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各方分析

“恭喜中信,賀喜中信!”來人一進門,先行抱拳拱手道。

這套路怎麼都一樣啊!明中信心中一陣膩味。看看旁邊坐着的石文義、張採、張延齡,幾人也是爲之失笑,顯然他們也想到了進來之時的第一句話。

“黃兄,你們怎麼回來了?”心中雖然彆扭,明中信卻無法失了禮數,站起身形,拱手問道。

“還不是聽說咱家考生得了如此大的便宜,自是得回來祝賀一番的!”王琪衝明中信擠眉弄眼道。

“就是,就是!”李婷美一陣附和。

你們是來搞笑的嗎?明中信一陣無語,這兩個活寶還真的一點也沒變!

“確實,佔了這麼大便宜,我們正在慶祝啊!”明中信微微一笑,點頭應承。

“我就說嘛,這麼大喜事,明兄自是要慶祝一番,算我們一份!”王琪轉頭望着黃舉、李婷美一陣大笑。

“就你精!”黃舉翻個白眼,不再理會這個耍寶的傢伙。

“明兄,恭喜,恭喜!”黃舉衝明中信一施禮。

“黃兄客氣了!來,坐!”明中信舉手延請。

黃舉三人組衝石文義他們一一行禮,隨後坐下。

“中信,我等就不再打擾了,先行告退了!”石文義站起身形,衝明中信施禮道。

“對,我也去了!”張延齡後知後覺,站起身形,也告辭道。

“好,我就不留各位了,明日再來相聚,談後緒事宜。”明中信站起身形點頭道。

“告辭!”幾人相繼離去。

而黃舉三人組卻是一陣驚愕,要知道,在他們想來,他們來得有些遲了,今日本應是明宅最風光之事,應該徹夜狂歡,畢竟,明家一下出了十八位武進士,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啊!

而現在卻看到本應作爲明中信好友前來祝賀的石文義等人居然在這歡慶之時一一離去。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自己等人已經錯過什麼事情了?

黃舉三人組紛紛將目光投向明中信,以探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面對三人的疑惑目光,明中信也是苦笑一聲,情知瞞也瞞不住,只好坐下,向他們三人解釋事情始末,當然,不能讓他們知曉的自是作了隱瞞。

“什麼?”黃舉三人組聽後瞪大雙目望着明中信,一臉的不可思議。

“這是真的?”黃舉代表三人問道。

“不錯!”明中信點頭承認。

黃舉三人組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雖然他們不知曉爲何事情變成這樣,但他們知曉,天災之地是如何的混亂,只怕明中信此去絕對不會怎麼好過的!紛紛將擔心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無妨,我此去還是跟着欽差的,欽差自有將士護衛,所以,在欽差身邊的我絕對不會出什麼事的!大家放心!”明中信安慰他們道。

對於此事,黃舉等人畢竟未曾經歷過什麼大場面,根本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只是擔心地望着明中信。

“好了,知道你們擔心我,但不用這副模樣啊,我可還沒走呢!”明中信故作輕鬆道。

“明兄,要不,我陪你去!”黃舉一咬牙。

“不錯,咱們兄弟同甘共苦!”李婷美附和道。

“是啊,這般好玩之事,豈能少得了我們陵縣三少!”王琪更是一拍胸脯道。

明中信感慨地看了這三人一眼,這幾位之前雖然是找的自己麻煩,但過後卻也不打不相識,成爲了朋友,更難得的是此番要陪自己赴那不測之地!

“三位仁兄的情意中信心領了,此番陛下令我前去,乃是看中我的賑災手段,我也只是去出出主意,本也幫不上什麼忙,你們跟去,只怕不妥,更何況,欽差軍中,豈能讓人跟隨!況且,京師報社還得依靠幾位鼎力相助照看,就不用和我湊這個熱鬧了!”明中信謝絕道。

“這?”三人齊齊看向明中信。他們自是知曉,明中信是不想連累他們,而且他說得確實在理,今時不同往日,此番明中信是陪欽差前往雲南,他們自是無資格前去,如果獨自前去,只怕他們也沒信心前去!

“好了,各位還有學業要忙,不能因明中信將學業荒廢!就這樣定了!”明中信斷然道。

黃舉思索片刻,擡頭望向明中信,“好,欽命難違,明兄但去無妨,黃某在此立誓,必在京師爲明家盡一份力!明兄不回,黃某就待在明宅照看明家!”

“王某、李某亦如是!”王琪、李婷美同樣立誓。

“好,那明家就拜託三位了!”明中信鄭重其是地拱手道。

“明兄客氣!”黃舉三人組滿面肅然地衝明中信行禮。

“三位暫且回去休息,明某還有些可安排!”明中信解釋完畢,也就不再客氣。

黃舉三人組自是知曉,此時此地明中信肯定有大量的事情要安排,自不會再行打擾,退下去回房商議如何幫襯沒有明中信的明家,自是不提。

明中信見黃舉三人組去休息,衝門口的福伯道,“行了,叫大家進來吧!”

福伯衝後面一揮手,瞬間,大廳站得滿滿當當。

原來,大家盡皆在廳外等候,根本無一人休息。

明中信一一看過去,年紀大的有福伯、吳閣主、李二牛、師逸房等,年紀小的有學堂學員等,身份高點的有孫宇、明中遠等,這裡就是明家在京師的班底,也是整個明家最精銳的人員。

此時,這些明家精銳盡皆將目光投向明中信,是那般的殷切、擔心、憂慮。

“行了,大家不用看我了,坐下說!”明中信一臉輕鬆道。

衆人相互看看,坐下來,但是,目光依舊緊緊地投向了明中信。

“大家也知曉,我即將離去,其實在此,我是想向各位解釋一番,爲何要接旨前去雲南!”明中信歉意的眼神望向福伯,其實,這句話最主是向福伯解釋,畢竟,福伯發過話,如果明中信不接旨的話,他自有辦法不會令明家獲抗旨之罪,但明中信堅持接旨,自是得身他解釋。

當然,衆人也很好奇明中信爲何要接旨,尤其是知曉福伯已經有辦法的情況下!

“其實,這份旨我也不想接!而且,不接也不怕陛下追究!”明中信一出口就是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什麼?不接也不怕?現場衆人都驚呆了,尤其是福伯。

福伯聽到明中信這句話,他更是不解,因爲,他知道,明中信所說的依仗絕對不是自己的依仗,而少爺居然自己都敢如此說,那他到底還有何依仗呢?不由得,他的目光比別人更加專注地投向明中信。

“其實,我手中有些東西,如果向陛下呈遞,只怕他立刻會改變主意,不讓我去雲南!”明中信自信道。

這下除了少數幾位明家人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以外,連帶着福伯都盡皆眼中閃過了一絲理所當然,畢竟,此前明中信的表現太過驚豔,每次都是說到做到,而且沒有過一次失誤,這令得大家對他的信賴無可動搖!

明中信感慨地望着這些信任的眼神,如此多的人信賴自己,這就是自己的動力啊,這也令得他更是堅定了去雲南的決心,是啊,爲了這些人,自己也不會後悔此次的決定!即便生死也無法動搖!

“當然,這些東西現在不方便拿出來,也不會向你們證明。而我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有幾點。”明中信終於說到了乾貨。

大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其實,明家現在雖然在京師的生意辦得紅紅火火,但其實,明家已經坐在了火山口上!”

衆人大驚,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一絲一毫地不信任情緒帶出來,只是震驚於明中信的話語中的“火山口”三個字。

究竟是什麼事情?居然讓咱們無所不能的少爺、東家、教習說出如此嚴重的幾個字?大家無比驚奇。

“當然,這個火山是中信的錯,也是中信惹來的!在此,我向大家致歉!”說着,明中信站起身形向大家一鞠躬,久久不起身。

“少爺!”

“東家!”

“教習!”

明家衆人紛紛站起身形驚叫道。

福伯上前扶起了明中信。

“少爺!”

衆人心中一震,卻只見明中信眼中帶着深深的歉意望向大家。

“大家不要以爲我說的是客氣話,其實,京師明家已經被羣敵環視,這其中有朝廷中人,有生意商賈之人,有暗含機謀的不知名敵人,中信不是說笑,這都是真的!而且這些也是因爲中信之前的一系列動作引來的!中信,正是這些敵人的最重要的目標,故此,中信需要將他們的目光引向京師之外,將明家的危險帶離!”

“少爺(東家、教習),有何事情咱們共同承擔,豈能讓您一人承擔!咱們明家不懼任何強敵!”衆人面色激動,紛紛站起叫道。

當然,孫宇、明中遠、師逸房等人座在那兒細細品味着明中信的話語,他們自是知曉明中信不會說謊,他們只是在猜測着明家背後的強敵究竟是何許人也?爲何明中信要退避三舍?

明中信站起身形,舉手製止了大家的七嘴八舌,環視一週漸漸平靜下來的大家。

“各位,這只是中信離開京師的第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李府中,李東陽也正在與劉大夏及李兆先在談論着明中信此番舉動的用意。

“其實,除了強敵環視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明中信想要引蛇出動!”李東陽嘆道。

“引蛇出動?”李兆先在旁一陣不解。“父親,既然要引蛇出動,那這些蛇出來了,豈不是要將明家毀於一旦?而且,中信已經離京,豈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其實就是他的聰明之處!”劉大夏一撫長鬚道。

“切,是哪個在中信接旨之後萬分擔心,深怕中信有所閃失的!馬後炮!”李東陽在旁譏笑道。

“你?”劉大夏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但卻無話可說。確實,這些道理他也是在之後纔想到的!

李兆先卻是焦急地望着鬥嘴的二老,心中無語之極,這二位,說着別人的事都能掐起來,真是服了他們了!

在不遠處的謝府,謝遷也正在教誨下屬。

“不錯,接旨這正是明中信的聰明之處!伯疇,你說說,如果明中信接旨,有何好處?”謝遷一撫須,望向身前的下屬。

卻只見他面前的下屬滿面斯文,正是今科文狀元倫文敘。

倫文敘,字伯疇。明朝南海縣黎涌(今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黎涌村)人。生於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或成化二年(1466年),生有異相,頭顱周長2尺,被人戲稱爲“大頭仔”。

倫文敘幼時家貧,兩三歲時,父親便在勞動之餘,用心地教他寫字、讀書,背唐詩、宋詞,年把時間,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數十首詞,並練得一手好字,還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七歲時,因常到村內一間私塾門外偷聽,塾師因此備受感動,免費收他爲學生。因聰慧好學,倫文敘八九歲已能詩文,長於對聯,每試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稱。其後,塾師年老病逝,倫文敘因而綴學,但仍一面賣菜操持餬口,一面專心鑽研經典。【1】【4】

1489年(弘治二年),以儒士赴省應試,爲巡按御史賞識,選入太學肄業。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卻只見倫文敘躬身向謝遷施禮道,“不瞞大人,伯疇倒是有些心得,那明中信此番只怕是想要利用自己一已之身,引那些有意於他的人引出京師,進而轉移明家身上的注意力,緩緩發展,最終促進明家的紮根京師大計。”

“嗯,不錯!”謝遷點點頭,反問道,“這樣的話,他就不怕明家羣龍無首,自亂陣腳,被暗中的敵人算計嗎?”

“大人這是考校伯疇呢!”倫文敘自信一笑,接道,“其實,這纔是他真正的聰明之處,要知道,這明中信正是接了御旨出的京師,如果有人敢在此時對明家下手,只怕事發之後,第一個饒不過這個人的就是咱們陛下!大人,您說伯疇說的對否?”

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蕭颯試探第九百七十八章第二百零四章 災民忽到第一百四十三章 碾壓歷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衝鋒陷陣第二百六十四章 蕭颯宴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信用刑第一百八十章 拜謝縣尊第三百八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語出驚人第八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驚豔才情第四百四十四章 強勢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認不如第七百六十三章 中信猜測第二百六十五章 學子赴宴第五百八十二章 稟明命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商會倡議第八百零五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五十一章 劉老到訪第七百五十三章 居然是他第五百二十章 二老解析第六百零二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社定計第九十七章 準備刊印第六百四十一章 明義轉話第七百八十章 中信被刺第七百零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章 酒樓開業(四)第五十章 酒樓開業(四)第四百二十章 震撼演出第六百一十二章 毒計落定第六十六章 賊人授首第四百九十三章 牟斌出面第四百零七章 潑皮上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誘惑延齡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五百四十一章 測試開始第五百七十七章 詭異氣氛第八百二十八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試驗繼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中診治--續第九十五章 明府品菜第九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搞定唐寅第二十二章 魂識相逢第六百九十五章 吳起中招第八百四十一章 應援出發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劫匪第二百零六章 賑災分工第二百零八章 征服知府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線天之役第一百零四章 一題三詩第七百五十九章 即將發動第七百章 毒素擴散第二百四十三章 糧食籌齊九百四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南疆亂起第七百二十章 變數再生第八十一章 錦衣上門第九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駕構初成第四十九章 酒樓開業(三)第九百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家評鑑第三百五十九章 張延齡合夥第七百六十二章 賊寇退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敲定合作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線天之役第八百零二章 御前奏對第五百一十二章 中信跳腳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歸途第八百三十九章 太子伴讀第五百四十二章 策論皆優第四百零四章 見壽寧候第八百零九章 御書房奏對第二十七章 學堂授課(一)第六百章 事畢起程第七十五章 客棧怪客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兵趕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一十七章 二老思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產婦病危第二百八十章 蕭史玉簫第七百九十七章 固守待援第二百零六章 賑災分工第三百三十九章 詭異療法第八十八章 中信求情第八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告風波二百九十八章 院試開考第七百三十五章 局勢變遷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萬抽獎第八百七十三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慰學員第九百八十五章九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室暗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拉劉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