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這就是歷史

朱溫雖然已經知道長安城被奪了回來,可他也聽到了孟楷下令血洗長安城的消息,朱溫心中暗歎。作爲義軍,卻做出這等事情,這和那些殘暴的官軍有什麼區別?還談什麼拯救天下蒼生!還談什麼救黎民於水火啊!

可朱溫真的很無奈,因爲他也瞭解孟楷爲何會做出如此的舉動,因爲自己也曾在廣州下過同樣的命令,“洗城”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讓無數鮮活的生命慘遭荼毒。這兩個字有可能只是身在上位者的一時激動說出來的,有可能當時他們真的不會去考慮後果,可一旦他們清醒過來以後,他們可能會後悔莫及。但那些無數慘死的生命卻再也活不回來了。

亂世人命賤如草,無論是普通百姓,或者是職業的軍人,仰或是曾經位高權重的皇親貴胄、勳貴重臣,還是富可敵國的富商大賈,都無時無刻不面臨着死亡的考驗。朱溫作爲一個二十一世紀過來的穿越者,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該有憐憫之心,因爲在這個時代,軟弱就註定要被更強大的勢力吞併,接着被殺或者是鬱鬱而終。

所以朱溫要變的更加的強大,只有那樣,他纔有力量保護自己的親人、朋友,也只有那樣他才能讓更多的人不再過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在這一刻,朱溫想起了秦始皇,秦始皇一統天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分裂局面。統一了文字和律法,這在中國歷史上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進步,具有里程碑的作用。雖然經兩世而亡,卻沒有人能否認秦始皇在歷史上的地位,即便是他雙手染滿血腥。

經過這些年跟着黃巢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他也清楚的瞭解到黃巢根本不可能一統天下,歷史也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黃巢過於注重江湖的義氣,一些老兄弟有了什麼過錯,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假裝看不見,甚至像尚讓幾次三番吃了敗仗,黃巢也不過輕輕責備幾句而已。

也就是說,黃巢只能是一個草莽中的豪傑,卻不是天下的明主!

朱溫又一次想到了既有的歷史,自己真的要背叛一直以來對自己愛護有加的師尊黃巢嗎?那樣以來黃穎將作何感想?可這是歷史的大趨勢,歷史之所以如此發展,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結果。自己一個普通人,真的能夠改變這一切嗎?如果歷史不能改變,李克用、楊行密、董昌、秦宗權等等這些一個個在歷史上雄霸一方的人物都即將陸續登場,自己真的能夠如歷史上的朱溫一樣跟這些人抗衡嗎?

他不知道,他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利用自己前世記憶中對歷史趨勢的瞭解,趨吉避凶,儘量讓自己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生活下去,不讓自己成爲別人鐵蹄下的犧牲品。在這一刻,他根本顧不上所謂的天下黎民,他所能顧及的只有自己和自己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爲了自己,也爲了他們,他不想再這樣渾渾噩噩的下去了,他要變強,哪怕真的被世人所唾罵,也在所不惜!因爲他已經經歷過一次死亡,他清楚的瞭解死亡代表着什麼,死亡就意味着你以後再也無法見到你的親人、朋友、兄弟。如果他死了,誰去照顧兩個年幼的侄兒?自己又如何能夠面對爲自己而死的朱存?

雖然他不知道朱存算不算是他的親哥哥,可他一直是把他當成親哥哥看待的,朱存也一直對朱溫這個弟弟愛護有加,並以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弟弟的平安。朱存臨死的那一刻,朱溫終生都不會忘記,對朱存的兩個兒子,他朱溫一定會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就算是爲了兩個侄兒,朱溫也一定要讓自己變強,一旦有人傷害了他的親人或者朋友,無論他是誰,朱溫都一定會讓他們付出沉重的代價!他清楚的知道,在這種亂世,只有比別人更狠,才能夠真正的生存下去,如果你跟他們講仁義道德,給他們講道理,那麼你的唯一下場就是成爲別人鐵蹄下的冤魂。

朱溫目光堅定的看着窗外的夜空,用大腦去想象着長安城被洗城的畫面,那些影視劇中的屠殺場面紛紛涌入他的腦海,可他清楚的知道,那些影視劇中的屠殺場面,根本無法跟真正的屠殺相提並論。因爲他在廣州就親身體會過屠城的慘狀,並且下達屠城命令的就是朱溫自己。所以今天他朱溫沒有任何理由去譴責孟楷或者是黃巢,因爲他知道,人在憤怒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理智可言。

“徐懷玉也應該到了許昌吧,也不知他能否成功的刺殺掉那個老太監楊復光?有沒有遇到什麼危險?或許我真的不該讓他去許昌,我自己都幾次試圖改變過歷史,可卻沒有一次成功過,又何必去讓徐懷玉去冒這個險呢?”朱溫想。

可他又想到,如果沒有自己,五代的歷史會不會真的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下去?如果沒有自己的出現,有可能黃巢的義軍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經被剿滅了。還有東都洛陽的那次,如果沒有自己的努力,劉允章真的會投降嗎?還有一個對江南形勢影響巨大的呂用之,也可以說是朱溫給弄到高駢身邊的,如果沒有自己的刻意安排,能征善戰的大唐第一戰神高駢豈會坐視黃巢橫渡長江穿越千里長淮而不顧?

到底是朱溫的到來造就了唐末這一段的歷史,還是既定的歷史軌跡不得不如此發展?朱溫寧可相信前者,他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自己的到來,這一切的一切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有時候他真的想一個人隱居深山,不去理塵世的紛亂與殺戮,可如今的天下真的有那種沒有紛爭與殺戮的地方嗎?朱溫不知道,但他清楚的知道隱居的日子並不好過,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爲了能夠活下去甚至不得不以乞討爲生,最後還是在街頭凍餓而死。

他不想過那種以乞討爲生的生活,更不想凍餓而死,所以他只有奮鬥,努力的在這個亂世生存下去,不管以後如何發展,他都要儘自己的努力去儘快的結束這段紛亂的局面。爲天下黎民蒼生,也是爲自己。

想通了這一切之後,他心中豁然開朗,甚至他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如果自己真的當皇帝,是否會給天下黎民帶來幸福?可這個想法在他腦中只是曇花一現,因爲他知道,想在現在這個紛亂的天下脫穎而出,難如登天。

想一統天下不可能如電腦遊戲中的那麼簡單,更不可能如那些網絡小說的寫手寫的那樣輕而易舉。因爲他知道這是現實,雖然有時候他感覺跟做夢一樣,可他清楚的知道這就是現實,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傻子,那些手握重兵的傢伙又有哪一個不想當皇帝?

可朱溫這個人就是那種不服輸的性子,不管是在以前還是現在,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他還是朱日光的時候,作爲一個炊事兵都能得到軍中“第一快刀”的稱號,可見他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哪怕要比別人付出許多倍的努力,他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朱溫,做廚師的時候是那樣,做將軍的時候也是那樣。

雖然他知道歷史上的朱溫最後是做了皇帝,可他並不認爲自己就可以不需要努力,因爲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讓自己或者是自己的軍隊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任何人都是一樣,無論你再厲害,就算你是常勝將軍,你也有敗的時候。就算你一生可以打一百次勝仗,可敗一次就可能連命都搭進去。

張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一生跟隨高駢打了不知多少次的勝仗,就在朱溫手裡敗了那麼一次,可就是這僅僅的一次,讓他永遠的埋骨在戰場上。他以前多少次的輝煌戰績都被這一次的失敗而抹殺殆盡,這就是歷史,因爲歷史都是由勝利者寫出來的。這也就是爲什麼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末代皇帝都是昏君的原因。

正因爲那些末代皇帝都是昏君,所以那些取而代之的人才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如果史書上記載哪個末代皇帝是少有的賢君的話,那取而代之的下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豈不是亂臣賊子了?能寫出這種史書的史官唯一的下場就是被抄家滅族,所有看過他寫的書的人也必定會以各種藉口被滅口。

新朝代的統治者只會讓有利於他們的歷史記載下來,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不利於他們的東西傳之後世。這就是歷史,現在我們能夠讀到的歷史大多都是如此產生的,可笑的是我們也不得不把這些人爲的主觀寫出來的歷史奉爲正史。因爲除了這些,不可能找到任何不利於他們的隻言片語。

除非是時間很短的朝代,比如說後梁,朱溫之所以被後世所唾罵,正是因爲後梁太短暫了,如果後梁王朝像漢唐一樣可以存在三四百年的話,朱溫在歷史上的地位絕對不會低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歷代的賢君。

歷史就是這麼來的,所有字面上能夠找到的歷史都肯定是被人爲加工過的歷史,後世的所謂的專家學者們竟然因爲那些史書的字面上的理解爭得面紅耳赤,實在是可笑之至。

卷末語第一一一章 舂磨寨的由來第十八章 朱溫的打算第一六二章 洛陽告急第二十二章 用兵淮南第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副老花鏡第四十三章 韓建挾主第六十六章 真的是你嗎第二十三章 造訪朱府第一零三章 尚讓提親第六十六章 滅魏博牙軍第一五三章 秦宗權退兵第一章 李罕之來了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九十章 朱溫降唐第四十九章 二師兄楊行密(上)第八十九章 楊信的心思第一一一章 上兵伐謀第一五二章 中原混戰(下)第一一四章 智取鹿邑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三十八章 李振來投第一九二章 武學宗師第十四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五章 美女老師第一二五章 大戰王滿度(中)第六十八章 遷都第三十六章 康君立之死第一三五章 西進潼關第二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一七九章 在世華佗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三十八章 天遁劍法第四十三章 韓建挾主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五十七章 進駐同州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八十六章 難道這裡纔是南少林第二十章 孔孟能做什麼官第五十四章 引線問題第九十二章 有緣無份第三章 李克用的仿造火槍第八十三章 鐵血阻擊戰第一四一章 誰推倒了誰第一三七章 關中秀才第四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十二章 張浚的抱負第八十八章 朱晃這個名字的由來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戰第七十三章 曹師雄的窩囊氣第七十六章 李曄的謀劃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一三六章 偷樑換柱第十六章 大明宮第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副老花鏡第一四三章 夜襲敵營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三十四章 製造火藥第八十一章 深夜突圍第三十九章 出兵澤州卷尾語第一五一章 中原混戰(中)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一六二章 洛陽告急第十九章 我成全你第八十二章 北伐滄州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一零五章 入主宣武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敵第一七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四章 名將高行周第九十九章 長安的困境第一零九章 朱溫迎母第四十一章 雲州叛亂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七章 比竇娥還冤第七十一章 宜君寨大敗第一七二章 佔濮州第三十章 與徐懷玉交手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五章 攻城殺器第八十五章 幽州城陷第九十三章 中計了第九十四章 大將周德威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八十七章 恭迎刺史回城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一八五章 兩路援軍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四章 乞丐變美女第六章 糖醋排骨第五十四章 引線問題第六十二章 黃巢詐降(下)第一四四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