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牽馬

京城之中好事者居多,尤其是貴人之後,皇親國戚,還有朝中權貴弟子,素來在京城之中游手好閒,也就三五一羣,七八一黨,拉幫結派在京城之中惹是生非。

趙攔江雖然被封隱陽王,但一來是異姓王,並不姓朱,其真正是地位,甚至不如朝廷之中掌權的公爵;二來他在京城之中沒有根基,這些年能立足京城的,哪個不是盤根錯節,唯獨趙攔江只當了不到一年的城主,說白了管着十萬不到的人,甚至還不如一個知府管轄人多。

所以當這些紈絝弟子,聽到趙攔江入城之後,也都紛紛前來湊熱鬧,心中想着要給他一個下馬威。

魯國公之子章書保便是其一。這位最近在京城之中風頭無二的年輕人,子憑父貴,一下子成爲京城中最炙手可熱的人之一。他與其他公子哥兒無異,一心想要出風頭,於是誇下海口,約了幾個同樣出身名門的公子哥,來永定門前攔路。

趙攔江的事,傳得太神乎其神了。

章書保並不相信,尤其是聽茶寮說書的將趙攔江誇城戰神下凡,心中滿是不屑之色,西疆戰事的戰果,那是陛下佈局英明,定北王薛懷在北疆牽制,趙攔江不過是撿了個便宜,恰巧立下大功而已。換作是他,相信也不會做得太差。至少,臨陣之時,不會跟兵部侍郎那個沒用的兒子一樣,巴結着趕緊調回赤騎軍。

五個人橫刀立馬,攔在長街正中。

宋仁骰身在赤騎軍,自己也是京城高官之後,只是與他們不同,父親對其要求極嚴,嚴禁與這些紈絝混在一起,所以把他送到了邊疆,讓他立功,不過,在京城久了,這四個人他還是認識的。

宋仁骰道,“章少,今日我奉旨前來迎趙王爺入京,等着陛下詔見,你們這般攔路意欲何爲?”

章書保笑着道,“早就聽聞隱陽王有一把金刀,天下無敵,我們哥幾個仰慕的很,想要看看這把刀是不是如傳說中那般?若真那麼好,開個價,我們買了。”

宋仁骰臉色一變,這小子這是來找事的啊,他如今有公務在身,按理說可以驅散他們,但他可不是一般人,他老子在陛下面前說句話,宋侍郎的官職可要丟的。

“章少說笑了,天下誰不知道,魯國公府中有一兵器庫,收藏了天下名刀,江湖人稱天下刀庫。”

章書保聽了很受用,道,“刀庫雖大,卻沒一把我鐘意的刀,聽聞趙攔江以這把金刀在橫斷山大發神威,剛好在府上爲我鎮庫,趙城主,開個價吧。”

趙攔江眉頭微皺。

若是按往常的性子,遇到這種事,趙攔江肯定先問宋仁骰一句“魯國公是不是隻有一個兒子”、或者“魯國公年紀如何,不知還能否生育”這種話,但他早已不是當年一怒殺孫少名、李人傑的草莽英雄,而是一城之主。

居養氣,移養體。

許久以來的城主生涯,趙攔江胸中已有了城府,自然不會被這種小子的狂妄言語激怒。

更何況,臨來之前,柴軍師也告訴他,京城水深,一磚頭下去,打死個王八帶出蝦,就算掃地、把門的,沒準在宮中有個顯貴親戚。這些人都好面子,平時這些窮親戚去借錢,他們不一定會拉一把,但你若欺負了這些窮親戚,那他拼了老命也要跟你周旋到底,再不濟也給你使個絆子。

所以,趙攔江入京,奉行的原則是就是,不懂,也不敢亂問。畢竟,他身後還有十萬百姓,還有一座城。

當得知他是魯國公之子時,趙攔江也就笑了笑,“這柄金刀是隱陽城主之物,公子若想要,有兩個辦法,要麼來當隱陽城主,要麼向陛下去討旨,在下可不敢輕易送人。”

這句話說得,將皮球踢給了宮中,就連趙攔江也十分滿意。就算借章書保十個膽子,也不敢去宮中討刀。

不過,章書保倒也不氣餒。

“那倒是可惜了,不過,既然刀不賣,都說隱陽王武功超然,巧了,在下也是好武之人,不知能否討教個一招半式,好讓京城的人瞧瞧,趙城主武功是不是言過其實?”

趙攔江打量章書保,腳步虛浮,體內真元羸弱,能入聞境已屬不錯,跟尋常百姓動手或能打上三五個。就這身板,在隱陽城連守門卒都當不了。可是人家是魯國公的兒子啊。

魯國公不認識,但面子卻不能不給。

“在下哪敢跟章公子動手,我就算武功再高,也打不過內閣大學士啊。”

其他幾人一聽,立即高聲道,“聽到沒,堂堂隱陽城主,西疆之王趙攔江,不是章公子對手!”

趙攔江不欲參與口舌之爭,隨他說去便是。他對宋仁骰道,“宋統領,既然如此,咱們不妨繞路。”

宋仁骰負責隱陽王接待之事,生怕惹出是非來把事情辦砸了,起初還擔心趙攔江動手,聽到這番話如釋重負,鬆了口氣,“不如繞路左安門吧。”

同行的一名虎騎軍不滿道,“咱們來京城,竟受這種鳥氣,真他孃的窩囊。”

趙攔江瞧了他一眼,那人連噤聲。

“這裡是京城,不比隱陽,不會耀武揚威,若一點小氣都吃不住,以後如何做成大事?”

那虎騎軍聞言,連低頭認錯。

章書保等人見他們要繞路,轟然大笑,紛紛道,“隱陽城主不過如此,在外面是龍,來到京城,一樣得盤着。”

趙攔江聽在耳中,冷笑不語。

就在此時,忽然聽有人道,“慢着!”

一名身穿常服的老者,從人羣之中騎馬出來,此人身形魁梧,坐在馬上,與趙攔江幾乎同高,臉上更是一臉肅殺之氣,看上去不怒自威。

章書保見到老者,心知不妙,就要開溜。

老者又說了句,“慢着!”

幾個人如被施了定身法,站在那裡不敢亂動。

老者開口道,“我大明將士,以血肉之軀爲天子守國門,以熱血忠魂爲百姓御外寇,如今來到京城,連永定門都不能走了嘛?”

章書保支支吾吾道,“老王爺,我們不過是開個玩笑。”

“玩笑?”

老者橫眉道,“你讓章士和過來,我倒要問問,他是怎麼管教兒子的?”

章書保一聽喊家長,立即慌了,“老王爺,家父今日被陛下召進宮中,現在還沒回來,我知道錯了,你千萬別跟家父說。”

趙攔江望着老者,卻不知對方身份,章書保見他如老鼠見到貓一杆,他開口喊魯國公直接喊名字,怕是來頭不小。

宋仁骰低聲提醒道,“這位是平北王薛懷。”

趙攔江恍然,難怪舉手投足之間,有如此威嚴。這位便是被北周人戲稱烏龜王,前不久率軍攻下神仙溝的平北王。他乃三朝元老,祖上又是軍方世家,統領定北軍,在朝廷之中勢力龐大。

魯國公如今在得寵,也只是新貴,不算是權貴。皇帝想要殺他,只需要一道口諭而已。但平北王不同,他的身份,他身後的家族,足以動搖大明王朝的根基,所以就算皇帝也對他客客氣氣。

趙攔江正要下馬,卻被薛王爺阻攔,他道,“一路山高路遠,舟車勞頓,我來替趙將軍牽馬。”

隱陽王,金刀王,趙城主,趙攔江的名號無數,唯獨這個趙將軍,是朝廷在封隱陽王之時,同時封了個隱陽留守大將軍,作爲未能封爲徵西軍大都督的補償,這是他在軍方的職務。

這讓趙攔江倍感親切。

趙攔江連道,“使不得!”

薛懷道,“使得!”

趙攔江又要推辭。

薛懷不悅道,“你以爲我是爲你牽馬?本王是爲在橫斷山外爲國捐軀的熱血男兒們牽馬,是爲千千萬萬駐守邊疆的將士們牽馬!”

這話從他口中說出,豪氣盪漾,傳入衆人耳中,聽得也是熱血澎湃。

沒有邊疆的戰士,哪裡來的海晏河清?沒有忠魂烈血,哪有今日大明的太平盛世?

趙攔江肅然起敬。

他對定北王的瞭解,以前只是聽到一些?傳言,就連宇文天祿都曾說過“我不如懷公”這種話,此人絕不是傳說中整日飲酒、龜縮不出的昏庸王爺。

趙攔江正襟危坐。

此刻的他,不再是隱陽王,不再是趙城主,而是代表了整個西疆徵西軍,受到薛懷的牽馬之禮,這是作爲軍人,最無上的榮耀。

衆目睽睽之下,一老一少,從永定門外走了出去,所路之處,衆人紛紛禮讓,向這兩位軍方大將投去敬佩的目光。

章書保幾個人,趁他們不注意,早已灰溜溜的離開了。

當然,從此處去安國公府,路途遙遠,薛懷也不會一直牽馬,今日他來到這裡,就是爲了給人表態,表明大明軍方的態度。

而他這一行爲,在某些有心人眼中,看上去更像是一種拉攏,相信過不了多久,便會有流言四起,甚至有御史言官上奏彈劾,說兩大軍方將領密謀議事,圖謀不軌等等。

等人散去,趙攔江下馬,向薛懷行軍禮。

薛懷坦然受之。

“若沒有你在西疆拖延,又殺了拓跋無敵,本王也不會輕而易舉奪下神仙溝,這烏龜王的帽子,還要多戴幾年。哈哈!”

軍旅中人,說話直來直往,不繞彎子,頓時博得了趙攔江的好感,對這位王爺更是五體投地。

“爲何來京?”

趙攔江道,“奉旨待詔,不敢不來。”

薛懷道,“既然來了,我有幾句話送你。”

“趙攔江洗耳恭聽。”

薛懷是朝廷老人,對朝廷、對京城,乃至整個天下看法更深更遠,陛下雖然沒有明說,他也差不多猜到了用意。

“京城爲官,處處危機四伏,不比隱陽,直來直往用問題刀劍解決,說話做事,要處處小心,行事說話,看十分,聽七分、信五分,說三分,才能在京中混得來。”

趙攔江反問,“王爺可也是如此?”

薛懷哈哈大笑,“若是旁人問,本王早就一刀劈下去了。不過,我怕是打不過你,只好老實告訴你,本王不是。”

“那又爲何如此教我?”

薛懷道,“因爲本王是三朝元老,祖上是開國功勳,對朝廷忠心耿耿,爲陛下盡忠盡職,門生三千,你有本王底氣嗎?”

趙攔江搖頭。

薛懷叮囑道,“武功,在京城不好使。”

趙攔江正容道謝,他初來京城,人生地不熟,定北王不顧身份,親自前來牽馬贈言,他心中感激不盡。

“今日本王穿便服前來,不代表軍方,這些話出自我口,入自你耳,聽聽便是了。他日陛下詔見,無論提出什麼條件,你答應便是。”

說罷,便有人牽馬而來,薛懷翻身上馬,策馬而去,臨行之際,他忽然道,“有朝一日,期待能與趙將軍聯手抗敵!”

待他離去,巷中無雙眼睛退去,紛紛向各自的主子報信去也。

趙攔江一行人來到安國公府,那塊御筆親書的牌匾,早已撤去,有丫鬟僕役收拾好,將衆人迎入了府內。

本來宋仁骰安排了酒宴,但薛懷這番話,讓趙攔江只得推去,宋仁骰表示理解,安排妥當之後,回宮中覆命。

京官結交外臣,那可是大罪。

有薛懷的指點,趙攔江也收起了心神,決定不再去刻意結交城內百官,他是隱陽城主,管好一畝三分地,正好利用這段時間,陪夫人兒子一起逛一逛京城,也算是滿足了楊笑笑的一番心願。

?趙攔江也沒想到,他第一次來京,會住進了宇文天祿的府中,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裡,他無時無刻不想殺宇文天祿報仇。可是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而隱陽山洞中的那一番談話,讓他徹底改變了看法。

安國公不小,但卻絕不奢華。

尤其是這個書房,簡直可以用簡陋二字形容,一排排的書架,早已被人搬空,四周一片靜寂,空蕩蕩的房間之中,幾乎落針可聞。

房間內的傢俱有些陳舊,也不是名貴木材,太師椅、書案磨得鋥亮,有一隻扶手甚至已斷裂,用鉚釘重新釘起來,繼續使用。

想必抄家之時,官兵也懶得搬走這些不值錢的物件兒。

他也沒有料到,曾經的第一權貴,竟會在如此簡陋的書房之中辦公。趙攔江站在屋正中心,忽然嗅了嗅鼻子。

他聞到了一股酒香的味道。

這個味道很淡,但是很熟悉。

正是隱陽城李記陳釀的赤水酒。

第126章 世間無雙的拳第144章 天下第一暗器卷一 大城小事 第53章 入城第145章 拜水都江堰第168章 羣魔亂舞第123章 這銅錢有點眼熟卷一 大城小事 第16章 一筆交易第510章 銅雀第243章 太極樓之戰卷一 大城小事 第62章 老夫姓楚,大號日天!第260章 困於京城之內卷一 大城小事 第94章 當恩怨已成往事(卷終)卷一 大城小事 第48章 蠢貨第219章 我嗅到了陰謀的味道卷一 大城小事 第43章 當壚賣酒第280章 涼涼卷一 大城小事 第52章 狼羣第114章 離火洞天九字屠龍卷一 大城小事 第4章 彈鞘第132章 夜會花語第473章 毒計第188章 神山秘術第163章 條件卷一 大城小事 第41章 爭風第122章 趙攔江的橫斷刀第402章 焚琴煮鶴卷一 大城小事 第53章 入城第267章 鬼樊樓第158章 敕!第107章 山莊討債事件第250章 斷頭坡第345章 宮中的神秘劍客第351章 吃瓜卷一 大城小事 第39章 風波第172章 江湖太小第443章 險中埋伏第196章 大碗寬面第489章 傳音第494章 教衆第281章 草原驚變卷一 大城小事 第7章 城東新開了個窯子第135章 虎狼家第480章 雪國第173章 羿箭第299章 皇權之爭第145章 拜水都江堰卷一 大城小事 第28章 三招之約第150章 魚躍雷池卷一 大城小事 第59章 雞毛店第237章 最美味的一道菜第196章 大碗寬面第513章 投毒第435章 萬年侯第480章 雪國第117章 能不能再給我來幾劍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159章 糧戰第388章 我叫趙逸,來自定州卷一 大城小事 第81章 橫斷山之狼第499章 知府第143章 跪下第258章 李不凡拜師第354章 慈悲大師的殺人經第204章 奪盃第148章 你來了?第312章 不翼而飛第139章 橫斷卷一 大城小事 第77章 李二狗與李寡婦卷一 大城小事 第11章 仙人撫汝頂,反吐一口痰。第192章 殺人的藝術第290章 神兵無名卷一 大城小事 第33章 試毒卷一 大城小事 第91章 刀王之戰(一)卷一 大城小事 第25章 夜襲第506章 兄弟卷一 大城小事 第62章 老夫姓楚,大號日天!第538章 滿城追殺趙攔江第11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91章 風塵二俠第297章 蛇吐信第407章 救,或不救?第154章 信鬼神嘛第346章 游龍戲鳳第115章 血濺客棧人頭京觀第517章 元箭第248章 老夫趙無極第241章 卿本佳人第238章 金刀之意第137章 比武第246章 一刀兩斷第419章 凌遲之法第480章 雪國卷一 大城小事 第89章 朋友的朋友,未必是朋友第281章 草原驚變卷一 大城小事 第74章 一起死的第474章 砍殺第193章 李傾城的煩惱第249章 黎明將至第144章 天下第一暗器卷一 大城小事 第53章 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