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登基

五月二十八的清晨,天還沒亮,李世民便坐起身來。身邊的長孫氏也醒了來,看着李世民坐在牀榻上一幅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由伸出手來,抱住李世民的腰肢。

“二郎,在想些什麼呢?”

李世民伸出一隻手來,撫摸着長孫氏滑膩的背脊:“觀音婢,今天之後,我就是皇上,你就是皇后了!”

長孫氏嬌嗔一聲:“什麼皇帝皇后的,你還是二郎,我還是觀音婢呀!這兩個名稱壓在頭上,真的好沉重啊!”

李世民頓時將長孫氏摟入懷中,輕聲呢喃道:“說道是啊,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什麼都沒有變,只是住的地方換了!”

和李世民夫婦一樣,這一晚睡不着的大有人在。除了那些秦王府一系的親信之外,住在太極宮的李淵也是徹夜未眠。他看着燃燒的牛油大燭,卻是有些怔住了。

張允文也許是睡得比較好的人之一。從得到李淵退位稱太上皇,讓位給李世民這個消息開始,張允文的表現一直非常 淡然,好像理所當然一般。這和秦王府那些文臣武將考慮的不同,他們本以爲如今的李淵年富力強若要退位,恐怕還要等上個十多年,卻沒有料到李淵如此乾脆的將偌大一個帝國說丟就丟給李世民,自己躲在太極宮內清閒下來。

因爲睡得非常的香,所以,當侍女們在外面不停的敲門時,張允文才睜開朦朧的眼睛。

隨便穿起一身衣衫,打着呵欠開了門。

只見梅香風一般的跑進來,看到張允文的樣子,頓時焦急的道:“我說老爺啊,你怎麼還不着急啊,外面都已經鬧翻天了。看家家戶戶歡騰的樣子,都像是過年一樣!來來,把這身紫袍穿上!”

張允文任由梅香的雙手在自己身上摸動,嘴中卻說道:“當然歡騰了,哪一次新皇登基不是大赦天下,然後還要免上些賦稅徭役,任誰都高興啊!”

梅香三兩下便將衣衫穿好,當給張允文梳理頭髮時才發現一個問題,面前的這位主人貌似還沒有舉行過冠禮,如何能給他戴上那些發冠呢?

於是,只好將一方襆巾紮在張允文的髮髻上。

被梅香拖着出了大門,張允文這纔看見頂着黑眼圈的程咬金無精打采的站在門外,頓時知曉了梅香爲何這般着急的原因。對着程咬金一笑:“屬下參見大將軍!”

那程咬金苦笑道:“允文啊,你小子出門打扮的時間竟然比一個女人都要長,咦,你小子怎的還帶着襆巾?噢,對了你還沒行冠禮!”說着一陣擠眉弄眼,“要不要老程來幫你一把?”

看着程咬金滿臉絡腮鬍子擠眉弄眼的樣子,張允文頓時一陣不舒服。忙推脫道:“冠禮之時還早,不急,不急!”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騎着馬往東宮方向走去,沿途又遇到幾位同僚,於是結伴同行。

來到東宮時,張允文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除了他之外,在場衆多官員都頂着一雙熊貓眼,強打起精神,立在顯德殿外。

從天空露出灰白色到太陽升到屋檐邊上,一直站了近半個時辰。

終於,只見顯德殿大門打開,一名穿着紅色衣袍的內侍恭敬的低頭站着,而李世民則是邁步跨出顯德殿大門。

“參見殿下!”衆官員齊聲呼喊道。

待行拜李世民完畢,衆人便又開始了一次等待。這一次等的卻是當今皇帝李淵。

沒等多久,便見一排人擡着龍駕來到顯德殿外。

然而李淵卻沒有在這行人之列。

這列侍衛擡着龍椅而來。龍椅之上,放着一方精美的方盒。

見過李淵頒發赦令的人都知道,這方盒之中,放着的正是大唐的傳國玉璽。

龍椅加玉璽。除了現今李淵居住的太極宮外,李淵把皇帝所有的東西都交了出來。

那列侍衛將龍椅放下,殿中監王福便尖聲道:“陛下有旨,今日乃是太子登基大典,睹物傷懷,便把這把龍椅和玉璽送來便是!同時往太子登基之後,能以國家大事爲重,諸位文臣武將,也當齊心協佐!”

王福剛剛說完,李世民便一把撲在龍椅之上哀聲哭泣起來,同時泣不成聲的號道:“父皇……”

見到這般情景衆大臣無不心中暗贊李世民仁孝。

龍椅玉璽一到,在王福的主持下放入顯德殿之後,李世民便換上一身明黃色的五爪龍袍。接着,在禮部一名侍郎的主持下,經過一道道繁瑣的禮儀,李世民最後終於坐上了那把龍椅。

衆大臣齊跪在地上,大聲高呼:“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一般的巨大聲浪響徹整個皇宮,整個長安,整個大唐。

李世民即位之後,立長孫氏爲皇后,詔告大赦天下,關內及蒲、芮、虞、泰、陝、鼎六州免租調二年,自餘給復一年。同時詔曰“宮女衆多,幽閟可愍,宜簡出之,各歸親戚,任其適人”,於是釋放三千宮女回家。

然而,一道消息傳來,讓正沉浸在登基喜悅中的李世民頓時有些惱火了。

消息是留在突利身邊的趙毅傳出來的。消息上說,原本在雕陰、弘化等地割據稱帝,被**壓着打的樑師都朝於突厥頡利可汗,爲其出謀劃策,說中原奪嫡之爭剛剛結束皇位更迭,東宮易主,而新皇登基,正是出兵的好時機。

於是頡利連同突利十萬餘人整裝待發,準備出擊。

就在收到消息不久,就傳來突厥寇涇州的情報,頓時京師戒嚴。

(今天坐了一天的車,非常不爽!)

第6章 單挑第314章 高陽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313章 定局第33章 賞賜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24章 洛陽城降第218章 遲滯第509章 亂局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245章 送禮第90章 餘聲第43章 一年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73章 藥方第289章 突破口第226章 獻舞第254章 裴行儉第237章 燕王佑第499章 遼東寒第30章 住房問題第192章 功成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27章 奚族第219章 蘇烈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44章 歲末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14章 高陽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13章 送信第312章 態度第101章 盡滅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481章 親人第72章 中毒第114章 跑步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508章 山崩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501章 清剿第85章 挾持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79章 收買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11章 庭爭第219章 蘇烈第338章 誓師出征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49章 招新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287章 客棧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9章 開府天策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185章 炮兵第112章 新兵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55章 突利第252章 宴會第85章 挾持第481章 親人第98章 羅藝造反第300章 偷牛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315章 得子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38章 驛站內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32章 較量第278章 西進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82章 房杜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53章 長林軍第271章 軍議第230章 耕地第507章 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