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

高俊對於火槍的發展歷史瞭解的並不多,而何志也雖然也是紙上談兵,但好歹也是見過幾張紙,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有機會製作出合格的火繩槍,當然要更加費時費錢。

火槍的基本原理,就是用火藥池中火藥爆燃的壓縮氣體把槍膛中的彈丸推出去。而火門槍與火繩槍的區別就在於如何點燃藥池裡的火藥。通常而言,火門槍會在藥池上留一個火門,一人持槍,一人用火種直接點燃火藥,這必須兩人操作,而且速率很慢,最要命的是,由於點火的濃煙與火光,瞄準開火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而火繩槍則在,藥池側面加上了一個金屬掛鉤,在上面掛上一個特殊製作的火繩,這種火繩燃燒很慢,可以用來點燃藥池裡的火藥,使得火槍變成了一種可以單人操作的武器,最重要的是,也使得瞄準變成了一項有意義的工作。

不過何志也隨即就意識到添加一個掛鉤有多困難了,根據地裡的銅鐵匠和首飾匠人都被集中起來,花了好久的功夫,才製作出一百二十支合格的火繩槍,而預算已經花超了許多。

萬般無奈之下,何志也暫停了火繩槍計劃,將這一百二十支火繩槍裝備前線部隊,並附信告訴高俊,讓他儘可能的報告火繩槍的戰鬥效果。另一方面,則集中精力製作更原始的火門槍,並且採用了更便宜的鐵原料。

這種普通火門槍製作起來就容易許多了,在一根長長的木杆上像是裝槍頭那樣裝上一根一尺半的槍管,每次戰鬥前點火發射,一般來說,訓練有素的士兵能在3~5分鐘之內打出兩發來。

而發射完之後,士兵又可以拿着這玩意兒衝到前線當錘子用,不過在看完介紹之後,高俊還是苦笑一下,這種火器並不算實用,火槍錘子也不算順手,只能發射一次讓它的實用性大大降低。

只不過,相比鐵料來說,高俊更缺人力,尤其是弓弩手,所以還是笑納了三千多把這樣的火門槍,並準備集中使用幾次。

相比於以上這兩種武器,裝備最多的則是更原始但是效費比極佳的突火槍。

這武器的原料是漫山遍野隨處可見的毛竹,在江南幾乎是俯仰皆是,幾貫錢就能買上一大捆。

在經過特殊的鞣製處理之後,竹筒可以變得非常堅硬,彷彿是天然製造的優良槍管,將碎石放入其中點火噴射。在條件良好的狀況下也能有六十尺以上的殺傷距離,這種火槍的威力當然要比金屬槍管制作的火槍小許多,但是在極近範圍內對於有甲目標也能造成一定的傷害。

這樣的突火槍,光軍足足準備了一萬多根,與噴火槍的數目不相上下。那些原本體檢中不太合格的淮南士兵正是扛着這樣的武器加入光軍大軍當中的,每個步兵營都將一個步兵都替換成了這樣的火槍步兵。

不過也正是因爲新兵太多,就連這些槍手的隨身武器都很難統一配備了,有用單刀的,也有用小斧的,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何志也下親自坐鎮大名府指揮物資轉運,準備爲光軍提供一批新的軍器,而工政府方面,則又提出了科配軍器的建議。

生活在21世紀的高俊和何志也也在史書上讀過,但從沒想到科配軍器居然是如此常見而理所當然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把製造武器的任務分攤到各家各戶,作爲一種特殊賦稅。

金朝的科配軍器制度發展的極早,負擔也很重,海陵王南征的時候,居然讓全國上下每家每戶都要上交,一把弓,在高俊眼裡這簡直就是瘋了。

即使在之後的金世宗時期,科配軍器也是各路州的常例,居民們每年都必須爲國家上交一定數量的弓箭刀斧才能算完糧納稅。而各州還有也徒刑犯人爲勞動力的作院,製作各類軍用器械。

吳廣亭的建議就是如此,他希望根據地能夠重新恢復科配軍器制度,讓百姓們上交火槍所需的鐵彈石彈,以及弓箭刀槍等各類軍器,也包括將繳獲的蒙古盔甲剪散之後重新編組成光軍制式盔甲的模樣。

這實在是再愚蠢不過的建議,以至於高俊開始認真的考慮將吳廣亭動一動,去年的煤礦事故,雖然高俊也承認自己是第一責任人,但他對工政府也並沒留下什麼好印象。

和王澮談話的時候,高俊豪不諱言自己的怨氣,認爲吳廣亭的才能不過是一個縣尉,是自己這麼提拔他,以至於讓他擔任了自己無法完成的責任,他擔心郭延嗣的悲劇再一次重演,覺得還是將吳廣亭留在日後的山東路機關爲好,不再繼續提拔。

而工政府的責任,高俊考慮讓李冶接受,這是一位有才華的數學家,也算是專業對口。科配軍器斷然不可,但是出錢收買軍器,作爲農民副業倒是可以。

負責記錄每一次會談要點的程元鳳不動聲色的奮筆疾書,但在他的心裡正泛起一陣陣的波瀾,沒有想到看上去溫和的高俊私下裡對下屬的評價還挺刻薄。

這不是什麼惡意的貶低,而是最真實的想法,高俊所思所想的似乎總是與常人迥異,而他當領導的方法也從來與儒法兩家都不相合,甚至於程元鳳甚至無法從自己讀過的先賢經典當中找出一個與之相似的類比。

這不是程元鳳個人的感受,包括元好問在內的許多讀書人在面對高俊的時候都會有如此的感覺。元好問就曾私下對傅起說過,高俊此人寬宏大度,又不擺架子,但是自己與他交往卻覺得十分疲憊。

人都是有自己的思維慣性的,高俊也喜歡把自己在21世紀中得到的一切投射到現在來解決問題,這固然讓她吃了很多苦頭,但也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某種程度上也總是能欺騙他的對手們。但同樣也使臣僚對高峻的想法總是不能及時理解合拍。

王澮從來沒有做過類似的表示,但是程元鳳能看出來,他同樣也覺得與高俊交往很累,但是,畢竟王澮老謀深算,高俊又向來對他尊重,比起元好問等人來說,已經好了許多。

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尾聲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章 糧(下)尾聲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尾聲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