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

在早先,林登·約翰遜並沒有對肯尼迪有什麼不滿,無非就是對這兩年,馬丁路德金髮起的平權運動越發高漲,而有所不滿罷了。

林登·約翰遜出身於德克薩斯,是一個非常正統的迪克西人。而南部各州的民主黨保守派,之所以成爲民主黨雷打不動的南方基地,就是認可民主黨白人政黨的屬性。

在洛杉磯民主黨大會召開的時候,林登·約翰遜以民主黨保守派的支持和肯尼迪對壘,輸給了肯尼迪,最終肯尼迪提名他爲副總統。

雖然出身於民主黨,林登·約翰遜和白銀黨人卻並不熟悉,而是依託於德克薩斯的石油集團,在肯尼迪把阿美石油還給沙特的時候,他也曾經提出異議。

但卻沒有被肯尼迪採納,但在鋼鐵爭端當中,他還是站在了肯尼迪的一邊。

但這一次,他感覺到了一種危險的信號,兩年來已經存在數十年的白銀黨人死灰復燃,已經發展到了令華爾街警惕的地步,伴隨着白銀的上漲,還有國外的白銀流入美國,這讓華爾街十分不滿。

華爾街認爲,早在威廉布萊恩時期,白銀黨人就應該接受現實了。現在竟然還要起來挑戰華爾街對金融的主導權,現在看來還說動了現任總統。

林登·約翰遜思考良久,這件事是瞞不過的別人的,華爾街遲早會知道。

“這也太激進了!”林登·約翰遜不想還好,一回想簡直嚇一跳,肯尼迪上任三年,竟然已經有了如此多的反對者。阿美石油和石油集團的對抗,鋼鐵爭端和華爾街的對抗,以及對黑人平權運動的曖昧,導致南方民主黨人的不滿。

要是艾倫威爾遜在這的話,還會提醒還有拿騷會議威脅英國。古巴導彈危機對抗蘇聯,要對某大國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

“印度那邊情況就是這樣,內閣秘書長。”外交大臣首席私人秘書迪克遜,將和印度駐英國大使見面的來龍去脈一一講明,“不知道秘書長怎麼看。”

艾倫威爾遜上任內閣秘書長之後,加上艾登勝選,英國的外交政策就成了政客一號人物艾登領導外交工作,公務員首腦兼任外交部常務次長這個格局。

關於葡萄牙在果阿邊界佈雷,引起了印度方面的抗議,作爲曾經調停葡萄牙和印度果阿爭端的英國,自然需要聽印度人比比叨一番。

“怎麼辦?”艾倫威爾遜不爲所動的道,“能怎麼辦?這個世界是很現實的,之前我們還可以和薩拉查談一談,現在?憑空增添了許多困難。誰讓印度軍隊不爭氣呢?現在最爲要緊的還不是果阿,本月二號,中巴簽訂了邊界協定得以公開,印度應該多注意一下中巴聯盟纔對。”

從決戰喜馬拉雅之巔的那一刻開始,巴鐵就出現了。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佔據整個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都將會起到牽制印度的作用。

指望這兩個國家反目,在印度存在這個基礎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印度存在一天,巴基斯坦就是巴鐵,艾倫威爾遜雖然覺得印度不像自己宣傳的那麼強,但國防力量看體量不堪人均,看人均英國應該是和美國平起平坐的國家,根本不用拉攏歐共體。

印度是不會滅亡的,但也別想過的太好,巴基斯坦身後不但有某大國,還有美國人。

南亞格局已經形成了連環套,用有聲有色的大國平衡某大國,在用巴基斯坦平衡有聲有色的大國,現在還有一塊果阿的問題,總而言之很複雜,一時之間,艾倫威爾遜也不好說以後會怎麼發展。

目前已知葡萄牙因爲果阿問題,和巴基斯坦交好,巴基斯坦又因爲克什米爾問題,和某大國交好,這是一種什麼組合?殖民國家聯合和平教國家,聯合共產主義者?

這種畫風艾倫威爾遜也沒有經歷過,也不知道怎麼推演局勢。

不過有一點要是站在某大國的角度上,確實是值得一說的,那就是巴基斯坦站在某大國一邊,會成爲和和平教世界的橋樑。

和平教世界反歐美的情況是很實在的,巴基斯坦作爲和平教世界軍力最強,未來還會有核武器,雖然國家的普通人窮了一點,但國家地位在和平教世界其實算是相當可以。

還是那句話,國力還總量不堪人均,巴基斯坦尤其受到沙特那種不能打的國家青睞。

要不是東巴基斯坦獨立,巴基斯坦將是和平教唯一一個人口超過三億的國家,是和平教人口第一大國,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外號真主之劍。

這樣一個國家靠攏某大國,那麼和和平教國家的溝通就不用這麼麻煩。

擺在某大國面前的路並不平坦,有錢有勢的國家不屑於和某大國牽扯,歐美畢竟算是穿一條褲子,某大國不管未來怎麼發展,和蘇聯的政策終究是差不多的,除了黑叔叔就是和平教徒,這兩個羣體是真討厭歐美的,但實力確實是差。

當然也可以不選,做好準備一國單挑全世界就行了,就和蘇聯一樣,估計結果也類似。

“巴基斯坦!”感嘆了一句,艾倫威爾遜詢問佈雷斯特得知首相有空之後,把南亞的最新情況向首相彙報,首相主導外交工作,他就挑選外交事務彙報。

至於國內經濟發展,順其自然就行了,上個月艾倫威爾遜還召開了半導體發展會議。如果現有支持還不夠的話,那就只有老辦法,“帕梅拉,打錢……”

艾登是極爲關注世界局勢的首相,連世界各地的船隊把糧食運到哪都要過問。

艾倫威爾遜也關注世界局勢,所以總是抽出時間,接待來自波恩、巴黎和斯德哥爾摩的客人,爲世界局勢的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龍騎兵姐妹就詢問爲何,世界糧食價格出現了波動,迎來了艾倫威爾遜還有這事?的目光,“可能是天氣異常的原因。”

實不相瞞,內閣秘書長都詢問過印度是不是要糧食出口,就怕印度手中有餘糧,耽誤了他的大計,不過好在尼赫魯正在進行工業化,對農業並不是很上心……從去年戰敗之後,印度又在軍工上不斷加碼,更顧不上農業了。

少了未來重要糧食出口國的攪局,南北越還在交戰當中,菲律賓本身餘糧不多。印尼人口負擔太大,只要搞定泰國和緬甸,各國喜迎糧食漲價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艾倫威爾遜不知道,後世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已經首先感受到了糧食上的壓力。

韓國人已經出現在了馬來亞首府吉隆坡,經過再三擴建的行政公署前面,正在等候高級專員理查德召見,理查德回到馬來亞之後直接簽署了禁止小麥出口的禁令,小麥種植面積佔據馬來亞的四分之一,看起來沒問題。

而且馬來亞的小麥種植大頭本身就是供應歐洲和中東的,但四分之一的糧食直接被禁止了,剩下四分之三的水稻就變得奇貨可居起來。

而本身就不能糧食自給的日韓和詐騙島,首當其衝就感受到了這種不友好的價格波動,其中韓國是感受最快的。

因爲當前的韓國經濟十分脆弱,美國雖然給了韓國無數美元,但在李承晚時期,韓國主要把這些援助用來更新軍備,至於經濟層面,李承晚時期只有最低端的三白產業麪粉、製糖、棉紡織發展較快,從中誕生了韓國最初的財閥。

李承晚時代,整個韓國成爲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市場,李承晚的選舉仰仗七大企業泰昌紡織、金星紡織、朝鮮紡織、東洋水泥、東立物產、首都物產、中央產業的政治獻金。

這些財閥又得到李承晚政權的扶植,中小企業則紛紛倒閉,失業率猛增。由於美國援助糧食導致農產品與工業產品價格間出現剪刀差,使韓國農業亦遭受沉重打擊。

而同樣藉着馬來亞實踐糧商之路的女總裁,在這個過程當中起到了助紂爲虐的作用。韓國的農業蕭條,也有英國的一份功勞。

現在英國面對二百二十噸黃金不能自已,經濟結構極其脆弱的韓國立刻就受不了了。

韓國國內的糧食已經出現了不可抑制的漲幅,這讓剛上臺的朴正熙頭疼不已。派人來到一大糧食進口基地來詢問出了什麼事。

理查德思考片刻,決定見見來人,時間不長穿着正裝,眼睛不大的男人出現在了高級專員辦公室,直接自我介紹,代表韓國來商談糧食進口的事務。

“全斗煥?”理查德深深地看了來人一眼,暗歎亞洲人確實不顯老,點頭道,“英國本土正在進行糧食儲備改革,所以作爲高級專員,我對部分糧食出口下達了禁令。就是這樣!至於糧食價格問題,一切遵循市場機制自我調整。”

“專員先生,韓國現在國內有困難,總統閣下希望看在同屬於自由世界,能夠給與一定的支持?”全斗煥馬上帶着請求的口吻說道。

“同屬於自由世界?”理查德一個戰術後仰,沒有開口回答,但是那副具有深意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初出茅廬的全小將,你也配?

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1761章 逼宮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黨魁撒切爾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