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

爲了體現重視,艾倫威爾遜帶着妻子來到了蘇聯商品展會的展廳,展廳很大,大到重型卡車小到蘇聯手錶一應俱全,兩人饒有興趣的到處熘達,看看另外一個世界的人能夠用什麼。

“這一次的展會你很重視。”帕梅拉蒙巴頓挽着丈夫的手邊走邊道,“看來國內的問題確實比較嚴重,都把注意力放在東歐了。”

“傳統上,東歐是西歐的重要原材料來源地。我們不能脫離東歐的發展。”艾倫威爾遜平澹的回答,“我們短時間無法在找到新的市場了。必須嘗試回到之前的市場當中,正好蘇聯正在改革,對外則採取緩和戰略,法國和意大利都暗中和蘇聯勾勾搭搭,我們無動於衷的話太蠢了。現在本土的問題,比馬來亞差,理查德前幾天才向我報告,去年的統計數據已經出來了,發展的非常好。”

“是戰爭需求的原因吧,新加坡的煉油中心,馬六甲的汽車製造,都被戰爭帶起來了龐大的需求。”帕梅拉蒙巴頓也知道這件事,因爲砂勞越開發銀行是她本人建立的,戰爭帶來的需求和資金,纔是她敢抽離砂勞越開發銀行的資金,跟着法國人渾水摸魚的基礎。

沒有美元涌入馬來亞,帕梅拉蒙巴頓把當地銀行的資金全部抽乾,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風險,雖然和女首富的總資產相比不算大事,但也難免手忙腳亂,有了越南戰爭一切就又不同了。

在當前的技術下,英國的增長已經進入瓶頸,出現了經濟停滯的苗頭,而馬來亞還受益越南戰爭的爆發,繼續突飛勐進。

艾倫威爾遜也知道,幾倍的收入差距必然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拉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要是打上十年的話,馬來亞的經濟會不會超過本土?”帕梅拉蒙巴頓笑着詢問,“到時候我們是不是考慮一下,馬來亞以後的經濟增長在哪?”

“那不用考慮。那邊比較容易。”艾倫威爾遜搖頭,心說越南戰爭打完了,美國沒放倒蘇聯集團的二號打手,就要準備摒棄前嫌了。

到了那個時候,馬來亞還缺乏市場麼?再次騰飛是顯而易見的,不但如此,艾倫威爾遜還要幫着馬來亞要一點特殊待遇,其實也沒有什麼過分的,某大國要惠香江,那就應該連着馬來亞的華人一起惠。

給香江多少就按照人口基數給馬來亞多少,而且必須把從前沒收的英資退回來,乘以二就行。

考慮到對華人世界的好感,艾倫威爾遜就不拿出來帝國主義的醜惡嘴臉了,兩倍賠償這個數字並不過分。某大國可以拒絕,用建國之後發展的技術換也行,比如說類似光刻機的專利來交換。

交換給英國,英國還可以順便指點一下專利保護的問題,要是讓那些小日子不錯的人發現了沒有專利意識,就等着羊毛被薅乾淨吧。

剛開放那段時間,某大國的各地企業,幾乎被日本人掃蕩的乾乾淨淨,這個損失根本無法計算。

艾倫威爾遜到時候會準備一個共享專利的合同捆綁投資意向,有了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的加入,日本想要佔便宜就難,共享總比被白嫖好吧。

這談不上吃虧不吃虧,改換門庭能不付出一點代價麼,反覆橫跳不付出代價,有這種好事下次一定要告訴他,他也想要找這麼一個環境。

夫妻二人最終從一輛很有戰鬥民族風格卡車面前停下,兩雙眼睛都對這一型號的卡車充滿了興趣,“你覺得怎麼樣?”

“看起來似乎很可靠。”艾倫威爾遜沉吟半天給出這個一個詞彙,“很有美國老的風格。”

“美國人的產品,就是我們這邊的蘇聯產品。”帕梅拉蒙巴頓打趣着,傳統工業美國並不是歐洲的對手。

帕梅拉蒙巴頓直接詢問這種卡車的詳情,顯然蘇聯的工作人員也是受過英語培訓的,該車動力採用一臺排量38.9升、最大功率386千瓦的D12A- 525水冷柴油機,與主戰坦克的發動機爲同一型號。發動機之後是分動箱和液力機械變速箱。

爲了提高坎坷道路通過能力,車輛裝備了輪胎中央充氣系統。懸掛爲扭杆式獨立懸掛,一、二橋裝有雙作用筒式減振器。採用雙迴路氣液制動系統和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駕駛室裝有獨立取暖系統、發動機預熱器和三防設備。

有了如此衆多的黑科技加持,使得該車能在-40~50℃的環境溫度範圍內工作。

可以負載20 噸,以最高60 公里/小時的車速狂奔。同時該車擁有最大爬坡57度,垂直越障高度0.78 米,越壕寬度3.38 米,涉水深度一米出色能力。這些指標甚至超過同期很多的履帶式車輛,充分反映出這款全地形重型卡車的卓越性能。

“蘇聯人很實在啊。這肯定是軍轉民的產品,不然這種指標對於一個民用重卡來說有些過剩了。”艾倫威爾遜湊過來和妻子對話,兩人交換一個眼神,意思很明顯,買下來,看看汽車工業上蘇聯有什麼獨到之處。

繼續在展會到處轉,前方一羣圍觀羣衆引起了兩人的注意,拉着妻子的手擠進去,一輛應該是出租車的小型轎車是引起參觀者圍觀的元兇,聽着蘇聯人介紹,這是一種透視出租車,好像是普通出租車的拉長版,樣子十分奇特,這是引起圍觀的原因。

艾倫威爾遜也感到新奇,但他倒是不感興趣,因爲他記憶中這種樣式的出租車後世沒有見過,應該是屬於概念車的範疇。

最終艾倫威爾遜在一排蘇聯產照相機面前停下了腳步,他想起來了一件事,蘇聯在光學產業上的技術來源於德國,而德國是歐洲光學產業最強的國家,在這個時代比日本還強的多,蘇聯的光學技術應該是來自於站前和德國合作時期。

和現在的德國光學就算是無法相比,也應該不會差很多,被柯達弄的很難看,不是這個時代的事,而是蘇聯晚期纔出現的場面。

“怎麼了?”帕梅拉蒙巴頓走過來,也看到了一排擺設的照相機,對她來說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並不知道丈夫關心什麼。

艾倫威爾遜已經拿出來平時就帶在身上的小筆記記下來,“準備對蘇聯下照相機的訂單吧,德國的產品太貴了,這個領域蘇聯比德國可靠。”

蘇聯這個國家不是什麼都短缺,計劃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需求,一些產品蘇聯是缺乏的,但也有一部分產品蘇聯是過剩的很誇張。這個時代的照相機,就是蘇聯很過剩的一個產品。

蘇聯當初的發家都是靠彷制德國老光學技術而發家致富比如蔡司、徠卡這些。最終開始了要打死原創的征途,事實就是蘇聯山寨發家致富後,生產的照相機是德國產能的十倍,這個品牌相機後期被蘇聯命名爲“基輔”,理所當然的,這種照相機因爲龐大的產能,成爲了人民的照相機。

這種好東西應該衝出蘇聯走向世界,只是放在蘇聯國內太可惜了,貿易嘛,就是爲了取長補短,這也是這一次蘇聯商品展會的目的。

連無上權威都在隨時隨地爲了英國公民謀福利,同時進來的五處便衣不向他學習也好意思?自然都有樣學樣,把感興趣的商品都記下來。

隔了一天,蘇聯商品展會就衝上了各大報紙的頭條,報紙上的蘇聯商品圖片,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展會還要持續一個星期,在輿論上的發酵,引起了更多人前往蘇聯的展廳。

艾倫威爾遜拿着五十多項分類商品,從機械手錶到照相機、兒童玩具、到重型卡車、乃至於燈具,各種不不相干的商品清單,敲開了唐寧街十號的大門,和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商量關於經貿關係的進展。

“你親自去了展廳?”哈羅德威爾遜有些驚訝,隨後笑着接過了清單邊看邊道,“看起來你對看中商品都十分滿意。”

“何止是滿意,我都感覺有些產品明顯性能過剩。”艾倫威爾遜指着蘇聯機械錶的照片道,“蘇聯自稱這一款手錶防水,那倒是還屬於正常範疇,還自稱強度超過兩百米的水壓,這我就很不理解了,是準備帶着手錶跳海麼?”

“照相機和德國的同類產品相比,售價只有五分之一,任何一個英國都買得起。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敵人也有值得學習的一面。”

“貿易不存在只進口不出口。我們人口蘇聯商品,也要出口平衡貿易。我和布朗準備談談這件事。”首相口中的布朗,指的是國務大臣兼經濟事務大臣喬治·布朗。

理論上英國只想進口蘇聯的原材料,但這一次的展會上,英國人已經發現,蘇聯不再是那個印象當中的,只能出口原材料的帝俄。

當倫敦市民還在跟風參觀的時候,內給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擴大經貿關係,白廳也在評估怎麼繞開巴統的鉗制。

這個時候芬蘭的重要性就出來了,我們不是爲了和蘇聯做生意,還是要讓芬蘭沐浴自由的光輝。

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七十章 漢堡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1565章 停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