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發現端倪

黃順說着話,突然一陣警覺,想起路上諸葛亮有意無意的一些提醒,把酒杯放下,以手按在上面,正色道:“孫權在你們看來,就是一隻肥羊,等着你們下刀宰割。還有一隻肥羊,你們肯定不會落下,那就是我!說吧,你們都準備了多少刀子招呼我?都亮出來吧。”

話音剛落,滿座都是笑聲。顯然,一座的人,都在側耳傾聽他們談話。

糜竺笑的眼淚都下來了,說道:“三少說話就是風趣。不過,孫權是孫權,能宰一刀是一刀,一錘子買賣。三少卻不同,我們是要長期合作的,對吧?所以,我們之間的關係,就能以宰和被宰來形容,合作共贏,纔是最恰當的說法。”

黃順說道:“在我看來,換湯不換藥,那你說說,怎麼個合作共贏法?”

糜竺說道:“眼下,我們當然沒有跟三少合作的資本。但一旦我們進入蜀地,就不同了。你也知道,蜀錦天下聞名,蜀茶也是行銷各地。夏吟坊有着天下分佈最廣的行銷網。我們與三少合作做買賣,這不是雙贏嗎?”

黃順眼睛一亮:這確實是個誘人到讓人難以拒絕的提議。

“你們不是千防萬防着我,就怕我插手蜀錦和蜀茶生意嗎?怎麼一頓飯功夫不到,又主動邀請我了呢?這裡面,有些別的東西吧?”黃順很警醒,壞笑着說道。

糜竺誇道:“果然,一點也瞞不過三少去。我們是有些想法,不過,我相信,三少一定會同意的。”

黃順說道:“你先說說,我可不敢保證,一定會同意。”

糜竺道:“我們借用的,是夏吟坊遍佈全國的行銷網。但人手,我們只想用自己的人,不希望夏吟坊插手。”

馬謖在旁邊聽的仔細,此時忍不住出口道:“用我們的行銷網,又不讓我們的人插手。天底下哪有這個道理?沒有我們的人,你們怎麼用我們的行銷網?”

黃順連連點頭,表示同有此疑問。

糜竺道:“所以,我們要與三少打個商量,希望,夏吟坊能夠爲我們增設一個堂口,名稱好說,就叫巴蜀堂。專門負責我們之間的生意往來。你看,怎麼樣?”

黃順笑着說道:“堂主、管家、夥計什麼的,自然全是你們的人了?”

糜竺點頭道:“自然!”

黃順不置可否,繼續問道:“堂主的位置,你們準備用誰?”

其實不用說出口都知道,這個堂主位置,非諸葛亮莫屬。劉備的陣營裡,誰跟黃順的關係最好?誰最能在黃順面前說上話?當然是諸葛亮啦。

糜竺看了一眼坐在一邊,只是微笑,並不出聲的諸葛亮,又看看劉備,說道:“這個就不是我能做主的了。還是主公做出決斷。”

不等劉備說話,林卓先否定道:“就算是孔明做這個堂主,也不能一言堂。我們也要有人在裡面才行。否則,乾脆就不設這個堂口。”

向充也說道:“對!這事,就是坊主答應,我們這裡也不通過。”

黃順一攤手,對着諸葛亮和劉備嘆道:“你們看明白了吧。夏吟坊可不是我一人說了算。”

劉備根本不受影響,笑吟吟的,半響,方說道:“巴蜀堂的堂主人選,我這裡早就有了。論做生意,我這裡無人能與糜竺相提並論,堂主,非糜先生莫屬。”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包括劉備那邊的關羽、張飛、糜竺等人,都驚訝的擡頭看劉備,顯然劉備的決定,大大出乎他們預料之外。

黃順震驚之餘,突然意識到:今天,諸葛亮從頭至尾,就沒怎麼說話,倒是糜竺,自己打斷他一次,他還是巴巴的說個不停。顯然是事先得到劉備的指示。

再想到路上白雪的擔心,黃順有所明悟:看來,不但自己,可能爲劉備所猜忌,連跟自己關係密切的諸葛亮,也在猜忌之列!

思路一旦打開,隨之而來的便是如破堤而出的洪水,佔滿心頭。

六姓與劉備,與其說是主從關係,不如說是合作關係來的更恰當。六姓本來是奉劉表爲主,只是劉表不能幫助六姓保住荊州這一畝三分地,而六姓自己,又無法單獨成事,無奈之下,只好另尋明主。劉備這纔有了翻身的機會。

在荊州,就算劉備是名義上的主公,但實際上,一切事情,都還是六姓說了算。劉備要做成真正的主子,必須衝出荊州,打出一片新天地。

這一點,諸葛亮早在出山之前,就替劉備想好了,西川,早就在劉備的覬覦之下。

但入川的事情,劉備肯定想盡可能用自己人,少用,最好不用六姓中人,劉備要把六姓的勢力,儘可能的隔絕在西川之外。

但劉備身邊,除去六姓的人,除了有幾位能打的將軍外,一無所有。前面安排內應,需要馬良出面,馬良就是六姓中人;運籌策劃,只有諸葛亮和龐統才能勝任,這兩位也是六姓中人。

既然左右撇不開六姓的影響,劉備只能接受現實。

在夢中,劉備入川,用的軍師是龐統,將軍是黃忠和魏延,全是六姓中人,而諸葛亮、關張趙等人,都留在了荊州。

重用黃忠和魏延,很好理解,劉備向來愛頭腦簡單的打仗類人才,黃忠和魏延需要軍功,劉備特意帶上他們,正是拉攏他們爲自己人的意思。

不帶諸葛亮,而是帶龐統,這就有些意思了。按說策劃入川的人是諸葛亮,只有諸葛亮,才能更好的幫助劉備實現這一戰略行動,不致因理解偏差而在行動中走樣。

雖然龐統也是一流的軍師,但荊州也需要一位重量級人物坐鎮。兩人換過來,諸葛亮跟隨入川,龐統留下,才更合理。

顯然,劉備不再全面防備六姓,而是專門針對六姓中的黃氏勢力,將之邊緣化,使之遠離自己的核心圈子。

在劉備看來,反正江陵城,是夏吟坊的勢力範圍,自己派什麼人留駐,都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既然如此,索性把諸葛亮也留在江陵,就讓黃氏的力量扎堆在江陵城好了。

至於關張趙等將,等西川到手,劉備肯定會第一時間調他們入川,絕不會多留他們在荊州一刻。

想到這,黃順一陣冷笑。雖然這只是黃順的猜測,難免有些情緒化在裡面。但黃順能夠得出這個結論,可不僅僅因爲劉備未封諸葛亮爲巴蜀堂堂主,也不僅僅因爲劉備之後未帶諸葛亮入川。

這一路,黃順已經把夢中的劉備,翻來倒去研究了許多遍,早已對劉備有了大致的判斷,此時劉備的一句話,不過進一步證實了黃順的想法罷了。

第1141章 審判第1081章 劉禪出手第1063章 趙雲的見識第384章 說服曹仁(中)第555章 李尚心服第87章 太守孫翊第606章 論兵第663章 目標南陽城第257章 逼出來的“勤政”第1280章 決議出征第54章 錦芳閣風波(上)第56章 錦芳閣風波(下)第972章 關氏兄弟第1116章 善後第1260章 倒黴的馬謖第770章 意外之喜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350章 英雄出沒第15章 白雪的見識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462章 補強劉備(上)第327章 密議(下)第248章 遙望河西第805章 斛律鄔榪第1278章 各方反應第947章 襄陽的魄力第565章 情敵見面第526章 太阿神劍第562章 效忠第837章 大歡喜第323章 真正的虎豹騎第1221章 矛盾之鑰第1176章 論破綻第559章 借刀殺人第577章 見招拆招第708章 程瑤參戰第14章 費盡周折送大禮第785章 穩紮穩打第213章 曹彰第17章 魔女程瑤(上)第209章 各有主意第663章 目標南陽城第229章 行刺第1063章 趙雲的見識第314章 歸心似箭第582章 郡主的意中人第510章 鎩羽而歸第367章 姐妹同心第625章 天命第730章 疑問第6章 大意被擒第71章 見招拆招第700章 行動第328章 張郃來訪第381章 入川的籌備第710章 上路第1192章 江東行動第736章 長老院的設計第522章 有事相求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957章 李晴來訪第47章 分贓第770章 意外之喜第783章 呼延魅的煩惱第1174章 出使第1268章 黃順的威脅第852章 你不會花錢!第99章 徐庶投曹的無奈第55章 錦芳閣風波(中)第990章 襄陽大戰第45章 城內激鬥第996章 風雨欲來第1263章 計議第726章 西川未來之主第676章 霍讓的收穫第1096章 荊州得失第933章 中計第393章 離間第605章 周瑜的憂慮第923章 老將的遺憾第196章 邂逅呼延康第993章 遺旨現第714章 曹氏世子第883章 呂蒙舉薦第215章 握手合作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428章 條分縷析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553章 李尚的運作第788章 戰鬥擴大第727章 王珣的厲害第367章 姐妹同心第819章 漢中大戰第789章 輕取秦業第373章 說服(上)第819章 漢中大戰第587章 打情罵俏第1235章 酒會陸府第734章 許蒙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