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韓君亡故 二合一

“什麼?大王吐血暈厥?”

當侯韓武得知韓王然吐血昏厥的噩耗後,大驚失色,顧不得處理手頭的事物,便立刻前往王宮,探望韓王然的境況。

當來到韓王然歇養的那座宮殿內後,侯韓武一眼就瞧見韓王然躺在臥榻上昏迷不醒,在旁,王后、或者說太后周氏,正伏在臥榻旁暗自垂淚。

“唉……”

此刻正在爲韓王然診斷病症的老宮醫嘆了口氣,在給後者搭完脈後,將韓王然的手放回被褥之內。

見此,侯韓武緊步上前,急問說道:“苟老,不知大王的境況如何?”

苟姓老宮醫轉頭看到侯韓武,神色一黯,微微搖了搖頭。

怎麼會……

侯韓武面色發白,難以置信地轉頭看向躺在臥榻上昏迷不醒的韓王然。

他無法接受,要知道他義弟韓然如今也才三十幾歲啊!

只見一把抓着老宮醫的肩膀,激動地說道:“苟老,你一定有辦法的,對不對?”說罷,他見老宮醫臉上露出爲難之色,眼中竟閃過一絲兇光,狠聲說道:“無論如何,你也要給本侯將大王的病治好,否則……本侯定叫你一家十幾口人給他陪葬!”

不得不說,侯韓武本不是拿這種事來威脅人的人,更何況還是威脅一位兢兢業業的老宮醫,只能說,韓王然的突然吐血昏厥,叫他方寸大亂了。

而那位苟姓的老宮醫顯然也瞭解侯韓武的爲人,一臉苦澀地說道:“侯放心,老朽一定竭盡全力……然而大王的病,乃是心病居多,兼之今日又是急怒攻心,恐……恐非藥石所能醫治。”

“怎麼會……”

侯韓武抓着老宮醫的肩膀不禁哆嗦了一下,旋即,他擡起頭來,愕然問道:“什麼急怒攻心?”

說罷,他好似想到了什麼,扭頭看向一臉默然站在一旁的衛卿馬括。

後者在注意到侯韓武的目光中,低聲說道:“大王他……是得知津港被魏軍襲擊後,氣怒之下……”

“是你?!”侯韓武聞言怒從心起,衝上前幾步一把揪住馬括的衣襟,怒聲斥道:“本侯特地派人叮囑你,叫你封鎖消息……你都幹了些什麼?!”

衛卿馬括面露苦色,不知該作何解釋,而就在這時,就聽臥榻上傳來了韓王然有氣無力的聲音:“不怪馬括,是寡人……是寡人逼他的……咳咳……”

“大王?”

“大王?”

見韓王然悠悠轉醒,殿內衆人又驚又喜,而侯韓武,更是立刻放下了馬括,幾步衝到臥榻旁,看着臥榻上的義弟急切地問道:“然,你感覺如何?”

韓王然苦澀一笑,在義兄侯韓武的幫助下,掙扎坐起,靠着牀榻的靠背躺在榻上。

僅僅只是換了一下姿勢,就累地他氣喘吁吁,不難猜測他此刻的虛弱。

“義兄,津港……果真被魏軍襲陷了麼?”韓王然輕聲問道。

侯韓武猶豫了一下,但看着韓王然那雙眼睛,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地說道:“我派韓厚親自去津港看了,方纔韓厚派人前來回報,說是……津港確實已落入魏軍的手中。”

說罷,他有些緊張地看向韓王然,生怕後者因爲這個噩耗再次引發什麼。

但出乎韓武意料的是,韓王然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

隨即,在足足沉默了數息後,他這才帶着幾分自嘲、帶着幾分苦笑說道:“縱使賭上了我大韓的國運,我還是沒能戰勝趙潤……我輸了。我大韓花了兩年餘打造的武安--柏人--鉅鹿防線,就這樣輕易被魏國給繞過去了……那個傢伙,故意在魏韓邊境駐紮了十幾萬的魏軍,叫我等以爲他會從邯鄲軍、鉅鹿郡方向出兵,卻沒想到,他偏偏叫人繞到了北海,由此襲擊我國的薄弱後方……”

“然。”

見義弟韓王然一臉沮喪,侯韓武連忙安慰道:“我大韓還沒有輸!……據韓厚派人來報,魏國的戰船船體巨大,而我薊水河道狹隘,魏船並不能任意航行。眼下我薊城雖僅有數千兵力,但城內尚有數萬國民,只要我等號召臣民堅守城池,必定能守到援軍到來……前線尚有樂弈、司馬尚、許歷、靳、燕縐等人的十幾萬精銳軍隊,縱使丟了邯鄲、丟了鉅鹿,我們仍有上谷……另外據我所知,前一陣子楚國便已對魏國宣戰,派出幾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只要我等堅守下去,定能守到魏軍撤退……”

說着說着,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爲他看到眼前的義弟,眼眸中已無多少神采,雖說仍微笑着看着他,但是這份笑容,卻彷彿是卸下了什麼千斤重擔似的笑容。

彷彿意識到了什麼,侯韓武忽然怒聲說道:“你給我振作起來!……你是我大韓的君主,你明白麼?!”說罷,他在殿內諸人驚愕的目光下,一把抓住了韓王然的衣襟,喝道:“這個國家,它需要你!你要在這個時候退縮麼?!”

“侯、侯……”

“侯您這是做什麼?”

“侯,您快快住手。”

殿內的諸人連忙前來勸阻,卻見韓王然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隨即,他目視着侯韓武,微笑中帶着幾分無助:“我明白、我明白,義兄你所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但……但我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你……”

侯韓武先是臉色漲紅,似乎是極爲生氣,但隨即,當他看到韓王然他毫無血色的枯瘦臉龐時,他忽然間就收了聲。

儘管韓王然並沒有明說,但韓武卻感覺地出來,這個弟弟已經很累了。

自十年前奪回王權至今,在這整整十年的時間內,韓然爲了國家嘔心瀝血、竭盡所能,日日夜夜都考慮國家大事,殫精竭慮,就像當年的……韓王簡。

回想起自己父親韓王簡,再看看此刻躺在臥榻上的義弟韓然,侯韓武的心中彷彿被揪緊。

良久,韓武長長吐了口氣,聲音有些異樣地說道:“你……好好歇養,國事,就交給我吧,莫要再爲此操心了。”

……再爲此操心麼?

韓王然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在深深看了一眼眼前這位自幼相處的義兄後,鄭重地說道:“拜託了,義兄。”

“嗯。”

侯韓武點了點頭,忽然轉身走向出口。

在走到殿門附近時,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轉頭看了一眼臥榻上的義弟韓王然,旋即,情不自禁地攥緊了拳頭。

爲什麼、爲什麼?父王是這般,阿然也是這般,爲何賢明的君主,卻往往不得長壽?

情緒激動的侯韓武彷彿是逃跑般離開了宮殿。

而與此同時在殿內,韓王然吩咐殿內的諸人道:“都退下吧,讓寡人靜一靜。……王后與馬括留下。”

“是。”殿內諸人依言退出了殿外。

此時,就見馬括單膝跪倒在臥榻面前,滿臉悔恨地說道:“大王,都怪微臣……”

“寡人不是說了麼,這不怪你,是寡人逼你的。”韓王然擡手虛扶一記,隨即仰頭靠在臥榻的靠背處,注視是殿閣的棟樑,幽幽說道:“要怪,就怪趙潤,正如他當年所言,他是真的一點機會都不給我;要怪,就怪寡人,處處不如趙潤,故而處處被其所制……”

“大王……”聽到韓王然這番話,馬括心中異常難受。

“馬括,取筆墨來。”韓然吩咐道。

馬括點點頭,當即命人準備了一張小案,搬到牀榻上,旋即又擺上了紙張與筆墨。

只見韓然抖擻精神,取過毛筆在紙張揮筆疾書。

待寫完後,他吹了吹紙張,等墨跡乾透之後,便摺疊起來,放入馬括手中所捧的一隻木盒中,旋即囑咐馬括將這隻木盒遞給了王后周氏。

只見韓王然指着木盒對周氏說道:“盒中書信,是寡人寫給魏王趙潤的。……若此番魏國受挫,我大韓保全,你便將其焚燬;若國家傾覆,你便將這隻木盒派人送到魏王手中。……寡人與趙潤也算是相識一場,他在看了書信後,不會再爲難你們母子的。切記、切記。”

這彷彿臨終前的囑託,讓王后周氏心中悲痛不已,捧着木盒泣不成聲,甚至於到最後,竟也哭地昏厥過去,爲此馬括連忙喊來了候在殿外的宮女,叫她們將王后送到寢宮歇息。

在一番鬧騰之後,殿內就只剩下韓王然與衛卿馬括。

與馬括對視一眼,韓王然笑着說道:“去年,寡人設計詐死,欲賺魏國,不曾想,竟要假戲真做……”

“大王。”馬括不忍地說道:“只要大王安心歇養,不久之後定能康復……”

“你就莫在誆騙寡人了,寡人的身體,難道寡人自己還會不清楚麼?”

搖了搖頭,靠在臥榻的靠背上,仰着頭目視着頭頂上方的棟樑,良久後喃喃說道:“寡人嘗聽聞,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當年韓虎、韓庚竊取王權,義兄亦對王位垂涎三分,寡人步步維艱,韜光養晦雌伏十餘載,終一舉奪回王權……我嘗認爲,此乃上蒼對寡人的考驗,唯有經歷此磨難,方能自勉、發奮,卻不曾想,這一切都只不過是寡人自欺欺人罷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或許世人在天地眼中,就如同那丟棄的芻狗,並無高低、貴賤、尊卑,自然,也沒有所謂天降大任的說法……”

說罷,他緩緩閉上了眼睛,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當年趙潤與他初次相見時的情景。

……本以爲,這世上唯有你我互爲知己,卻不曾想,你居然騙了我整整十年,你這傢伙,就這麼巴不得早我死麼?哼!……罷了,且叫你如願吧,你這憊懶而可恨的傢伙……

不知過了多久,他感覺知己的身體逐漸變得放鬆,彷彿逐漸超脫病痛的折磨。

他當然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當一名賢明的君主,當真是叫人身心疲憊,早知道,就像那憊懶的傢伙那般……了……

他撇嘴輕笑了一聲。

旋即,他的頭顱,輕輕垂下。

待等馬括許久不見動靜,擡起頭來再看向韓王然時,卻發現這位賢明的君主,已沒有了氣息。

“大……王……”

馬括單膝跪在韓王然駕崩的臥榻前,泣不成聲。

半個時辰後,侯韓武便收到來自宮內的消息,得知他義弟韓王然駕崩於宮中。

“啪!”

只見韓武操起桌案上一隻貴重的玉蟾,狠狠摔碎在牆上。

旋即,就見他一腳踹翻面前的桌案,操起書桌旁一隻本用來盛放書畫的花圃,狠狠掄向牆邊的書櫃。

聽到書房內傳來噼裡啪啦地響聲,書房外的士卒趕忙衝進去,卻發現侯韓武彷彿跟瘋了似的,狠狠地打砸着書房內的一切物什,嚇得那幾名士卒怎麼也不敢上前。

足足砸了有一炷香工夫,直將原本富麗堂皇的書房砸地一片狼藉,侯韓武這才消停下來,坐在被他推倒的書櫃上,雙手抱着頭,手指伸入髮束之中,用力拉扯着頭髮。

“、侯……”

士卒們不敢上前,只敢在書房門口小聲呼喚。

但是換來的,卻是侯韓武瞪着一雙通紅的眼睛,以及那彷彿野獸般的咆哮:“滾!都給我滾出去!”

士卒們當即做鳥獸散。

魏昭武二年六月十七日,韓國君主韓然駕崩,享年三十七歲。

繼韓王簡之後,韓國又有一位賢明的君主英年早逝。

儘管此刻尚未開始顯露,但韓然的死,不可否認意味着韓國將由此迅速衰敗,縱使薊城尚有侯韓武、丞相張開地等人主持國事,且國內也有似李睦、樂弈、司馬尚、樂成、秦開等擅戰將領,亦無法挽回韓國就此衰敗的命運。

哪怕楚、齊、魯、越四國聯軍在這場戰爭中擊敗了魏國,讓韓國逃過了覆亡的命運,韓國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再與魏國爭雄。

除非,韓國國內再出現一位能比肩韓王然的明君。

但,這也只是奢望罷了。

大王他……駕崩了麼?

丞相張開地在得知韓王然的死訊後,悵然嘆息。

其實他早已有所預感,只是不敢細想罷了,生怕自己貿然的想法,會影響到那位君主的病況。

但事實證明,有些事,並非是你不去想就一定不會發生的。

“侯呢?”

張開地詢問前來送消息的衛卿馬括。

衛卿馬括默然地搖了搖頭,說道:“大王駕崩前,將一切事物託付給了侯,但……”

他當然知道眼下當務之急是加強薊城的守衛,但他不敢去與侯韓武商量這件事,因爲他心中有所顧忌,認爲是他的失誤,才加重了韓王然的病症,導致這位他韓國的賢明君主英年早逝。

“我去看看侯吧。”

見馬括有所顧忌,丞相張開地也沒有追問,離開了府邸前往侯韓武的宅邸。

大概一個時辰後,張開地在侯韓武那一片狼藉的書房內,看到了侯韓武,看到他坐着一架被推翻的書櫃上。

“侯……”

聽到呼喚,侯韓武擡起頭來,疲倦的臉上閃過一絲憤怒,彷彿是因爲被打攪了安靜。

但在看到眼前之人乃是他韓國的丞相張開地後,他收斂了怒容,平靜地回了一句:“原來是丞相……”

張開地看了一眼周遭的狼藉,對侯韓武說道:“大王駕崩,實在國之不幸,然侯此刻卻不能因此消沉……在下聽說,大王在臨終之際,將一切託付給侯您,難道侯您要辜負大王的信賴麼?”

侯韓武沉默了半響,這才苦澀地說道:“丞相所言,我都明白,我只是無法接受……他奪了本該屬於我的王位,我認了,我願尊他爲我大韓的君主,但……但……這個蠢材,難道我父王(韓簡)的前車之鑑,還不足以使他銘記在心麼?”

張開地聞言亦沉默了片刻,隨即沉聲說道:“或許,這就是賢明的君主所揹負的吧……大王他盡到了作爲一國之主的職責,而我等,亦要做到作爲大韓之臣的職責……大王尚有太子(韓佶),而我大韓,亦尚有可低於魏國的兵力……”

“你說得不錯。”

一聽到太子兩個字,侯韓武的眼中涌現幾分神采。

是的,儘管弟弟韓然過世了,但還有侄子韓佶,侯韓武自認爲自己能夠輔佐這位新君,使他韓國重新繁榮興旺,不辜負弟弟韓然的臨終託付。

不過在此之前,他必須先擊敗進犯他韓國境內的魏軍。

想到這裡,他站起身來,振作精神召來府內的心腹,令其想辦法聯絡樂弈、許歷、司馬尚、靳等將領,命令後者在上谷郡的邊界構築防禦。

除此之外,他又派人聯繫前往征討元邑侯韓普的將領秦開,命後者立刻率領漁陽軍回援薊城。

邯鄲郡可以放棄、鉅鹿郡也可以放棄,但上谷郡,這是王都薊城最後的門戶,絕對不能有失!

六月二十一日,鉅鹿守燕縐率領鉅鹿水軍,在北海沿着海岸順流而下,抵達了海河入海口。

而此時在海河入海口處,湖陵水軍已建起了兩座水寨,近三十艘虎式戰船以及半百數量的護衛艨艟,死死卡在入海口,讓鉅鹿守燕縐麾下的水軍,不得寸進。

當日,鉅鹿守燕縐麾下的鉅鹿水軍,與魏將李岌、周奎二人所率領的湖陵水軍,在北海的海河入海口一帶,爆發水戰。

當時,魏軍一方有近三十艘虎式戰船、五十餘艘護衛艨艟,而韓軍一方,卻只有二十幾艘樓船、四十餘艘艨艟,以及數量約在七八十左右的小舟。

只見在碧水之上,魏韓兩國的水軍相互動用戰爭兵器攻擊對方,魏軍這邊有拋石機、有魏連弩,而韓軍船隊這邊,亦有船弩,兩軍你來我往,互不示弱。

此戰,魏軍有一艘虎式戰船被韓軍戰船的船弩擊沉,三艘虎式戰船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損,除此之外,還有八艘護衛艨艟沉沒;而韓軍一方,則損失了整整六艘樓船,九艘艨艟,除此之外損失的小舟,更是不計其數。

不得不說,鉅鹿守燕縐不愧是韓國的水軍督將,是當年抵擋齊國鉅鹿水軍的將領,縱使魏軍船隊這邊的裝備比韓軍優秀一籌,但湖陵水軍還是沒能佔據絕對上風。

待等到黃昏前後,魏韓兩軍各自撤退,準備再日來戰。

此後,從六月二十二日起到六月末,鉅鹿守燕縐率領鉅鹿水軍瘋狂地進攻海河入海口的湖陵水軍,那股悍不畏死的勁頭,就連李岌、周奎都暗暗心驚。

但遺憾的是,湖陵水軍的戰船,終歸要比燕縐的鉅鹿水軍強上一線,更何況,部署在海河入海口的湖陵水軍,還僅僅只是一半數量而已尚有一半的湖陵水軍,此時駐紮在津港,一步步地威脅着韓國的王都薊城。

六月二十六日,薊城收到了樂弈前一陣子在鉅鹿城時送出的消息,得知樂弈、靳、許歷、司馬尚等人已放棄武安--柏人--鉅鹿防線,正在迅速趕回薊城的路上。

同時,也得知了鉅鹿守燕縐率領水軍走北海回援薊城的消息。

這總算是讓薊城城內臣民慌亂的心神稍稍得以安定。

但遺憾的是,噩耗緊跟而來。

六月二十四日,魏將韶虎、屈塍,率領魏武軍與鄢陵軍,攻破鬲縣(德州),韓將紀括由於兵力不足,一敗再敗,致使河間淪陷。

而邯鄲、鉅鹿兩郡那邊,由於韓軍徹底放棄了武安--柏人--鉅鹿防線,導致魏軍毫無顧忌地長驅直入,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先後佔領了武安、柏人、縣、元氏,攻破了薄水,此後再次揮軍北上,攻陷昔陽、饒縣,即將與元邑侯韓普的叛亂勢力接觸,以至於下曲陽亦搖搖欲墜。

面對三十幾萬魏國精銳一日千里般的兇猛攻勢,韓國岌岌可危,彷彿就在覆亡的邊緣。

第726章:姬潤與景舍 二第410章:聯軍之議第953章:夜半強襲第二百七十四章: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1098章:三月末第97章:詭異的戰事 二合一第1103章:勝負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622章:穿過宋郡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336章:平輿之戰第七十六章:藏第194章:步入絕境的韓國 二合一第1005章:交涉第616章:齊王呂僖之遠見 二第1095章:久違的日常 一點五 『加更17/27』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一章:降軍整頓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258章:心念 二 二合一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569章:見招拆招第947章:謀定而動 二第1076章:審訊第一百零九章:風向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1024章:硬仗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216章:湖陵戰場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1075章:對質第1322章:庭審第1041章:暗爭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761章:回國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622章:穿過宋郡第1190章:此進彼退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554章:意外 二第1116章:皇狩前夕 二 『加更20/27』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三百五十六章:戰爭的預兆 二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832章:秦勢洶洶第1013章:北原十豪會晤!第897章:影響第1283章:指點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537章:開戰的訊號第148章:炫耀工藝 二合一第501章:多方推手第三百一十四章:挑戰第一百章:唯一的聲音第1098章:三月末第861章:準備觀戰第881章:風雲又起,東雍爭鋒『加更24/33』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二百三十七章:思改制度第1110章:王用商人第653章:中原諸國混戰之始第765章:六月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337章:平輿之戰 二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六十三章:赴會第384章:誘敵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八十一章:八皇子的禮物 二第48章:懷疑 三第1192章:雄主 二合一第1053章:河東相聚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328章:魏齊之戰 二第485章:說服第680章:各有算計第877章:“一日”戰役 二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三百三十四章:秋狩 二第51章:齊使抵魏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611章:大梁見聞第209章:意料之內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76章:鉅鹿攻防 二 二合一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1301章:五月末 二第526章:激怒第282章:敲打第133章:遷都爭議 二 二合一第1194章:魚死網破?魏秦之戰!第798章:演繹案發現場第755章: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