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委員會

路道兩旁的那些五六年樹齡的法國梧桐在秋風卷席中,葉兒簌簌飛舞。樹根處堆了不少枯葉,一兩個人從上面走過,發出“沙沙”的聲音,陡然增了些落寞。在路燈散發的黃色光線下,更顯得分別淒涼。或許相比於任何一方,在某種程度上,東北的官府組織更接近一個國家的設置,而非是地方機構設立,甚至有外國人形容,東北當局所屬機構只需要去掉東北兩字,便可以成爲一國政府,其指的就是官廳街一帶的各個部門。

夜幕降臨的“官廳街”,已經寂靜得近乎一條死街,讓人不敢相信,就在一個小時以前,這裡下班的人像破堤的洪水一樣氾濫,教育部的那棟西洋式風格的建築物,像古羅馬的廢墟一樣空曠寧靜,財政部和再過去的外務部一帶,同樣也已經絕了人跡,不見了白日喧囂,有的只是冷清清的沉寂。

但是,拐彎走進農商部大樓,那裡還有人在活動,有回機關的,有來訪的工商界,在大門前,停着幾輛黑色的西洋式馬車,一位局長正在上車,大概是應請邀參加那個大公司的宴會。若是進入秘書課的話,看一下牆上的出勤燈,可以看到,除了部長之外,只有三個沒有亮,的說明其它的高級官員幾乎全在班上。

在整個大連,可以說整個東三省官場,都非常清楚,經濟統制委員會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沒有周六半休的世界。同時還是一個“午夜機構”——只有到了午夜時,大多數人才會下班,與其它機構的“輕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經濟統制委員會從來沒有過沒有問題的時候。所以加班便成爲常態化。在很大程度上,東北的工商經濟迅速發展,與經濟統制委員會有着密切的關係,甚至正是經濟統制委員會引領着東北地區的經濟高速成長。而經濟統制委員會管轄範圍很廣,從產業政策、貿易政策、通商外匯、工業技術、商業流通,到礦產、電力、煤氣及熱力供應事業,再到工業標準、計量、工業設計和情報服務等等。

如果說。在朝鮮時經濟統制委員會尚只是一個“部門”,那麼。現在它卻已經是一個“無所不能”的機構,這個機構統制着東北的一切。

自東三省建省以來,經濟統制委員會通過制訂產業政策,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手段。與特許公司互相配合不斷推進了的鋼鐵、造船以及機械、礦業等基礎工業的高速發展,而這些基礎工業的建立又帶動了東北經濟的發展。

也正因如此,作爲東北經濟的決策機關,其總面臨着太多的問題,有時候是整個產業方面,有時候是某一部分發生問題,爲了解決這些問題,不僅直接負責的部門,即便是其它有關部門也都需要一起行動。

此時的東北經濟。儘管不過僅只是處於初創期,但東北以及仁川等地製造的各種工業消費品,卻早已受益於委員會制定的“貿易第一”的原則。銷往關內市甚至南洋等海外市場,這完全得益於英國主導下推行的“自由貿易”,當年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以實力作爲後盾要求自由貿易,以使自己有競爭力的工業品能夠進入到世界各國時,恐怕沒有想到,不過只是幾十年的時間,其倡導的自由貿易。卻導致世界各國的工業品進入他們的殖民地,並擠佔着英國商品的市場。而東北製造不過只是佔據着其中的一小部分。

“貿易第一”的原則,同樣也使得經濟統制委員會需要面對衆多的貿易問題,儘管其擁有一支規模不大而又具備管理才能的事務官員隊伍,而且能保障事務官員隊伍擁有足夠空間實施創新和有效辦事的政治制度,但諸多問題依然讓這些官員們無不是頭痛不已。

“哎呀,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再這麼下去,肯定是要虧本的!”

在算盤聲嘎然而止的同時,一聲抱怨聲在紡織品貿易科的辦公室中響了起來,爲完善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的政府幹預經濟的方式,現在的統制委員會設立了一個個新的科室,而紡織品貿易科則是其中之一。

“怎麼回事?”

正在進行着棉布出口覈算的孫逸軒聽到同事的話語,便擡頭問道。

“還不是進口印度棉的事情,現在進口印度棉的成本增加了差不多15%,今年每百斤加運費,估計會價格就會超過國棉一成以上……”

丁子林的眉頭緊皺着,作爲紡織品貿易科的科員,他深知印度棉對於東北紡織業的重要性。進口印度長纖維棉以改進棉紗品質,是早在仁川時,就已經制定的生產原則,而爲了表示對紡織業的支持,去年總督府甚至通過專項的支持政策——雖然總督府未能掌握海關,但是憑藉對東北海關的控制,仍然迫使總稅務司同意對原棉進口實施配額退稅制度,從而保證貿易公司能夠以非常有利的條件進口生產所需要廉價原料棉。迅速實現了東北紡織業向新原料棉轉換,提高了東北棉紗的質量,鞏固了東北棉紗在國內外市場中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大量進口棉花勢必影響到本土棉花的生產,但這卻有着東北自身的無奈——自身不產棉,而關內的國產棉花纖維短,質地糙,只能用來生產16支以下的中粗棉紗,而在東北市場上佔統治地位的則是用長纖維棉生產20支以上細棉紗,這使得東北的紡織廠只能用國產棉生產中粗棉紗銷往國內,而東北以及海外市場所需的細紗依賴美國棉以及印度棉。

“要是持平的話,那原料的成本可就增加了。這樣可不利於咱們的棉布在南洋的競爭!”

孫逸軒拿過表看着表格上對明年的運費、原料採購價等各方面的推算,眉頭便是一鎖。

“可不是!”

點點頭,丁子林指着表格上的運費欄說道。

“你看。現在運費纔是關鍵,要想更大量的進口印度棉花,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棉花運輸問題,印度比關內遙遠,且現在印度至東北的海運業務主要壟斷的英國和意大利的各輪船公司手中,這些的西洋大運輸公司乘我們的大量進口印度原棉的之機,結成同盟。大幅度提高運費,致使各仿紗廠在進口印度棉花的問題上。遇到了很大的障礙,”

“爲了解決運費問題,我看可以協調紡織業聯合會與北洋船運公司達成協議,以每年承運一定印度棉花爲保證條件。促進船運公司開闢由印度孟買至大連之新的新航線。”

在提出這一建議時,孫逸軒顯得非常自信,因爲府中是鼓勵和支持開闢新航線的,而且願意給予新的通商航線以援助,有了同業聯合會的支持,航線公司自然願意把航線開闢到印度,與西洋輪船公司展開競爭。

“嗯,我看也可以試試!”

爭取航運公司的支持,這也是一個選擇。畢竟引入國內航運公司開闢新航線,能夠令這一航線陷入競爭之中,從而有利於運費的降低。

“不過。這個辦法終歸還是治標不治本!”

從桌上的鐵皮煙盒中取出兩根香菸,遞給孫逸軒一根,自己又點着一根香菸,然後丁子林才緩聲說道。

“咱們這麼大的國家,依靠進口棉顯然不是辦法,國棉纖維短。質地糙,只能用來生產16支以下的中粗棉紗。雖說是生產土布的原料,可在城市中20支以上的細紗越來越受歡迎,而且土布還沒有斜紋布結實,雖說現在東北外購原料棉中印度棉仍遜於國棉,但將來肯定還是細紗的天下,靠進口,肯定不行!”

提及國棉的不足時,丁子林一副杞人憂天狀,雖說國人更喜歡土布,以至於16支的中粗棉紗更受歡迎,自然也比印度棉、美國棉更適合東北的需要,但國內的棉花加工設備不足,工藝落後,多以籽棉出口,粗糙不說,且含有大量雜質,因此使用國棉進行機械化紡紗生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好其足夠低廉的價格彌補了一切,加之棉花進口又有貿易公司壟斷,工廠購進的國棉往往都是由貿易公司再加工的棉包,使得工廠無須負擔棉花再加工的問題。

但現在,貿易公司已經開始減少國棉的購進,開始更大規模的引進印度棉,畢竟印度棉有着其無法與之相比的價格優勢,儘管這種價格優勢正在一點點的耗盡。

“那你是想?”

孫逸軒試探着問了一聲。

“引種美棉?”

現在東北使用的棉花侷限於三種,一種是自河北、山東購進的短纖維國棉,而另兩種則是印度棉與美棉,而質量最好價格最好的就是長纖維的美棉。聯繫到農商部引進的各種良種,他自然想到了引進棉種。

“沒錯!”

用力的點點頭,丁子林看着孫逸軒說道。

“中國這麼大,依賴進口棉花肯定不行,想要解決問題,非得改良國棉不可,只有引進美棉這一個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原料問題,而且還能節約大量的貴金屬,避免金銀硬幣外流……”

“可是,別忘了,東北不適合種棉花!”

這纔是最關鍵的問題,東北的氣候並不適合種棉花,只有遼南部分地區可以種植棉花,絕大多數地區,根本就不適合種植棉花,這直接導致了東北的棉紡織業只能依靠外購棉花保障工業生產。

“不一定非要在的東北種棉花,既然農業試驗站都能開到關內,咱們爲什麼就不能考慮在關內種棉花?”

看着身邊的同事,丁子林道了自己的想法。

“咱們想要把關內變成原料輸出地,不但要想辦法充分利用關內的資源,還要充分發揮關內的潛力,相比於礦業,發揮農業潛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再則,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

話聲稍稍一頓,丁子林看着同事沉聲說道。

“就是讓關內的農業經濟與東北的工商業捆綁爲一體,慢慢的讓他們離不開東北工業經濟!”

“哦!”

驚訝的瞧着丁子林,孫逸軒點着一根香菸說道。

“把你的想法說來聽聽,”

因爲年青,所以相比於關內官場,東北官場更具銳氣,非但如此,東北官場中的官員無不是懷揣着一種願望——統一中國的願望,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相信“戰爭不可避免”,要麼是關內打過來,要麼是有一天他們打過去,而在另一方面,他卻又深知自身的力量不足,所以,相比於向關內擴張,更需要穩住關內,從而爲東北贏得時間。

“其實辦法很簡單,就是把關內變成咱們的原料供應地,比如咱們可以在華北和其它地區推廣棉花種植,只要棉花種植顯利,其當地百姓勢必會大量種植,這樣一來,便能保障咱們的生產,如果貿易公司壟斷了華北等地棉花收購,那麼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

話聲稍頓,丁子林冷笑道。

“到時候,北洋衙門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其與東北發生衝突,極有可能影響到涉及到數千萬農民的棉花貿易,從而令投鼠忌器,令其爲我們所用!”

“這也太想當然了一些,誰會顧忌到農民的利益?”

“可他們不能不顧忌士紳們的利益!”

丁子林立即出言辯解道。

“種植棉花的非但有普通的農民,更多的將是士紳,到時候,在利益驅使下,其焉能不站在咱們這一邊來?”

“可你別忘了,關內也有自己的紡織,北洋衙門也有他們的北洋紡紗廠!”

這纔是現實問題,在鼓勵工商的新政政策下,關內的工廠同樣如雨後春筍般的涌現出來,他們同樣需要大量的棉花。

“可沒咱們的工廠多!”

肯定的說了一聲,丁子林又把話峰一轉。

“再者,現最要緊的是,加強東北與關內的經濟聯繫,從而令兩者緊密聯繫在一起,我覺得眼下棉花就是最好的契機!畢竟,進口棉花會導致大量的金銀硬幣外流,而且種植棉花還能提高關內百姓的收入,能夠提高他們的消費潛力!所以,我覺得,咱們應該把這方案提出來,你覺得呢?”

一聲反問之後,丁子林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孫逸軒,方案的提出需要有兩名科員提請,方纔會被列入議題。

“嗯……”

沉吟片刻,孫逸軒點頭說道。

“好吧,既然你覺得的可行,那咱們就試試!”

強烈推薦:

第325章 朋友第46章 事業之母第6章 利益紛爭第95章 謀劃第71章 經驗第140章 由他們去吧第36章 恩自於上第376章 鐵釘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70章 離別第210章 天下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29章 困局第196章 手腕第6章 眼光第86章 新的責任第358章 陰謀第109章 遠東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288章 破滅(上)第81章 大海的饋贈第28章 壓迫第31章 特區爲何第60章 東南雨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52章 基礎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83章 謀變第114章 外流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44章 根本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220章 沙皇的決斷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187章 潰敗第24章 盛氏之憂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75章 遊說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32章 翁府話(下)第62章 警察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125章 面對現實第90章 大津第356章 未來第3章 募勇第87章 聽天由命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17章 玩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31章 翁府話第93章 在京城第142章 歡迎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135章 成軍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54章 清爲中否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102章 控制第201章 漢城第266章 分歧第5章 泰西風雲言語間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76章 衙門第167章 新世紀第121章 彈劾第74章 臺灣第75章 同文學堂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368章 最強大的第171章 旅順口(下)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191章 叔嫂第46章 事業之母第323章 南下第68章 無奈第122章 父子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106章 農憫第233章 謀略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192章 間諜第8章 一言非是用人道第265章 釋放第201章 激戰(下)第288章 破滅(上)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29章 希望第117章 邀請第11章 行憂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180章 絕系第76章 道路第158章 如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