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百慕大羣島,最近的選擇就是巴哈馬羣島。
只是,顧祝同並不看好巴哈馬羣島,或者說不想去巴哈馬羣島冒險,因爲這裡離美國本土太近了,近到讓美國本土的戰術航空兵能夠發揮作用,從而使中國海軍難以依靠艦載航空兵奪取制空權。
同樣的道理,顧祝同還否定了古巴。
與巴哈馬羣島一樣,古巴離美國本土太近了,佛羅里達海峽最窄出只有一百多公里,即便是部署在亞拉巴馬州與佐治亞州的戰術航空兵也能越過狹窄的海灣,到古巴上空執行數個小時的作戰任務。
再往外推,就是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與小安的列斯羣島了。
問題是,哪座島嶼最適合做爲攻打美國本土的前進基地呢?
僅從軍事角度考慮的話,顧祝同會在小安的列斯羣島中選擇一座島嶼,而不會去碰那些大島。
原因很簡單,古巴是美國的殖民地。
雖然美國從未宣稱佔領與控制古巴,但是在上個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之後,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控制着古巴,並且在古巴部署了大批軍隊,控制着像關塔那摩與聖地亞哥這樣的軍事要塞與重要城鎮。
只要有必要,美軍隨時可以向古巴增兵。
當然,跨過狹窄的佛羅里達海峽並不是什麼難題。
這樣一來,攻打古巴附近的島嶼就很不明智了。
關鍵就是,部署在古巴的戰術航空兵可以封鎖周圍六百公里的海域,讓任何進入該海域的艦隊有去無回。
牙買加、海地與多米尼加所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託管的波多黎各離古巴都不到六百公里,而且美軍還能夠在這些島嶼上部署航空兵。因此進攻難度非常大。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即便攻打離古巴最遠的波多黎各。也至少需要動用四支航空戰鬥艦隊,讓十二艘艦隊航母輪番上陣,並且出動一支規模不低於六個師的登陸部隊,之前還得奪取附近的一座小型島嶼做爲前進基地。
當然,兵力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光是想想爲四支航空戰鬥艦隊、以及六個陸戰師提供物資補給,就足夠讓人頭痛了。
正是如此,顧祝同認爲應該徐圖緩進。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在小安的列斯羣島找一處立足點,最好是一處現成的立足點,然後再去攻打面積較大的島嶼。
當然。在小安的列斯羣島有很多選擇。
比如。在波多黎各東面就是屬於英國的維爾京羣島,再往東,還有同樣屬於英國的安圭拉,以及屬於法國的聖馬丁島與聖巴泰勒米島,屬於荷蘭的薩巴島與聖尤斯特歇斯島。還有一些實力弱小的國家。
當然,這些島嶼不會主動投懷送抱。
大戰爆發後不久,英國就出兵攻佔了屬於荷蘭的幾座島嶼,即便當時荷蘭還沒有正式向英國宣戰,只是較爲傾向於德意志第二帝國而已。法國戰敗前夕,美英聯合出兵,攻佔了幾座屬於法國的島嶼。等到英國戰敗,美國如法炮製,趕在英國正式投降佔領了維爾京羣島與安圭拉。
只是。美軍並沒有出兵攻佔其他具有獨立國家身份的島嶼。
這也可以理解,不管這些國家的面積有多麼狹小,它們都是擁有主權的國家,而不是殖民地。更重要的是,小安的列斯羣島中的小國都屬於拉丁美洲這個大家庭,而美國又一直扮演着美洲保護者的角色。也就是說。只要這些國家沒有與美國爲敵、沒有威脅到其他拉美國家,美國就沒有理由出兵攻佔。
到這個時候,美國更不能輕易出兵攻打拉美國家。
道理很簡單,美國正在走下坡路,很多拉美國家都在暗中調整外交政策,大多數都宣稱將繼續保持中立,只是不再是偏袒美國的中立,而是嚴格的中立,少數拉美國家則已經傾向於同盟國集團。
比如,秘魯最先與中國恢復大使級外交,秘魯總統還宴請了前來任職的中國大使。
又比如,在中國軍隊推進到下加利福尼亞邊境地區的時候,墨西哥當局開始主動與中德進行外交接觸。
可以說,由美國一手創建的拉美秩序已經搖搖欲墜了。
在這個時候,如果美國出兵攻打拉美國家,哪怕只是小安的列斯羣島中的彈丸小國,也會引發連鎖反應。
結果如何,美國的領導人最爲清楚。
要是拉美國家集體倒向同盟國陣營,那美國離戰敗就不遠了。
正是如此,顧祝同認爲應該避實就虛,首先在小安的列斯羣島奪取一座島嶼,而且最好是沒有被美軍控制的島嶼,然後再以此爲基地,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比如首先攻佔維爾京羣島,然後進軍波多黎各,再攻打古巴,最後以古巴爲跳板攻打美國本土,或者是向巴哈馬羣島進軍。
總而言之,每一步都要走穩。
顯然,這與顧祝同之前在太平洋上主張的進攻方式並不一樣,甚至是截然相反。
只是,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在太平洋上,中國軍隊有本土做後盾,而且太平洋極爲廣袤,從西岸到東岸,等於繞地球半圈。相對而言,大西洋要狹窄得多,而且中國軍隊只能依託大西洋東岸幾處不那麼完善的海軍基地。顯然,在太平洋上行得通的戰術,在大西洋上未必行得通,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進攻方式。
問題是,顧祝同的主張沒有得到馮承乾的支持。
當時,馮承乾只提到了一點,即按照顧祝同這套戰術發起進攻的話,恐怕等到德意聯軍登上了美國本土,中國軍隊還在爲攻打古巴而奮鬥呢,因此中國軍隊未必能夠強在德意聯軍之前登上美國東海岸地區。
只是,顧祝同知道,問題沒有馮承乾說得這麼簡單。
事實上,德意聯軍也未必能夠搶在中國軍隊之前登上美國東海岸地區。
原因很簡單,百慕大羣島離美國本土不算太遠,對於從沒有進行過跨洋、甚至連跨海登陸作戰都沒打過的德意聯軍來說,要以百慕大羣島爲基地攻打美國本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說了,德意聯軍在未來幾年之內都不可能湊出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因此沒有中國海軍的支持,就只能在百慕大羣島上望洋興嘆。
按照顧祝同的推斷,在佔領了百慕大羣島之後,德意聯軍至少還要攻佔巴哈馬羣島。
也就是說,搶在德意聯軍之攻上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不是關鍵所在。
在顧祝同看來,馮承乾反對出兵小安的列斯羣島,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政治上的原因,即攻打小安的列斯羣島裡的獨立國家,必然會使中國失去拉美國家的支持。要知道,在龐大的拉美地區,只有秘魯的關係與中國還算密切,而其他國家大多投靠美國。甚至可以說,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還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因此需要盡一切努力拉攏拉美國家。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當局肯定不會派軍隊去攻打拉美國家,最多隻能在外交上做努力。
顯然,顧祝同與馮承乾都不會指望那些外交官能夠爲他們爭取到軍事基地。
要知道,美國即便戰敗了,也是西半球最強大的國家,而中國遠在半個地球之外,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在大西洋對岸,拉美國家肯定不會指望在戰後得到庇護,也就會擔憂此時的立場在將來遭到報復。
另外一個原因,還是在軍事層面上。
在羅馬期間,顧祝同就收到消息,空軍司令劉亞光元帥一直主張攻打古巴,然後以古巴爲基地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大轟炸。爲此,劉亞光還派了一名高級軍官到羅馬,希望讓顧祝同在同盟國軍事會議上提出這個方案。只是考慮到當時的情況,顧祝同並沒有向德意聯軍提出轟炸美國本土。
顧祝同沒有提出來,也無可厚非,因爲要是在當時提出來的話,德意聯軍肯定會要求以百慕大羣島爲基地,從而要求中國海軍在攻打百慕大羣島的時候派出更多的兵力,而接下來轟炸美國本土的卻不一定是中國空軍的重型轟炸機。別忘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戰略航空兵。
只是,顧祝同並不否認戰略轟炸是擊敗美國的有效辦法。
雖然美國是大陸國家,而且幅員遼闊,無法像對付英國與日本那樣,通過戰略轟炸讓美國豎起白旗,但是戰略轟炸能夠削弱美國的戰爭實力,特別是打擊與軍事息息相關的工業基礎設施,降低攻打美國本土的難度。
事實上,在所有攻打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的作戰計劃中,戰略轟炸都有一席之地。
顯然,古巴是最爲理想的前進基地,因爲古巴的面積不但足夠大,能夠部署足夠多的轟炸機,還離美國最近。重型轟炸機從古巴起飛,除了西北地區之外,美國的其他地區都在覆蓋範圍之內。
也正是如此,馮承乾希望顧祝同能夠直接一點。
即便不直接攻打古巴,也應該去攻打離古巴更近的島嶼,從而在下次進攻的時候直接攻打古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