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朝議

來到麟德殿,直接向大殿走去。

此時朝會還沒有結束,李世民正和一干文臣武將在大殿裡面商討國家大事。

“張將軍請留步!”剛到大殿外面,一名侍衛便攔住張允文,“現在陛下正在朝會,請不要進去了!”

張允文一甩衣袖,對那侍衛道:“本官來參加朝會,不過就是遲到一點,難道你就不讓本官進去?”

那侍衛看看頭頂的太陽。嗯,遲到一點?再過兩刻,恐怕就要散朝了吧!

不理會這位侍衛,直接往裡面走去。那名侍衛連忙喊道:“張將軍,張將軍……”

張允文頓時回頭咧嘴一笑:“你敢攔我?”

那侍衛連忙退後一步:“小的不敢,不過還請張將軍不要爲難小的了!”

張允文擺擺手:“沒事,待會兒我向你們將軍說一下便是!”說完,大步邁進麟德殿大殿。

大殿之內,一名年老的官員正手持象牙板向着李世民絮絮叨叨的說些什麼。張允文細細一聽,卻不由暗笑。敢情這位官員正在滿口的阿諛之詞,向李世民大拍馬屁。

張允文踏入殿中,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不過那名老臣正在上奏,所以沒人說話。而當那名老臣說完之後,一名侍郎頓時上前道:“臣請治右衛張允文擅闖大殿之罪!”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站在武將隊列末尾處的張允文身上。

李世民聽到這個上奏,不由微微笑道:“張允文參加朝會,乃是例行公事,什麼擅闖不擅闖的!”

聽到這樣明顯的偏袒語言,那名侍郎頓時不語,退回隊伍之中。

張允文卻不管不顧的站出來,對李世民道:“請陛下恕臣冒昧,可是臣有要事要奏!”

李世民看到張允文一臉嚴肅,頓時問道:“有何要事?”

張允文便將手中紙條雙手舉過頭頂。一名內侍趕緊從高臺之上下來,拿過紙條遞給李世民身邊的劉賢,劉賢再雙手遞給李世民。

“啪——”李世民一拍龍椅,“這是誰幹的?”此時的他已經是笑顏不再,滿是陰沉的對張允文說道。

張允文擡起頭,從容答道:“據微臣分析,能幹出此事者無外乎四類人。第一便是頡利。此人雄心勃勃,一直暗自提防突利,如今見有部落降我大唐,故直接誅殺使者,以使者頭顱問罪突利。第二便是突利。他管着奚、契丹等十餘外族部落,誅殺使者,乃是其本職。第三卻是奚、契丹內部反對投效我大唐的勢力。他們誅殺使者,爲的就是不讓部落投靠我大唐。最後便是幽州駐軍。外族使者南下,被誤作突厥人殺害!”

聽到張允文這一分析,李世民點點頭。而羣臣百官頓時知曉剛纔那封情報說的是什麼了。原來是原本打算投降大唐的奚、契丹等部落派出的使臣被誅殺!

然後又想起張允文剛纔的那番言論,不得不承認,張允文說得很有道理。

李世民揮了揮手,示意張允文退回去。

“衆位愛卿,你們說說,此事應當如何是好?”

衆臣頓時一片沉默。

半晌之後,房玄齡出列奏道:“陛下此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若是派遣一名朝廷重臣深入北疆,直達奚、契丹諸部,曉之以情。想那諸部早有歸順之意,稍一點撥,必定南附。難就難在當派何人前往。那些外族諸部,一則遠離中原,北地苦寒,突厥環繞,故外有突厥挾持;曾多次隨突厥入侵幽州,幽州百姓懷恨在心,故內有幽州民情洶涌。二嘛便如同張大人所言,部落內部可能有人決意與大唐作對,若是派人不當,極易受到突厥、幽州兵民、部落內部三方爲難。所以,陛下,請斟酌思量!”

房玄齡話音一落,那杜如晦便出列道:“臣贊同房中書所言!”

長孫無忌也出列道:“臣亦贊同!”

最後,羣臣洶涌,齊聲道:“臣等贊同房大人之言!請陛下斟酌思量!”

李世民頓時沉默下來。良久之後,這纔對諸位大臣道:“我欲派右衛將軍張允文前往,不知衆位意下如何?”

沉默片刻,又是房玄齡出列道:“右衛將軍張允文,乃是朝廷肱骨,社稷大臣,若是派他前往招撫,優勢有三。一則張允文乃是武將,對付內外局勢果敢決斷。二則張允文武藝超凡,而草原諸部以強者爲尊,容易融入其中。第三,張允文曾剿滅羅藝謀反之亂,聲威大震,連羅成都爲其所敗。而羅氏父子在幽州聲威極高,張允文可憑此控制幽州局勢。然而,若是張允文離開,那長安之事又有誰來接手?”

此言一出,衆人一陣沉默。尤其是房玄齡的最後一句話,“誰來接手?”其意思分明便是說若是張允文在塞外出了什麼事,有誰來幫助李世民管理那些籌謀已久的機構?

張允文見衆人表情,出列道:“陛下若是要微臣去塞外,微臣去了便是。至於長安之事,各部皆有負責人,如調查院有林然胡泉,裝備院有閻員外,而軍事學院有衆多教員,只需派一人前去負責總攬事物便是。至於偵察營,有李揚負責,微臣也放心得很!”

聽到張允文這樣一說,房玄齡頓時拱手道:“既然張大人已經安排好了,那前往塞北的人選最好便是張允文了!”

於是李世民嚴肅的道:“張允文聽旨,今加封張允文爲銀青光祿大夫、懷化將軍,賜金魚袋。令其前往塞北,安撫諸部落!”

張允文頓時躬身道:“謹遵陛下旨意!”

李世民看看時辰,對羣臣道:“既然事情定了,那便散朝吧!”

張允文忽然想起還有一事未說,當下道:“臣還有事上奏!”

李世民有些不悅的說道:“還有什麼事,趕快說吧!”

“臣今日回長安,便有大理寺、衛尉寺、司農寺的少卿,尚舍局的官員,右驍衛的中郎將等人反映,說是裝備院身處皇城之內,然而噪聲過大,影響附近官衙辦公!臣請搬遷裝備院于軍事學院內,以加強管理,同時保障其保密性!”

李世民聽到這個奏呈,先是一愣,接着便莞爾:“呵呵,噪聲太大?好,朕准奏便是!”

“謝陛下隆恩!”張允文又是一揖。

散了朝會,張允文也慢慢的往家中走去。然而在路上,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來。自己不加猶豫的答應了李世民將自己派往塞北的提議,可是從長安到幽州,再到奚部落那邊,絕非一月兩月能回來的,然而,下個月,自己的兩位哥哥將和韓氏姐妹交換生辰八字,正式定親自己作爲兩位哥哥的唯一親人,怎麼能不參加他們的定親儀式呢?可是,這時間上,卻是有衝突啊!

一時間,張允文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回到家中,發現劉氏兄弟正坐在庭院中發呆,而其餘幾人則是在房間裡面呼呼大睡。

忐忑的將朝會上的事情跟劉氏兄弟一說,劉氏兄弟頓時沉默下來。

半晌之後,那劉勇道:“老三,陛下說了沒有讓你什麼時候出發?”

張允文搖搖頭:“雖然沒說,不過我估計就是這兩天吧!”

劉勇道:“要不這樣,老三你先去便是,等到那個韓家妹子來了,我們請尉遲將軍出面說說,讓他延後兩月,等你回來之後,我們定親、成親一起辦了,你看如何?”

有些愧疚的點點頭,張允文說道:“只好這樣辦了!”

第278章 西進第170章 產業第230章 耕地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16章 南北衙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180章 歸程第308章 野炊第35章 袁天罡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274章 收杆第507章 大限第130章 歸附第230章 耕地第296章 擔憂第188章 妍姐第92章 登基第61章 楊文幹反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62章 平息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13章 送信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45章 開業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205章 姑嫂第202章 炮擊第61章 楊文幹反第68章 離間第144章 歲末第34章 所謂鴿子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93章 許諾第502章 半日閒第191章 偶遇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93章 許諾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50章 再回長安第65章 抓斥候第238章 驛站內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397章 亂平第185章 炮兵第165章 構陷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221章 會面第84章 埋伏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293章 許諾第237章 燕王佑第104章 戡亂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481章 親人第288章 密談第211章 兵鋒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98章 羅藝造反第81章 密謀第244章 麴文泰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97章 貞觀第502章 半日閒第254章 裴行儉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39章 斷腿第25章 重逢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197章 糧草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01章 斷足第278章 西進第273章 釣魚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203章 攻佔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9章 裝神弄鬼第206章 說客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176章 大漠第499章 遼東寒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258章 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