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

最後一個還想要把城市共和黨人復興的總統是老布什,其實老布什雖然打了海灣戰爭,但他本人並不算好戰分子。或者說在美國的一羣好戰分子中間,老布什算是挺溫和的一個總統。

民主黨那邊纔是打着和平旗號打仗的大本營,不過打着和平旗號多了,總會出現卡特那樣真不好戰的總統。

聽起來和後世的共和黨人差不多,但除了一點,那就是洛克菲勒共和黨人在財政政策上是屬於保守派的,哪怕是這一派系的領袖洛克菲勒本人也是如此,並不贊成擴大財政支出的辦法。

比較喜歡的是減少財政支出,這也是源於杜威那時候,共和黨不願意開啓馬歇爾計劃的後遺症。

財政上保守,但美國現在已經超發了這麼多的貨幣,這個問題還是要解決,不知道這批人走上前臺會採取什麼政策。

無獨有偶,蘇聯首都莫斯科也在談論這一次尼克松史無前例的勝利,哪怕是結束了正式會議的福爾採娃,也在和自己的兒子阿列克謝耶夫進行討論,艾倫威爾遜說,克格勃的後起之秀的眼界還沒有到達一定的高度,和文化沙皇不能比。

在倫敦操作糧食的過程,阿列克謝耶夫已經從頭到尾告訴了自己的母親,福爾採娃對受到的誇獎受寵若驚,在談論這一次的選舉結果時候,“尼克松連任中東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反而加大了,在連任之前,尼克松也不想一場戰爭來打擾自己的選情,既然現在已經連任,很多事情就可以實施了。”

“一些人認爲,猶太人寄生在了美國。”阿列克謝耶夫猶豫了一下開口道,“這種可能性大麼?”

“完全寄生是不可能的,不過猶太人確實在一些領域影響力相當大。”福爾採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她不太相信這種陰謀論,

蘇聯也有猶太人,蘇聯的猶太自治州比以色列的歷史還長,就在遠東,不過總體上蘇聯對猶太人還是防範的,那個猶太自治州就剩下一個空殼。

斯大林本人對怎麼對待猶太人還很苦惱,後來以色列建國,他就把猶太人派去支持以色列了,很多戰後的猶太軍人都移民了以色列。

討論中東戰爭的時候,福爾採娃則爲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解釋,“我們不否認英國還具有相當實力,但英國確實是一個走下坡的國家。處在英國的角度上,他不相信阿拉伯國家的力量也說得過去,處在弱勢角度考慮戰爭完全是有理由的。”

關於中東的援助,福爾採娃也在克林姆林宮的會議上發言了,提出了提供飛毛腿導彈給阿拉伯國家的建議。

福爾採娃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也做到了最高圈子的位置,現在已經不在乎以後會怎麼樣,她又不可能再進一步。

“至於他說阿連德有危險,還有古巴的罪犯。我想想辦法。”福爾採娃現在唯一在乎的就是阿里克謝耶夫的前途,在幫助兒子的事上,才能見到不遺餘力的文化沙皇。

“母親,印尼的變故,是他做的麼?”阿里克謝耶夫猶豫的開口,想起來了在倫敦的時候,艾倫威爾遜那句話。

“你不要問這個問題,那是我和他的問題,你不應該關心。”福爾採娃幽幽一嘆,文化沙皇也不得不承認,她之所以能夠成爲蘇聯最高層面的人之一,幫助最大的竟然是一個外國人。

一個蘇聯高級幹部,潛意識當中最信任的人是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的高級官僚,這確實是魔幻了一些。福爾採娃不想多談,不過阿列克謝耶夫回來轉達的話,她可以說都記在心裡了,比如阿連德的處境,都選擇了相信。

在利用假豐收做掩護欺騙之後,蘇聯迅速在國際市場上低價將需要的糧食掃蕩一空,加上在倫敦黃金交易市場抵押黃金,這一次蘇聯用於採購糧食,一共花掉了兩百五十七噸黃金,只有有半數落入了蒙巴頓集團的手中,剩下的則便宜了四大糧商。

這也不是沒有後果的,下班的艾倫威爾遜,就聽到妻子對着話筒反駁在這件事上成了蘇聯的幫兇,“請記住,那是黃金,沒用人用幾百噸的黃金來進行收買或者欺騙,如果你們碰到這種好事,記得叫我。”

從頭到尾保持靜默狀態,一直到女首富掛了電話,艾倫威爾遜纔開口,“就是覺得你佔了大便宜,心裡不平衡。”

蘇聯確實是是賺大了,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艾倫威爾遜記得歷史上蘇聯在七十年代的幾次大采購,每次都拿出來三四百噸黃金進行交易。

這一次一共花了不到二百六十噸黃金,就算是有鋼鐵水泥和一些鑽石的支付,和他記憶中的大采購相比也節省了不少。

“誰說不是,就是貪婪。”帕梅拉蒙巴頓頻頻點頭,放下電話直接坐在了丈夫的腿上,這個溫暖的懷抱令她沉迷,“我準備叫蘇陽他們來一趟倫敦,談談重返傳統市場的事。”

“叫到倫敦?你馬上就回珀斯了,順便在吉隆坡停一下,呃,叫他們過來也好。”艾倫威爾遜本想說女首富這麼懶呢,但見到滿臉要從實力地位出發的女首富,話到半截改變了態度,女首富什麼身份什麼地位,就應該讓人家來。

“你可能不知道,曼徹斯特公爵,準備和蘇陽聯姻。”帕梅拉蒙巴頓看着丈夫的反應開口道,“是不是很驚訝。”

“我太驚訝了,難道曼徹斯特公爵財政緊張?”艾倫威爾遜嚇了一跳,現在英國的貴族階層應該比原本處境好得多才對。

“強強聯手嘛,你似乎還忘記了,你培養的製糖大王,他的妻子其實是紐芬蘭人。”帕梅拉蒙巴頓提醒道,“對我們來說也不算外人。再者說,可以改善財政上的支出,他們家的開銷是很大的。”

“不是你扶持過?有一個挺大的農場?我記得在南澳大利亞,不是在種植菸草麼?”艾倫威爾遜聽着妻子的話,漸漸對上了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這是大英帝國有數的爵位,我的天。”

無上權威終於想起來了,二十年前,曼徹斯特公爵爲了節省開支還出售了在北愛爾蘭的家族城堡,看來在極盡昇華的道路上不是很順利。

打聽了一下艾倫威爾遜就不關心了,蘇陽的妻子就是從紐芬蘭帶出來的,人家自己要覺得可以,確實可以算是一場強強聯手。

類似的事情又不是沒發生過,比如有美國母親的丘吉爾首相,那不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歷史上到了這個時間,曼徹斯特公爵深陷財務問題,都快把家產賣乾淨了,現在還能和馬來亞的地頭蛇聯姻,得到各取所需的效果,已經算是改變了命運,艾倫威爾遜詢問,這個公爵是不是混的最不好的。

“其他人都選擇採礦,他覺得競爭者多,就在南澳大利亞做菸草種植了,你也知道澳大利亞的氣候並不是很穩定。”帕梅拉蒙巴頓解釋道,曼查斯特公爵比較盲目,很具有賭徒風範的連年擴大種植面積,去年就掉坑了。

“還是老老實實的坐在礦車上風險小吧?看看澳大利亞那如同火星表面一般顏色的土地,就知道指望種地是不行的。”艾倫威爾遜搖頭,澳大利亞完全可以做到今年大豐收明年大災。

事實上越南戰爭已經進入到了尾聲,和馬來亞的太平紳士們交流一下也好,談的東西可以很多,比如在美國眼看着不行了的情況下,當地如何表達對大英帝國的忠誠,當然還有別的事情。

所謂別的事情,在公開場合是不會討論的,比如說從美國介入之前就是爛泥的南越政權,經過了這麼多年到底長進了沒有,能挺多長時間。

艾倫威爾遜已經準備接收南越所剩不多的遺產了,就等着美國趕緊滾蛋。南越滅亡之後出現大量的難民出逃,能逃出來的難民都是有點家底的。

在霍克森莊園迎接太平紳士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偷摸的找到蘇陽幾個,“現在應該想想的是掏空南越,你們想想,南越的華人佔據了挺大一塊蛋糕,越共會放過他們麼?現在雖然還安全,但萬一南越頂不住呢?所有東西不都會被戰火摧毀?”

幾個太平紳士臉色凝重的點頭,他們還都和南越方面有些利益所在,也不僅僅是南越,泰國、菲律賓的生意往來也不少,大家都是身在異國的華人,底層可以互相欺騙,高層是要互相取暖的。

“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對華人並不排斥,甚至堪稱友好的地方,保存自己合法所得的財富,美國不行,美國種族歧視很嚴重。像是菲律賓、泰國在設施上不足以讓他們快速恢復元氣,希望他們能夠認識到這一點。”

“當然是馬來亞最爲合適了,中堂大人。”古柯非常體貼的開口,“不過開放移民?”

“我們可能不得不在美國的施壓之下,不情願的收留這些難民。”艾倫威爾遜闡述着準備抄底,是不得不接受負面資產的可能性。

------題外話------

沒建新羣,老炸不想建了。老羣進不去,人滿了,就這樣

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