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等人在石人山大寨之中繼續停留了三日。這三天裡林覺和高慕青等人很是忙碌。拿下石人山大寨之後有太多的後續的事情需要解決,必須儘快的做出決定。
首先要決定的便是是否應該將落雁谷大寨搬遷至此的問題。按理說,石人山大寨有着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山寨的規模也非常宏大,而且房舍設置都很完備,似乎應該作爲落雁谷大寨的主寨之所。但在這個問題上,林覺的看法和衆人有所不同。
林覺看的不是石人山大寨的地形和已經成型的規模,這一點固然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但並非是主要的考量標準。林覺告訴衆人,雖然石人山的山勢雖然陡峭,地形利於防守,主寨設施也很完備。但最致命的缺點便在於石人山下方的山谷過於逼仄,根本沒有什麼平坦的地方可供耕種。這會讓整座山寨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道理很簡單,左宗道的作法是集中所有山民在山下的幾處狹窄的山谷之中聚居。其用意是便於收繳這些百姓和山民們種出的莊稼,紡織的布匹等等物資,以供給大寨之用。但山下那些山谷中其實適合耕作的土地少的可憐,大批百姓和山民沒有土地可耕種,便不得不採用圍山造田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但這些層層開闢的梯田雖然看起來甚是壯觀,其實守成很是有限。遇到山洪爆發,一路沖毀田畝無數,導致顆粒無收的情形也是常見。而左宗道自然不會去管這些百姓的死活,該收繳的糧食物資一點也不能少,這樣一來,這些山民和百姓們可就倒了大黴了。沒飯吃沒衣服穿,餓死人的事情都不鮮見。
這可不是林覺的杜撰,爲了瞭解這些情況,林覺親自去山下的百姓家中實地調研了。山民百姓們告訴他,這裡土地貧瘠,產出可憐。而左宗道的石人山大寨收的賦稅又多,所有的百姓幾乎都是赤貧的狀態,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有解決。林覺便親自嚐了嚐一戶山民家中的黑色窩窩頭,那味道和口感讓林覺根本難以下嚥。那窩窩頭裡可沒多少面,大多是百姓們爲了冬天能活下來,在山上採的野菜和草根曬乾磨成粉,加上少量的蕎麥粉混合做成的。放在富庶之地,那是牲口也不會吃一口的東西。
百姓們活不下去這是其一,其二,這種情形其實也會大大的影響山寨的物資供應。就算你再盤剝百姓,地裡只有那麼點糧食,全部被收走也還是不夠供應。所以,其實以石人山大寨的規模,大可以再多養幾千兵馬。可是左宗道卻沒這麼做,恐怕也是受制於物資的供應不足之故。這一點在當初左宗道和高慕青等人因爲物資供應而產生的衝突的事情上也可以得到佐證。如果左宗道有着充足的物資和糧草,他一定不會輕易的和高慕青翻臉。他應該會想辦法穩住高慕青他們,更有利於他利用這些人爲他爭奪地盤的目的。
其實,本質上來說,林覺是同意左宗道將百姓和山民聚集在大寨左近的作法的。這其實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任何一個伏牛山中大山寨都面臨着基本的物資供應的問題,自力更生,以民養兵,這是一個最根本的辦法。林覺提出的開闢落雁谷中的土地耕種,其實也是這個思路。但前提是要有合適的耕種之所。而這一點在落雁谷中將會得到全面的解決。落雁谷中大片的肥沃的土地是適合耕種的地方,一旦全部開闢出來,將會成爲一個大大的糧倉。
林覺這麼一分析,高慕青袁朗等人也都明白了過來。雖然之前袁朗強烈要求將落雁谷總寨遷移到這裡。但是林覺有理有據的說出道理之後,袁朗便不再堅持了。確實,落雁谷大寨如今一下子吞併了石人山大寨,地盤和所轄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數倍,基本的生存問題若是得不到解決,那還談何發展?
林覺提出,既然石人山下邊山谷的土地並不適合耕種,山下那五六千山民應該遷移絕大部分到落雁谷中。留下兩三百戶在石人山下的山谷中,每戶的耕種土地可以大大的增加。這樣既可保證供應駐守於此的兵馬,也可讓百姓們有所結餘。
此處山寨其實也不必留下太多的兵馬守衛,林覺提議,留下袁朗和五十名落雁軍士兵,再加上三百餘石人山投降的山匪在此駐守便已經足夠了。一來,兵馬少可減小百姓的負擔,二來這個數目其實對於防守這樣一座地勢險要的山寨已經足夠。
幾經商議,最後終於拍板下來,袁朗和四百人手留在石人山駐守。袁朗也被正式任命爲石人山分寨寨主。其餘投降的五百多名降兵以及石人山左近的一千多戶山民百姓中的七成將全部隨着林覺和高慕青返回落雁谷定居。
三日後,一場浩大的大遷徙正式開始。即便是離開這片不能活命的地方,百姓們還是表現的依依難捨,不肯離開。當然,對於他們而言,在這嚴冬時節被另外一幫土匪逼着離開自己的居處,前途渺茫,自然是心中恐懼的。
苦口婆心的勸說並不奏效,很多百姓就是不肯走。最後林覺悍然下令,開始燒燬他們破舊的茅草屋和土坯房子。山下十幾個村落火光沖天烈焰騰騰,搞得像鬼子進村一般的兇惡。在這種情形下,約五千百姓這才哭哭啼啼拖兒帶女的上了路。
百姓們已經夠焦頭爛額的了,更何況還要押送北山大寨的三百多名俘虜,以及從石人山大寨繳獲的絕大部分的物資也要跟着一起運走。這一路簡直是哭聲喊聲呵斥聲響徹耳鼓,山路崎嶇難行,人車時常陷落其中,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隨行的護衛兵馬數量其實很少。除了一百多名落雁軍士兵之外,另外的主力便是投降過來的石人山大寨的山匪們了。林覺和高慕青其實最擔心的是這些傢伙半路上生亂,那將是很可怕的事情。臨行前,林覺和高慕青特意找來杜成江詳談了一番,對他多加籠絡勉勵。
好在杜成江的表現讓人很滿意,一路上有他約束那五百多名降兵,盡心盡責的護衛,並沒有半點差池。而且還出了不少好點子。譬如提出讓三百多名北山大寨的俘虜推着大車趕路,以節省人力。就這樣,雖然艱難跋涉,但好在一切亂而有序,慢而不滯,數千人的隊伍就這樣一步步的往落雁谷而去。
原本三天的路程,這支隊伍硬是花了六天時間才過了虎嘯峽,當看到前方兩座並肩聳立的山峰時,衆人都長長的鬆了口氣。那兩座山峰東邊的那座是老君山,西邊的那座便是北山大寨分寨所在的無名山峰了。過了這兩座山峰之後,便是落雁谷的範圍,這次漫長的遷徙也將接近終點。
但林覺和高慕青在此時卻神色極爲嚴肅,因爲他們明白,眼前的這兩座山峰上都有兵馬,而且數量不少。北山大寨分寨的山頭上按照鮑猛的交代應該還有四百餘兵馬駐紮。他們其實到不足爲慮,畢竟鮑猛在自己手上。但是老君山上的這一支兵馬卻不容小覷。那是左宗道手下的四寨主吳海兒率領的五百兵馬在此駐紮。殺死左宗道的那天晚上,莫巧兒臨死前提及了此人,此人應該也是深受左宗道器重的一名手下。否則也絕不會讓他率五百兵馬駐紮在老君山上。
林覺下令隊伍就在山谷中停下休息,同時派出人手去探路,查看前方是否有可疑跡象。雖然可以借道北山大寨的地盤,但必須要穿過老君山西南山坡下,若是被吳海兒的人馬設下了埋伏,那可就麻煩了。
足足一個時辰,派去偵察的斥候才從前方的密林中鑽了出來。去時只有七八個人,但回來時卻多了幾十個身影。林覺站在斜坡上看着這情形正自疑惑,忽然間聽見那羣人中一個人高聲大叫起來。
“大寨主,軍師,哈哈哈,你們可終於回來啦。”
林覺和高慕青聞言既驚又喜,那說話的人居然是樑七。也不知道他怎麼跟着探路的兄弟們遇到了一起。
“哎呀,樑兄弟,怎麼是你?我們沒派人回去送信啊,你怎麼知道我們到了?”林覺大笑着迎上前去。
高慕青也笑眯眯的迎上前去,道:“是啊,你們怎麼會來到這裡?山寨無恙否?”
樑七飛奔而至,朝高慕青和林覺行禮,口中笑道:“可算是把你們盼回來了,怎地過了這麼久,都半個月了。山寨沒事,一切都好。”
林覺笑着還禮道:“可是你們怎地出現在這個位置?難道我看錯了地形?前面那座不是老君山?”
樑七道:“是老君山,不過現在老君山是我們的了。我帶着一隊兄弟在林子裡搜尋殘敵,沒想到正好遇到牛兄弟他們。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大寨主和軍師回來了。我得天,怎地這麼大陣仗,我們知道大寨主和軍師奪下了石人山,卻沒想到大寨主和軍師這是將他們整座山寨都搬來了麼?”
林覺哈哈笑道:“也差不多。”
高慕青叫道:“你方纔說,老君山是我們的了,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搜尋殘敵?你攻下了老君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