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

現在的英聯邦首腦會議,無非就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剛剛獨立的尼日利亞,在加上印度。在艾倫威爾遜英美首腦會議奮筆疾書的時候,尼赫魯已經到了倫敦。

艾倫威爾遜進入內閣秘書辦公室,向諾曼·布魯克出示了關於英聯邦機構的改組,增加英聯邦凝聚力的計劃書。

此時此刻正是時候,尤其是尼赫魯需要英聯邦國家支持的時機,不應該被浪費。

設立負責英聯邦互相溝通的秘書處,組織成員國間的協商和合作、交流情況、組織會議等。

秘書長每五年改選一次,可連任。當然白廳全體同仁都相信,沒有人比諾曼·布魯克更加適合英聯邦秘書長的職務。

計劃書當中,還有英聯邦基金會及其他組織:英聯邦基金會改組成一個國際基金組織,資金由成員國政府提供,用於推動英聯邦內專業及其他非政府間的更密切的合作。

英聯邦研究所主要靠英政府資助,通過舉辦展覽、講座、放映電影、開放圖書館等活動促進人們對英聯邦的瞭解……

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英聯邦議會協會、英聯邦新聞聯盟、英聯邦廣播協會、英聯邦青年交流理事會、英聯邦體育運動聯合會和英聯邦藝術協會等。

“英聯邦的紐帶是我們尊貴的女王陛下,和這一屆政府是誰。倒是沒什麼關係。”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他就是這麼認爲的,把討厭的政客影響排除在外,就是對英國有利的好事。

諾曼·布魯克很滿意繼任者的用心之舉,對此表達了讚賞,“艾倫,你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內閣秘書長。”

“我怎麼敢和無上之權威相比,只是盡力而爲。”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謙虛。

本次英聯邦總理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當然是印度被揍了。誰都知道大英帝國出現的基礎就是印度,在刨除白人自治領之外,印度的地位是超過其他殖民地的。

當然現在印度的地位已經被取代了,馬來亞已經成了當初的印度,而且遠遠超過。

就在此時此刻,馬來亞的鋼鐵產量超過一九六二年印度的七倍。也超過了英國本土一千萬噸。

事實上沒人比英國更加明白,鋼鐵產量對一個國家的強大有什麼作用。

人們都知道,一戰前的世界是不列顛治世的時代,德國和美國人是挑戰者。工業指標上兩國先後超越了英國,但英國其實對德國的超越並不在意。

因爲英國有廣大的殖民地作爲後盾,打德國可能不容易,但絕對不會輸。

但一九零一年,英國輿論對一件事討論了很長時間,那就是摩根收購卡耐基鋼鐵公司,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不論是摩根的收購資金,還是隨後美國鋼鐵公司的產能,都讓英國各界大爲震驚。

這是英國第一次認識到,美國不是有潛力超過英國,而是已經付之於行動了。

美國鋼鐵的發展,必須得益於五大湖區的鐵礦,比英國本土的鐵礦石高出很多。

就如同現在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遠遠超過美國的鐵礦石一樣,優質的鐵礦石會節省額外成本,古晉鋼鐵基地就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上。

三千五百萬噸的年度產能,也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其中也有依託於帝國特惠制的部分,因爲澳大利亞提供的優質特礦石,古晉鋼鐵基地會應澳大利亞的需求,進行一定份額的分配,供應澳大利亞的需求。

珀斯的蓬勃發展,就有古晉鋼鐵基地的功勞,古晉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輸送五百萬噸鋼材,作爲兩國建設的支持。彙報就是澳新兩國必須和英國一起,保證馬來亞的安全。

“盡力而爲可能是謙虛了,你不是剛剛在杜勒斯面前,堅定的維護了英國的利益麼?”諾曼·布魯克微微一笑道,“當然我也同意,法國的態度,在英國平衡美國這一方面是有作用的。不過你說的也太危言聳聽了,歐洲的局勢沒危險到那個地步。”

“是的,諾曼爵士。”艾倫威爾遜也認爲,北約面對華約並不是劣勢。當然前提是別打起來,僅僅是對峙的話這麼說沒問題。

至於幾十年後,可完全就是優勢局。真正的劣勢局在東亞,美國早東亞有英法德意這種實力選手麼?根本沒有,華盛頓不會認爲日韓就夠用了吧?

這兩位選手,就相當於北約的對峙線在法國邊境,美國依靠的盟友只有英法兩國,這還對抗什麼,歐洲都快丟光了。

本次英聯邦總理會議,出席的國家含金量也是相當高的,除了澳新加之外,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自然不用多說,有聲有色的大國。

對於本次印度的戰敗,在總理會議開幕之際,大多數輿論都表達了同情,當然言論自由的社會,幸災樂禍的聲音也並不罕見,尼赫魯可以不滿,但誰讓你菜呢。

艾登首相也對尼赫魯表達了充分的禮遇,不過艾倫威爾遜看來,原因在於印度將要將明年財政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五用作軍事開支,這麼一條消息。

以冷戰時期,財政支出佔據五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來計算,印度明年將有超過十億英鎊的軍事開支,這已經是儘量往低了估算,如果樂觀一些,這可能是二十億英鎊的總量。

一個大蛋糕此時就擺在英國面前,對於才寬裕了沒幾年的英國軍工企業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艾登當然是極爲上心。

尼赫魯得到的禮遇也就理所應當了,在英聯邦總理會議上,尼赫魯表示印度受到了欺騙,聲淚俱下的維繫着印度的尊嚴。

其他總理自然是表示了理解,願意提供一切道義上的支持,除了幫忙。

既然印度已經不再是殖民地狀態,印度的安全自然將要自己負責,做生意是可以的,但是要明碼標價,按照市場經濟來。

蹲在電視面前看新聞的艾倫威爾遜,一副認真的神色,在電視上接收消息,有些不符合外交部常務次長的職位,但此時他也沒辦法,他又不是英聯邦秘書長,昨天接待了印度軍事代表團之後,就沒他什麼事了。

就連印度的軍方代表,主要都是蒙巴頓元帥接待的,他不過就是聽着岳父大人怎麼吹牛逼,如果自己在的話,絕對會換一套戰略轉進的方案,然後看着印度人說,“高,實在是高……”

這種太君和翻譯官的戲碼就很沒意思,類似五星天皇作風的蒙巴頓,和麥天皇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麥天皇已經翻車了,蒙巴頓還沒有。

反正艾倫威爾遜是不知道,山地戰是怎麼和英印軍團反攻緬甸的戰略聯繫在一起的,但蒙巴頓說從前的戰例可以吸取經驗,印度人又不住的點頭,那可能真的有經驗可以吸取。

“親愛的,吃飯了。”費雯麗依在門口,對着自己的男人發出呼喚。

桌上有四大盤牛裡脊,六大盤燴雞塊,還有煨小牛肉,三隻羊腿,當中一隻好看的烤乳豬,四邊是香腸加酸模菜。

四角擺着長頸大肚的玻璃瓶,裡面裝了燒酒。細頸瓶裡的甜蘋果酒,圍着瓶塞浮起了厚厚的泡沫;每個玻璃杯都先斟滿了酒,還有幾大盤黃奶酪,上面一層光溜溜的,寫下費雯麗的名字,只要桌子稍微一動,奶酪就會晃盪。

桌子中間的大蛋糕,中間堆成一座城堡,周圍是、杏仁、葡萄乾、桔塊精製的玲瓏堡壘;最後,上面一層是綠油油的一片假草地,有假石,有果醬做的湖泊,有榛子殼做的小船,還看得見一個小愛神在打鞦韆,鞦韆架是巧克力做的,兩根柱子的頂上有兩朵真正的玫瑰花蕾,那就是蛋糕峰頂的圓球了。

“生日快樂,薇薇安。”艾倫威爾遜主動舉杯致意,然後衝着在場的另外一個男士點頭致意,“多吃一點,你母親準備了這麼多美食。”

“我會的!”大衛眼看着眼前一對男女四目相對舉杯,心裡想自己是不是有些多餘。

怎麼可能多餘呢,但實際上也確實沒這麼重要,費雯麗作爲英印電影演員協會的名譽主席,昨天剛剛榮升英聯邦藝術協會主席,心情可謂大好。

大英國寶一直興致盎然,晚上讓艾倫威爾遜前往熟悉的水草豐美之地。

“大衛都這麼大了。”趴在艾倫威爾遜的身上,髮絲落在胸口,費雯麗不由得感嘆,“我正在向印度募捐,希望能夠幫一點忙。”

“你想做什麼都行。這不過是民間交流範疇。”艾倫威爾遜沒有阻止,印度人從個體的範疇,算是比較好相處的。國家層面就另說了,油管五常之首就是過於維護印度了一些,一般不會對個體進行攻擊,惡毒程度遠在日韓之下。

艾倫威爾遜甚至相信,前幾年,印度人是真心高喊過,“中印親如兄弟!”絕非隨便喊喊。

費雯麗要在民間範疇幫幫忙,很容易就能收穫印度人的好感。

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