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

“父親,你的信心可能比現在他們的執政者還要足。”夏洛哭笑不得的道,“要知道在數據上,現在非洲都要比其亮眼。”

“非洲的數據?並不真實。某些方面可以說能夠比一比,比如一些非洲國家的人口並不多,可能吃飯壓力沒有這麼大。但一個國家的問題不僅僅是吃飯。”

艾倫威爾遜搖頭道,“你根本不知道承受工業剪刀差的國家,真實情況到底和數據差多少。而且我沒說你的國家很容易富裕,富裕也不等於強大,憑藉廣泛的國土和人口,想要強大比富裕容易的多。”

“這個世界上真正富裕的國家是哪?香江有很多人希望移民加拿大。”夏洛回想着自己在香江的經歷,詢問父親回答的對不對。

“加拿大在數據上比澳大利亞高一快,但兩國實際上是一個級別的,從人均工資就能看出來,而且如果澳大利亞不出現人口爆炸的話,上限要超過加拿大。”艾倫威爾遜很誠實的回答,香江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加拿大,沒有表面上這麼光采。

香江電影當中很多涉及到移民都會提及加拿大,事實上如果不是他這個無上權威,夏夢也會移民加拿大。

如果加拿大的工業是自己的,其實可以憑藉工業力量甩開澳大利亞,可問題是加拿大的工業也不在自己的手裡。難道只有墨西哥被美國虹吸麼,加拿大一樣面臨着這種問題。

如果不是考慮到這個問題,在戰後他也不會指導帕梅拉蒙巴頓去澳大利亞了,不就是因爲澳大利亞距離美國遠麼。

哪怕澳大利亞因爲二戰當中的不愉快,對英國有牢騷,也比和美國接壤的加拿大強。

加拿大在民族情感上和英國靠近的優點,無法戰勝美國就在旁邊這個因素。

這個時代加拿大的劣勢還不明顯,在二十一世紀澳大利亞已經甩開加拿大一大截了,澳大利亞的工資比美國也不遑多讓。

不過論及強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澳大利亞的人口上限就在那,加拿大的人口上限雖然也不高,但比澳大利亞高。在生活水平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對比比的就是總量。

英國士兵比美國士兵的作戰技能差?還是英國士兵沒有美國士兵勇敢?差的不就是規模麼?軍事上是規模,總體差的就是總量。

教育愛國華僑成爲新時代弄潮兒,是艾倫威爾遜當前的頭等大事,現在有海外關係可是一個吃香的事,那不是十年前都被被當成特務看待。做普通愛國華僑並不是目的,要能做一個有能力的愛國華僑。

“你不要覺得從基礎做起很累,因爲國情上的不同,就業問題肯定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把紡織業放在羊城,魔都。記着兩個大河口是肯定是發展的重中之重,印度倒也想這麼幹,可惜恆河口是一個叫孟加拉國的國家。”

“基礎行業的利潤不高,但有高的,你這次要是能把沙特的事情辦妥,起步會容易的多,那爲什麼又要做勞動密集型產業呢?”

艾倫威爾遜在好大兒面前揹着手來回走,老神在在的道,“對國家來說,價值並不完全是利潤,你如果能夠在白色家電上儘早,把人口潛力動員起來打敗日本的話,對英國也有好處。馬來亞對抗日本艱難,就差在人口規模上。”

愛國華僑打好前站,自然有大批英資進入,事實上現在就已經進入了,他還專門借用人脈把桑塔納變成了英德合資的子品牌。

涉及到重要軍售,不能指望夏洛單槍匹馬把事情辦妥,至少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艾倫威爾遜所幸還有些人脈,在紐芬蘭借用了一下理財方面的人才,行政方面則交給馬來亞,幫助夏洛完成蛻變。

一心二用的艾倫威爾遜,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煤炭工人的罷工還持續着呢,罷工工人組織了“工人糾察隊”,沿途阻攔上班的工人,從而和保護工人上班的警察發生了衝突。

警察逮捕了八十名工糾隊員。罷工開始後一直保持沉默的瑪格麗特·撒切爾首相於同一天在電視中露面,她大聲讚揚了警察的行動,說:“他們乾得很出色。警方真了不起!”

這樣,在以後罷工的整個過程中,警察與罷工工人的衝突時有發生,有時罷工工人和反對罷工的工人也發生內訌,甚至出現鬥毆。

對於罷工工人和反對罷工的工人也發生內訌這種事,艾倫威爾遜心知肚明反對罷工的工人成分如何。罷工從三月開始,眼看着時間已經來到了五月,政府這邊仍然氣定神閒,當然了,艾倫威爾遜早就代表白廳說過,談判的大門一直敞開。

煤礦工會和國家煤炭工業局開始了時斷時續的談判,但每次談判均以失敗而告終。

罷工進入了對峙階段。這時撒切爾夫人即宣稱,政府不會去幹預煤礦工人罷工的事,並指出這類事宜由煤炭工業局全權處理,不必鬧到唐寧街來。

斯卡吉爾就把鬥爭的矛頭直接指向撒切爾夫人,撕下了她幕後操縱的假面具。他說道:“你在福克蘭是勝利了,但是你不會贏得這次戰鬥。”

面對這樣緊張的形勢,撒切爾夫人以其一貫的堅定立場與強硬作風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退讓和軟化跡象。相反,與以往相比,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針對斯卡吉爾將攻擊矛頭直接轉向自己,撒切爾夫人並不存在談判和妥協的餘地,她使用最多的仍是譴責、對抗和鎮壓。

“我想吧他抓起來。”撒切爾夫人面對不屈服的煤炭工會,憤憤不平的展開指責道,“這就是在對抗國家,你難道不這麼認爲麼?”

“我認爲,一些報紙說你和獨裁者的手段一致,也無不道理。”艾倫威爾遜打着哈欠,面對撒切爾夫人不悅的目光又開始補救,“當然了,雖然手段相同,但最終還是不同的,你是英國的首相嘛。大英帝國怎麼可能和那些欠發達國家一樣,他們做同樣的政策就是自尋死路,我們就是從實力地位出發,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不公平的。”

“你在嘲諷我麼,別忘了,你可做過殖民地的行政長官,又能比我道德到哪去?”撒切爾夫人氣呼呼的反問,“你敢說你沒有使用過見不得光的手段?一次都沒有。”

“我根本也沒想反駁。”艾倫威爾遜輕笑一聲,“拉美國家總是使用直升機把反對者扔進海里,那是世界上的無知民衆不知道,我纔是這種運動的發明者,我在馬來亞做行政長官的時候,光是失蹤人口就有上萬人。”

“不過本土公民還是不同的,現在反正可以確定的是,在此生結束之前,將會有大批的英國人成爲你的反對者。說不定會在你的墓前蹦迪。”

討論完了還在持續的罷工,不愧是以戰鬥力強著稱的煤炭工會,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場罷工還要持續很久,兩人開始討論下一個問題,從撒切爾夫人執政,英美兩國的關係開始升溫,今年還有一次英美首腦會議。

面對可能討論的問題,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今年前幾個月美國出口的數據,放在撒切爾夫人面前道,“按照現在的趨勢,今年的美國逆差可能會突破一千億美元,我想任何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對拉美的收割有用,但作用不大也是真的,拉美各國只能提供原材料,在工業競爭上的問題,同樣是美國的大問題。”

“你曾經說過這個問題。”撒切爾夫人對美國的態度,不像是第一個任期這麼一廂情願,願意就這個問題和內閣秘書長展開討論,“你覺得美國方面會怎麼辦。”

“比如簽訂一個不太平等的條約,在匯率上讓其他國家對美國讓利,在佈雷斯頓體系瓦解的前後,就有過類似的操作。”艾倫威爾遜心平氣和的道,“不過美國可能不願意做這個惡人,而是希望其他國家自發的這麼做。這樣可以顯得美國吃相好看一點。”

“只要我還是英國首相,肯定不會看着英國吃虧。”撒切爾夫人義正詞嚴,表示自己一定要回捍衛英國的利益。

“好辦法,換做是其他國家,政變的號角已經在路上了,幸虧英國本土不存在美國駐軍。像是德國和日本,一旦面臨這種要求是沒有一點反抗能力的。”

艾倫威爾遜開口贊同道,“不過英鎊此時處在高位,我們還有和沙特的合同要執行,不能讓英鎊匯率出現波動。”

艾倫威爾遜建議把財政大臣叫來,傑弗裡·豪出任外交大臣後,他的遺缺由勞森接替。

勞森曾任麥克米倫和霍姆兩位黨魁的演講稿撰稿人,後來又是希思的得力助手。

無上權威認識他女兒,也不能說他認識,而是阿諾德認識財政大臣的女兒奈傑爾·勞森,兩人的交情還不錯。

勞森很同意艾倫威爾遜的看法,顯然對於美國存在巨量逆差這件事,兩人有着共同的認識,希望撒切爾夫人在首腦會議上小心應付。

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