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不可逆轉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帝國崛起》更多支持!

關於格物致知的風波,如果說開始驚濤駭浪,結束的過程意外的短暫,但是卻不平靜。決心以死明志的劉宗周、黃宗羲,在他們的學生詳細的彙報了整個過程後,默默的收拾離開。陳燮是什麼人?你要拿妖術鬼神來說他,那是褻瀆了這位大明的擎天之柱。就算是劉宗周和黃宗羲再怎麼偏狹固執,在格物致知的問題上,已經沒有任何說辭能解釋的通。

一張嘴再怎麼能說,也不會有親眼目睹的效果來的直觀。什麼是格物,什麼是格物致知之後產生的力量,陳燮已經詮釋的非常清楚了。一個木桶,一根管子,一杯水,就這麼簡單的實驗,讓很多人明白了一個道理。世間萬物很多道理,得去動手才能發現,閉門讀書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正如大明的讀書人,挽救不了搖搖欲墜的大明江山一樣的道理。

幸運的是,這是一次學術上的爭論,而不是文武之間的對抗。圍繞着什麼纔是格物致知的正確理解的話題,第二天的《明報》上開始了新一輪的探討。之所以是探討,原因是措辭沒有之前那麼激烈了,投稿的人則變得比較複雜,不再是單一的東林——復社一脈,也不在是單純的聲討陳某人的倒行逆施,更不要提什麼在先賢牌位前跪下謝罪的話。

有一種觀點很有趣,作者的筆名叫匹夫之責。他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念。假設先賢們對於聖人原話的理解並沒有錯,只是不夠全面。這樣的話,就不難理解爲何會有奇巧淫技一說。也就是說,聖人並不反對奇巧淫技,歷代君王對於能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創舉。也給於了高度的評價和待遇。當今天子,不也一度下詔,要求民間有識之士,獻犀利之火器麼?格物致知,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是僅僅侷限於某一個領域。這大概纔是聖人最初的意思。

這樣的觀點比較溫和,給“聖人”們留下了足夠的顏面。客觀的說,中華民族的整個道德體系,離不開這些神聖的奠基和後來者的弘揚。從一個民族的歷史角度看,這些歷史上被推崇的先賢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整體上來看,他們足夠當的起“偉大”二字。畢竟在當時的文化水準和社會現狀,能夠做出超出常人的理論研究,這本身就當的起偉大。

回過頭來看,正是因爲後來者對聖人學說進行了一整套的整理和完善,並且是根據統治者的需求來進行詮釋的體系,一方面有助於某個王朝的穩固和長治久安。另一方面則意味着保守、偏狹等等負面的因素。阻礙了這個民族向前發展,最終起到了一個反作用力。

三百多年後,西方列強的大炮。喚醒了這個民族的精英們。他們在黑暗中孤獨的摸索,艱難前行,披荊斬棘,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不懈的努力。最終讓中華民族重新站了起來。可惜那是三百年之後,現在的陳燮。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巨大的封閉的屋子,四周沒有窗戶。怎麼才能看見外面,怎麼才能迎來光明?很簡單,沒窗戶是吧?那就開幾個窗戶好了,前提是這個開窗戶的人,不會被這個時代的慣性踩在腳下。陳燮恰好是一個開了掛的穿越者,這個時代的人對他來講,構不成任何威脅。

於是,窗戶開了一扇又一扇,而且還越開越大。格物致知的出現,本質上是在挖這個民族學術體系的牆角,動搖所謂奇巧淫技的觀點,動搖商賈低賤的社會價值觀。這些事情,一件接一件的來,慢慢的改變這個民族,每一次改變,都是傷筋動骨的改變。諮議局,是衝着士大夫階層把持特權去的,格物致知,是衝着學術根基去的。

江南沒鬧起來,京師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一場暴風雨消於無形。沒能撼動陳燮,就不要說撼動皇帝改良的決心。這一點整個官場是有共識的,皇帝和陳燮之間的關係,不是建立在嘴巴上讓皇帝信服,而是建立在陳燮實實在在的驚人成就之上。換成別的皇帝,在經歷了十多年的艱難困苦之後,也會信任一手改變局面的這個臣子,更不要說陳燮對其他的沒啥要求。他表現出來的能力還不是最重要的,他表現出來的忠誠,纔是皇帝最看重的一點。

相比之下,那些口口聲聲終於大明,願意爲君父去死的大臣,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哪個不是在往後躲。真正義不容辭往前走,赴湯蹈火的爲國家去戰死的文臣,屈指可數。

京師,消息傳來的很快,巡撫朱大典,鎮守太監韓贊周,南京的六部,都有奏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內閣,送到皇帝的面前。奏報內容很仔細,每一個細節都沒有放過。看完這個奏報之後,內閣方面什麼都沒說,立刻開會,啓動新的考成法的指定工作,按照皇帝的要求,對考成法進行修改。加入諮議局監督的事項,並註明,僅限於江南、山東、遼東三省試行。

朱由檢看了奏報,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下意識的扭頭問身邊的王承恩:“大伴,這些都是真的?朕怎麼覺得跟神仙手段一般?”王承恩也點點頭道:“萬歲爺,奴才也覺得不真實,可是這奏本上明明白白的寫着,就算是尋常人,按照這個來做,也是一樣的結果。奴婢心裡尋思,這事情千真萬確。聖人肯定是對的,錯的是後來人,理解錯了聖人的意思。陳閣部天縱之材,當世無雙,不敢說後無來者,前無古人是肯定的。他的理解,應該是不會錯的。奴婢就不多言了,免得露怯獻醜。”

“這話有道理,聖人的道理,被後人理解錯了,或者說理解的不全面,這是有可能的。說來也怪啊,這麼多朝代,這麼多年,居然沒出過一個人,能真正的理解聖人這句話的意思。朕覺得吧,陳思華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不過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聖人的話,也是說的通的。還是應該集思廣益,從各個角度來解釋聖人的意思。”

在這個問題上,作爲皇帝的朱由檢,行動上可以無條件的支持陳燮,言論卻只能兩邊都照顧到。畢竟現行的理論和理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是無數的後人在聖人言論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和完善的產物。對與錯,很難區分,你不能說其他解釋就是錯的。

秋收開始了,這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任何人都不敢有懈怠之意。戰亂平息之後的直隸,生產得到了一定的恢復。陳燮的格物新說,在一些本來就不滿現狀的讀書人來說,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尤其是在今年的旱情面前,來自登州的蒸汽機,在民間的抗旱中大放異彩,成爲了格物新說又一個有利的證據。傳統的水車,沒有人說是奇巧淫技,蒸汽機更沒人敢說了。一時間,格物新說在整個大明的疆域內,在讀書人之間傳播。

朱由檢作爲皇帝,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一個舉動。讓東廠和錦衣衛去收集了很多事實,作爲格物新說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徵的論據。比如說蒸汽機在北直隸的抗旱中發揮的作用,比如說登州產的四輪馬車,因爲彈簧鋼的使用,載重和舒適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又比如在戰場上出現的登州火器,無論是鳥銃還是火炮,都驗證了格物新說的正確性。

當然,也有反對意見,但是這種反對意見,只要一句話就能滅了他。“當初建奴入寇,流賊肆虐的時候,你怎麼不出來說話?”實際上這兩者,根本就不能混爲一談。一個是學術問題,一個是實際能力問題。

一君一臣,互爲呼應,相互配合,事情一點一點的往前推進。就內心深處而言,朱由檢未必全部認同陳燮的觀點,但是認同不認同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觀點對皇帝的統治有用,對大明的延續有用。中國的皇帝,從來都是現實主義者占主導地位,沒幾個是理想主義。

秋稅收上來後,商業稅收再次碾壓了土地稅收,區區三個船舶司,加上三個省的商業稅,總數達到了四百萬銀圓。相比之下,全國的田賦則達到了一個最低谷,僅僅三百萬銀圓。當然這裡面有北方各省減免田賦的因素在內,但是朱由檢不這麼看。就算是田賦能比商業稅和海關來的多,但是你看看一共才幾個省收商業稅?一共才幾個開海的點?

鉅額的收入,堅定了朱由檢的信心,再次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舉動,下了一道聖旨,昭明天下。“南直隸設格物院,總領天下格物新說之成果。”什麼意思呢?在南京設一個格物院,這個地方的作用,就是把格物新說的各種觀點,一一彙總,著書立傳,教育天下。

這一下,局勢不可逆轉,這個點上的內閣,根本就沒有任何抗拒的能力。()

第296章 兵變第416章 慢慢的折磨第409章 血書對賭第785章 重心轉移第901章 暗戰第119章 你們不行第141章 心狠手辣才能生存的時代第609章 火線提拔第161章 誰都靠不住第431章 給個交代第609章 火線提拔第39章 我讓你裝!第624章 強力變革第764章 堺港不是元山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130章 捷報第72章 回家第44章 美好的未來在招手第894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七)第614章 利慾薰心第360章 搶誰第367章 無計可施第733章 最高貴的民族第576章 兄弟第859章 私下提前會晤的必要性第860章 長期買賣第371章 給點什麼賞賜?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273章 試探慘敗第680章 教員第209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62章 產業興旺第533章 繁衍生息第462章 襄陽整軍第355章 我們是登州營第467章 必然的改變第874章 築路(二)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520章 有那麼一天第811章 嚴格監管+嚴刑峻法第557章 教導第500章 皇家船隊的意義所在第780章 資本的天性第201章 荒唐第571章 教育的目的第180章 這就是我家第794章 地區法案第776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93章 無題第765章 “義軍”第676章 培養盟友第192章 威懾第214章 稱呼問題第616章 關係定位第2章 這裡就是明朝?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229章 抄啊抄第415章 喪膽第860章 長期買賣第551章 漕運,何去何從?(上)第116章 幫忙要糧食第455章 安置第676章 培養盟友第448章 中原鉅變第761章 朝鮮新王第655章 照章辦事第770章 最後的武士第896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九)第845章 執念與迷茫第847章 講道理是沒用的第112章 做筆交易第72章 回家第862章 默契達成第480章 短暫的衝突(上)第598章 希望在南洋第621章 預防+嚴刑峻法第183章 勳章 、銀幣第460章 總理剿賊第294章 權衡利弊第195章 來者不善第362章 驚悚第688章 滾進來第125章 要不要再打一場第488章 最後通牒第891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四)第81章 新式野炮第629章 未來的保證第677章 權利需要制衡第230章 再遇催更第593章 屈辱第870章 抵達北美的兄弟第307章 清障填壕第335章 訛詐第878章 築路(六)第541章 投降或屠城第九百一十二章第793章 無心插柳第551章 漕運,何去何從?(上)第561章 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