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出去後,爲什麼不去找二哥,找國太?”孫尚香問的咄咄逼人。
徐瑩冷笑一聲,反問道:“在你弄清楚這些之前,你更該好好想想,你三哥,爲什麼寧願死,也不願逃生。是誰害的他生志全無?”
孫尚香愕然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黃順連忙打岔道:“都說了,這事非常複雜,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這事都別說了,以後再說。”
孫尚香見黃順認真起來,研究了黃順的臉色幾秒鐘,確認黃順動了真格的,聳聳肩,“我纔不願管你那些破事呢。”
徐瑩還要說話,也被黃順拿眼逼了回去。碼頭上人多嘴雜,斷不是處理此事的好地方。
碼頭上簡單的見面後,黃順便帶人坐上馬車,趕往城內。還沒有玩夠的關興幾個,也騎着馬,跟在後面。
江陵城內與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相見,自然又是一番熱烈的寒暄。從開始至接風宴結束,話題始終集中在進川這件事上。
黃順算是半個自己人,他們說起話來,也沒多少顧忌。黃順仔細的傾聽,不斷的發問,只一個酒宴結束,就把事情前後弄了個七七八八。
首先有動作的是漢中的張魯。本來張魯厲兵秣馬,嚴陣以待西涼曹軍的進犯。結果斥候傳回來一個消息,卻讓張魯有了別的想法。
曹操率領大軍進入西涼,本來確實想要直下漢中的。可是,陽平關的堅固險峻,讓曹操遲遲不能下決心大舉進攻。
很快,河西四郡因爲彼此之間爭奪地盤,打的不可開交。當然,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王珣出其不意搶奪涼州城造成的後續一系列影響。
曹操馬上敏銳的從中發現:這是進入河西,拿下河套的好機會。
於是,兩條路擺在眼前:一條是按既有方略,攻打漢中,威逼西川,壓縮劉備、孫權的伸展空間,把劉備和孫權壓在荊州一隅。另一條就是趁虛而入,深入河西。
雖然河西地界,在曹操的戰略版圖中,遠沒有漢中重要。但漢中張魯不是吃素的,貿然開戰,曹操並無十分獲勝把握。但進軍河西,卻是手拿把攥,沒有絲毫難度。
曹操借鑑荊州之戰的教訓,深怕一旦陽平關久攻不下,師老兵疲,張魯和劉璋脣亡齒寒,結成抗曹同盟,聯兵對付自己。所以,決定暫緩進攻漢中,改爲經略河西。
河西走廊,張魯不算陌生,當張魯得知曹操大軍向河西縱深處挺進時,張魯便做出判斷:曹軍一時半會,絕難從中抽身而退。
張魯的判斷,完全有其道理:河西地面上聚居的都是些什麼人?那可不是守着土地耕種爲生的漢人,而是遊牧爲主,四處爲家的胡人、羯人、羌人。
別看他們人數較之曹操大軍不多,但勝在進退靈活,曹軍進,他們便退,然後伺機深入曹軍身後,斷曹軍的補給。
他們的士兵,每人都有不下三匹戰馬,真打起仗來,絲毫不吝惜馬力,奔走如風,幾千人的隊伍,日行四五百里,稀鬆平常的事。
曹操大軍到達一處,要想站穩,就只有就地築城防守,纔能有效的應對這些胡人的騷擾。但築城哪是一時半會就能成就的?
從這個角度看,張魯據此得出曹軍一時半會不會撤出河西的判斷,完全正確。
張魯的兵馬此時都已經調動起來,大軍在握,什麼事也不幹,再度解散,退回原地去,張魯感覺有些太過浪費。好不容易把人聚到一起,那就怎麼也得尋個對手打一架。
搶出陽平關,攻打曹操的城池,張魯還真沒那個膽量,於是,西川的劉璋,就成了張魯選擇的對手。
反正張魯跟劉璋的關係,一直就很僵,邊界上小大小鬧一直就沒停過。只是兩邊內部都有各自的問題,大規模交戰,倒是一直沒有發生。
張魯這邊,以道教立國,兵馬都是由教衆組成,平時都是散居各地,種地務農,操持各種職業,養家餬口。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才聚在一起,組成傳統意義上的軍隊,對外作戰。
所以,不是非常的理由,張魯一般不會大徵兵,因爲徵一次兵,國家財稅就要少好多不說,還要搭進去不少軍費開支。張魯算是當家的知道柴米貴,手頭有倆錢,知道省着花。
劉璋那裡,嫡系兵馬拱衛成都,分散各地的兵馬,雖說名義上也是劉璋的人馬,但劉璋卻不用花費一文錢用來養兵。既然劉璋不掏錢養活他們,劉璋要調遣他們,自然也需要費些力氣。
西川與漢中的邊界戰事,顯然不足以讓劉璋費那個力氣。更不足以讓張魯大徵兵一次。
但現在不同了,張魯的兵馬已經大聚,既然曹軍跑了,那西川與漢中的邊界小摩擦,就成了張魯動兵的最好理由。
劉璋雖然昏庸,但手底下不乏智謀之士,張魯徵兵令下去,就有人提醒劉璋,要做好應對漢中的戰爭準備。
劉璋雖然捨不得調集西川各地兵力,趕赴西川與漢中交界處,卻毫不吝惜一紙文書,告知邊界將士:提高警惕,準備打仗。
張魯兵馬的異動,西川第一時間偵知,並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迅速傳報成都劉璋。
劉璋一聽張魯大兵即將壓境,頓時有些慌神:他有些自知之明,自己這個西川主,可不是靠兵打出來的,完全是靠着父親劉焉傳下來的。就是劉焉,也不是鐵血之人,他能取得西川,完全靠着一紙朝廷任命書而已。
劉璋父子在西川,就沒經歷過大陣仗,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與西川各處的豪門貴族和稀泥,搞妥協。
現在,刀兵之禍近在眼前,從未打過仗的劉璋,頓時有些六神無主,幾次召集手下謀臣,商議對策。這個時候,早已被馬良說服,與劉備暗通款曲的法正,看到了機會。
別人如劉巴、黃權、趙累之輩,只知大談特談雙方兵馬數量和資源優劣,渾然不考慮劉璋的個人實際情況。只有法正,瞅準了劉璋不願打仗,更不會打仗的特點,瞅着一個夜黑飛高的晚上,獨自來找劉璋獻策。
法正的計策非常簡單,在多數現代人眼裡,簡直就是漢奸想法無疑。但在劉璋眼裡,卻是難得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