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畢竟是曹氏的大本營,司馬懿雖然經營多年,但還是無法撼動曹氏的優勢。曹睿很快就將鄴城周邊穩定下來,得以安穩的坐鎮皇宮大內,應對司馬懿主導的外軍威脅。此時的曹魏境內,四處戰火,根本沒有中立保平安的一隅之地。大族多年的運作,早已滲透了大部分郡縣。這些郡縣,大都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大族這邊,起兵反對朝廷。一時間,雙方的討伐檄文你來我往,彷彿街頭罵戰一樣,毫無底線,更不講究任何斯文。雙方都徹底撕破了臉皮,徹底槓上了。
此時的黃順,還在成都慢悠悠的運作着科舉大事呢。此時的東吳和曹魏內部都已經雲譎波詭,朝廷的大廈風雨飄搖。而蜀漢內部,同樣也在做着激烈的鬥爭,三方政權,無一方倖免。
從全局看,黃順已然佔據了絕對優勢,但在蜀漢內部,黃順仍很難得志,江州集團誓死狙擊是一方面,諸葛亮的坐鎮,也讓黃順不能有大動作。
就說這個科舉,如果能有諸葛亮的支持,何至於淪落到如此悽慘的景象?但黃順心中也明白,要是諸葛亮能答應自己的科舉大業,那他就不是諸葛亮了。
真要讓黃順在蜀漢內部組織起科舉這樣的大事,先不說就此打破世族對官職的壟斷,得罪了全體士人,就是黃順自己,藉此一步成爲所有科舉人的官場引路人,所有走科舉路出身的官員,都對黃順感恩戴德,這是要架空皇上啊!諸葛亮忠於劉氏,忠於蜀漢,當然不能答應出現這種情況。
諸葛亮知道黃順提議的科舉大業,確實對朝廷選拔人才大有裨益。但眼下,卻絕不是朝廷鼓搗科舉的時候。這個時候,朝廷還需要大力倚仗世族的支持。若這個時候朝廷要撇開世族單幹,暴怒的世族足以將高高在上的皇權撕扯的粉碎。
也就是說,當前的皇權,還沒有強大到壓制世族力量的時候,該隱忍的就要隱忍。
只可惜,諸葛亮老謀深算,明白這個道理,年輕的劉禪卻不行,劉禪看到了科舉的好處,可以大大加強皇權,從此不再受世族掣肘,這就夠了,劉禪就不想再往下深究了,實話說劉禪也沒有那個才智繼續往下深究。
所以,劉禪的行動迅速而果敢,先找的諸葛亮商議此事,被諸葛亮否決後,劉禪並不灰心,又找了趙統。爲什麼不找黃順?因爲劉禪認爲,黃順自己就在搞科舉,朝廷的科舉也讓黃順搞,擔心黃順藉此中飽私囊。
趙統雖然與黃順關係不錯,但對劉禪,對劉氏,確實也是一片忠心。只是趙統與劉禪一般,都是志大才疏的貨色。倆人湊在一起,一拍即合,馬上就開始行動。
朝廷嘛,做事當然要體現的更爲大氣,更爲公平一些。不能像黃順那般,只要寒門子弟,更不能像江州集團那般,只在士層圈子裡轉悠。劉禪和趙統自認他們站的更高,望的更遠,推出了全民科舉:只要有才,都可以來科舉應試,甚至不限是否蜀漢人!無論東吳人還是曹魏人,抑或外面的那些鮮卑人、羌人等,都一律歡迎。只要科舉上榜,一律有官做,有馬騎。
江州集團和夏吟坊把話說得再天花亂墜,到底不如朝廷的威望高。黃順還好點,提前一步運作,好歹還能糾集起一票人蔘與科舉考試,不至於太過難堪。江州集團的科舉大業就慘了,幾乎與劉禪同時運作,當然被擠兌的門可羅雀。
世族當然不幹了!這劉禪要幹什麼?這是要逐步疏遠世族,啓用寒門的節奏嗎?以前的恩恩怨怨,都可算得上雞毛蒜皮,但這事卻是動了世族的核心奶酪,他們當然不能忍。
於是,他們開始了反擊。劉禪畢竟是皇帝,他們還是有所忌憚的。所以一開始,他們沒打算徹底撕破臉,只是門路求到了諸葛亮那裡,要求諸葛亮出面,制止朝廷的科舉動作,否則,世族爲了自保,可保不齊能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諸葛亮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害,但諸葛亮精明着呢,知道這事劉禪正在興頭上,此時出面制止,就算劉禪勉強答應下來,心裡對自己肯定是一萬個意見。讓皇上記恨自己,那自己以後還能有好果子吃?
但世族的要求又不能無視。身爲丞相,要是對此危及朝廷根基的大事無動於衷,豈不是虧於職守?
諸葛亮多聰明,早就想好了主意。他告訴世族的來人:皇上決定的事情,即使他身爲丞相,也是難以阻擋。而且,我們身爲臣子,既不能,也不敢強違皇上的意志。但我們不敢,有人卻敢。只要你們能說服此人出面,讓皇上不得不放棄科舉的做法,不是不可能。
來人也是官府中人,當然知道此事的棘手之處,一聽諸葛亮有既能保全自己又能讓皇上回心轉意的招數,自然要上趕着問。這時,諸葛亮才說出了黃順的名字。
這下來人的臉色就像染缸一樣,誰不知道江州集團與黃順的夏吟坊不對付,讓他們去求黃順,那還不如殺了他們呢。
但冷靜下來細想想,江州集團與夏吟坊的競爭,畢竟還是利益層面的競爭,牽涉不到生死。夏吟坊敗了,大不了回荊州,照樣是一條好漢;江州集團·敗了,大不了接納夏吟坊成爲西川老大,他們委屈一下也就罷了。
但這事不同,這事要是讓皇帝辦成了,整個世族得以高高在上,悠哉過日子的基礎就沒了。這是比***女、刨人祖墳還要不能忍的大事!
在覈心利益面前,江州集團與黃順那些過節,就算不上什麼事了。諸葛亮也是看準了這一點,這才安排下這步棋,想着讓黃順與江州集團和解。只有和解了,黃順的夏吟坊,才能在西川更快的鋪張和發展。只有黃順的夏吟坊發展壯大了,諸葛亮纔有足夠的底氣得以在蜀漢朝廷伸張自己的政治主張,不用再看江州集團的臉色。
這一切,都是一環扣一環,諸葛亮清楚,江州集團的那幾位頭腦人物也清楚。就看各人如何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