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贑州知府悻悻然閉嘴不言。

然而,他的話可是對大家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誰也不能確定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就連伍文定也無法確定!

懷疑的種子種下去,可就難以挖出來了!

不過,伍文定終究乃是劉大夏欽點的總指揮,收拾心情,振奮精神,“諸位大人,咱們現在必須同舟共濟,無論如何,現在不能讓寧王叛軍再次回師安慶,攻取南京,咱們先行硬扛一下,拖延一下寧王叛軍的步伐,如果實在不行,就化整爲零,周邊襲擾,這也是巡撫大人手書中提出的一個備選方案!”

衆人精神一震,擡頭望向伍文定。

“援軍終究是從京師而來,日夜兼程更是爲的咱們,相信援軍已經盡力了,咱們豈可心生怨氣,況且,唯有自身硬,能夠扛得住這些叛軍,咱們才能自救!諸位,此番就讓別人看看咱們的本事!”伍文定堅定地望着各位知府。

也許是他的精神感染了這些知府,漸漸地一股氣勢在大帳中升騰。

“好,就讓別人看看,咱們這些讀書人也沒有孬種!”臨江知府沉聲叫道。

“好!”

“好!”

一聲聲應和,令伍文定心潮澎湃。

“報!”就在此時,突然,一聲回報響了起來。

衆人面面相覷,此時還能有什麼好事!寧王叛軍來了!

“諸位,張知府與雲知府護衛後翼,防止洪都內的叛軍偷襲,袁知府,咱們準備迎敵!”伍文定鎮定地下令道。

“諾!”此時的他們,唯有同仇敵愾,纔能有一線生機,豈會怠慢,氣勢高昂地應聲道。

“進來!”確定了戰術,伍文定沉聲道。

“報!大帳之外,明御史求見伍大人!”

明御史?衆人一陣疑惑。

但伍文定卻是滿面激動地一躍而起,壓抑着激動,沉聲道,“諸位,援軍到了!”

此時,大家纔想起來,這明御史可不就是明中信明師爺嗎?

他前來,也就是說,援軍到了,一瞬間,士氣大振!

“走,諸位,咱們一起出迎!”伍文定意氣風發道。

大家自然沒有異議,他們也想見識一下之前在雲南叱吒風雲的王欽差與明師爺這兩位絕代雙驕,看他們究竟比咱們多出了什麼?!

他們卻是沒有聽清,探子回報的是,明御史求見!

待他們在伍文定的陪同之下,見到了前來相見的明中信,一時間,竟然盡皆啞然。

只見出現在他們眼前的居然只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而且脣紅齒白,一副翩翩少年的模樣,這可真是令他感覺到世界觀崩塌,這要咱們如何相信,眼前這個少年就是那位隻手翻雲覆雨的明師爺呢?這完全與咱們想像中不一樣啊!

至於那位傳說中的王欽差,卻是根本沒有出現。

而且,這位少年身邊,有九位少年,如同他一般,甚至,比他都要小,這就是援軍?當然,其中還有一位老人家,兩位壯漢。不過,這些不重要。

見此呢形,一時間,衆位知府心中一陣灰心,就這樣的援軍還不如不來呢?!畢竟,勢單力薄,而且,老的老少的少,能抵得了事嗎?

雖然明中信名聲在外,然而,這些“見多識廣”的知府可是知曉,即便你是驚才絕豔,但年齡不到,兵力不足,即便享有偌大名聲,那麼,必然是其中另有隱情,最最靠譜的說法就是這少年背後有一個團隊,或者根本就是別人出主意做事情,讓這少年坐享其成,享有名聲!

無論哪種,他們都心中灰心了!

當然,這也與明中信的年紀有關係,畢竟,他太年輕了!

“見過明御史!”伍文定卻是不敢怠慢,上前拱手爲禮道。

明中信笑笑,連忙拱手回禮道,“伍兄有禮了!”

他這稱呼有些令人不解,畢竟,現在伍文定可是這江西一地的官軍首領,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如此輕慢啊!更何況,這是兩軍見面的正式場合!

不過,伍文定卻是沒有什麼想法,伸手延請道,“明御史遠道前來,還請入帳歇息!”

“伍兄,歇息不急,咱們還是先談這禦敵之事吧!”明中信卻是不領情,直言道。

伍文定一聽,眼中閃過一絲欽佩,雖然這位明御史年紀輕輕,但他知曉事情的輕重緩急,不錯,不錯!

當然,他也不會客氣,畢竟,人家明御史都這樣說了,更何況,現在軍情緊急,當前最主要的就是禦敵了!

“好,入帳再說!”伍文定也不矯情,拉着明中信進了大帳。

明中信也不客氣,衝各位知府一點頭,與伍文定相攜進了大帳。

知府們面面相覷,眼中閃過一絲憂慮,畢竟,這般年輕的御史,怎麼可能力挽狂瀾,難道,之前在雲南的平亂之事有所誇大?

但現在可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他們得先行禦敵,故此,他們將這些事情放於腦後,緊隨明中信與伍文定入了大帳。

齊齊坐定,伍文定也不客氣,直接問道,“明御史,援軍何在,咱們現在要如何應對?”

明中信笑笑,環視一圈,緩緩道,“諸位大人,此番王僉都御史與明某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必須將這寧王之亂限制在這江西一地,萬不可讓其禍亂出了這江西之地!”

伍文定一愣,這咱們知曉啊!而且,一直就是這樣做的!

然而,人家寧王朱宸濠可是一國蕃王,誰知曉人家的勢力究竟已經擴張到哪些地方了!想限制也得有方案啊!

明中信看看衆人,面色一肅,沉聲道,“諸位大人,我現在傳達巡撫大人的命令!”

此言一出,衆人心情一震,巡撫大人有旨!齊齊望向明中信。

“巡撫大人下令,伍文定,率領各府兵馬圍困洪都!”明中信環視一眼大家。

衆人一陣皺眉,心中暗道,那寧王叛軍怎麼辦?

伍文定更是嘟囔着想要詢問,然而,明中信卻是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直接道,“至於寧王回援叛軍,由咱們解決,諸位就不用操心了!”

此言一出,衆知府面色一變,這明顯是瞧不起咱們嗎?

“諸位別誤會!”明中信好似大家心裡的蛔蟲,笑道,“巡撫大人並沒有瞧不起大家的意思,而是認爲,大家職守不同,應該各司其職,咱們乃是生力軍,應該負責外在的叛軍,而諸位大人之前已經連戰數十天,即便你們不疲憊,但士兵們也會疲憊,爲了讓大家參加最終的圍剿之戰,現在必須各盡其職,保持體能,而且,諸位乃是江西的地頭蛇,隨後還得依靠大家的經驗平定叛亂,最後的決戰更加需要仰仗大家,現在保持戰力爲要,故此,巡撫大人讓大家負責圍困這洪都,令洪都中的叛軍無法出來援助寧王,這也算是大功一件!”

這話說得咱們愛聽,衆位知府心中美滋滋的!

伍文定卻是面沉似水,面朝明中信,沉聲道,“明御史,既然巡撫大人有命,咱們不敢違抗!”

明中信點點頭,旁邊的衆知府也是心裡美滋滋的,只需要圍困洪都,這個任務可真是便宜啊!自然是點頭不已。

“但是,伍某在此請求,讓臨江知府接任這圍困洪都之職,讓某附翼王僉都御史身側,與那寧王叛軍決一死戰!”伍文定目光炯炯地望着明中信。

此言一出,衆人皆驚,不解地望向伍文定。

明中信也是一愣,眼睛深處閃過一絲欽佩,但面上卻是沒有絲毫表情,只是淡然地望着伍文定,“伍大人此言何意?難道,對巡撫大人的安排不滿?”

“非也!”伍文定緩緩搖頭,“伍某並沒有對巡撫大人不滿之處,但伍某不能對這平亂之事置身事外,必須參與,否則,作爲江西一地的父母官,怎麼對得起這江西的父老鄉親!”

大家有些意外,這伍文定還真是軸,你圍困洪都也是爲江西百姓做貢獻啊!

然而,伍文定卻是滿眼堅定地望着明中信。

明中信苦笑一聲,“伍大人,你有此心,明某甚是欽佩,然而,此事明中信沒辦法做主啊!”

“某自然不會爲難明御史,但請明御史做個見證,並不是臨江張知府等人違命,而是伍某違命,到時如果巡撫大人怪罪,還請明御史爲張知府求個情!”伍文定正色道。

明中信點點頭,同意了此提議。

而臨江張知府等人卻是眼含異樣地望着伍文定。

“好,既然如此,咱們就如此決定,還請各位盡心竭力,護衛咱們的後翼!!”伍文定轉頭看向各位知府,拱手道。

各位知府自然沒有異議,只是眼含莫名地望着伍文定。

事已至此,大勢已定。

明中信與各位知府商定了細節,隨後直接離去。畢竟,援軍還在幾十裡之外,自己不過是前來打的前站,傳遞巡撫大人的意思,還得回去覆命!

他雖然離去,然而,帶給各位知府的卻是信心與激動。

畢竟,援軍的及時趕到,令他們心中更加的有底,幹勁十足,這一次定然要將這洪都攻下,必不能讓援軍專美於前!

而明中信帶領十餘位學員直奔王守仁所處之地。

“明大哥,咱們這就走了?!”旁邊一位學員催馬上前問道。

“殿下,咱們不走還如何,越呆得時間長,這些江西子弟越加心中無底,倒不如雷厲風行,給他們一種信心,令他們心中產生出一種信念,此戰必勝!”明中信回頭輕聲回道。

殿下?隨隊的伍文定一陣詫異,這是哪位?

光芒閃現,這位學員的面龐露了出來。

顯然竟是太子朱厚照!他居然來了?

旁邊的年長者,沉聲道,“殿下,咱們還是快趕回大軍之中吧!”

朱厚照翻個白眼,“陳總管,好不容易出來,你就不要催了!”

陳準苦笑一聲,不由得將目光轉向了明中信,畢竟,現在這兒只有這位才能降得住咱們這位混世魔王啊!

明中信笑笑,“殿下,要想圍剿活捉那位寧王殿下,咱們必須得儘快迴歸大軍,一鼓作氣,將其拿下,也好向陛下交待啊!”

太子朱厚照一聽,眼中閃過一絲激動,點頭不已,不再插話,反而催促着大家前行。

陳準與明中信對視一眼,苦笑一聲,也不再說什麼,催馬緊隨朱厚照而去。

至此,伍文定才知曉,眼前這位居然是太子殿下,這,這還真是難以令人置信啊!太子殿下居然來到了江西,還要參與到平亂之中,真真是榮幸啊!

如果被臨江知府他們知曉太子殿下就在近前,自己等卻失之交臂,不知曉他們會不會後悔得撞牆啊!

而此時的寧王朱宸濠日趕夜趕,終於來到了鄱陽湖西邊的黃家渡。

“報!”探子來報。

寧王朱宸濠獲知,京師援兵居然到了,而且,就在他們的對岸,正與他們對峙而立。

而帶隊之人居然是王守仁這位僉都御史。

最最令他頭大的是,明中信居然也在軍中。

畢竟,之前他就已經獲得了消息,王守仁與明中信率軍前去安慶圍堵於他,自己也就是心有忌憚,才撤兵回援的,沒想到,這傢伙居然趕在了自己之前來到了洪都附近,顯然,這是要抄自己的後路啊!

想到此,他不由得狠狠瞪了旁邊的劉養正一眼,畢竟,情報消息皆是劉養正負責的,之前他回信是王守仁與明中信率軍前往安慶圍堵於他,想要將他圍殲在安慶城下,自己正是忌憚於明中信的那些“武器”的威力,才造反了撤退回援洪都。

卻沒想到,這王守仁與明中信居然虛恍一槍,前來洪都堵自己,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

然而,事已至此,再埋怨誰也於事無補,寧王朱宸濠一咬牙,一跺腳,幹了!

於是,兩軍開始積極備戰,準備決戰於鄱陽湖旁。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整整兩日,寧王與王守仁居然沒有任何動靜,彷彿在觀望一般,根本就沒有一絲想要大戰的跡象。

第八百四十一章 應援出發第八百零四章 街頭遇襲第八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情勢突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家到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賊人來襲第十五章 瑣事繁多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人訓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良拜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前程往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抵達農莊第六百七十九章 風雲將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路遇紅顏第二百六十四章 蕭颯宴請第九十四章 師爺吹牛第五十章 酒樓開業(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分析局勢第五百八十七章 各方分析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六百一十二章 毒計落定第八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固守待援第八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一十五章 各方境況第三百八十章 商議慶功第二百零五章 縣衙議災第七百二十七章 意外援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宴會開始第九百六十七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駭人殺局第四百五十二章 拉劉老下水第九百二十七章第九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賑災開始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軒閣開張第八百五十九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窯場合作第九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城怪招第一百二十六章 學堂理念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化妝術現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明解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府試進行時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府爭執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三十九章 姐妹雙簧第七百一十四章 含恨而去第三百八十四章 宴會驚豔第六百七十五章 查探蹤跡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弘治深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城外激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真實對戰第十五章 瑣事繁多第三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十八章 坑爹抽獎第七百二十五章 城東廝殺第七百二十三章 賊人來襲第六百五十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訴遭遇第四百零二章 落腳京師第五百三十章 當年恩怨第三百四十五章 爲子分析第九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一十章 變通之法第七百六十章 計劃發動第八百三十六章 請旨搜府第二百零八章 征服知府第四百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酒樓開業(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士商皆驚第九百七十七章第八百七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魚之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城縣舊怨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談交換第七十八章 坑爹抽獎第一百三十一章 試驗繼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喚醒大夫第五百零六章 明劉對賭第一百零二章 宿敵來襲第九百一十四章第八十一章 錦衣上門第四百一十三章 再見石文義第七百三十四章 欽差遇刺第二百三十八章 迎敵佈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中信劃策第六百四十六章 駭人殺局第九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商會倡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神識反噬第二百八十五章 蕭颯吃癟第五百二十二章 迴歸本魂第二百二十三章 府糧出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化妝術現第七十三章 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