紹過:“御賜物品,就如皇帝本人一般。”
文武兩班就想不出怎樣對待綢緞、官窯瓷器、金銀珠寶的辦法來。
這事議而未決,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