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天空海闊

當聽聞遼東一個個城池被**攻破時,坐鎮平壤的淵蓋蘇文再也坐不住了。他拉出自己的嫡系軍隊,再集合那些從遼東潰退回來的士卒,湊齊八萬多軍隊,號稱十萬,浩浩蕩蕩的往鴨綠江邊殺去。

他要親自守衛這平壤以北的最後一道防線。

然而此時的張允文並不知道那淵蓋蘇文已經離開了平壤,他們仍舊坐着艦船,往平壤而去。

張允文還是第一次乘坐大唐水軍的艦船,也是在第一次看到這個時代的海洋。

當他領着五千騎兵在遼河口等了一日,終於見到了一支船隊向河口緩緩駛來。看到這隻船隊的時候,張允文從未想過,原來這古代的戰艦竟然可以如此的壯觀。

只見一艘艘大小各異的戰艦排成雁翎形慢慢的往遼河口靠攏,一張張白色的巨帆高高豎起,遮天蔽日,那高聳的桅杆刺向天空,就像一支支豎起的長槍。打頭的那艘戰艦的桅杆之上,飄蕩着一面寫着斗大“唐”字的大旗。在海風的吹拂之下,大旗飄揚。船的兩側各有二十多杆長槳正在划動着,攪起兩片白色的水花。

遼河口有一處不大的碼頭,但是,在艦隊中,有幾艘“巨無霸”級別的大船,根本就不能在靠在碼頭上,只能停泊在深水區,讓那些吃水淺些的船隻往來運輸。

張允文領着五十名偵察兵坐上了一艘小船。這艘只有一根桅杆的小船在船隊之中屬於小型船隻,剛好可以用來在大船和碼頭之間來回運送人員馬匹。

五十人坐上去之後,還是顯得有些擠。小船兩側伸出十多杆長槳,揮舞如飛,小船來到了那艘懸掛着“唐”字大旗的鉅艦之下。

這時候,一卷卷繩子從那鉅艦之上垂下來。隨着這繩子垂下來的還有陣陣輕笑之聲。

張允文和偵察兵們對視一眼,嘴角露出一抹輕笑,接着抓起繩子,身形矯捷如猿猱,三下兩下便爬上了鉅艦的甲板。爬上甲板的時候,張允文明顯聽見了船上水手發出的驚訝之聲。“咦——”

這些水手們恐怕是故意將這些浸過油的纜繩丟下來,想看看張允文等人爬不上來的窘樣,然而他們沒料到,這種借繩攀援之法,乃是偵察營的日常訓練項目。

上了甲板,張允文看着面前的水手,目光一掃,冷聲道:“本將軍乃是定州郡公張允文,你們大總管現在何處?”

聽得張允文自報家門,這些水手頓時驚若寒噤,半晌,才吶吶道:“我們大總管現在正在陸上指揮攻城!”

“那這支艦隊是何人做主?”張允文追問道。

“回將軍的話,我等艦船,乃是從萊州出發的水軍之中分出來的一支艦隊,奉命過來聽從將軍調遣。並沒有委派何人管理艦隊。如今,這艦隊主要是由我等這艘海鶻戰船的管事劉仁軌做主!”

“劉仁軌?”張允文一聽這名字,不由微微一怔,劉仁軌不就是高宗時期白江口戰役的組織者麼?也算是一代名將。

當下放低了聲音:“那這劉仁軌現在何處?本將找他來詢問一些事情!”

就在這時候,只見一個看起來有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急速走過來,見到張允文,他趕緊行禮道:“屬下劉仁軌參見張將軍!”

張允文看了這劉仁軌一眼,冷哼一聲:“劉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爲何在本官到達之時,不放繩梯,而放纜繩?若不是本官會兩手攀爬之術,說不定還真讓你們看了笑話!”

之所以這樣說,卻是張允文初來咋到,需要立威,方能服衆。

劉仁軌一聽,心頭一怔,想不到這張允文竟然會那這個來當作突破口,正要再說什麼的時候,張允文又道:“我知你等對本官橫插一手,調你等過來,心頭有意見,可是此事事關重大,由不得你等使性子,鬧情緒!若是除了半點差池,就算是那這條船上所有人的命來填,也是填不了的!好了,多餘的話,本官也不說了,此等事情,下不爲例!若有再犯,軍法處置!”

衆水手聞言,心頭齊齊一凜。

在張允文立威之後,剩下的事情便要好辦得多。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三十多艘小船來回跑着,終於將士卒與輜重運到那些海鶻戰船上面。至於馬匹,則是放在這些小船之上。

裝載完畢之後,這支擁有五十多艘戰船的艦隊運送着五千大軍,便開始一路南行。

此時乃是夏季,多吹東南風,往南行駛,並不順風。然而這些水手們不時的調節風帆角度,總能借到一些風來。實在沒有風到時候,便用長槳划行。

就這樣,船隊慢慢的行着。行了五日,只見海面上的島嶼漸漸增多。偶爾遇上一個,甚至還以爲是遇上陸地了。聽水手一介紹才知道,此處乃是渤海口,島嶼星羅棋佈。

除了渤海口,航向便轉向東方。

和張允文一樣,那五千士卒皆是第一次坐海船,第一次見到大海。剛上船的時候,還帶着絲絲興奮與好奇。可是在顛簸的大海之中行了兩日,便有人頭暈目眩,開始嘔吐起來。

呃,他們這是暈船了。

對於這種情況張允文也沒有什麼辦法,現今可沒有什麼藥物能防止暈船,只能讓士卒們儘量忍着。

張允文倒是沒怎麼暈船。在航行的這些日子裡,他拉着劉仁軌談天說地,和他拉近感情。由於剛上船的時候,張允文立了一次威,所以劉仁軌對張允文的印象並不是十分的好。後來經過深入交談,他才知道其實張允文是個挺好相處的人。

平常沒事的時候,張允文便會在這海鶻戰船之上四下走動,看看現今的戰艦是何等模樣,又擁有什麼樣的攻擊力。

他知道,這些戰艦乃是貞觀十七年的時候,閻立德在洪州、饒州、江州三處督造的海船。這種海鶻戰船船艙用生牛皮圍覆,防止巨浪破壞船體,且防火攻;船頭低尾部高,前寬後窄,船體形狀如海鶻飛行狀;更奇的是船體兩側還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海鶻翅膀,浮板有增強船體穩定性、減低搖擺度的功效。

至於海鶻戰船的主戰武器主要有三樣:絞車弩、炮車和拍竿。

唐初絞車弩是將十二石的巨弩設在絞車上,能同時發射七支箭,威力巨大,射程很遠。看着那絞車弩上嬰兒手臂粗細的弩箭和寒光閃爍的箭頭,張允文也不由心悸。

而那炮車便是拋石車,拍竿是利用槓桿原理高懸巨石,在接舷戰中用來拍擊敵船。

這三種武器之中,兩種遠程攻擊武器,一種近戰攻擊武器。

不過當張允文看到那絞車弩和炮車的時候,腦海中卻是突然想着若是將天威大將軍炮裝載在船上,那豈不是炮艦提早誕生了?

船隊繼續航行了近十日,終於看見了一些零落出海的漁船。這些漁船顯然不能遠洋航行,只能在近海活動。而今,它們出現在這裡,說明此處已經離岸邊不遠了。

當那些漁民看見一支如此龐大的艦隊行駛過來的時候,頓時嚇得失魂落魄,趕緊死命的划船,希望能回到岸邊。然而,張允文他們又豈會讓這些漁船回去通風報信?當下,十多具拋石車發動,一塊塊幾十斤的石頭砸了出去。雖然大部分石頭落在海中,但是,還是有一些石頭砸在了船上。捱上一塊,這小漁船便被砸出大洞來,沉入海中。

爲了防止有人逃生,那些小心戰船飛快的靠近漁船沉沒的地方,將附近檢查一片,確定沒有活口之後,再行離開。

這樣一路往近海行去,沿途也不知禍及了多少漁民。終於,在浿水入海口五十多裡的地方,張允文他們遇上了一支高麗艦隊。

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177章 薛延陀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64章 突厥入寇第105章 說情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06章 夜談第83章 告密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486章 身世第288章 密談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18章 聚散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38章 遊俠兒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23章 百騎第289章 突破口第262章 點將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185章 炮兵第90章 餘聲第180章 歸程第207章 投誠第146章 正月第271章 軍議第297章 風疾第323章 百騎第242章 狩獵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124章 塞外第309章 李治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91章 臨國第71章 張亮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106章 夜談第25章 重逢第188章 妍姐第2章 蘇聯教官第315章 得子第282章 城降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276章 馳援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98章 羅藝造反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173章 出發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1章 情報網絡第81章 密謀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209章 入城第276章 馳援第179章 角力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249章 招新第273章 釣魚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160章 退敵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54章 裴行儉第315章 得子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377章 于志寧第75章 留在長安第143章 趙德言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509章 亂局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394章 凌煙閣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286章 來信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191章 偶遇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23章 進身之資第364章 吐蕃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