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選

艾倫威爾遜沒指望過和福爾採娃發生點什麼,對方畢竟是蘇聯代表團的成員。衝破國家禁忌來一點深入交流,可能會把大好的前程搭進去,這對於一心追求進步的艾倫威爾遜來說,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而且對方不好忽悠,現在德國的各國分佔區都是一片殘垣斷壁,西邊英法美佔區遭受過大轟炸,看起來比德國東部的農業區還悲慘。他倒是想要讓蘇聯人見識見識資本主義的繁華,可目前確實是沒有這個條件。

前往英佔區的軍機上,英國代表和蘇聯派來的代表氣氛有些尷尬。終於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和福爾採娃說幾句話,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還是盟國嘛,日本還沒投降之前就這樣,不利於盟國之間的團結。

到達英佔區蘇聯代表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英佔區的德國軍人,福爾採娃不滿的說道,“你們重新武裝了德國軍人?”

“到談不上武裝,只是釋放了戰俘編成輔助力量,維護英佔區的穩定。”艾倫威爾遜承認了福爾採娃的指責,順便把美國拉下水道,“普通戰俘聽從命令作戰,清算也清算不到他們身上,如果蘇聯人對美佔區有些瞭解的話,就知道巴伐利亞州大批德國軍官已經恢復了自由,那邊才更加過分。你們可以派人去看看……”

大英帝國對蘇聯的敵意也就圖個樂,真反蘇還要說是美國人。果然,在艾倫威爾遜比爛戰術的襯托下,蘇聯人的敵意馬上就轉移到了美國人身上。

關於清算德國犯罪組織的事情,艾倫威爾遜舉手贊成,美佔區纔是德國前高官的大本營,希姆萊的漂亮女兒也在那。讓蘇聯人咬美國去吧,大英帝國可以採取友善中立的態度看着。

“大英帝國完全遵守了日內瓦公約,至於你們蘇聯人和美國人會不會遵守,遵守了多少,各國的國情不同,我們也無法干涉。”艾倫威爾遜對福爾採娃暗諷着。

“你的意思是我們蘇聯故意虐待德國戰俘,讓他們自然消失了?”福爾採娃聞言不滿的反問道,“你們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就雙手清白嘍?真是笑話。”

“確切的說,我的話僅僅指的是英國,不包括美國在內。讓人消失是你們的自由,但如果是我們操作的話,要經過民主討論拿出決議,最終決定。”艾倫威爾遜一挑眉,這已經是英佔區了,他不用像是在柏林那樣寄人籬下。

英佔區戰俘的生命是得到保障的,這倒也不是壞事,保存足夠的勞動力,英佔區纔有首先騰飛的基礎,這可以讓以後合併的時候,英國佔據更大的話語權。

從基礎上來說,英佔區還是很有優勢的,德國重要的工業區,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還是港口最多的區域。只要搶先在其他佔領區首先恢復,形成虹吸效應,英國就會得到很大的好處。

虹吸效應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哪怕就是在南亞都存在,印度長期都是南亞最富裕的國家,別看在其他地方人眼中印度窮的要死,但印度周圍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各個都比印度還窮。

虹吸效應一旦佔據先手後來者很難追趕。更不要提英佔區本身就是德國人口最多的精華部分,一旦首先擺脫蕭條,就能對美佔區和法佔區產生影響。到時候英國在德國問題上和美國談判的時候,也會更加有底氣。

現在想這些還是略微早了一些,艾倫威爾遜把福爾採娃和其他蘇聯代表帶到了英軍司令部,辦理身份證明。

因爲蒙哥馬利正在歐洲各國享受歡迎和掌聲,在慶祝活動完結之前,他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英佔區首腦,英軍司令部的具體工作是羅納德·威克斯中將負責。

艾倫威爾遜上次來到漢堡,和羅納德·威克斯中將見過面,對方還留有印象,得知了來意後疑問道,“是蘇聯人?來接收德國的商船船隊?”

“恐怕是這樣的!”艾倫威爾遜聳聳肩無奈的道,“我就是過來協助蘇聯人的接收工作,是美國方面對我們施壓,用德國船隊換取了蘇聯在部分問題上的讓步。”

“美國人就不幹好事。”羅納德·威克斯一聽,臉色也不是很愉快。大家都對蘇聯人抱有警惕之心,不代表這邊美英法就是一團和氣。該有的齷齪一樣不少,只是沒有表現的這麼明顯。

“沒有辦法,蘇聯是明顯的敵人,美國是可疑的盟友,都惦記着我們英國的龐大財產。”艾倫威爾遜說美國的壞話也就見好就收,爲了大英帝國的未來,他還要做出興高采烈的樣子,把德國人的船隊交到蘇聯人的手裡。

現在艾倫威爾遜已經沒有在波茨坦的時候那麼牴觸,其實德國船隊留下來,也僅僅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送給蘇聯人一樣有好處。

英國本土的造船工業發達,德國失去了這些商船,但是德國整個德國的需求還在。說不定對英國的造船業也是一個利好,說不定還會讓英國對英佔區的控制更加深入。

現在英國存留的一千八百萬噸船隊,就算是沒有德國船隊補充,一樣可以講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物產運到歐洲,並不耽誤歐洲的重建。

比起歐洲這邊,對於英國本土的公民來說,戰後的首次大選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大英帝國的榮光固然重要,可戰爭帶來的一系列後果,不是光靠大英帝國的榮光就能沖淡的。

在艾倫威爾遜領着蘇聯人對着德國船隊指指點點的同時,也是丘吉爾首相在波茨坦會議上如臂使指卻力不從心的同時。戰後英國的第一次大選正式拉開了帷幕,一方是帶領大英帝國取得二戰勝利的執政黨保守黨,另外一方則是克萊門特·艾德禮率領的工黨。

克萊門特·艾德禮在英國公民恢復幸福生活,對重要產業實行國有化的主張中,挑戰正在波茨坦會議上的丘吉爾,七月五號,戰後第一次大選開始了。

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1562章 下半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