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握拳道:“不錯!所以能少打仗就少打仗。這點我們與黃順觀點出奇一致。”
趙雲不屑道:“你們兄弟倆,就是好逸惡勞,不願意下苦功夫練武,這纔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人家黃順不同。不說別個,就說現在,憑黃順手上的兵力,要平推天下,也不在話下。但黃順沒有這麼做,就是要切實減少戰爭,減少戰爭損失,爲我們漢人保留更多的火種,不至於後世讓那些蠻人騎在我們頭上拉屎拉尿。”
趙統小心問道:“可是墨氏先知的預言向來很準。黃順這麼做,就一定能改變天命嗎?天命又豈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趙雲說道:“天命確實非人力所能移,但墨氏先知口中的天命,卻未必就是最終的天命!墨氏先知的傳說如此之神,不過是預言準的,被人們記錄了下來,而更多的預言不準的,則被人們選擇性忘記了而已。誰能保證,這次的預言就一定是正確的?”
趙統恍然,“對喔!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所以,黃順能將整個漢人的前途扛在自己肩上,不顧世人的眼光前行,我們幫不上忙也就罷了,總不能再給他使絆子吧?”
趙統笑道:“這就是父親這幾年不再過問政事的理由?我們兄弟倆可是一直立場堅定的站在黃順這邊的。現在聽父親這麼一說,就算以後黃順與皇上鬧翻了,我們也會毫不猶豫,站在黃順那邊。”
趙雲嘆氣道:“好在黃順沒有獨掌天下的野心,蜀漢皇族,還不至於因爲政權交替而滅族。聽黃順的說法,劉氏將來會在長老院有一世襲席位,可屬實?”
趙廣說道:“是有這個想法,具體怎麼操作,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趙雲懶懶的伸了個懶腰,說道:“只要黃順能夠善待皇族,我們趙家就不得與黃順作對。你們兄弟倆記好了!”
說完,趙雲便邁着碎步離開。留下趙統和趙廣兩兄弟在那裡,互相干瞪眼。
“哥,這次皇上弄科舉這事,你可是衝在最前面,會不會對黃順的事造成阻礙?”
“怕什麼,就算之前有什麼阻礙,只要能逼得江州集團與夏吟坊和解,我們也算大功一件。”
“就怕雙方無人領你這個情。”
……
幾乎同時,江州集團的頭腦人物接收到了趙雲傳遞的信號,正聚在一起研究趙雲究竟想表達什麼。
從表面看,意思似乎很明確,趙雲不願看到夏吟坊和江州集團兩虎相爭兩敗俱傷。但趙雲可是先皇託孤大臣,是手中擁有先皇特別針對黃順的密旨的人物,不可能會對黃順有多妥協,更不可能站在黃順那邊。
那問題就來了,趙雲透露的信息,明顯有着勸他們妥協的意味,到底是向誰妥協呢?不是黃順,難道會是劉禪?
幾個頭腦人物湊在一起,開動腦筋研究了半天,最後得出結論:若說是向黃順妥協,還有那麼幾分可能;要說向劉禪妥協,絕無可能。
但有一點趙雲的態度是明確的:趙雲絕不會爲江州集團出面,在此事上有所作爲了。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幾人最後商定,強行阻滯一次朝會,先摸摸皇帝的底兒再說。
按說決定開朝會,是皇帝的事,但大臣可以提出建議。如果羣臣強烈要求,皇帝多半也不會違逆衆意。
劉禪此時正在憧憬着美好未來呢,心情大好,當然不介意開一次朝會,向羣臣發表一番自己的雄心壯志。
諸葛亮雖然位居丞相,但此事他不想插手,只願意在旁邊照看着局面,防止雙方當場撕破臉。至於黃順,直接沒工夫,不參加。
這段時間江州集團的異動,黃順也有所察覺,卻並沒有當正經事去對待。江州集團勢力雖大,卻不像四族、東順閣那般擁有強大的武力。他們的強大,不過建立在壟斷朝廷上下的官位而已。
但江州集團手上掌握的官位再多,也抵不住一個丞相。有諸葛亮在朝中,江州集團就鬧不出多大的風浪,就不會對黃順形成威脅。
對於這個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威脅的江州集團,黃順自然不會多花精力去對待。事實上,江州集團勢力再大,也不過侷限在西川,一旦出了西川,江州集團根本就數不上號。
若不是爲了安穩的拿下劉禪,黃順纔不願意待在西川,待在成都呢。但是沒辦法,有諸葛亮在,他就沒有對劉氏動手的可能,只能老老實實的搞迂迴。諸葛亮當然知道黃順在做什麼,卻一直沒有表態。
或許,諸葛亮與趙雲一樣,也是看出了大勢所趨,知道當今天下,只有黃順站出來,中原的漢人才有出路。但心中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又不容他們坐視黃順對劉氏下手。
這樣一來,黃順的位置就很尷尬,明明掌握着天下的命脈,卻只能屈身在蜀漢當一個無權無勢的武威侯。好在黃順看得開,也不是什麼權慾薰心之人。要是換成別人,怕是早就把三國鼎立這個平衡給打破了。
既然在奪權的路上遲遲不能有進展,黃順只能退身,轉而在培養後備人才上下功夫。
黃順這麼多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儲備實力,儲備實力,大仗基本就沒怎麼打過。沒打過大仗,就意味着沒有大的損失。而大仗所帶來的紅利,則被黃順巧妙利用自己夢的優勢,從其他幾方的大戰中撈的很足。
這些年的經歷,對黃順來說,最爲刻骨銘心的記憶就是:人才奇缺!看看到目前,黃順重用的都是一些什麼人?夢中世界裡的那些失敗者,在黃順這邊是挑大樑的角色。
既然黃順知道他們不行,爲什麼還要重用他們呢?譬如馬謖、林卓等人,僅僅因爲他們與黃順一起長大嗎?當然不是!因爲黃順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
除卻他們幾個,黃順能找出幾個識字的人都很困難,還能有什麼選擇?只能有誰就用誰了。
爲什麼自從襄陽自立以來,夏吟坊的實力較之以前,突然有了飛躍式的發展。甚至讓人有些猝不及防?在黃順看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黃順從一開始在襄陽推行的全民進私塾的政策起作用了。算時間,當初第一批因爲黃順的政策得以進入私塾讀書的那批孩子,在襄陽自立的時間段裡,已經長成,可以出來做事了。有了這一批肚子裡有墨水的生力軍加入,夏吟坊的發展自然就能更上一個臺階。而
不僅僅如此,黃順還能把他們派往河西,派往代郡,派往江東,支撐起那邊的局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