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卻是這樣,根本找不清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得太高了。劉備三顧茅廬,那是因爲劉備朝不保夕,無奈而爲之。杜炅在冉明眼中看來,不過是一個神棍,區別就是名氣稍大一點的神棍。和歷史上的君主不一樣,冉明是後世之人,對於什麼神仙鬼怪之類的事物,根本就不相信。就連杜炅所表現出來的神績,在冉明看來不過是大型舞臺魔術,沒有什麼可取之處。至於孫泰,更不靠邊了。
冉明需要的話,可以隨手扶持任何一個阿貓阿狗爲教主,只要這個教主聽說就好。
孫泰在自己思來想去,最終決定還是要抵抗。魏國雖然強大,軍隊戰鬥力也非常強悍,當然,在孫泰看來魏國的心腹大患,並非自己,而是桓溫。天下這麼大,蜀國益州地形又易守難攻,南邊魏國鎮南大將軍張溫所部被桓石虔阻擋在下關,數十萬大軍不得寸進。至於鎮西將軍謝艾雖然包圍了成都,暫時也沒有攻破成都的跡象。在這個情況下,魏國的徵南軍主力肯定要沿上西進,從水路攻打成都。那麼海路奇襲臨海的魏國肯定不會太多,最多兩三萬人,了不起五六萬人。
當然,依靠孫泰所部那四十多萬烏合之衆,別看擁有數量優勢,但是卻仍然沒有打敗魏軍的希望,但是孫泰猜測自己四十萬人馬中,挑出四五萬精銳還是可以辦到的,憑這些精銳,擋下魏軍應該可以辦到。當然孫泰也不想頑抗到底,他只想着打了這一仗後讓魏國看到他孫泰不是等閒人等,別拿對付降軍的那套來收編我等,要我投誠也可以,但是得拿出誠意了,他最期望的自然就是和葛洪一樣,成爲大魏道教教主,護國天師,當然這個要求雖然不能達到,保持自己的權力也是必須的,自己的四師將軍可以爲四郡都尉,自己成爲鎮守一方的將軍,而他則是可以名義上服從魏國朝廷的領導。
非常可惜,孫泰運氣不好,遇到了蘇林。蘇林在冉閔時期,是因爲冉閔是他的心魔,爲了不面對冉閔尷尬,所以他淡出了朝堂。但是並非說蘇林沒有仕途之心,作爲中山蘇氏的掌門人,家族的利益推着他不得不前進。蘇林是那一種不做則已,只要做就做最好的。所以他復出了,就要顯示他蘇林以最強的面目出現,蘇林要立威,要向魏國武將們發出他自己的聲音,從而證明他蘇林回來了。
而孫泰非常可憐做了蘇林眼中的雞蛋,蘇林要殺雞儆猴,雞無非爭議,目前就是孫泰。可是那些猴,就是魏國因功而封的公候將相。此時蘇林只是鎮國將軍,這是正四品的雜號將軍,可是呢,當初曾經比蘇林低的將領特別是籍羆,此時成了事實上軍方中的大佬。這讓蘇林非常不平衡,在冉閔建立魏國時,武將之中,唯一可以和蘇林並列的只有周成一人。至於當時的籍羆,只是冉閔麾下的一個騎都尉。
這如果要換成後世的軍銜可是上將司令與上校團長的區別,這讓蘇林很不平衡。蘇林要打一個仗看看,他蘇林不是浪得虛名之輩,面對孫泰的抵抗,蘇林二話不說,直接下令鎮國軍的四個步兵營和兩個騎兵大舉進攻孫泰的中軍。
孫泰用事實證明了,烏合之衆再多也不可以抵抗真正的精銳。負責進攻孫泰鎮國軍戰鬥力先不談,就算是孫泰眼中的精銳部隊,其實也不過只是年齡在三十歲以上,十八歲一樣都是青壯,都是裝備齊全,無論是戰鬥意志,還是戰鬥技能,別說跟精銳的鎮國軍比了,哪怕是跟魏國最普通的守備軍,也比孫泰的所謂“精銳”要強太多。
鎮國軍這支軍隊是從燕國鮮卑軍手中解救下來的漢人俘虜整編而成的,這些士兵幾乎都是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的,論戰鬥意志和戰鬥技能,和孫泰所謂的精銳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爭鋒。
鎮國軍的打法非常兇悍,完全是一副瘋子般的打法。面對敵人砍來的刀斧,連閃避的意思都沒有,不閃不避,揮刀而擊,往往是一副以命換命的瘋狂打法。兩軍剛剛一接觸,孫泰的“精銳”部隊瞬間就放羊了。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即使是魏國正規軍精銳,遇到鎮國軍這種風格的軍隊也會頭疼萬分,而孫泰所部卻根本不用頭疼了。
儘管孫泰的四師將軍也非廢物,特別是左師將軍盧悚,這是一個歷史敢以二百人進攻東晉皇宮的瘋子,要說盧悚是瘋子也有點誇張,至少盧悚的功夫是相當出彩的。不過,戰場不是個人武勇表現的天堂,所謂三國陣前將戰,也不過是文學藝術手法而已。將領個人武勇在戰場上的作用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就在當盧悚陣斬三十餘名鎮國軍士兵後,蘇林怒了。當然蘇林也沒有直接跟盧悚對陣,而是命器械營的八牛弩和弩炮全部對準盧悚。就算盧悚再怎麼逆天,個人武功也無法抵抗八牛弩的弩矢。很顯然,盧悚悲劇了。至少六十餘隻如同小孩手臂粗的巨弩射向盧悚,盧悚雖然躲開了大部分巨弩,然而最終卻被釘死在馬上。
隨着盧悚的陣亡,讓孫泰部左師十數萬衆發生崩潰,從而影響到了前師將軍周勰和後師將軍徐馥所部,二人本來就沒有跟孫泰賣命的意思,隨即見局勢不可逆轉,又在戰場上起義。這樣以來,孫泰所部的敗亡,快得連孫泰都沒有反應過來。就在全軍潰敗的混亂之際,孫泰拉着孫恩盧循等一衆心腹準備化妝出逃,結果沒有跑出一里地,就被叛變的親衛指認出來,乖乖當了俘虜。
隨着,孫泰叛軍被魏國鎮國軍三萬兵馬以雷霆之勢平定,而蘇林更是指揮陌刀軍和北府軍、討逆軍將司馬晞所部包圍在晉陵。聞之孫泰兵敗被俘,加上胡光的討逆軍的也從東北方向逼近晉陵,司馬晞就算在自大也不認爲自己能夠抵擋魏國陌刀軍、討逆軍、鎮國軍、北府軍四軍的聯合進攻,於是乎在胡光逼近晉陵之前。司馬晞就是匆忙的答應了劉召宣佈的投誠條件。
所部無條件被接受改編。司馬晞將會和會稽王司馬昱等諸王陪同司馬聃和褚蒜子前往鄴城定居。
冉明在接到江南初步平定的消息後,並沒有讓部隊停下來休整,而是留下討逆軍胡光所部在江南各郡縣肅清地方土匪和雜亂武裝,同時,命徵南大將軍石越,抽調所部精銳,與水師大都督謝石匯合,從水路逆流而上,與謝艾、張溫一道三面夾擊桓溫。
隨着魏國遠征軍發來情報,笈多帝國朝廷政治格局出現了極大的轉變,笈多帝國皇帝沙摩陀羅·笈多把旃陀羅作爲太子,正式確立爲繼承人。冉明雖然對古印度歷史不算了解,但是卻知道沙摩陀羅·笈多被印度歷史上的拿破崙·波拿巴。而旃陀羅則是笈多帝國的超日王,一個被吹上天的皇帝,繼承其父沙姆陀羅笈多王大遠征之偉業,滅亡西薩陀普諸省,併吞馬拉瓦、烏詹、普拉雅格等地,入笈多王朝。幾乎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把笈多帝國一舉推向了巔峰。
這是一個戰爭狂人,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對於這樣一個敵人,他肯定咽不下笈多帝國被魏國打敗並被勒索的惡氣。隨着沙摩陀羅·笈多漸漸退居幕後,旃陀羅肯定會在掌握權力之後,抓緊時間備戰。笈多帝國與魏國兩國肯定會有一戰。這一戰就會決定誰是南洋以及印度洋南亞次大陸的歸宿。
冉明雖然不願意在這個時期與笈多帝國發生戰爭,但是冉明更加清楚,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平肯定是不行的,這隻能是腐儒一廂情願的臆想。日本的崛起就是因甲午海戰,踏着北洋水師的屍骨,從而奠定了日本的海上強國。又在日俄戰爭中踏着沙俄的屍骨,成就其強國的地位。美國同樣也是如此,因一戰二戰,美國都是踏着德國日爾曼人的屍骨,成就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魏國要想崛起世界,光統一天下遠遠是不夠的,光擊敗北方的遊牧民族同樣也是不夠的。只有打敗笈多帝國,魏國才能真正真正控制南洋,才能控制馬六甲海峽,走向世界。對於這場既將到來的國戰,冉明必須儘快做好戰爭準備。
儘管冉明也清楚,此時笈多帝國也沒有實力突破南洋四鎮的封鎖,抵達魏國交、廣、江州等地,但是冉明卻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對於北府軍、陌刀軍和鎮國軍,冉明提前是命其南下,一邊收復名義上歸降魏國的晉土,同時將在亞熱帶地區進行氣候適應性訓練。
當然,在與笈多帝國作戰過程,冉明肯定不會留下桓溫這樣不安定因素,必須把桓溫消滅掉。爲北,冉明向石越、謝艾、張溫三人下達了密旨,先入成都者封王,擒、殺桓溫者官升三級。
爲了解決桓溫,冉明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徵南軍、鎮南軍、鎮西軍三支南征部隊,儘管留下不少人馬鎮守地方,可以參與攻蜀的仍然多達六七十萬人。爲了儘快掌握交廣,冉明同時周仲孫、何謙以及衆晉國降軍集體南下。
冉明事實上對周仲孫、何謙等人還真不怎麼放心,在歷史無論是周仲孫還是何謙,二人都是降而復反的經歷,說穿了,他們就是軍閥。現在他們都降了魏國,如果讓他們繼續留在江南的話,難保不會憑藉個人威望和過人領袖魅力東山再起。所以,冉明必須把他們調出來,讓他們配合蘇林所部行動。
憑藉北府軍和陌刀軍嫡系軍隊的戰鬥力,再給他們三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反。調周仲孫、何謙、蘇林、胡光、雄健等三十餘萬大軍南下,整個魏國都認爲冉明是小題大作,事實上除了王猛之外,無人猜測到冉明真正的目的是爲了保住中南半島。南下中半半島,冉明少不了要玩一招假道伐虢。
中南半島,對於中原王朝歷朝歷代君主來說是雞肋,但是在冉明眼中,這卻是一塊香餑餑。中南半島氣候溼潤,產出豐富,而且擁有大量礦產,這是冉明無法割捨的。中南半島獨特的地理環境,讓冉明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旦讓笈多帝國掌握中南半島,或以中南半島爲跳板,北攻魏國,冉明肯定會頭大。爲此,冉明把中半半島納入直接統治的決心越來越強烈了。事實上古代中國周邊諸國皆向中國入貢,這個入貢事實上並非是稱臣,而是文人玩的文字遊戲。誰也沒有見過中原王朝這麼傻蛋的皇帝大臣們,進貢一點土特產,回禮都是十倍百倍真金白銀。
況且,這些藩屬國都是一羣典型的白眼狼,秉承着這個傳統外交原則的天朝,也是一個傻子。把國民供養的稅收,全部無私的扔給了那些白眼狼。如果一次是外交失誤,兩次也是,次次就是真傻了。
在古代,幾乎中國周邊的國家都有朝貢的傳統,說是朝貢事實上只是中原文人對自己無恥的粉飾,有很多所謂的朝貢都是各國商人自發組織的。目的就是見中原王朝人傻錢多好騙,反正最多磕幾個頭,又不會掉塊肉,他們得到的卻是十倍百倍的利益。對於這種所謂的朝貢,冉明這個現代人是非常反感的,在這個世界上,外交就是依靠拳頭,美國從來不會像中國一樣在世界大規模撒錢,但是美國的外交實力仍是當之無愧的一哥。
在這個潛規則下,誰不向中原王朝朝貢那纔是傻子呢。扶南國曾在開元六年也向魏國冉閔入貢,走海路了運了一頭大象。冉閔也非常大方回禮書籍千卷,大部分爲佛經,還有雪鹽、布帛等等。只是價值不多,這讓扶南王非常不滿,隨即斷了往來。
冉明非常反感,所以杜絕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爲。只要是藩國朝貢,回禮自然不會少,但是金銀絕對沒有一兩,儒家經典,各種書籍,漢族文化方面的,大量無私捐送。百濟朝貢一次,冉明就送了《論語》千冊,儒袍儒衫千件。于闐稱藩,冉明同樣大手一揮《四書五經》千套,儒服千套。
扶南國,又作夫南國、跋南國,意爲“山嶽“,是曾經存在於古代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王國名。其轄境大致相當於當今柬埔寨全部國土以及老撾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國東南部一帶。是歷史上第一個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史籍上的東南亞國家,也是中國古代史籍中經常出現的東南亞國家。
冉明在八月二十五日,給蘇林下密旨,讓他擇機征討中南半島諸國,滅其國,將佔城國併入魏國交州刺史部,占城國在歷史上本來就是搶佔東漢日南郡其象林縣所建立的國家,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晉後爲林邑所有。
滅占城國,將象林縣升格爲郡,轄占城國十五縣。當然,對於真臘、高棉、扶南等國冉明的意思是,滅其國,設立郡縣。在扶南國設越州,治萬象。
冉明相信,憑中南半島那些小國實力,根本無法抵抗魏國鐵血雄師,一旦拿下中南半島,憑藉着中南半島的豐富的產出,維持龐大的駐軍是根本不成問題的。冉明的計劃是,以退役老兵爲基礎,在中南半島設立二三百個軍府,駐紮三十餘萬漢軍,然後讓漢軍與當地土著民族通婚,逐步融合中南半島。
另外冉明在這個時候要吞併中南半島,其實也和火炮成功發明出來有關。冉明早在司馬聃投降時,就接到了軍器監的密報,火炮成功了。戰場之王——火炮這種東西出現之後,任何冷兵器在它的面前都不過是過眼煙雲……
一旦科技戰爭的萌芽一出來,用不了多久,這傢伙就會長成參天大樹,它的根甚至會向土裡鑽進去一百丈,那個時候再想斬草除根不過是一個念想而已,而人類戰爭的機器已經轟隆隆的駛向遠方。
冉明發明瞭這個時代本來不存在的火藥,在軍事應用方面,桓溫也看到了火藥的價值,並且大力發展火藥。由於謝艾猛攻成都,因爲戰爭,反而促進了桓溫對火藥的應用。桓溫雖然沒有製造出火炮,也沒有製造出火箭彈,但是卻把火藥的威力發揮得非常大。因爲桓溫無師自通,製造出來了地雷。
首先桓溫通過了成都城牆上那無數的藏兵洞,不斷的把地雷運出城外,並且在戰場上密佈。
從最開始的城牆百丈距離,漸漸的桓溫用地雷把成都包圍了,除了四個方向的狹窄通道出口,其他方位都被地雷封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