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環兒的生活還是照例波瀾不驚地進行着,每日裡看看書,練練武,她依舊不注重女紅,不注重將來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家。
綠帽子依舊在尋找時機,把她送進宮裡。
表面上跟呂環兒只有泛泛之交的芷惠卻在背後忙了起來,忙着打壓趙恆別的嬪妃,忙着處理呂環兒遠嫁番邦這件事。主要動作的還是李嫵娘這個不動聲色的娘娘。
在把呂環兒遠嫁之前,還有很多事要做,首先是向皇帝建議,把一個公主嫁給李繼遷,也就是西域的拓跋氏。
皇帝聽到娘娘的這個建議,很是爲難,誰都知道,西域的環境不好,那裡的人文明程度也非常落後,茹毛飲血,野蠻粗魯,不開化,這都是中原給番邦下的定義。皇帝纔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去那個地方吃苦受累呢,千里迢迢的,嫁過去,這輩子就再也看不到了,等於讓女兒去那個地方送死呢。
皇帝可以對別人沒有人性,對自己的兒女還是有親情的,只要他們不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和趙家江山的統治,那就讓他們幸福纔是真的。
李嫵娘根據自己對皇帝的瞭解,知道皇帝爲難的癥結所在,她故意頓了頓,給皇帝充分思考的時間,看到皇帝趙炅搖搖頭,否認了她的建議,這才進言說道:“陛下,如果,我們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認一個公主啊。”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皇帝一共有六個公主,除了嫁出去兩個還有四個公主,怎麼會沒有合適的人選?這是給皇帝一個藉口,一個下臺階的機會。
趙炅楞了一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這才說道:“你說說吧,說說你的想法。”趙炅深知李嫵娘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儘管朝政不允許女人干涉,可是,聽聽又有何妨?最終的拍板定奪的權利還是掌握在皇帝的手裡,皇帝說你行,那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那就不行,行也不行。
李嫵娘看到皇帝開了金口,這才說道:“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認一個宮外的女孩子做乾女兒,就當成我們的孩子,行一個禮,放出風聲來,然後,嫁給拓跋氏,既滿足了他求援的想法,又不浪費我們的錢糧人力物力,打發了他便是,陛下您看,這樣如何?”
趙炅的眼珠子轉了轉,不禁拍手叫好,說道:“好,真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這個主意好,這件事,你來操辦吧,時間上要抓緊,李繼遷可來了三四天了,他最多在京城逗留三個月,過了春節就要回去了,總不能讓他失望而歸啊,那太傷了番邦的面子,我們大宋是個禮儀之邦,怎麼能讓人家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呢?”
祖先爲鮮卑族之拓跋氏。唐朝時因參與鎮壓黃巢起義,被賜姓爲李。西夏王朝奠基者。銀州(今陝西榆林南)人。先祖本姓拓跋氏,唐貞觀初歸唐,
賜姓李。勇悍有謀。宋開寶七年(974),出任定難軍管內都知蕃落使。太平興國七年(982),族兄定難軍留後李繼捧獻地朝宋。他與親信出奔地斤澤(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聯結黨項豪族,抗宋自立。後其勢漸盛,不斷攻掠宋邊地。雍熙二年(985)二月,遣使至銀州,佯與宋都巡檢曹光實約降,至期伏兵葭蘆川(今陝西佳縣西北),誘殺曹光實等,假其旗幟,襲據銀州。三年,附契丹,受封定難軍節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四年三月,於王亭鎮(今內蒙古烏審旗南)敗宋知夏州安守忠部3萬衆。淳化元年(990),契丹封其爲夏國王。
從這段歷史記載看,李繼遷雖然被契丹封爲國王,卻建立在拉攏安撫的基礎上,實際上,李繼遷對契丹沒有好感,仍然想反抗契丹的欺壓,當他接受了契丹的封爵之後,知道契丹一時不會注意到他,這纔來到大宋求援,就是借兵借糧準備對付契丹。在這之前,李繼遷還在夏州打敗了宋朝軍隊三萬人,這就是讓宋朝有所顧忌,意思是,我很厲害啊,你別惹我,你只能幫助我,那麼我就不打你了。雖然是一千年前的宋朝,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是充滿了外交政治智慧的。
正因爲李繼遷打仗很厲害,這才讓趙炅左右爲難,借兵借糧出去,勞民傷財,一旦李繼遷有兵糧在手,反過頭來再來攻打大宋,那就是農夫和蛇的關係了,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安撫李繼遷也不行,他已經跟契丹聯手了,再來攻打大宋怎麼辦?大宋固然不怕戰爭,可是,連年的戰爭給國力造成巨大的損失,殊爲不智。
要說李嫵孃的建議最好,嫁過去一個公主,還不是自己親生的,沒啥損失,還能給李繼遷一個面子,讓他成爲大宋的女婿,女婿總不能馬上翻臉打老丈人吧?就是翻臉也不怕,大宋這邊有理在先,李繼遷師出無名等於敗了一半。對於一個無情無義反覆無常的人,就是他的屬下也會心存不滿的。如果,拒絕李繼遷的求援,那就給了他開戰的籍口,很有鬥爭經驗的趙炅當然不會給李繼遷出兵的藉口。
李繼遷要擴充軍力,擴充地盤,建立更加強盛的國家,就要攻打別人,獲得實惠,這是不可避免的,不是誰都有大宋這麼大的地盤這麼多的人力這麼富足的國家。趙炅心裡想的是,李繼遷願意攻打誰就攻打誰,只要不來打我,那麼咱們就可以坐下來談,做朋友也是可以的。
想到那個氣勢凌人的李繼遷要做了自己的女婿,對自己俯首稱臣的樣子,趙炅睡覺都要笑出聲來。李嫵孃的主意真是好啊,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只要輕輕一轉手,千斤重擔迎刃而解。最起碼,在嫁過去的女兒死亡之前,李繼遷不會再跟有血脈關係的大宋爲難了,就是兩國再次交惡,那也是幾十年之
後的事情了。
呂環兒回到家中過了三天平安無事的日子,忽然又傳來懿旨,這一次李嫵娘在懿旨中點名讓呂環兒獨自一個進宮覲見,可能上一次呂夫人表現不佳,這一次索性不讓夫人陪同了,沒那個必要,一個老太太嚇出一個好歹來,那也是一條人命啊。可見,李嫵娘做事慎密,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呂環兒心裡卻是不太踏實,憑着一個女人的直覺,她覺得這一次進宮可能會發生一點什麼事,是不是上一次給娘娘的藥方子有什麼變化?這個變化只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病治好了,或者是有了效果,進宮領賞的,另外一個是壞消息,藥房不好使,進宮領罪的。
饒是呂環兒再鎮定也被自己的想象弄得心慌意亂,從前來宣旨的太監身上看不出什麼端倪來,還是呂蒙正見多識廣,悄悄把宣旨的太監領到客廳就坐,並奉上金銀若干,這纔得到一個消息:娘娘要認你家閨女做乾女兒呢。
在太監看來,這個消息絕對是個好消息,早透露半天時間而已,卻得到了實惠。
這個消息對於呂蒙正來說,不算是一個好消息,也不算是一個壞消息,從將來的時局變化看來,這個乾女兒的位置充滿了變數。他沉吟着,想了半天,就連報信的太監告辭走後,他也沒梳理出一個前因後果出來,既然是進宮認乾親的。呂蒙正就放心了,不是問罪就好。他也不忙着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呂環兒知道,一旦她知道了,在娘娘面前露出了破綻,那就惹得娘娘不高興了,這是一個對時機的把握問題。
呂環兒進宮之後,很順利地來到西宮寢宮裡面,這一次,沒讓她久等,那些宮裡的人都得到了消息,沒人跟這個馬上就要是公主的女孩子爲難,畢竟,他們和呂環兒之間沒有利益和矛盾,個個見了呂環兒都是一臉巴結的樣子,察言觀色的呂環兒放心了,這一定不是問罪來了,只是,那些宮女太監神神秘秘的樣子,讓她的心裡有點好奇,就是領賞來了,也不值得讓這些人那麼熱情啊。呂環兒馬上想到,那些太監宮女是不是想從賞賜裡面得到一些什麼,甚至想到,娘娘如果真的有了賞賜,那就給宮裡的人分一分,她帶着榮譽回家,把金銀珠寶留下來。
呂環兒見了娘娘當然是要叩頭的,磕了三個頭,她不繼續磕了,上次來了,磕了九個頭,這一次,三個夠了吧?就在她猶豫着是不是要繼續磕下去的時候,只聽得李嫵娘說道:“你繼續磕頭,再磕六個頭吧。”
磕頭還有數着的?呂環兒心情馬上變得鬱悶無比了,看來,娘娘對人家磕頭有嗜好,有滿足感,特別有感情,這明明是欺負人嘛,磕幾個頭,大家馬馬虎虎就算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好過我好過大家都好過就可以了,幹嘛這麼較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