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

“呼,呼,蒙古人應該追不上來了吧。”兩名幾乎東倒西歪的軍兵用盡最後的力氣,小心翼翼的放下擔架,魏小乙傷勢很重,經常處於昏迷狀態。其餘的軍兵緊緊抓着武器,觀察着小山下面。全軍軍兵們儘可能的照顧着軍佐,在剛纔的混戰中,他們也沒有放下擔架,想方設法突圍到了這座小山上。

就在兩個時辰以前,他們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戰鬥。

儘管擊敗了董俊,但是蒙古軍的騎兵隨即如旋風般趕來,高俊事先有所察覺,讓全軍及時撤入了密林,蒙古人立刻掩殺進來,密林成了雙方激烈戰鬥的場所。太平軍擁有全亞洲最好的步兵,而蒙古騎兵也是天之驕子,在樹林中很難辨清旗號,雙方很快陷入了混戰之中。

高俊等人儘可能的收攏部隊,一點點辨認着方向,樹林外面響起了令人不安的馬蹄聲,蒙古人正在查找密林的邊界,並打算包抄這裡,如果他們全軍撤出並且放起火來的話,那麼一切都完了,儘管在樹林裡的戰鬥步兵佔優,但是高俊必須突圍,重新進山。

沒工夫探討了,高俊下達命令:“潘統制率領兩個旗先反衝一波,讓敵軍以爲咱們要全軍突擊,剩下的人跟我往北走,先甩脫這股敵軍,到密林邊緣處釋放信號,搖動旗幟,讓散落各部向咱們靠攏,信號放三次,咱們就離開密林。”

蒙古人也感覺到了在樹林中戰鬥的吃力,潘正剛一反擊,他們竟然就直接敗退了。蒙古人不願意在樹林裡面與強悍的太平軍步兵交戰,他們就像高俊所預料的那樣,直接退了出去。外面蒙古語的呼號連天,是在準備放火。

不過,高俊也得以從容地匯齊軍馬,剛纔在密林的戰鬥當中太平軍未落下風,大家原本慌亂的心情也稍微平靜了一些,此時樹林之外蒙古騎兵如雲如風,不時的還向裡面晃動的人影投射鋒利的箭矢。

趁着這短暫的機會,高俊作出了佈置。

“咱們距離山口並不遠,大約是走一千步的距離,蒙古人的騎射手就算是再厲害,這走一千步的時間內也不能給咱們造成什麼大損失。所以,他們只能用重騎兵直接衝陣,把咱們撞垮撞散,咱們要更硬一些,一定不能被蒙古騎兵破陣。

稍後,把軍馬均分成三份,彥真你居前,我居中,孫統制居後。各自豎立大旗,走的不必太快。潘統制向前走一百步,一擂鼓。我隨後跟上,一直走到潘統制後面,一擂鼓,然後是孫統制,周而往復。不求走得太快,但一定要穩!”

潘正和孫庭即刻領命,開始分配兵馬,而高俊又特意囑咐劉德:“軍樂隊剩下的人集中起來敲鼓助陣,走一百步一擂鼓,三百步吹號角,五百步敲銅鉦,全軍山呼!”

太平軍從密林裡面衝出來,向山口發動最危險的突擊,這將是血染的一段路。

從密林到山口的距離很近,至多不過五六百米,然而這幾乎是太平軍經歷過的最慘痛的一場突擊,準備放火的蒙古軍措手不及,但隨即就圍了上來,與太平軍步兵相廝殺。

離開了密林之後,蒙古騎兵的威風再次顯露出來,一次又一次的衝散了太平軍的隊形,他們的重騎兵強悍有力,敢於近戰肉搏。即便是不依賴於戰馬的衝擊力用馬槍殺敵,也可以直接衝到近處,憑藉居高臨下的優勢用鐵鞭橫掃。

這五六百米的距離內散佈着無數屍體,然而太平軍敗而又整,擔任前鋒的潘正站在所有人前面,親自持槍開道,兩軍的吶喊聲如同天崩地裂一般,真可謂是鬼神變色。

許國、馮達、張惠等人位居前鋒的位置,這幾位是太平軍當中有名的悍將,一往無前的用大槍突破敵軍,一點點的向前拱,每走五步,隊正們都會敲一下木柝,走十步,就搖一搖旗幟,走滿一百步的時候,好多人感覺這輩子的力氣都用盡了,蒙古騎兵反覆衝擊,隊形搖搖欲墜,然而走滿這100步之後,他們就迅速停了下來,原地結陣,防禦蒙古騎兵的衝鋒。

高俊的本部在鼓聲中前進了,他們的槍尖對着潘正的隊尾,在這兩陣之間的蒙古騎兵奮力衝殺,一次又一次的擠進高俊的隊形當中,甚至有衝得快的騎兵直接衝破了步兵的陣型,一直殺到軍陣中間旗鼓隊那裡。

但是逐漸靠攏的兩個陣型彷彿是正在漂移的兩塊大陸,雖然緩慢,但是巨大的力量不容抵擋,之間的縫隙越來越窄,蒙古騎兵最後不得不從中撤出。

驚天動地的鼓聲又一次響起,孫庭的人馬也開始前進。

三軍的交替前進,越來越快,彷彿是一節正在蠕動的鐵蟲,但是他們周而復始的運動就像是天體運行一樣幾近無法被阻擋,每一次合攏又分開,地面上就會出現一層敵我雙方交互的屍體。

太平軍勇猛的行動終於徹底撼動了蒙古人的信心,他們也無法忍受如此巨大的損失,騎兵們開始後撤,運用弓騎兵在遠處騷擾射擊,但是這對太平軍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老兵帶着新兵,貼軍扶送傷員,一起向山口那邊涌去。

在距此不遠處的一面高大的白色大旗之下,那個令人畏懼的男人親眼目睹了整場慘烈的戰鬥,也看到了蒙古騎兵是如何退出戰場,在這短短的五六百步之間,又是橫七豎八的躺臥着多少屍體。

從進攻山東開始,蒙古軍中蒙古人的損失已經接近五千。

就連高俊也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危險,雖然陣型散了,但敵軍也退卻了,距離山口也只剩下了兩三百米的距離,難道敵軍還會突然再發動突襲嗎?他們有這樣的力量嗎?

高俊並不知道鐵木真就在此處,兩人的第一次交鋒以鐵木真的勝利告終——正當太平軍們向山口涌去的時候,怯薛軍發動了突襲,高俊親眼看着軍隊如何崩潰,剩餘的人或十或百的衝進山口,被蒙古騎兵追擊,散落在各個山頭。

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七章 牛(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尾聲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尾聲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尾聲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章 劫(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