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日本的命運

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5月,此時的日本原本應該是春光普照,天氣怡人之時,雖櫻花飄落可卻也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可現在陰雲卻籠罩着日本列島,空氣中凝重的氣氛壓抑的日本人喘不過氣來。四天前大津市的槍聲,改變了一切。

在過去的四天間,官方的道歉被西洋諸國指責爲“卑鄙的文字遊戲”,至於日本上下從國會議院,到各道府縣市町村,紛紛向遠在聖彼得堡的沙皇發來慰問道歉電報,數量超過一萬封。對於日本人而言,他們最大的恐懼就是俄羅斯報復——發動對日戰爭。爲表示歉意,學校全部停課,孩子們也不上學了,大家在家寫信的寫信,疊千紙鶴的疊千紙鶴,弄完之後再拼湊到一起給沙皇或者駐俄公使館寄過去,而與此同時,一個個壞消息卻不斷的傳來。

先是俄羅斯下達了幾乎置日本於亡國境地的“最後通牒”,接着又是法國政府表示爲東北平的和平,日本應該接受最後通牒,隨後,德國亦表示了對俄國的支持,至於英國則可怕的沉默着。

5月13日,日本列島的預備役以及後備役官兵接到徵召令,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在這個時候,似乎所有的努力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在日本人必須要爲日本的存亡而戰,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放棄希望,更準確的來說,清楚自身力量的日本人,深知日本絕不是俄羅斯的對手,他們仍然在試圖用自己的努力平息着俄國人的怒氣。

當百姓們仍然通過自己的方式徒勞的努力着的時候,東京皇宮千種廳內。御前會議再次召開了,72小時的最後通牒期限即將到期,而至今日本政府仍然沒有給予正式的答覆,只是試圖通過英國、美國,以至於清國從中斡旋。

“米國公使表示。米國固然願意從中斡旋,但希望非常渺茫,他們相信,在沒有英國介入的情況下,很難迫使露西亞在最後通牒條款中做出讓步!”

在此說這番話時,滿面疲色的青木周藏的語氣顯得有些悲哀。在過去的三天中,他已經運用了一切手段,要求駐外公使立即與各國政府接洽,希望他們從中斡旋,但結果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根據駐英、駐法兩國公使的報告。目前歐洲各國輿論均支持俄國對我國的最後通牒,更有多數政府明確表示支持露國對我國採取一切行動……”

“那麼英國呢?”

伊藤博文反問一聲。

“英國政府還沒有作出決定嗎?”

“閣下,英國駐日公使在兩個小時前,明確轉達了鑑於目前的形式,英國很難在斡旋中發揮作用!”

這是外交辭令式的回答,換句話來說,英國已經無意再爲日本斡旋了,而究其原因是什麼?青木周藏的視線朝着御坐上的天皇看去。天皇沉靜的坐在那裡,依然過去一般,日本絕不會同意天皇前往露國謝罪。

“清國同意派出艦隊訪問我國嗎?”

答案同樣是否定的。甚至於那位“東洋俾斯麥”也拒絕接見駐清國公使,面對這些消息,參加御前會議的衆人無不是陷入沉默,而在這詭異的沉默之中,明治天皇卻打破了沉默,看着衆臣說道。

“諸卿多年來爲國事操勞。朕實感之,今日之事。既然露國要求朕親往露國謝罪,爲國家計。朕即同意此條,還請諸君盡一切可能挽回時局!”

明治天皇的話音一落,山縣有朋連忙誠惶誠恐的站起身說道。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惶恐鞠躬的山縣有朋接着說道。

“露人於最後通牒要求陛下親自前往露國謝罪,實是爲羞辱我國,如陛下親往,那將置國家於何處?置國民於何境?對國民心理之重創將遠超過於割地賠款之羞辱,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儘管山縣等人非常清楚,被國民視爲“神”的天皇只是“人”,但是千百年來,國民早已經習慣將深藏於宮中的天皇視作“神”,而現在如果天皇前往露國謝罪,那麼勢必將導致國民信仰的崩潰,這正是山縣等人無法接受的。

“可,如果不同意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要面對露國的入侵,你告訴我,到時候,我們應該拿什麼去阻擋露國軍的入侵?”

相比于山縣等人,伊藤博文在接到最後通牒後,就反覆研究過最後通牒,在他的心裡一直有着一個計劃,試圖以同意天皇親自謝罪換取露國在割地以及賠款的事情作出讓步,可心知此事關係重大的他,卻根本不敢說出來,現在陛下既然主動說了出來,那麼他自然可以替“陛下”發聲。

“到時候,等待日本的無疑將是滅國!”

“如果滅國的話,那麼就讓世界記住日本,記住絕不妥協於威脅的日本,而不是在威脅到來的時候,恥辱的把陛下推向敵國作爲擋箭牌,一個沒有了精神的日本,還是日本嗎?伊藤閣下!”

陸軍大臣大山岩於一旁沉聲喝道,接着他又看着衆人說道:

“一但從德國定購的武器抵達日本後,我們將再次徵召25萬陸軍,屆時全日本可用於抵抗露國軍入侵的陸軍師團將達到二十四個,總兵力近五十萬,而當前,露國於遠東僅只有十一萬兵力,且已經進行動員,儘管露國有百萬大軍,但是其軍隊完全集中於歐洲,距離亞洲豈止萬里之遙,參謀部討論過,即便是露國登陸,只要我們堅持不投降,且又有足夠之彈藥,那麼,我們至少能維持帝國於不失,通過長時間的作戰,迫使露國撤軍……”

大山岩說的並非虛言,陸軍參謀部在制定防禦計劃時,特意徵詢過海軍方面的意見。海軍方面亦對通過陸戰令戰爭陷入僵持狀態,充滿了信心,而所有的一切都基於一點——露國距離日本太遠,其實力難以支撐數十萬大軍於日本長期作戰。

“武裝二十四個師團需要多長時間?”

內心極度恐俄的伊藤博文並不相信大山岩的誇大之詞。

“露國人有可能會給我們時間武裝訓練陸軍嗎?”

“閣下!”

大山岩沉聲答道: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露國欲調派陸軍往日本。非得徵調租用大量商船,縱使是全世界的商船都給予他們,露國也很難通過海路在一兩個月內,將數十萬大軍從歐洲調至遠東,再則,數十萬軍隊進入遠東後。其又面臨諸如後勤等各方面的問題,因此,如不出意外,在未來六個月內,露國軍很有可能首先企圖以及優勢之太平洋艦隊擊敗我國之艦隊。待其掌握制海權後,再調動遠東陸軍進攻我國防禦最爲薄弱之北海道,以獲得進攻日本的立足點……”

大山岩分析的可謂是頭頭是道,只差拿着地圖向衆人展示陸軍參謀部的對未來戰役的推演了,而陸軍推演似乎也有他們的道理,所有的推演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露國是陸軍大國而非海軍大國,其勢必將選擇對其更有利的橫渡海峽作戰,自北向南步步爲營進攻日本。而非垮越日本海,直接進攻有重兵防禦的本州島。

薄弱的運輸能力、漫長的航程,似乎對於日本而言佔盡了天時地利。儘管對露國的力量極爲恐懼,但伊藤博文卻又不得不承認,陸軍部的計劃確實有幾分可行之處,只要日本能夠堅持下來,堅持一至兩年,財力不濟的露國必然會選擇尋求體面的結束戰爭。

但是一切真的有可能按照計劃行事嗎?

想到這裡。他將視線投向了天皇,他雖然身穿軍裝。但看上去並不威武。坐在御座上的天皇神情依肅穆,他身後一個金屏風。座位方向是根據宮廷禮儀定的。他似乎超然於世俗事務之上。

“我同意陸軍的觀點。”

海軍大臣樺山資紀這時起立鞠躬說道:

“然而,如果還有一絲可能,我想我們也應該用外交手段去解決問題,即便是在戰爭中,亦需不斷尋求外交解決的可能。”

相比於陸軍還有那麼點底氣,海軍卻是沒有一丁點底氣,實力薄弱的海軍遠不是清國的對手,又豈是露國的對手,表面上露國軍太平洋艦隻有一艘戰艦,但卻有7艘一等巡洋艦、3艘二等巡洋艦、兩艘魚雷巡洋艦,其實力遠超過日本海軍。

可作爲軍人,他必須要保衛日本,而不是放棄職責促使政府接受等同於滅亡的最後通牒。

“外交措施想必不能成功,”

明知局面已經不可挽回,對日本而言只有拒絕或接受兩個選擇的青木周藏回答道:

“儘管如此,如果還有一線希望,我仍希望那是最後的選擇。”

悲哀!

看着已經放棄接受最後通牒的衆人,伊藤博文卻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他知道一切都無法挽回了,什麼富國強兵、什麼開化維新,隨着戰爭的爆發,這一切都將成爲泡影,甚至日本是否存在,都成爲一個未知數。

在結下來的整個會議過程中,明治天皇始終一言不發地坐着,看似毫無表情的他,目光中同樣壓抑着難言的痛苦。即便是作爲天皇,他亦無法阻止大臣們的決定。

日本,未來日本的命運又將爲何?

(這兩天看了一下討論區,關於官話發音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歷史上,北京官話取代南京官話,於中國是在18世紀中葉以後。19世紀末北京官話(時稱清話、京語、京話)成爲各國外交官、商人學習的語言,當然他們沒有學漢語的傳統,1871年與滿清締結修好條約後,日本便一改往日的“唐話”,派出留學生或直接請回“旗人”語言老師,於日本新修漢語教材,以此標誌着日本漢語教學從南京官話改爲北京官話。(資料出自19世紀末北京官話背景下的兩部朝鮮漢語教材)

主角之所以決定在讀音上做出讓步,更多的是出於“政治正確”的考慮,而這種政治正確,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卻又是一種區別,再則,當時的北京官話,僅侷限於京津百姓以及官員之中,而地方百姓則不以方言爲主,在這種情況下,作爲未來國語的基礎,政治正確無疑是符合主角利益的——與滿清不同,而絕非傳承。這……應該不需要爭執吧,好吧!多謝大家對《帝國的朝陽》的支持與厚愛!)()

第36章 平壤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216章 交易(中)第51章 “行家”第178章 父與子第130章 開啓第84章 鋼鐵時代第30章 皇夢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37章 一人爾第20章 朝議第179章 軍法無情第79章 小玩意第236章 雙英第332章 君與臣第32章 前途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4章 練兵先練官第192章 間諜第88章 何人第120章 紛亂第333章 德意志第146章 抵達第45章 無奈之局第19章 在北洋第60章 棋手與棋子第20章 誰上門第133章 發展的需要第29章 希望第115章 鐵廠第174章 激盪第44章 拓業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75章 督難安第295章 風雲際會第272章第330章 中游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367章 軍國之患第252章 前沿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38章 沉默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200章 激戰(上)第221章 爲了勝利第25章 蠅附事大第197章 潛入第99章 選擇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52章 基礎第113章 國商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14章 請教第360章 對與錯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151章 尼古拉灣第149章 日官第174章 激盪第32章 查禁第331章 牯嶺風雲第40章 面聖(上)第200章 奉天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211章 解釋第154章 陽謀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29章 投身第91章 藍天第207章 魔鬼第26章 亞洲病患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9章 田野上第47章 武備學堂第46章 根基第158章 如我所想第50章 革命第78章 轟鳴第205章 說客第175章 最終決定第20章 誰上門第25章 北國第36章 恩自於上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102章 海洋第170章 旅順口(中)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38章 路憂第114章 外流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46章 行轅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201章 激戰(下)第270章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