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汗軍左僕大將提德烈科管轄的河南地區接二連三地遭到帝國軍隊的襲擊,損失的人馬一次比一次大,這讓提德烈科的部將感到一絲不安。一些將領向提德烈科提議說,是不是就此事向蒙古汗王作下彙報?提德烈科一聽,當然不同意這麼做,提德烈科說道:“區區小事,何必煩擾汗王。”提德烈科當然不願意把自己部隊受損之事告訴給蒙古汗王。雖然源河部隊損失數千人,但主力猶在,再說帝國軍隊每次來襲都不敢跟蒙古汗軍堂堂正正地打對攻戰,而是採取偷襲伏擊這麼一種見不得人的進攻方式,提德烈科心裡依然沒有對帝國軍隊懷有一絲恐懼之感,提德烈科並不懼怕帝國的軍隊。
由於帝軍頻繁出擊蒙古汗國的河南地區,使提德烈科感到河南地區將是帝國軍隊經常活動來襲的地區。提德烈科一面在時刻提防帝國軍隊的再度來襲,一面也在策劃着如何應對敵人來襲的作戰方案。提德烈科把自己制定的對敵之策簡稱爲“請君入甕”。可是,現實跟提德烈科所想的卻是背道而馳,喜歡“請君入甕”的提德烈科在上一次與趙迪昊部的作戰中,他的一部人馬反而被趙迪昊“請君”入了“甕”:左郅王和右郅王的四千多人馬被趙迪昊部伏擊殲滅。有了上一次的教訓,知恥而後勇的提德烈科暗中發誓,下次帝國軍隊若來襲,不管帝軍是偷襲還是突襲抑或是正面來攻,提德烈科都會讓來犯之帝軍嚐嚐“請君入甕”的味道。提德烈科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如敵人偷襲或突襲,河南所部迅速對敵人合圍,把敵人死死纏住,待大部隊到來後一舉把敵人消滅;如敵人正面來攻,河南所部與敵人較戰,把敵人纏住,以待大部隊的到來,和大部隊一起合力打擊消滅敵人。
提德烈科對自己制定的這套方案自信滿滿,在提德烈科看來,無論來敵人數有多少,只要按照所定的方案來執行,勝利是屬於他的。
蒙古汗國源河以南地區又將成爲帝蒙兩軍交戰的戰場。趙迪昊的部隊正在緊鑼密鼓做着出征前的準備。作爲承擔與蒙古汗軍作戰的主力部隊,帝王明威俊給趙迪昊的兵馬自然是兵強馬壯。帝國中央軍向來是帝國精銳的部隊。帝王明威俊給趙迪昊的人馬不僅有騎兵,還有重型鋼甲車,載有火炮的戰車以及裝有大型連環強力弓的戰車和特別的兵種等,可以說是一支多兵種的騎兵部隊。
趙迪昊還並不滿意,他請求帝王明威俊讓他的人馬都能吃好,馬要吃粟米,將士的伙食也要豐富,要頓頓能吃上肉,並帶上能烹飪美食的大廚,讓將士出征塞外也能吃到美味可口的菜餚。趙迪昊對帝王明威俊說:“只有有了充足的物資伙食的保障,部隊打仗才更有旺盛的戰鬥力。”
對趙迪昊所提的要求,帝王明威俊毫不吝嗇,一一滿足。爲充分保障趙迪昊部和周敏華部的後勤供應,帝王明威俊另外又給了趙迪昊和周敏華一萬匹騾馬和五千民夫,爲趙迪昊部和周敏華部的出征馱運他們所需的後勤物資。
精壯的士兵,剽悍的戰馬,優良的武器裝備,充足的物資保障,帝王明威俊給了趙迪昊所能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趙迪昊如何用在戰場上的表現來回報帝王明威俊寄予的期待和厚望。
趙迪昊和他的部隊出發了,周敏華部與趙迪昊部同行。周敏華所部的任務是配合輔助趙迪昊部作戰,或牽制敵人一部,起到牽制敵人的作用。周敏華對自己率部出戰的任務存有疑惑,他上文請示帝王,若兩軍並肩作戰,誰來指揮兩軍?帝王明威俊下示周敏華,兩軍若合力出戰,聽趙迪昊的指揮。後來帝王明威俊下發一個通令,凡出征蒙古汗國的部隊,一切聽從趙迪昊的指揮調遣。理順指揮體系,周敏華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他的部隊歸屬趙迪昊的指揮。
趙迪昊率領大部隊浩浩蕩蕩朝着危都城進發,此次出征,由於人馬衆多,趙迪昊認爲若像上次一樣再對敵人實施突襲,必須先遣一部去完成突襲敵人的任務。趙迪昊本來是想讓周敏華部的騎兵去實施這個偷襲任務,讓周敏華率騎兵部隊把蒙古汗軍引過來,然後趙迪昊率部與前來的蒙古汗軍決戰。可當趙迪昊說出自己這個想法後,卻遭到不少人的反對,陳同國反對說,這個想法似有不妥之處。陳同國說道:“派周敏華的騎兵部隊去引誘蒙古汗軍前來,會讓周敏華心存芥蒂。周敏華部只是負責策應我們作戰,現在將軍把這麼重要危險的任務交給他負責,難免有種避重就輕之嫌。一旦周敏華率部誘敵不成,周敏華恐心懷不滿,他會認爲是將軍你讓他當作戰失利的替罪羊,是在推卸責任。帝王既然讓我們擔起主戰的任務,引誘敵人前來的任務理應由我們來承擔,把周敏華的部隊放在與敵人的正面較量上,這麼安排我看對我們來講是最有利於我們的。”
聽了陳同國的話,趙迪昊也感到自己原先的安排確有不妥之處。趙迪昊畢竟還年輕,他的處事還不夠練達,當然趙迪昊讓周敏華去引誘敵人決沒有坑周敏華之意,趙迪昊只是想讓他的部隊全力應付前來的蒙古汗軍,與之一較高下。於是,趙迪昊改變了作戰計劃,由費玉通領一萬五千精騎,執行偷襲河南蒙古汗軍的任務,周敏華部則與趙迪昊部一起,對付被費玉通部引過來的蒙古汗軍。
常言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趙迪昊這次引誘敵人前來依然建立在偷襲的基礎上,但趙迪昊的這次偷襲不同於上一次的偷襲,上一次的偷襲只是引誘河南的蒙古汗軍,這次偷襲是要把更多的蒙古汗軍吸引過來。河南的蒙古汗軍人數並不多,費玉通所率的一萬五千精騎足夠對付得了他們,因此河南的蒙古汗軍的首領必會叫來援軍對付費玉通部,而由於費玉通部隊人馬不多,蒙古汗軍不會傾巢來襲,只會派一部前來。這樣的話,就爲趙迪昊部與蒙古汗軍的對決創造了前提條件。
費玉通部把蒙古汗軍引誘過來,趙迪昊率部與前來的蒙古汗軍在河南地區一決高下。出危都城,費玉通部在前,在羣山中進入蒙古汗國,趙迪昊的大部隊在後,大部隊在山中前行,進入蒙古汗國。承擔偷襲任務的費玉通部尋找河南地區的蒙古汗軍。
俗話說得好,事不過三。在接連遭到帝國軍隊的突然打擊後,左僕大將提德烈科總結了此前的教訓,他把轄地的蒙古汗人的部落集中在源河一帶一個個分散開來,同時相距不遠,構成一個個多邊形的部落集聚形態,這樣一旦哪個部落遭到帝國騎兵部隊的突襲,其他部落就可以迅速行動起來,合力對來犯之敵予以打擊。提德烈科看到上一次帝國騎兵部隊的偷襲時間是在天未亮快亮的時候,提德烈科格外注意帝國騎兵部隊在這個時間點上的突襲。果然,如提德烈科所料,費玉通部的偷襲依然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提德烈科在得到帝國騎兵部隊來襲的消息後,心中大喜,提德烈科正愁帝國軍隊不來呢。提德烈科高興地說:“總算讓我逮到他們了”。
在得悉敵情的那一刻,提德烈科已想好了對敵之策:來敵若人數不多,河南蒙古汗軍能解決,則自己解決;如敵人人數甚多,河南蒙古汗軍無力解決,則先拖住敵人,叫來援軍,與援軍一起打擊消滅敵人。提德烈科率所有部衆與費玉通部廝殺在了一起。提德烈科部衆人數略多於費玉通部,兩軍較戰一時難分勝負。提德烈科見自己的部衆無力解決帝國騎兵部隊,就派人去王庭,面告蒙古汗王,讓蒙古汗王派一部人馬增援。
蒙古汗王尹稚單見提德烈科所部遭到帝國騎兵部隊的攻擊,需求增援,提德烈科派來的人告訴蒙古汗王,敵兵人數不足二萬,提德烈科的部衆正與敵人鏖戰。蒙古汗王尹稚單獲知來襲之敵不足二萬,遂親率四萬蒙古汗軍前去增援提德烈科——一切如趙迪昊所料,蒙古汗軍不會興師動衆,率主力部隊來援,“他們(蒙古汗軍)只能一部過來”。
費玉通率部與河南蒙古汗軍激戰一天,雙方殺得難分難解。費玉通知道,自己的部隊必須等蒙古汗軍援軍到來的時候才能撤退,否則之前自己所作的努力都將前功盡棄。也許有感到蒙古汗軍的援軍即將到來,第二天,費玉通所部在與提德烈科作戰時邊打邊撤,同時派人與趙迪昊部聯繫。在蒙古汗軍的援軍快要到來的時候,費玉通命令部隊撤退,提德烈科死咬着費玉通部不放,緊緊纏着費玉通的騎兵部隊。
提德烈科的部衆與費玉通的人馬在曠野的草原上追逐廝殺,尹稚單則率蒙古汗軍緊緊追趕。天又黑了,蒙古汗王和提德烈科各率部集結在一起,預備明天對帝國軍隊發起進攻,一舉消滅敵人。費玉通也集結自己的人馬,決心在此地等趙迪昊主力部隊的到來,與蒙古汗軍一較高下。
草原上的風呼呼直響,夜漫漫,黑夜籠罩在草原上,星星眨着眼,月亮亮着光。趙迪昊聞訊後,率部往費玉通部趕來。趙迪昊知道,明天就是他的部隊與蒙古汗軍決戰的時刻。天亮了,蒙古汗王尹稚單和提德烈科率部向費玉通部發起進攻,費玉通率部頑強抵抗着蒙古汗軍的攻擊。趙迪昊也率部趕到了戰場,在高地上的趙迪昊見兩軍廝殺在了一起,當機立斷,下達了第一個命令,令劉實肯率一萬騎兵部隊,配以重型鋼甲車、戰車,在費玉通左面對敵人發起進攻;令周敏華率部在費玉通的右面對敵人發動進攻。
隨着雙方投入的兵力不斷增多,戰事愈發激烈。在戰場上,箭矢如蝗蟲般飛竄,炮彈在人馬羣中開花,刀劍戟矛盾牌的尖銳碰撞聲像旋風在戰場上刮來刮去,在馬嘶人叫中不斷有人馬倒地。戰至中午,趙迪昊觀察前來的蒙古汗軍都已投入戰場,下達了他的第二個命令,令達特樂和任建誠各率一萬騎兵在蒙古汗軍的左右兩翼迂迴包抄。趙迪昊作戰目的是等左右兩支迂迴部隊對蒙古汗軍形成包圍圈後,對敵人進行圍殲。
蒙古汗王尹稚單起初對殲滅帝國軍隊持樂觀態度,但是隨着帝國人馬逐漸增多,尹稚單感到當面帝國人馬爲數不少,而當尹稚單得知在蒙古汗軍的左右兩翼有帝國騎兵部隊運動時,尹稚單頓感敵人兵馬衆多。自知無力取勝的尹稚單急刻率部衆撤出戰場。尹稚單和提德烈科率部快速撤退,趙迪昊見敵人要逃跑,令所部追擊逃敵。囿於帝王明威俊曾有嚴令“不得越過源河”,所以趙迪昊所部沒有過於深入的追擊,在截殺敵人一部後即行返回。
趙迪昊與蒙古汗王和提德烈科的戰鬥中,共消滅蒙古汗軍二萬二千餘人,自身傷亡四萬人,並再次取得了對蒙古汗軍的完勝。
勝利的捷報傳到帝都曼蒂蘭斯特,帝王明威俊及一衆文武官員面露喜色。趙迪昊,這個年輕的帝國將領在與蒙古汗軍的戰鬥中展露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華。帝王明威俊頒發給了趙迪昊一枚金質勳章,所部將領及表現出色的官兵分別授予銀銅勳章和金銀獎章。但是帝王明威俊並未給趙迪昊加升軍職,這是緣於一位大臣的進言。當帝王明威俊問身邊的近臣,趙迪昊這人怎樣?這位近臣答曰,趙迪昊才華橫溢,氣度不凡,只是刀子太鋒利就容易折斷,一個人如過於鋒芒畢露,恐不會長久。帝王明威俊聽了這位近臣的話後,有所感悟,使明威俊認識到對趙迪昊不能過快提拔。故這次趙迪昊率部得勝回都,帝王明威俊沒有加升趙迪昊的軍職。
一個人的事業到了頂峰就會下滑,輝煌過後就是暗淡;一個人恃才傲物,過於驕傲自滿,那麼他離失敗就不遠了。這就好比是彈簧,壓到最低點便會急速反彈,升至最高處。正所謂,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