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軍隊(下)

“都?”軍兵們又疑惑起來,都這個編制大家是知道的,金軍當中,牢城軍、鎮防軍都是使用漢軍編制,有都這一級,約一百人。大家只是不明白,已經有現成的押剌謀克的番號,何必多費勁,搞一個都呢?

箇中緣由,高俊和何志也十分明白:這支部隊將是他們未來的種子,務必要儘可能削弱一切舊女真軍隊的痕跡,百戶、千戶這種世兵制的東西,高俊還沒有多大興趣,在他的理想中,未來的軍隊應該是一支由有榮譽感的職業軍人、保衛家鄉的民兵、應募的伕役和服務人員三級組成的。

軍兵們自然不知道高俊二人的理想,也只是小小的質疑了一下就作罷,都作爲編制存在的時間很久,範圍也很廣,大家還是可以接受的。

至少在隋唐時代就出現了都的編制,在唐晚期,由於藩鎮割據,封爵無度,都相應的人數也越來越少,等到北宋初年的時候,一都只有百人左右,步兵都首領爲都頭,騎兵都的首領稱作軍使。這一編制固定下來,金朝加以承襲,對自己手下的漢族雜牌軍延續了都的編制。

但是高俊並不打算完全照搬牢城軍那種簡陋的組織編制,他需要一種堅強、可靠、還能夠擴張的軍隊編制,這方面的問題他和何志也討論了很多,已經確定了具體組織編制,等到稍後的募兵工作結束之後,就會公佈這一編制。

何志也親自動手擂鼓,高俊再次重申了命令,願意應募的人都站出來。

潘正器宇軒昂,大步流星,第一個走了出來,大家都知道潘正是高俊、何志也二人的鐵桿,這麼熱心也不奇怪。由潘正帶頭,馮達、樓升幾個人招呼着,貼軍一下子站出來不少人。李銘等收攏的潰軍也站了出來。

周虎也帶着幾個正軍出來了,大部分是當初溫敦傑十人隊、後來的教導隊的成員,這些人也跟了高俊很久,高俊個個都叫得出來名字。沒想到的是,一個小個子女真人也走了出來,高俊仔細看了一眼纔想起來,這個是當初和周虎比武的那個五短身材、形貌崢嶸的女真槍棒高手,這個人也想留在軍隊,讓高俊心裡大感快慰。

張成武帶着和他一起出走的礬山縣公使們出來了,趙汝凡自然也站到了應募之列。

僧虔、郭延嗣、孫庭等幾個人自然早早地就出來應募了,四方加起來,應該已經到了一百人。

高俊二人都在心裡點點頭,現在的情況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這種事情,事前兩個人自然摸過底,找潘正、周虎、李銘等人瞭解過情況,估計過應徵人數。

事實證明,潘正這個人雖然有點“苦大仇深”的脾氣,但是關鍵問題確實拿捏得住,他對貼軍應募情況估計很準,站出來的人數、範圍都和他說的差不多。

周虎說的就不準的,多說了不少人,真正站出來的根本沒有那麼多,他看到這情況,顯得十分侷促,好像想回去多拉幾個人出來,但是被高俊眼神制止了。

潘正畢竟是貼軍的領袖,自然估計的準,可週虎是個邊緣化的漢人正軍,對於大部分正軍的情況不瞭解,能圈出正確的範圍就很好了。高俊還是首先在心裡責備了一下自己。

張成武、趙汝凡的情況就更糟了,偌大的一個礬山縣,大部分災民互相之間都不認識,誰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事前趙汝凡吞吞吐吐半天,最後告訴高俊二人自己不知道誰會應募;張成武倒是直白,表示縣民幾乎不會有人應募,但是自己肯定能把全部公使、弓手帶進去。

何志也開始點查,空地上總共站了九十九個人,算上高俊、何志也是一百零一人。

高俊不動聲色:“李小七,你出去!”

李小七是隊裡唯一的未成年人,當然要把他排除在外,事前高俊、何志也二人就商議過,只要一百人,少了就算了,多了就按照年齡順序,把少年們排除。

“我不,我跟着高大哥!”李小七叫着,但是周虎提起他的耳朵,直接把他拽了出去,人羣裡面爆發出鬨笑聲,白卉、陸娘等幾個女子也掩口而笑,倒是敏丫頭擔憂的看着李小七。

看着人數滿足了,高俊開始宣讀任命書。

“高某領受軍使之職,軍使者,爲軍兵首長!”全軍的指揮爲軍使,自然由高俊擔任。

“孫庭領受軍佐之職,軍佐者,僅次於軍使,負責全軍日常操練,戰時協助高某指揮全軍!”高俊宣讀了下一篇任命書,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之前,大家都覺得何志也肯定是二把手,但是高俊創造出了這個軍佐的副職,卻交給了不知從哪來的孫庭,奇哉怪也!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何志也,但是他雲淡風輕,就站在高俊旁邊,孫庭十分意外,甚至沒有取走任命,還是在高俊的催促下才上來領命。

“何志也領受軍判之職,軍判者,後勤、財務之官,掌管伙食、醫藥、糧糗、賞賜,執掌全軍賬簿。”高俊讀完第四張任命,人們又小聲議論起來,一部分人幸災樂禍地覺得高、何兩個人定然是關係破裂了。但是少部分人立馬意識到何志也這個職位是爲接管民政做準備,以後押剌百戶的局面大概就是高俊上馬管軍,何志也下馬管民了,何志也依舊是當之無愧的第二人。

何志也就站在高俊身旁,一轉身就拿到了自己的任命,微微笑着打開檢驗了一下,似乎自己就該是這個位置,倒是下面的孫庭一直很不安,只剩下一隻眼睛的臉扭得厲害。

高俊顧不得這幾位的感受了,抓緊時間宣讀下面的任命。

“下面是什將、承局、押官之任命!”

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尾聲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四章 魚(下)尾聲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尾聲第五章 犯錯(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尾聲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尾聲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尾聲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尾聲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三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