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增築營寨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當日,浚水營大將曹玠命部下騎兵們帶足了六日的口糧,便前行一步率軍離開了鄢水大營,即原楚平輿君的先鋒軍營寨。◇↓,

臨離開前,他受趙弘潤託付,帶着五百名騎兵先渡過鄢水往安陵拐了一圈,將那兩百位跟隨浚水營兵將從大梁來至前線的工部的官員與工匠們帶到了鄢水大營。

當時趙弘潤反正無大事,聽說工部的官員與工匠們到了鄢水大營,便親自到轅門迎接。

浚水營大將軍百里跋一瞧心中納悶,不過他見趙弘潤都親自去迎接了,他也只好奉陪,於是便一同到轅門迎接。

堂堂肅王與浚水營大將軍親赴營寨轅門迎接,這份禮遇,讓帶隊的工部左侍郎孟隗頗有些受寵若驚,連忙大拜還禮。

期間,隨行的宗衛沈彧也覺得納悶,畢竟工部是六部中地位墊底的存在,明明他家殿下趙弘潤對吏部與兵部都不假以辭色,卻唯獨對工部格外禮遇,這讓他有些想不明白。

其實很簡單,因爲趙弘潤心中清楚,尚書省六部中雖然工部的地位最低,但是這個府衙卻直接影響着整個國家的興衰。

別以爲工部的職責就是給皇帝造園子,事實上,工部負責着屯田、水利、築壩、修路、挖河道、修長城、建城池、冶鐵、採礦、紡織等許許多多的事物,再者,任何官用器物也都是由工部打造,包括制定度量衡的各種工具,以及戶部造銅幣的大型器械,甚至是修造帝陵等等等等。

毫不誇張地說,工部需要負責的事物涉及極廣,土木工程只是其中一項罷了。

因此在趙弘潤看來。工部其實才是六部中對一個國家而言最重要的官府機構,因爲他直接影響着整個大魏的根本國力。

可怪就怪在,明明工部是如此重要的官府機構,但是它在六部中的地位最低,在朝中也最沒有言語權可言。

說實話,趙弘潤挺爲他們鳴不平的。

“孟大人。此番勞工部的諸位辛苦趕至此地,實乃有重任託付。”

將工部左侍郎孟隗請到帥帳後,趙弘潤先恭敬地朝着此人拱手行了一禮。

工部左侍郎孟隗見此連忙還禮,連連直說不敢:“下官當不起肅王殿下此禮,殿下有何吩咐,儘管說來,孟某與工部無有不從……不過下官有言在先,這打仗的事,孟某實在不擅長啊……”

瞥見這位孟大人滿臉的猶豫爲難之色。趙弘潤似乎是猜到了什麼,笑着說道:“孟大人放心,本王豈能是大材小用,讓工部的諸位提着刀子去跟楚人拼命?……工部的諸位,你等的性命在本王心中可是金貴地很呢!”

孟隗喜滋滋地聽着趙弘潤的恭維,心中不覺很是高興,畢竟在大梁,很少有人會將他們這些工部官員當回事。

“承蒙殿下器重。哪怕是殿下讓下官提着刀子去跟楚人拼命,下官也認了!”

“哈哈。”趙弘潤笑了幾聲。握着孟隗的手臂將他引到帳內桌旁,指着桌上幾張圖紙說道:“孟大人,本王希望工部的諸位能助我軍增固這座軍營的防禦。”

“原來如此。”孟隗恍然大悟,低頭一瞧桌上的圖紙,臉上不由得露出幾許驚訝之色:“咦?這幾張圖紙……”

他不由自主地拿起最上面那張圖紙,仔仔細細地觀瞧。

那是一張鳥瞰圖。畫的正是這座軍營,可讓孟隗感到驚訝的是,這張圖紙畫得極其工整、詳細,絕非是隨手畫的,倒像是用尺子等度量工具一筆一筆縝密繪畫。甚至於上面還標記了長寬、方向,使得久浸於此道的孟隗一眼就能瞧明白這個軍營的大致規模與營內的建築。

“……”

孟隗似乎是瞅出了什麼不尋常的地方,伸手小心地在圖紙上的直線上輕輕摸了摸,隨即若有所思地望着趙弘潤:“炭?”

趙弘潤微笑着點了點頭。

是的,孟隗手中的圖紙是由炭筆畫的,倒不是他刻意地賣弄什麼,原因在於用毛筆畫這種圖紙,很難畫出讓他滿意的直線,再者,毛筆很容易滴下墨汁,污染了整個圖紙。

因此,趙弘潤叫宗衛們找了幾根柳枝燒成炭,然後用利刃將炭削成筆的形狀,製成最簡單的炭筆。

用炭筆畫直線,可要比用毛筆畫直線的效果好得多。

孟隗好奇地拿起桌上一支炭筆,問道:“木炭?”

“不,是柳枝的炭。”

“哦……”孟隗恍然地點了點頭,旋即,他發現桌上還有幾塊掰碎的幹饅頭,碎末明顯成黑色,他心中微微一動,小心地拿起炭筆在圖紙上的空白地方畫了一道,旋即拿起一塊幹饅頭輕輕擦拭了幾下。

如他所料,圖紙上的炭筆痕跡逐漸被擦拭掉了,雖然仍有痕跡,但顯然要比用毛筆畫好得多。

這個倒是不錯,我工部可以效仿……

孟隗歡喜地想道,畢竟但凡是工部的官員們,畫圖紙向來是他們最頭痛了,因爲毛筆蘸墨水畫出來的圖紙不具備可修改的功能,往往一筆畫錯整張圖紙就報廢了。

而趙弘潤所用的這種方法,顯然可大大提高容錯率。

回過神來,見獵心喜的孟隗見肅王趙弘潤在旁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不禁有些尷尬,自嘲道:“下官就是這樣,瞧見好東西都忘乎所以了……殿下,你是打算如何增固這座營寨呢?”

見此,趙弘潤拿起另一張圖紙,指了指圖紙,說道:“孟大人請看。”

這第二張圖紙,是一份營寨木牆的剖圖面,因爲趙弘潤畫得非常規矩,因此孟隗瞧了幾眼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殿下,這些傾斜對外的固定於牆外地上的,是何物?”

“是這樣的,我軍剛剛取得一場大捷。收繳了楚軍的器械無數,本王打算將那些楚軍的長槍用在這裡,固定在牆外,防止楚軍靠近,攀登營牆。”

“唔……那木牆上這些……”

“也是從楚軍處收繳來的刀劍,本王打算從營牆的內測。嵌入進去,刀刃衝外,也是爲了防止楚軍攀登營牆。”

孟隗思忖了片刻,點頭說道:“這個不難。……只是,那些收繳的敵軍器械,足夠麼?”

趙弘潤聞言笑了笑,心中那可是六萬楚軍的刀槍。

“看着用吧,先保證南面與東西兩側,北面可以忽略。”

“營寨北面臨近鄢水。下官來時就已經注意到了。”孟隗會意地點了點頭。

旋即,他便伸手去拿第三份圖紙。

“這個是……弩車?”

“不不不。”趙弘潤連連擺手,笑着解釋道:“是這樣的,從楚軍收繳的器械中,有不少是長弓,本王見這些長弓堆着反正也沒啥用,於是便想,能否改造一下。用在營寨的防守上……孟大人你看,將這長弓十字形固定在一根方木上。方木上刻上可容納箭矢飛射的凹槽,介時將這些器物都固定在營寨的牆上,如此一來,士卒只要往裡面加箭矢……”

“那如何瞄準呢?”

“你看這裡,方木的前段並不固定死,可以上下小幅度地調整射箭的水平高度……”

唔。類似於弩,不過依長弓的射程,射程看來要比弩遠得多……

孟隗心中合計了一番,點點頭說道:“這也不難。”

說罷,他主動拿起桌上最後一張圖紙。然而這張圖紙,卻讓他整張臉的表情都變得嚴肅凝重了許多。

“戰車?……不對,這是……井闌車?唔,倒是挺像……不過這,這也太高了吧?三丈?”

“三丈。”趙弘潤點了點頭:“細節的要求本王都註明在圖紙上,相信工部的諸位一眼就能夠明白。”

“唔……”孟隗緩緩點了點頭,思忖着說道:“增固營寨的防禦並不難,不過這井闌車,打造不易……”

“這個不急。”趙弘潤擺擺手,笑着說道:“下一波楚軍來犯,差不多得六日左右,這段時間,咱們先砍伐附近的林木,運至營中,先增固城牆,井闌車,徐徐再造。”

“明白了。”孟隗點點頭,將幾張圖紙都摺疊好放入懷中,正色說道:“那事不宜遲,請殿下撥給下官一些兵士……”

“要多少人?”

孟隗思忖了片刻,皺眉說道:“若是按照殿下所言的話,恐怕得萬餘以上,只有萬餘以上的人力,才能在這六日工夫內砍伐足夠的林木,並將其運至營內。”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短短六日,除非日夜趕工,否則不足以完成殿下的託付。……換而言之,要兩萬人以上。”

此時浚水營大將軍百里跋在一旁靜靜聽着,聽到這裡不覺皺了皺眉:“兩萬人?殿下,咱們總共也就只有三萬五千……不對,曹玠的五千人已經離營了,換而言之僅剩下三萬人。這三萬人中撥出兩萬人去增固營寨,恐怕會直接影響之後的守營事宜。”

言下之意,要是兩萬人都用來砍林木增固營寨,累地精疲力盡,等楚暘城君熊拓率領大軍趕來,這場仗還有得打?

“大將軍誤會了,孟大人的意思是,白天一萬人,晚上一萬人……”

“那也……”

趙弘潤擡手打斷了百里跋的話,笑着說道:“大將軍別忘了,咱們營內有三萬楚軍的俘虜,白天的那一萬人,至少能省下七八千……”

“給俘虜砍木的利器?”百里跋皺皺眉,提醒道:“恐生變故。”

“當然不給。……我軍的將士負責砍樹,由那些俘虜負責搬運,全程由浚水營的士卒看管,若有人趁機逃離或作亂……殺!”

“唔。”百里跋點了點頭,說道:“似這般安排,倒是不錯。”

說罷,他若有所思地望了一眼趙弘潤,心中有些好奇。

留着那三萬楚軍俘虜,莫非就是爲了這個?總感覺,這位殿下還有別的意圖……(未完待續。)

w‌w‌w.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403章:綸氏依附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一百八十四章:對牛彈琴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三十七章:準備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559章:鄢陵驚聞第1062章:惡客!第1117章:皇狩出行第1154章:友或敵的選擇 三第795章:驚喜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78章:各有算計 二合一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三百零六章:叔侄第574章:安陵趙氏第1199章:兵臨城下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1084章:全國路網與軌道馬車第942章:丹水之戰第1075章:對質第605章:惡徒! 二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946章:謀定而動第1369章:陌路第626章:戰略第1355章:肅王成婚第77章:韓之重器今天晚更新151章:五月 二 二合一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1324章:暗棋第180章:引導輿論 二合一第十章:天子反擊第1063章:惡客! 二第四十八章:繼燭 二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五十八章:玉瓏公主第834章:臨洮君魏忌第803章:叔侄夜話 二第1177章:博弈第471章:各方介入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1216章:咸陽相邀第738章:楚巫辛秘 二第945章:決斷第兩百一十四章:欲分羹第958章:搶班奪權第1128章:變故『加更22/27』第1045章:尚縣寇正 二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一百七十八章:狠宰『打賞加更8/20』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六十二章:六月第550章:商水簡況第91章:桓虎投魯 二合一第963章:年末 二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1066章:預料之外第1022章:廉駁與韶虎第1271章:謠言頓起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1334章:兄與弟第12章:風起宋郡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1202章:肅王的策略第862章:簡單粗暴的秦軍戰術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一百六十三章:閭氏一族『打賞加更3/19』第486章:說服 二第1272章:循循誘導第54章:戰爭預熱 二合一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1331章:桓王回都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1365章:改變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一百二十三章:魏營攻防戰 三第1365章:改變今天晚更新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27章:糾結的立場 二合一第1370章:禁衛易主第1167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四第626章:戰略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981章:制定戰術第501章:多方推手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077章:審訊 二第616章:齊王呂僖之遠見 二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九章:皇子揮拳第1110章:王用商人第1010章:籠中鳥第1071章:打壓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