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加勒比海不是什麼難事。
當時,顧祝同選擇了一條最遠,但是最安全的航線,即從小安的列斯羣島南面、也就是羣島與南美大陸之間的海峽穿過去,從而避開了羣島北面由美軍嚴密把守的島嶼,也避開了美軍的岸基航空兵。
此外,顧祝同還選擇在夜間通過最危險的海域。
雖然在九月九日,也就是進入加勒比海的前一天晚上,一架從北面飛來的美軍巡邏機發現了第61艦隊,而且這架巡邏機還飛到了艦隊上空,用機載雷達把第61艦隊從頭到尾掃視了一遍,但是美軍的轟炸機羣並沒有在天亮後到來,而且直到第二天傍晚,美軍都沒有采取行動。
顯然,美軍根本沒有辦法攻擊第61艦隊。
主要就是,美軍航空兵主要駐紮在羣島北面的幾座大島上,在其他島嶼上,最多隻部署了巡邏機。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小安的列斯羣島裡的國家大多保持中立。
此外,這些彈丸小國也沒有幾座可以算得上是空軍基地的機場,即便有機場,也難以部署太多的作戰飛機。
進入加勒比海之後,顧祝同並沒放鬆下來。
雖然加勒比海的面積足夠大,別說一支戰鬥艦隊,就算是四支戰鬥艦隊,也不會顯得過於擁擠,但是加勒比海總體上是東西長、南北短,從波多黎各向南穿越加勒比海,到達南美洲大陸也只有不到一千公里的距離。也就是說,美軍只需要把巡邏機部署在波多黎各,就能監視整個加勒比海。
更重要的是,美軍在波多黎各部署了不少的巡邏機,總數在兩百架以上。
在決定進軍加勒比海之前,顧祝同就收到了消息,美軍正在全力加強波多黎各的防禦部署。而且首先增派的就是航空兵,其中由以巡邏機爲主。美軍的意圖很明白,就是想以波多黎各爲基地,守住加勒比海。
顧祝同不得不慶幸,因爲波多黎各暫時還無法部署太多的重型轟炸機。
主要就是,美軍在此之前一直不太重視波多黎各,認爲同盟國軍隊不可能這麼快就跨過大西洋。而中國軍隊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加勒比海,反而是亞速爾羣島與百慕大羣島更容易遭到攻擊。
結果就是。在德意聯軍迅速攻佔了亞速爾羣島,中國艦隊又在百慕大羣島海戰中擊敗了美軍艦隊之後,美軍才發現了波多黎各的重要性,也纔開始加強波多黎各的防禦部署,其中就包括修建與擴建機場。
當然,這些基礎建設不可能在一日之內完成。
受機場的容納能力限制,美軍還無法在波多黎各部署太多的作戰飛機。首先把巡邏機派過去,主要是美軍的巡邏機大多是水上飛機,不需要完備的機場,只需要在港口裡多建就條水上飛機碼頭就夠了。必要的時候,甚至不需要專門的水上飛機碼頭,只需要把維護保障設備運送過去。
可以說,如果美軍早半年開始加強波多黎各的防禦部署,情況將截然不同。
要知道,即便重型轟炸機不適合用來攻擊高速航行的戰艦,但是成羣結隊而來的重型轟炸機依然能夠把艦隊送到海底。
當然。進入加勒比海,不等於闖過了鬼門關,而是進了一個地域。
在這片海域裡,可供第61艦隊活動的範圍並不大。在駛往巴拿馬的時候,第61艦隊必須儘可能的靠近南美洲大陸。原因很簡單,如果靠北一點,就有可能遭到美軍戰術航空兵的攻擊。
顯然,戰術航空兵可不是擺設。
當時。美國海軍的戰術航空兵中,大部分都是F4U這一類多用途戰鬥機。
別忘了,F4U不但是出色的戰鬥機。還是不錯的戰鬥轟炸機。在英國皇家海軍,這種戰鬥機就主要被當作戰鬥轟炸機使用。在掛着一枚一千磅航空炸彈的情況下。F4U依然有超過六百公里的作戰半徑。更重要的是,F4U出色的垂直機動性能,使其可以像俯衝轟炸機那樣投彈。在中東戰場上,英軍裝備的F4U就以俯衝轟炸而聞名,讓中國陸軍的裝甲部隊吃了不少的苦頭。
除了海軍航空兵,還有陸軍航空兵。
當時,美國沒有成立單獨的空軍,因此理論上所有部署在陸地上的作戰飛機都隸屬於陸軍航空兵。只是根據大戰的需要,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往往需要在一些前沿島嶼上部署作戰飛機,所以纔有部分戰機編入了海軍航空兵。
相對而言,美國陸軍航空兵更難對付。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美國陸軍航空兵把重點放在了重型轟炸機上,也就是重點發展戰略航空兵,而這比中國空軍早了將近十年。在大戰期間,美軍的重型轟炸機羣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美軍參與的對德戰略轟炸,英國根本就不可能堅持到一九四五年,恐怕在一九四三年就戰敗投降了。但是殘酷的戰爭,讓美軍很快就認識到,僅僅用戰略航空兵是不夠的,戰術航空兵同樣重要。
也正是如此,在大戰期間,美國研製出了很多性能出色的戰鬥機。
要知道,在大戰爆發前,美軍沒有一種戰鬥機算得上先進,甚至跟日本、英國的戰鬥機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只是,美國的強大國力,迅速彌補了這個缺陷。
隨着P51D等戰鬥機相繼服役,美軍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術戰鬥機,其性能絲毫不比中國的戰鬥機差。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P51D,以及後來出現的改進型號。
直到大戰結束,這種最高平飛速度超過了每小時七百公里的戰鬥機,都是飛得最快的活塞螺旋槳戰鬥機之一。更重要的是,P51D不僅僅是戰鬥機,還是優秀的戰鬥轟炸機,具有機槍的對地攻擊能力。除了能夠掛載火箭彈用來攻擊地面目標之外,P51D還能夠掛上一千磅以內的炸彈,而且具有攻擊海面目標的能力,其最大載彈量更是達到了兩千磅,也就是可以掛兩枚一千磅級炸彈。當然,只有機腹掛架能掛一千磅級炸彈,所以一般是一枚一千磅級炸彈加兩枚五百磅級炸彈。
在英國投降之前,部署在英國的P51D就炸沉過多艘德軍戰艦。
顯然,這種戰鬥機同樣能夠攻擊中國艦隊。
可以說,美軍根本不用出動戰術轟炸機,僅動用F4U與P51D機羣,就能讓第61艦隊嚐到苦頭。
要知道,在此之前,顧祝同就遇到過類似的麻煩。
這就是,在攻打美國西海岸的時候,美軍就動用過P51D機羣攻擊第33艦隊,只是組織很不得力,而且運氣也不大好,結果所有P51D都在到達之前丟掉了炸彈,僅能用機槍掃射中國戰艦。
顯然,顧祝同不敢冒險讓艦隊去加勒比海中部活動。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安全抵達巴拿馬,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護。
按照他的要求,魯志剛已經在加強巴拿馬地區的航空兵力了,大批戰鬥機正在飛往巴拿馬。
有趣的是,運載這些戰鬥機的正是準備派往大西洋的三支戰鬥艦隊。
當時,因爲在巴拿馬附近沒有軍事基地,所以中國海軍只能讓航空戰鬥艦隊擔任運送作戰飛機的任務。辦法也很簡單,讓航空戰鬥艦隊呆在夏威夷羣島到巴拿馬的航線中間,艦載機從夏威夷羣島起飛之後,到艦隊航母上降落補充燃油之後,再啓程飛往巴拿馬運河附近的機場。
當然,對飛行員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爲這意味着要持續飛行十多個小時。
爲此,顧祝同也想到了解決辦法,即首先把艦隊的飛行員派回去,讓這些飛行員駕駛戰鬥機飛往艦隊,然後再讓那些搭乘運輸機來到艦隊的飛行員接替,駕駛戰鬥機飛往巴拿馬地區。
這樣一來,每批飛行員的飛行時間都控制在了六個小時左右。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顧祝同率領艦隊到達,也就是九月十三日左右,部署在巴拿馬地區的作戰飛機將超過八百架。
只是,不會再多了。
要知道,巴拿馬地區的機場,最多隻能容納六百架作戰飛機,因此部署八百架戰機已經對後勤保障提出了挑戰。
當然,這也不是全部。
如果有必要,顧祝同還可以動用增派的三支戰鬥艦隊的航空兵。
這樣一來,就能把作戰飛機的數量增加到兩千架左右,只是一次能夠出動的戰機不會超過六百架。
顯然,對於顧祝同預測的轟炸來說,戰機的數量遠遠不夠。
爲此,顧祝同就必須想辦法把政協戰機的作戰效能發揮到最大,而關鍵就是,這些戰鬥機能否得到有效的指揮。
對此,顧祝同有足夠清楚的認識。
雖然他算不上是真正的航空作戰指揮官,但是指揮過數十場戰鬥,非常清楚指揮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可以說,合理有效的指揮比兵力多寡都要重要。
說白了,如果沒有合理有效的指揮,投入再多的兵力也無法發揮作用,而沒有作用的作戰部隊什麼都不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