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南望

“弱國無外交”,似乎對於“我大清”來說,這幾乎就是一條定律,反正無論是怎麼去談,到最後總歸是要割地,是要賠款,似乎真的是沒有外交一般

可實際上呢?

如果弱國無外交是因爲虛弱的人根本沒有力量的保衛自己,而在這種情況下,弱國比強國更需要外交!因爲強國外交藉助國家實力,多少都有以強凌弱的態勢,外交的姿態也就來得粗獷。而弱國只有依靠外交的成功,纔可能維護自己的生存與尊嚴,它的外交必須細膩,必須技巧與嚴正結合。

也正因如此,“弱國更需要外交”這句話一直以來,無論是統監府時期也好,總督府時期也罷,都是外交人員需要銘記的一個原則。

越是弱國越需要用外交去保護自己的權益。對於此,或許沒有誰會比唐昭儀,這位外交部長更爲了解,經歷過朝鮮廢約的他,自然深知外交的重要性。熟知如何利用列強矛盾爲已用,也正是在這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唐昭儀和他的助手們學會了衆多的外交技巧。

也就是在他們的外交技巧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東北以至於“大清國”的實力卻在迅速的變化着,儘管現在,於時人的眼光看來,大清國被九個地方總督所“分裂”,中央政權權威空前下降,但在西洋人的眼中,他們卻像是看到了“一個帝國的春天”——看到了國人在用政治手腕解決紛爭,相比於國人似乎那作爲擺設的議政會,對於西洋人而言,無疑是一種進步。與之相襯的軍事實力上的進步,同樣被西洋人看在眼中,以至於令其對“清國”的力量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也正是基於這一錯誤的判斷——大清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當然這其中也有英國出於抑制俄國戰略上的需要的刻意爲之。而在“夏維夷事件”後,更是令國人志氣大漲,似乎當真一夜成爲了強國。

當外界因此產生誤判的時候。作爲外交官員的唐昭儀卻非常清楚,揭開所謂的“強國”的面紗。這個國家依然是虛弱的,掀開了所謂的“他國尊重”的面紗後,依然可以感受到來自西洋人的歧視與輕蔑。

非得通過一場戰爭來獲得強國地位!

即使是作爲外交官,對於從戰場上獲得“強國地位”,唐昭儀也不會持一絲懷疑態度,地位不是他國施捨的,沒有戰場上擊敗一個列強,沒有任何人會承認你是強者。不過認同歸認同作爲外交官的他又豈不知道,打一場只會有兩種結果,一種固然是人們所希望,而另一種呢?無疑是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外交官需要有冷靜的頭腦,需要有清醒的意識,可有時候,即便是在心底反覆唸叨着“冷靜”,那冷靜的頭痛依然會失去控制,就像現在。就像此事,在同荷蘭領事的會面結束後,幾乎是在將對方送上馬車。轉身在的瞬間,一句粗話便從唐昭儀的口中迸出。

“丟他老母啊,”

一聲粗話之後,唐昭儀又惱怒的說道。

“當真以爲我們不敢打仗嗎?”

這也難怪,爲了能夠在荷屬東印設立領事館,在“總理衙門”的委託下,唐昭儀作爲談判代表,同荷蘭方面已經談了整整一年,在過去的一年中。雙方的談判遠遠談不上順利,甚至荷蘭壓根就沒有想要談判的誠意。在一些問題上,更是寸步不讓。

這不。談判又一次擱置了。

荷蘭人的輕視,更準確的來說,是荷蘭人的歧視,如何能不唐昭儀惱火。

“大不了一拍兩散,大家槍口對槍口,炮口對炮口的說話!”

若是換成其它的列強,或許唐昭儀還不至於如此,但在他看來,荷蘭只是一個小國,不可能作出太過強硬的表態,但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談判的受挫,甚至讓他懷疑起自己的談判策略發生了問題,但今天的談判,卻讓他清楚的意識到一點——荷蘭人之所以無意談判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骨子瞧不起咱們

!然帥!”

坐在大帥的面前,將談判的進展一一加以彙報之後,唐昭儀用憤憤難平的態度的說道。

“以我看來,這次如果想要取得進展,非得持以強硬態度不可!”

他的話聲頓了頓,看着若有所思的大帥說道。

“方今之世,西洋人待華僑最爲殘酷者,當數荷蘭爲最,且不聞百五十六年前的“紅溪慘案”,便就是現在,荷蘭人於其屬東印,以嚴刑酷法來束縛華僑,以苛捐雜稅盤剝他們……”

作爲廣東人的唐昭儀自然關心華僑的利益,畢竟他們大都是廣東人,而在其提到“紅溪慘案”時,唐浩然的眉頭也跟着一跳,他自然想到了那位後世“磚家學者”口中所謂的“十全老人”、“千古一帝”對此事的反應。

“南洋事誠不法,然漢商素違禁久居其地,自棄化外,名雖漢人,實與彼地番種無異,揆之國體,實無大傷。”甚至那位所謂的“千古一帝”還對荷蘭來使說“莠民不惜背誦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這就是所謂的滿清對於所謂的子民的態度。

“根據法令,華僑被限制住在指定的區域,華人區,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搬遷,從傍晚六時半至黎明前五十半,如若出門,須帶火把或燈籠,以便於監視,想要從居住區到另一地區旅行或探親,需要事先提出申請,手續繁瑣且費錢……到達目的地後,需在24小時內向當地政府申報,否則會受到懲處……”

唐昭儀一邊說,一邊注意觀察着大帥的神色,見其眉頭緊鎖着,面色中隱露不快,便知道自己的猜對了。

“根據荷屬東印當局四十年前頒佈之法律規定,荷屬東印居民被分爲四等。第一等爲歐洲人,第二等爲荷蘭後裔,第三等爲和歐洲人同等待遇者。第四等爲等同原住民同等待遇者,而華僑則爲最末等……”

“除地位上加以限制外。其還規定華僑必須留辮子,他們認爲這是華僑的標誌,且華僑不準穿西裝,只准穿對襟的馬褂……”

隻手端着茶杯,唐浩然只是默默的聽着,那眉頭越皺越緊,臉色中的怒意也越來越濃,可在另一方面。他的心底卻又似長鬆了一口氣,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嗎?

或許,對於唐昭儀等外交官員們來說,他們希望通過在荷屬東印設領,以爭取走出去,建立東北自己的外交體系,但對於唐浩然而言,他卻早已經虎視眈眈的盯上了荷屬東印,一方面是盯上了那裡的油田——婆羅洲的油田直接關係到未來數十年間,中國的石油戰略安全。所以纔會處心積慮的想要奪取婆羅洲。

而在另一方面,現在關內李鴻章對東北的警惕,使得唐浩然不得不想辦法轉移一下國內的注意力。而沒有什麼比外事更容易轉移注意力。一但東北於南洋挑起事端,那麼,李鴻章所看到的將是東北的力量爲南洋牽制,加上“愚蠢”的外交得罪的“西洋人”,自然會放鬆警惕。

如此一來,東北方纔有機會繼續實施“韜光養晦”的戰略部署,爲下一步計劃做好準備,而不至於過早的將本就虛弱的力量陷入紛亂的國內爭鬥之中,進而影響到整個戰略部署。

一句話說完。現在唐浩然並不想插手關內,不是因爲實力。而是因爲時機,現在對於國內中上層社會而言。他只是一個“叛逆”,年青而沒有聲望,這意味着現在入關,很難爭取到他們的支持,畢竟對於那些人而言,相比於年青的唐浩然,他們更願意支持如李鴻章、張之洞等那樣老成執重,早已名滿天下的大人。

時間是硬傷,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對於國人而言,東北以及自己的根基實在是太過薄弱,所以,非到迫不得已,他們是不會選擇東北的。甚至就連同唐浩然一直以來最得意的“令美帝擴張止步於夏威夷”的“外交成功”,在國人看來都是“年青人的狂妄之舉”。

那些人,根本就不懂得什麼是外交,更不知道什麼是國家戰略

。自然無法理解唐浩然的深意,可問題就在於此——正是這些人掌握着中國的話語權,即使是如唐浩然也不得不做出讓步,至少眼下,既然不說是讓步,也得顧忌到他們對話語權的掌握。

若非是顧忌到那些人,現在關內的新政,又豈只是“打補丁”?即便是看起來極爲大膽的袁世凱,每一步棋走起來,也是小心翼翼的,即使是稍有大量之舉,那也是打着“爲民福祉”的名義。甚至說連同直隸那邊的土地調查,也是查而不告,直接將調查所得數據收入總督府,而不作收稅標準。

沒有任何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未奪取天下時,就得罪掌握話題權的那部分人,縱是半個多世紀後的“土改”,那也是解放後方纔“全面推行”的,在此之前,更多的是降租減息,是利用舊制以爲稅收,至於“公私合營”更是無人會提,不僅無人會提,反倒是大談振興民族工業,支持民族企業。

自古以來造反者總會輕許諾言,以爭取所謂的民心,而民心在何?不外乎掌握話語權的人手中,也就是在那些士紳的手中,百姓總是盲從的。

也正因深知其中道理,唐浩然纔會對關內表現的謹慎非常,因爲他既沒有十幾萬幹部可以派往全國,更沒有百萬工作隊深入農村,而且,這個時代的農民更保守、更傳統,甚至在關內的農民眼中,他唐浩然不過只是一個“目無君父的亂臣賊子”,至於什麼所謂的民族,對於他們來說,更是空洞之詞,全沒有任何意義,即便是於東北人而言,又有何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冒然捲入關內的事端無疑是不智的。非但不應該捲入,還應該千方百計的避免將關內的矛盾惹於已身,避免關內對東北的“過份關注”。

現在,因爲艦隊,已經引起了關注的注意,那麼如何消除這份關注呢?只有將國內的注意力轉移到國外了,而且……在內心深處,唐浩然同樣渴望着爲自己正名,令關內百姓不再視自己爲“亂臣賊子”,而是“民族英雄”。

“……其從華人中挑選一些可供其利用之徒,委以一官半職,授以一定權力,來處理華人事務,這既爲甲必丹制度,他們領取荷人之俸,自然爲荷人辦事,如收稅、訴訟、簽發各種證書之類,他們有一定權力自然可作威作福,其中雖不乏熱心爲同胞辦事者,但媚外成性,狐假虎威、魚肉同胞、爲虎作倀者亦不在少數,其以中國之人欺中國之民,可謂是喪心昧良……”

“啪!”

猛的用力拍一下書桌,唐浩然沉喝一聲。

“此等漢奸,實是該殺!”

恰到好處表現出自己的義憤填膺之後,唐浩然又站起身來,怒言道。

“還有這荷蘭人實在是欺人太甚!當真是欺我中國無人,欺我兵艦不能護民?”

儘管心下早已經拿定主意,可是唐浩然知道,至少在外界的面前,自己不能夠表現出躍躍欲試之態,而應該樹立一種“被迫與無奈”,從而弱化“擴張”。就像現在,荷蘭人的傲慢將是導致一切問題的根源——自己已經很大度的同他們談了一年,既然他們沒有想談下去,想要讓步的心思,那剩下的問題自然也就好辦了。

“少川,你說,強硬表態,那麼,如何才能表達咱們強硬的態度,外交部那邊需要什麼,你儘管直言,我這個當總督的,一定全力配合!”

神情嚴肅的表明自己的態度之時,唐浩然卻又把皮球踢給了外交部,有時候,事情總是如此,即便是對待自己的下屬,也需要玩弄權術心機。

“這……”

大帥許諾,讓唐昭儀一愣,然後又是一陣沉默,好一會纔開口說道。

“然帥,職下以爲……”(。)

第318章 風雲變幻(上)第366章 後進國家第73章 工地第344章 紛亂起第16章 善後第59章 在東南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104章 商路第35章 臺北第146章 杭州城第71章 試驗室第341章 停戰日第95章 謀劃第191章 犧牲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151章 賀禮第200章 奉天第111章 餘波第28章 壓迫第304章 天津雨第67章 府中出納第212章 末日(上)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139章 失望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173章 義務第137章 礦區事第19章 局終第180章 激戰第314章 爲天下第102章 海洋第66章 佈局第184章 求月票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196章 手腕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164章 底線第213章 末日(中)第196章 國境線第113章 國商第39章 校長之勢第38章 路憂第181章 重創第12章 四策(下)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8章 不簡單第166章 潛伏者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379章 絕不妥協第343章 投機者第157章 潛伏第235章 四九城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302章 出逃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285章 尾聲(三)第192章 間諜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122章 濱江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58章 破勢第273章 待佳音第11章 着眼將來第180章 絕系第120章 濱江第118章 商憂第267章 圖存第34章 會商第210章 好天氣第21章 朝使第189章 人心皆私第84章 “保姆”第78章 梅花第124章 人才第303章 末日第11章 着眼將來第155章 雷動第242章 夜戰第83章 東洋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327章 去向第114章 捅婁子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48章 毛遂自薦第28章 投機者(下)第154章 陽謀第2章 朝鮮之困第147章 壞消息第83章 東洋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35章 信唐某第47章 流亡者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25章 蠅附事大第160章 主子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