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

與此同時還有對英佔區的恢復,德國的英佔區可是有德國工業的核心魯爾區。魯爾區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完全體德國來說,魯爾區佔據了德國百分之五十九的工業產能,一旦魯爾區遭到破壞,德國就完蛋了。

當時其他包括西里西亞工業區的德國三大工業區,只佔了百分之四十一。

更不要提現在,薩爾區被法國佔領,法國還要把薩爾區併入法國,西里西亞工業區已經歸波蘭所有。

對於一九四五年的德國來說,魯爾區幾乎已經是德國的一切。只要英佔區能夠獲得繁榮,迅速就會影響整個德國。

一般的恢復性發展沒有這麼快的速度,想要快速的扭轉局勢,除了財大氣粗的美國之外,就只有學習蘇聯的戰時計劃發展。

如果歷史不變的話,現在大英帝國有三年的時間來獨立對英佔區進行恢復性生產。

如果考慮到英屬印度的獨立時間,就只剩下兩年,不過艾倫威爾遜如果能夠回到英屬印度的話,一定會盡力將英屬印度獨立的時間延後,當然這需要十萬英屬印度公務員的配合。

英佔區恢復能不能有效率,只能依靠英國佔領軍了,早在波茨坦會議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到處接受授勳,領取榮譽市民稱號的英軍總司令蒙哥馬利,就發佈了《告英佔區德國人民書》中指出:“收割農作物,必須積極進行,交通設施必須重建,郵電服務必須恢復。”

“若干工業必須繼續開工。……德國人民應遵守本司令長官之命令,從事生產整個地區的生活必需品,恢復國家的經濟生活。”

可見這個從雅爾塔會議就歸屬英國的英佔區,在倫敦政府眼中也是極爲重要的。現在各國佔領區都處在軍政府狀態,從效率上來講,軍政府應該是最能發揮這種優勢的模式。

西方盟國佔領區之間均可自由來往,但仍然不得進入蘇佔區。只有在柏林,盟國各管區之間名義上纔可自由進出。

既然英美法三國佔領區之間可以自由來往,那麼就看誰能首先將佔領區恢復了,先恢復的一定會形成虹吸效應,這一點英佔區不論是人口、位置和工業各類指標,都是四國佔領區首屈一指的存在。

艾倫威爾遜還列出了一個二戰期間著名的德國企業名單,克虜伯、亨舍爾、毛瑟、奔馳、萊茵金屬、西門子,拜耳、卡爾蔡司、蒂森、梅塞施密特、大衆、歐寶等等如雷貫耳的名字。

而現在這些享譽世界的德國企業,都躺在魯爾區的廢墟當中,等着有人來拯救他們。

這些在戰爭當中的支撐德國戰爭機器的著名公司,在德國戰敗這個時間,價值也跌到了谷底,在艾倫威爾遜眼中,就算是糞裡淘金,英佔區也是最有價值的那個。

事實上回到倫敦的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也在謀劃着如何做好一箇中間商。

本身愛德華·布里奇斯對價格雙軌制,其實並不太感興趣。

但是在艾德禮首相上臺之後,透漏了對英屬印度未來地位問題的看法後,愛德華·布里奇斯開始真真正正的對這個計劃上心了。

他之所以最終在德國的時候,同意把南斯拉夫難民送到羅德西亞去,是因爲想要震懾一下南非,讓蠢蠢欲動的布爾人老實一些。

現在名義上南非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但是經過二戰,南非對倫敦的態度似乎起了微妙的變化。

在這個時間段,世界強國的排名如何?其實是這樣的,美國、蘇聯、英國、加拿大、法國和南非,這是一九四五年世界上的國力排名。

看起來大英帝國還是非常厲害的,前六名當中佔據了三席,可加拿大還會念及一點香火情,一直桀驁不馴的布爾人會怎麼樣,誰都不知道。

在制定計劃的同時,愛德華·布里奇斯面見艾德禮首相,拿着蒙哥馬利的電報,“尊敬的首相,蒙哥馬利的電報提及了對英佔區恢復的一些建議。”

“哦,我們的元帥有什麼好建議?”艾德禮首相撓了一下光潔的額頭問道。

愛德華·布里奇斯推了一下眼鏡,不慌不忙的道,“目前英佔區是通過英國佔領軍以及釋放的德國軍人維持秩序,這樣做維持秩序的效果是很顯著,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在恢復經濟上面,軍人其實辦法不多。所以蒙哥馬利元帥的意思是,想要建立一個文職政府,可這件事也不能操之過急,因爲如果從現在德國尋找這樣的文職人員,幾乎所有人都曾經爲希特勒工作過,我們不能保證這些人可信。”

聽完了愛德華·布里奇斯彷彿吟唱一般的敘述,艾德禮首相點頭問道,“愛德華爵士,你的意思是現在英佔區缺乏人員管理。”

“是這樣的,尊敬的首相。”愛德華·布里奇斯輕聲道,“現在德國的情況,每耽誤一點時間,佔領區的德國人就多一段時間處在痛苦當中,所以我有一個計劃,首相可以看看。”

在艾德禮首相看計劃的時候,愛德華·布里奇斯在一旁爲艾德禮解釋,“這是一項分階段計劃。第一階段,軍區司令長官通過其軍政府班子已負起了管理軍政府的各項責任。第二階段,應訓練一批地區行政委員來替代作爲軍政府首長的軍區司令長官。第三階段,軍區司令長官停止執行軍政府首長的職務。第四階段,軍政府派出的人員將逐步讓位於文職人員,其人數應大大削減。”

“當四個階段完成之後,相信鑑別在戰爭當中沒有犯罪的德國政府人員工作已經結束了,屆時大英帝國就可以把工作移交給德國人。”

內閣秘書版四階戰術,在愛德華·布里奇斯的解釋下,成功在艾德禮首相這裡通過。從首相辦公室出來的愛德華·布里奇斯,立刻命令道,“從各部門以及地方政府抽調兩千公務員前往德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1761章 逼宮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