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

濟南城丟了一點也不意外,蒙古人的力量都在圍剿紇石烈師靖,城內除了十幾個蒙古士卒之外,再就是一千河北軍兵。這些人早就心懷不滿了,而且其中有不少人當年曾經被高俊所救,現如今濟南境內有人打起了高俊的旗號,這幫人當然偷偷派人去聯繫,裡應外合破了濟南城。

十幾個蒙古人全滅,黃承舊當時正在衙門裡寫文章,得到消息之後連官印都來不及拿,直接翻牆逃走。田匡大搖大擺的走進衙門,桌案上的硯臺還沒有幹,他拿起那篇文章,不由得啞然失笑。

題目叫做《弟子規》,寫的都是些父母子女的事情,恰好趙永也進了來,田匡將這篇文章遞給趙永:“姓黃的這是怎麼了?開始當私塾先生了?”

趙永接過來略略看了一遍,搖搖頭說:“這文章看似敦厚,實則陳腐,這是爲蒙古人製造順民呢。”

田匡點點頭,把紙揉成一團,直接丟進了香爐裡,兩個人即刻出發,趙永點齊倉庫分發糧食,向濟南城內的百姓宣講道理,而田匡則帶兵緊守城防。

按照事前的考慮,他們不會在濟南久留,帶走足夠的給養之後就要離開,而濟南城牆的狀況更是肯定了這種判斷,此時城牆破損嚴重,蒙古人進城之後沒有修繕城牆,反而還扒毀了一段。

田匡也來過濟南城不少次,但是此時的濟南無比蕭條,房屋皆被焚燬,以往大明湖畔蓮花十里,現如今河水卻有一股淡淡的臭味。

“城破之際,宣撫副使顏盞天澤等濟南士庶數千人投大明湖而死,屍體到現在都沒有清乾淨。”隨同的河北義軍指着湖水,說話間也不免傷感。

義軍在濟南城內招收了兩三千人,又奪取了大批軍器糧草,順便將之前被擄掠的女子全部解救了出來,一下子實力大振。他們大搖大擺地撤出濟南,繼續向東行動,而追擊來的蒙古軍僅僅收復一座空城。

繼續追擊搜殺是危險的,當地百姓已經同蒙古軍勢同水火,很少有願意與蒙古人合作的,但是背後下藥放火捅刀子的倒是真不少。一旦作戰失利,義軍們就會往田地樹林裡面一鑽,脫下盔甲埋藏好,然後藏到農戶裡,當蒙古人追上來的時候,平時勤勤懇懇的老農和嘴碎的老太太就會指天罵地的發誓那是他們的兒子,而鄰里左右也都紛紛作證。

但是蒙古人一撤走,這個孝順兒子就會換身衣服,從另一個方向出村,按照預先約定的道路到附近村落裡去尋找在村裡的義軍同袍,於是乎隊伍又重新彙集起來,再次發動進攻。

不勝其煩的蒙古人選擇了使用血腥手段,他們在遙牆鎮下游連續屠戮了幾個村子,讓百姓們大爲震恐,對義軍的態度也冷淡起來,河北義軍的處境開始有些不妙。

但是蒙古人也沒有把全部的力量用於對付義軍,因爲另一隻讓他們頭疼的軍馬也在最近發起了行動。

高守約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好不了了,這又是一次長達三天的昏迷,醒來之後卻覺得清醒了一些,趕緊問在身旁服侍的人:“現在走到哪裡了?”

“回使君的話,在濟陽縣。”

“怎麼還在濟陽縣?咱們在這裡逗留了七八天了吧。”

“已經十天了,使君您這次昏了三天多。”

“這是什麼意思?我病了就不走了嗎?把,把師靖給我找來。”

“師靖郎君還在營帳裡休息呢,這兩天濟南那邊的抗蒙義軍鬧得兇,蒙古人對咱們的進攻削弱了,郎君好容易。得以休息兩天……”沒有說的是,師靖現在酩酊大醉,這幾天他連飯都不大吃,每天只喝幾碗酒。

高守約不說話了,儘管身體虛弱,但他覺得自己的腦子還很清醒:“他是不是覺得我老不中用,過不去這北清河?”

“使君可千萬別如此說,使君洪福齊天,一定能夠傷病痊癒,到時候大軍再渡過北清河也不遲。”

高守約這次真的沉默了,他想動一動手指,但是卻感覺自己的身體輕飄飄不聽使喚,好像還躺在牀上,好像又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從牙牙學語到束髮受書,過往的一幕幕在眼前不斷呈現。

“我累了,你去給我沏杯茶。”高守約輕輕的說,服侍的人有些驚訝,但還是小跑着出去準備。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高守約不知爲何,卻突然想起了這首念奴嬌,年輕讀書時品不出其中的韻味,還覺得蘇軾真是浪費了,前面寫的如此豪氣,卻在後面不繼續噴薄下去,反而千迴百轉。當年在州學,一衆學子研究着如何給蘇軾重寫下半闋,現如今才感覺到其中包含的無窮深意。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樽還酹江月。”高守約掙扎着起了身,他已經不再年輕了,直到此時此刻,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早就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老人了。但是年輕時候的事正在不斷涌現,高俊也浮現在眼前。

當初在壽張縣關於金朝國運的對話還記憶猶新,這幾年來,高守約拼盡全力阻擋高俊的預言發生,但是天下大勢無可逆轉的嘲笑他,多情應笑我,自己這些年的嘔心瀝血,彷彿也只是自作多情,等到大金這座大廈轟然倒塌,自己爲之付出的一切都留不下。

高守約從來沒有見過那條東去的大江,但是當火焰燃燒起來的時候,他彷彿坐進了滾滾長江之中的小舟,自白帝城而下,一日千里,蕭蕭落木中猿聲不斷,峨峨瞿塘間灩澦如馬……

師靖看到帳篷的火光時,一下子酒就醒了,全軍將士都集結來,無言的看着高守約正在燃燒的帳篷。

師靖身披兩創,連續戰鬥,從旦至暮,終於將敵軍拖出去近十里之遠,而趁這個機會,還留在營地裡的家屬們突然向南狂奔十里,在老鸛灘一帶渡河東去。

而蒙古軍在營地未留一兵一卒,直到晚上的時候,遠遠的望見營地中無燈火,才意識到形勢有變,衝進去的時候,只見帳篷旗幟還在,人員早就撤走了。

同樣也因爲蒙古人判斷失誤,紇石烈師靖也得以帶着殘餘的觀州兵馬,在北面同樣強渡。

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六章 決(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三章 伏(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九章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尾聲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