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在湖廣

(新書艱難!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爲珍貴的!新書不易,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爲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大清國真的沒有指往了!”

武昌的湖廣總督衙門後院書房內,突然傳出一聲極盡悲愴的長嘆,一身布衣的張之洞在發出這聲長嘆時,淚順着老臉流了下來,可這淚到底是爲大清國,還是他自己,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其中含義。

雖說早在十年前附屬“八督議政”的那天起,他就對大清國沒有了任何指往,而過去十年間,更是藉着湖廣兩地的財力,大建鐵廠、槍炮廠、航運公司、煤礦,可以說,在關內這些年湖廣之勢,幾不遜於北洋。

北洋的唐山鐵廠一年所出鋼鐵不過三十萬噸,而大冶卻高達三十六萬噸,至於湖南產出的無煙煤,更是沿江暢銷,既便是在上海,益銷售日增,至於湖廣航運公司,更是把湖廣兩地的土產、鋼鐵以及煤炭沿江湖運往各處。

而這一系列的官辦企業加之高額的煙稅,使得張之洞能夠將更多的資金用於擴充軍力,經過十年如一日的擴充,現在的湖廣“自強軍”早不是當初的一鎮之力,十三鎮自強軍加之沿江炮臺兵,他張之洞掌握着一支不遜於李鴻章的新軍,即便是他李鴻章有北洋海軍又能如何?沿江的炮臺又豈是北洋艦隊所能突破?

就在兩年前,他甚至還與劉坤一商定,共同創辦海軍,海軍以吳淞口爲母港,並且在東北購進了幾艘輕巡洋艦、驅逐艦,這只不過是其野心勃勃下的一個動作罷了。

今年,在東北對俄國開戰之後,前方的東北軍的一次次勝利,讓張之洞只覺一陣老懷欣慰,同時又開始憂心着東北何時揮師入關,考慮着到時候湖廣新軍能否抵擋東北軍的進攻,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真正感覺到自己當初的失誤——太過於依賴東北!

與其它省份大都依靠西洋以及東洋軍官操練新軍不同,憑着與唐浩然的親近,湖廣更多的是依靠東北的幫助建立起了自強軍,許多湖廣自強軍軍官皆是受教於東北陸軍軍官學校,如此一來,萬一兩軍將來要是交戰,那些學生又將如何面對師長?

就在張之洞憂心着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的時候,國內風雲的變化卻讓他整個人完全處於一種從未曾有過的狀態。張之洞坐在椅上久久地凝視着從京城發來的密電,胸中的怒火在一陣陣灼熱地燃燒。它炙烤着他的心,令他憤怒,也同樣令他痛苦。

他沒有想到,這朝廷竟然在一日之內,爲暴徒所推翻,同樣更沒有想到,皇太后、皇上或自殺,或爲暴徒所殺,如果他們死於軍人刀斧之下,他反倒不會這般惱怒,可他們卻死於一羣暴徒之手,是誰下的手?

是他唐子然?難不成這就是他用來奪天下的手段嗎?而現在,唐浩然那位新皇的一番動作,卻讓張之洞,意識到,他真正的手段是什麼,是驅狼吞虎!

這樣想來想去,一陣揪心之痛令張之洞頭暈目眩,手心直冒虛汗,終於癱倒在太師椅上。一會兒,大根進來斟茶,見四叔雙目緊閉,臉色蒼白,嚇得叫道:“四叔,四叔”喊了幾聲後,張之洞睜開了眼睛。

“四叔,您不舒服”

大根捧起張之洞的左手,在他虎口處略微用勁壓了一下。

“好過點嗎”

張之洞輕輕地點點頭,有氣無力地說。

“你揹我回後院去躺躺!”

見大根揹着老爺來到後院,佩玉大吃一驚,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走過來,連聲問。

“怎麼啦,怎麼啦”

見着夫人大根連忙答道。

“四叔有點不舒服。”

幾個多月了,四叔什麼時候舒服過,自家內裡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然後又是江蘇那邊劉紳一身染重疾,兩江畢竟是湖北最重要的盟友,現在這些問題是不用想了,可也不需要再想了。

佩玉摸了摸張之洞的額頭:

“哪裡不舒服嗎”

“胸口悶。”

張之洞輕聲答,臉色已比剛纔好些了。佩玉鋪好被子,又和大根一道將張之洞的外衣褲脫去,讓他好好地躺着。

“要不要請醫生來瞧瞧”

“不用。”張之洞輕輕地搖搖頭,然後又對大根交待一句。

“你不要對別人說我病了,免得攪了軍心,耽誤了大事。有事找我的,叫他明天再來。你出去吧,我一個人安靜躺躺。”

躺在牀上的張之洞,閉上眼睛,目中盡是痛苦之色,在意識到軍隊內部的不穩之後,他一方面開始尋思着從陸軍小學堂抽調畢業生充實陸軍基層,而且爲了挽回局勢,他不僅提高了自強軍的軍餉,而且還破例開了雙餉,總算是暫時穩了軍心。

至少,他覺得厚餉之下,那些至少不會立即“附逆”,原本他以爲自己還有時間,可卻不曾想,唐浩然卻隨手下令北洋南下,進駐臺灣基隆,又令河南的北洋軍南下南陽,江蘇陸軍更是藉口增援江西爲由,進駐九江。

這一系列的舉動,可不就是爲了逼他張之洞,一但他張之洞洞有所異動,其會立即的調兵進攻!

而到時候,他張之洞就不得不四面迎敵,前線稍有不慎,湖廣也就完了,若到時軍中再有異動的話……這唐子然,當真長於用兵啊!過去怎麼沒有發現?

就在張之洞反覆思索着的時候,大根卻進來對他說。

“四叔,辜先生從北方來了,想看看您,您有空嗎”

自從那年張之洞將辜鴻銘“借給”唐浩然後,辜鴻銘與張之洞便沒再見面,而辜鴻銘則一直於朝鮮總監府直到總督府中任職。眼下,張之洞卻沒有想到,他辜鴻銘卻成了北方派來的說客,遊說他張之洞的說話。

本來,張之洞並不想見他,可卻又想探聽一下北方的底線,於是便問道。

“辜鴻銘現在哪裡”

“他已在督署門房外。”

“你問過他嗎,他住在哪裡”

“是的,他說他還是暫住在柳條巷的四方院。”

那裡離總督府不遠,實際上,就是總督府的宅子,也是當年辜鴻銘在武昌時的住所所在。

“他這是什麼意思?”

躺在牀上的張之洞想了想說。

“你去告訴他,說我這時正有急件要辦,請他晚上再來,我有重要事和他商議。”

晚上,辜鴻銘如約來到督署,強打起精神的張之洞高興地在小書房裡接待這位不一般的老朋友。辜鴻銘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後,感嘆道。

“香濤兄,你這些年老多了。案牘勞形,此話不假!”

張之洞看老友雖身形瘦削,卻神完氣足,同樣不無感慨地說。

“你跟上次見面時差不了多少,想來在東北,應該也是事事如意吧。”

說罷,二人都笑起來,前者的笑中帶着難色,而後者卻是由衷之笑。

笑罷後,張之洞纔開口問。

“湯生,這些年你在東北都幹了些什麼”

辜鴻銘爽朗地答道。

“這些年在東北停留。先編了一部教材,後來又當了一任教育長,接着又去了東北大學,不知不覺間,人世就過了十餘年光陰。歲月過得真快啊!”

“是呀,是呀!”

張之洞連連點頭。

“歲月過得真快,就連當年接待你的門房都變老頭子了。”

看着辜鴻銘,自己這位早歸唐氏之幕的幕友,張之洞想着便開了口。

“湯生,我之所以約你今晚來此,你應該知道原因吧。”

張之洞面色凝重地將談話轉到主題上。對於張之洞的面色變化,特是在辜鴻銘的意料之中,但卻是搖搖頭。

“你以爲我來和你談的要事是國事,而我現在卻是一個不問國事的人,至多也就是一位大學教授,恐怕你要失望了!”

呃……詫異非常的張之洞,眨眨眼,幾乎不敢相信辜鴻銘的話,他,那他爲什麼來湖北?

“好吧,湯生,既然如此我要的正是不問國事人的意見。”

盯着張之洞,聽到他的話後,辜鴻銘斂容點下頭。

“那你就說吧,我盡我的所知所識答你。”

老友的回答讓張之洞神色肅穆,語中帶着些凝重。

“其實也不是什麼密事,天下突變,世人皆知!”

“子然登基一事”

辜鴻銘隨口說道。

“正是,你先看看這個。”

張之洞將京城的密電,遞給了辜鴻銘。辜鴻銘接過一看,心裡大吃一驚,但臉上卻不露聲色,平靜地說道。

“我知道了,你我皆知,自子然稱帝之後,可謂是,天下士民皆心歸於其,這時候你想問我的看法……”

張之洞有些凝重的點了點頭,如果說先前他把辜鴻銘當成了一個說客,那麼現在,他更希望對方能給自己一些意見。

沉吟片刻後辜鴻銘纔開口說道。

“如此大事,你能拿出來和我商議,足見你對我的相信,今晚我們在這裡所談的一切,我自然不會泄露半點出去。雖說我早不於幕中,但是於學校之中,對這等事,或許比你們局中人還要清醒些。不過,我倒要問你一句話,你也要以實相告。”

老友的凝重,讓張之洞點下頭。

“有什麼你就問吧,對你,我沒有不說實話的理由。”

辜鴻銘盯着張之洞的眼睛問。

“對當今的時局,你認爲這滿清是留着好,還是不留着好”

“朝廷於夫有提點大恩,我自然當應報效朝廷。然今朝缺陷之深,早非行以新政,推以改革所能改變,所以這大清國早已經不和時宜。更何況,這大清國是滿人之國,所以,自當不能再留……”

一輩子兢兢業業、苦心經營只爲能讓大清國早日富強,可現在呢?心想着,張之洞的神情暗淡下來,畢竟無論於公於私他知道自己一輩子的心血白費了。

聽着他的話,辜鴻銘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這就是你的難處:朝廷於你有恩,你不能不報效朝廷,可今時時局已定,大清傾覆業已定成,兩難!”

辜鴻銘的話說的極有技巧,並沒有點破張之洞的那點私心,而是把事情歸於“恩情”上,雖心知並不全是,但這會張之洞到也是點下頭。

“正是這樣。你有什麼良法可以幫我擺脫這個兩難”

思考良久,辜鴻銘方纔開口說。

“香濤兄,你說說,自古以來,王朝傾滅,可有忠臣”

未加細想,張之洞便開口答道。

“古往今來,忠臣數不勝數。”

“那以今朝,做個忠臣又有何難?”

辜鴻銘一聲反問卻是讓張之洞沉默不語。

“清之忠臣,非忠以漢奸之名污卻身後之名,人何不難”

沉默一會後,張之洞方纔開口答道。

略爲思忖後,辜鴻銘看張之洞開口問道。

“即爲忠臣,又何懼他人污之?”

說着他的話峰一轉。

“許是香濤兄擔心那漢奸之名,即是大清之忠心,又何需擔心這漢奸之名?若爲漢人,又豈在乎朝廷之恩。”

張之洞在心裡想,辜鴻銘的話雖然尖刻了一點,卻大都實話。但於張之洞而言,他所思所想的更多的卻是個人的利益,十年心血爲的是什麼?想到自己逐名祿一生,卻落得這般下場。張之洞自然心有不甘。

而辜鴻銘卻是繼續說了下去。

“十年前,唐皇一紙通電而分滿漢,九督議政,天下之權盡歸地方,而今日,唐皇登基後,爲何各地紛紛歸獻,漢臣爲何多有異心,一因朝廷將覆,勢所趨。二因身後之名,謂事滿之士,皆爲漢奸、族賊,滿朝非中國之朝,以漢事滿,本又令祖宗蒙羞,若再以身事忠,其行可恥,其爲可憎,族人皆可恨之,亦需記之。朝廷之恩,乃是個人之情,民族之忠,卻爲族之大事棄前取後,自爲族人之本份!”

張之洞似乎被這幾句話開了點竅,心裡一時明亮了許多。可是他的心底卻在思索着另一件事,十年之功,如何甘心啊!

“所以,依我這個不懂權術的教書匠看來,與若苦其一生,落得漢奸之名,不若,痛定思痛,行事族之忠。”

張之洞望着辜鴻銘,默唸着他說的這句話。

辜鴻銘看着老友最後卻是一嘆,他知道,對方沒有說實話,也知道他的私心,但有時候,有些話,不能說透。

盯視着面前的老友,張之洞皺眉思索片刻後方纔開口說道。

“湯生,容我再想想。我這幾日事多,今夜就說到這裡,過些日子。我再過去看你,再與你談談這教書育人之事,沒準將來,我張南皮也有機會到大學裡講上幾講。”

在辜鴻銘走後,走出書房的張之洞,朝着四周望了望,臉上依帶着些悲苦之色,自己謀定一生的心血,難道真的要這般白費了嗎?(。)

第349章 總演習第64章 變革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194章 賢良第91章 藍天第20章 內外之別第70章 辯論第194章 賢良第35章 強國之道第49章 浮想第134章 南浦第89章 眼界第9章 仁川第47章 先謀官後做事第238章 空談第6章 入幕爲賓方立足第79章 小玩意第83章 謀變第50章 海上之事第114章 外流第198章 奇襲(上)第138章 干涉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15章 交易(上)第155章 方案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84章 求月票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58章 破勢第188章 不可避免第106章 農憫第135章 成軍第173章 義務第343章 投機者第232章 尋求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2章 朝鮮之困第249章 遠航第33章 長衫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9章 田野上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134章 學習之道第122章 濱江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221章 爲了勝利第303章 末日第33章 長衫第4章 初見且聽我忽悠第78章 轟鳴第222章 試一下第16章 泰西策第179章 軍法無情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140章 出航第128章 鎮海第163章 白晝第47章 未來大計第274章 出擊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1章 行憂第32章 查禁第21章 賠罪第39章 校長之勢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34章 會商第23章 譚嗣同第39章 洋操第76章 衙門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142章 日月昭昭第59章 在水一方第124章 人才第13章 約法三章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6章 入幕爲賓方立足第140章 由他們去吧第333章 德意志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291章 決戰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30章 明治的希望第28章 壓迫第20章 內外之別第361章 失敗第6章 將欲行第24章 盛氏之憂第55章 夕陽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143章 行軍第18章 軍田第26章 亞洲病患第336章 別無選擇第250章 新大陸第273章 待佳音第7章 在海上第73章 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