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爭暗鬥

腓特烈三世登基後的第二次御前會議,才談到了正事。

情報已經確證,法國在去年就向俄國發出了結盟信號,爲此打算在今年爲俄國提供五億法郎、而不是之前提到的四億法郎貸款,俄國將用這筆貸款,從法國採購包括五十萬支步槍在內的大批軍火。

顯然,五億法郎遠遠不夠。

按照估計,如果俄國準備擴軍一百萬,至少需要二十億法郎。如果算上準備修建的遠東鐵路,則需要更多的貸款。

據此,俾斯麥估計,法國還將爲俄國提供二十億法郎左右的貸款。

這是個什麼概念?

雖然俄國地大物博,但是並不富裕。以俄國的財力、特別是財政結餘,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還清貸款。

這意味着,法國當局壓根沒有想過讓俄國償還貸款。

法國如此慷慨,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俄國迴應結盟信號,與法國簽訂同盟條約。

只是,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消息。

如果法俄結成軍事同盟,絕對是帝國的心腹大患。

御前會議的氣氛非常緊張,連俾斯麥與毛奇的神色都很低沉,腓特烈三世更是一言不發的聽到最後。

討論得出的結果是:除了做好與法俄開戰的準備,還得儘量爭取英國的支持。

按照慣例,會議結束後,俾斯麥與毛奇等文武重臣留了下來,等待皇帝單獨召見,商討更加重要的事情。

戰爭大臣,也屬於帝國重臣。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政治框架內,戰爭大臣的地位僅次與帝國宰相與外交大臣,地位在總參謀長之上。

此前擔任過此職的,有帝國現代陸軍締造者阿爾布希雷特-馮-羅恩伯爵。

羅恩伯爵還是俾斯麥與毛奇的至交,正是他把兩人引薦給威廉皇帝,三人併爲德意志第二帝國三大開國元勳。

由此可見,毛奇反對皇帝任命馮承乾爲戰爭大臣也不是沒有道理。

與三位重臣在一起,腓特烈三世少了一些拘束,顯得更加隨和一些。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僅僅是高高在上的君主。除了帝國宰相與帝國總參謀長直接向皇帝負責之外,大部分行政事務由宰相負責,軍事行動則由總參謀長負責,皇帝手裡的權力並不大。

顯然,皇帝必須通過宰相與總參謀長下達命令。

在某種意義上,戰爭大臣就是政府與軍隊的橋樑。

由此可見,真正的御前會議,只需要宰相、戰爭大臣與總參謀長參與,其他武臣武將都顯得多餘。

馮承乾已經單獨跟俾斯麥談過,兩人對法俄結盟的問題已經達成一致。

兩人都認爲,關鍵不在法俄,而是英國的態度。只要能夠得到英國的支持,法俄結盟的影響就不大。

如何才能得到英國的支持?

馮承乾與俾斯麥的觀點相同:一定要讓英國相信,帝國是法俄結盟的受害國,結成同盟的法國與俄國必然會破壞歐陸的現有秩序,對英國的切身利益構成威脅,使英國喪失主導歐陸局面的能力。

只是,兩人對此都無信心。

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不是法國、也不是俄國,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而且帝國已經對英國構成威脅。

換一個角度來看就能明白,英國也不希望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展壯大。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即便能夠得到英國的同情與支持,法俄結盟也在所難免,照樣會對帝國構成威脅。

至於英國是否會在必要的時候出手相助,還是個未知數。

綜合來看,帝國必須做好兩手準備。

所幸的是,皇帝與三位大臣持相同的觀點。

剩下的就是,該如何來做。

討論了半個小時,腓特烈三世決定,在四月初與皇后,帶英國女王最心疼的外孫女維多利亞公主訪問英國。

四月十二日,正是維多利亞公主的生日。

雖然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女王並無實權,但是與英國王室搞好關係,對促進英德有益很有幫助。

“在此之前,還得做一些鋪墊。”馮承乾聽從了皇帝的吩咐,不再處處恭卑。“皇室交往很重要,可更得表現出誠意,讓英國相信帝國是值得信賴的盟友,也是歐陸均勢中必不可少的一員。”

“你覺得該怎麼做?”腓特烈三世問了一句。

“不讓英國覺得帝國是潛在的威脅,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重點放在陸軍上,修改帝國的殖民地政策。”

俾斯麥的眉頭跳了幾下,因爲馮承乾此話暗指他的殖民地政策有誤。

“我們必須明白,英國無法容忍的是海上強國,而不是陸上強國。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大陸,卻沒能跨過英吉利海峽,最終兵敗滑鐵盧。如果帝國在海外爭奪殖民地,勢必要打造一支強大的艦隊,也就勢必對英國構成威脅,成爲英國的頭號勁敵。”

“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放棄海軍?”說這話的時候,腓特烈三世也鎖緊了眉頭。

“當然不是,這只是權宜之計。”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打造一支強大的艦隊不但需要金錢,還需要時間。可惜的是,帝國現在既無足夠的金錢,也無足夠的時間。同時與三個強國爲敵,恐怕……”

“馮伯爵所言極是,現在確實不能與英國爲敵。”毛奇附和了一句。

當然,毛奇的本意並非支持馮承乾,而是要藉此機會爲陸軍說話,以免皇帝在海軍上花費太多。

“既然如此,何不讓伯爵負責海軍事務?”

聽到這話,腓特烈三世朝俾斯麥看了過去,馮承乾則暗自嘆了口氣。顯然,俾斯麥仍然視他爲潛在對手。

“馮伯爵說得沒錯,現在確實不能開罪英國,也就必須在殖民地政策上有所收斂,甚至得暫緩海軍建設。只是,”俾斯麥朝馮承乾看了一眼,又說道,“既然是權宜之計,帝國就不可能永遠也不發展海軍。馮伯爵提到,打造艦隊需要金錢。雖然現在沒有,但是今後肯定會有。真正缺少的,只是時間。馮伯爵如此關心帝國海軍,陛下何不讓其負責帝國海軍,以做長久之計?”

腓特烈三世沒有開口,很明顯,俾斯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讓馮承乾負責海軍,擺明了是讓他不要插手陸軍事務。

不管腓特烈三世是否重視海軍,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是陸權國家,陸軍的重要性永遠在海軍之上。

也就是說,俾斯麥想借此機會把馮承乾打入冷宮。

只是,直接反對,必然使君臣失和,腓特烈三世顯得很爲難。

“宰相深謀遠慮,這也正是微臣所想。”馮承乾不想讓皇帝爲難,而且他原本不想成爲帝國戰爭大臣。“陛下,微臣資質愚鈍、才疏學淺,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恐怕不適合擔任要職,所以……”

“既然宰相這麼說了,那就這麼辦吧。”腓特烈三世長出口氣,說道,“馮伯爵依然爲戰爭大臣,負責規劃帝國海軍建設,與陸軍有關的,交由總軍需長負責。下個月,伯爵陪我前往英國。”

“這……”

“我的病剛好,恐怕還有反覆,伯爵理應伴隨。”

馮承乾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麼。事實上,腓特烈三世早已痊癒,健康狀況比平常人好得多。

“沒有別的事,今天就到這裡吧。”腓特烈三世揉了揉額頭,這是他下逐客令的標準動作。“馮伯爵,你先留下。”

俾斯麥與毛奇沒有耽擱,立即起身告辭。

“今天的事,並非我的本意。你在朝中根基尚淺,等到時機成熟,我自會替你安排。”

“陛下多慮了,這也是微臣的本意。”

“本意?”腓特烈三世皺起了眉頭。

“陛下是否記得,初見那晚跟微臣談的事?”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隨即嘆了口氣。

“微臣一直相信,法國與俄國都不足爲懼,哪怕同時與法俄開戰,帝國的勝算也在八成以上。真正需要擔憂的只有英國,如果不能處理好與英國的關係,帝國在三十年後的戰爭中必遭慘敗。”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看得更長遠一些,只要不甘心屈居人下,遲早有一天會跟英國敵對,到時候帝國最需要的不是陸軍,而是足夠強大的海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做長遠考慮,帝國敗亡在所難免。不是微臣危言聳聽,三十年內,帝國與英國必有一戰。”

“這麼說,必須在當前考慮海軍建設?”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不僅僅是考慮,還得訂下長遠計劃。”

“這樣,你更得跟我去英國,”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去見識一下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馮承乾也笑了笑,他也想親眼看看鼎盛期的日不落帝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古斯塔夫已經替你安排好了府邸,你等下可以過去看看,有不滿意的地方,告訴古斯塔夫,讓他整改。”

“微臣謝陛下隆恩。”

“你是帝國重臣,還是勃蘭登伯爵,理應住得好一些。”

“那微臣告退了。”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等馮承乾起身,才靠在沙發上,閉上了眼睛。

;

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395章 爭取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474章 各有所第80章 全速北上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47章 不怕死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69章 打壓第35章 逼談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394章 拉鋸戰第145章 搜尋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25章 再接再厲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34章 厲害關係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13章 戰端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158章 野心家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584章 死衚衕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76章 左顧右盼第56章 代言人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20章 新挑戰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9章 深入基層第585章 威脅第176章 重頭戲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35章 逼談第321章 迷霧第47章 不怕死第33章 遠東起火第41章 載譽而歸第623章 核試驗第54章 備戰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586章 服軟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37章 綱領第582章 立場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588章 核技術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07章 妥協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34章 首敗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06章 鬼鎮第104章 撤退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9章 被妞泡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04章 撤退第91章 棟樑之才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47章 不怕死第150章 拷問第82章 親自上陣第294章 有想法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442章 證明第62章 用人之道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138章 深入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