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

之所以將其調往西寧州主持劃分盟旗,固然因爲鄭道遠是最合適人選。可若不是二人在京中,就連開房這種,如今還驚世駭俗的事情都做出來了。讓老爺子實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自己又何苦如此做這個惡人,將這對情深意重老鴛鴦隔離開來?這也是在變相保護他們兩個。

自己不搶先將其調離,恐怕等到老爺子的處置下來,就沒有這個待遇了。誰讓你們兩個人,在京城都明鋪暗蓋在一起了。哪怕是名義上的,可你們在京城的時候,自己那位姐夫還活着呢,至少得給人家留點掩面吧。本朝不是公主可以豢養面首的前唐,風氣開放的都沒邊了。

真把老爺子逼急眼了,事情只會弄得更糟糕。你們兩個真當做老爺子,對你們在京城的事情,一點都不知道嗎?不過,自己也沒有將話說死不是?三年,也許這三年時間之內,會出現什麼變化呢?用三年時間,讓他們兩個都好好的徹底冷靜一下,對他們來說未必不是壞事。

三年之後,大姐爲自己那位名義上姐夫,守孝期也就過了。到時候,二人便是傳出一些緋聞,哪怕在去開房的時候,被人家現場那啥了,可也就沒有那麼大的風險了。甚至自己暗中想想辦法,再勸說一下老爺子也是可能的。至於現在,他還是先去西寧州老實的待着吧。

而在場的劉昌,看着鄭道遠離開的時候,很是有些滄桑意味的背影,卻跟着輕聲嘆了一口氣。鄭道遠與金城長公主的那些事情,他自然是不知道。他只是覺得,此去西寧州以二品兵部尚書的職銜,統籌青塘吐蕃事宜,節制西寧州文武官員,這可謂自大齊朝開國以來第一個。

可鄭道遠卻全無升官的喜悅,反到是一副惆悵的樣子。哪怕劉昌也知道,撫慰青塘吐蕃絕對是一個累心、勞力的差事。那些部族,一向都是以強者爲尊。自臣服大齊以來,雖說全局反叛事情沒有出現過。可小規模的叛亂,幾乎是年年都有。各部族之間,也是相互仇殺頻繁。

看似這位太子爺給了天大的權利,可身上一樣也要揹負天大的責任。這個差事做好了未必有賞,可做砸鍋了,青塘吐蕃哪怕有一部反,他都要首當其衝擔責。可劉昌,卻是依舊羨慕不已。那可是二品官員,這個鄭道遠纔多大,四十多歲就坐到二品大員,這在朝中可不多。

可劉昌卻搞不懂,鄭道遠爲何如此的惆悵。只是就在劉昌琢磨,鄭道遠到底是因爲什麼原因,搞出這麼一出的時候。突然耳邊傳來黃瓊的聲音道:“寡人,恐怕這十天半個月,便要接到了回京的聖旨。寡人也在考慮,究竟該如何安排你。現在陝西路安撫司,五品空缺不少。”

“延安府葭州前任知州,寡人整治延安府吏治時被革職,現在知州一直都空缺。去歲陝西大旱,延安府是災情最重一個州。現在急需一個得力人手,到那裡任知州帶領百姓自救。你只做了幾個月知縣,缺乏地方從政經驗,這對你將來不利。今後沒有做過地方官,走不太遠。”

“你若是願意去,寡人倒是可以考慮。不過,寡人身邊,本就缺乏得力人手。現如今,好不容易發現一個,現在也使得順手了。若是將你外派,寡人還有些捨不得。寡人給你倆個選擇,一個是外放做葭州知州,散州正六品正印官。一個是跟着寡人回京,還是跟在寡人身邊。”

“一個是到翰林院,做六品翰林侍講,或是繼續在詹事府左春坊做左中允。這件事,你也不必急於回覆寡人,回去好好的考慮一下,與夫人好好商議一下。若是真的想要謀一個外放,寡人也不攔着。寡人聽說夫人又有了身子,葭州形勢不好,就不要讓夫人與孩子跟你去了。”

“寡人返京的時候,一併給你待回京,幫着你好好的恩養着。不過,你若是想要外放,有件事情必須要與寡人說實話。寡人聽老李說,你那個病根是在當初,外放知縣的時候做下的。而這個病根,是受到了驚嚇才患上的。你這個病,怎麼患上的,你必須要與寡人說實話。”

“現在,你是寡人身邊的人。外放,就代表寡人身邊人的形象。若是你自以爲離了寡人的身邊,以爲沒有人管便放縱自己你。貪贓枉法,貪花好色,那就是在打寡人的臉。所以,寡人要聽你實話。告訴寡人,你那個特殊病究竟是怎麼做下的?不說實話,寡人不會給你機會。”

聽到黃瓊這番話,劉昌的冷汗不由得落了下來,直接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咬了咬牙道:“殿下,當初下官奉陝西路柴安撫使之命,去鳳翔府麟遊縣署理知縣。因爲夫人剛剛生產不久,所以便沒有攜帶眷屬,孤身一人上任。那個時候,下官還算年輕力壯,身邊又沒有一個女人。”

“當時麟遊縣的官吏,都集中住在縣衙後院。當時,麟遊典史的妻子也住在那裡。那個女人長得花容月貌,又是妖嬈多姿,總是有意無意的在下官面前搔首弄姿。下官那個時候,身子骨還算不錯,雖說一直都很謹慎,可實在沒有受得住勾引,一日酒後便與她有了苟且之事。”

“那個女人,在牀榻上異常熱情。下官那段日子裡面,也是鬼迷心竅,猶如上了癮一般,只要有閒暇便與她纏綿。後來才發現,這個婦人與下官紅杏出牆,並非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是那個典史有意讓他老婆勾引下官。要拿着這個做藉口,要挾下官爲他們做一些骯髒的事。”

“那天,下官派那個典史下鄉去辦理案子。在他走後,一時沒有忍住,與那個婦人顛鸞倒鳳。卻沒有想到那個傢伙,突然半路折回。將下官與那個婦人,當場光着身子堵在了屋子裡面。自那次後,下官的那個就有些不好用了。又因爲下官不肯受他要挾,爲他做那些骯髒事。”

“他便要上告到鳳翔府和陝西路,說下官逼佔下屬眷屬。這病因爲他整日恐嚇卻是越來越重。最後實在受不了他的威逼,更不想與他一同禍害百姓。所以,便請託下官的老師,時任西京禮部尚書調回了西京。因爲是出了這等事情才做下的病,下官實在沒有臉面見家中賢妻。”

“所以實在不敢與家人說實話,只能說自己因爲想要大展拳腳,卻被無辜被調回,心中窩火纔出了這個病。因爲此事實在丟臉,所以下官這些年一直隱瞞此事,不是有意欺瞞殿下。至於外放不外放的,下官不敢再去想了。若是殿下肯原諒下官,下官今後一切聽從殿下安排。”

見到劉昌戰戰兢兢跪在那裡,黃瓊揮手示意他起來:“這件事,寡人相信你不會欺騙寡人。至於你外放的事情,寡人還要仔細斟酌一下。你說尊夫人,現在又有了身子,肯定不方便與你去上任。若是你在重蹈覆轍,又犯了老毛病,丟的可不單單是你的臉,而是寡人的臉。”

就在臉色蒼白的劉昌起身要離開的時候,背後又傳來黃瓊的聲音:“你那個病,李大夫既然說能治,寡人會交待他給調理。不過調理好之後,寡人將你外放。你若是老毛病再犯,寡人直接讓你變成與殿外那些人一樣。那個是非根,你若是自己看不住,那寡人就你徹底去了。”

“前些日子,尊夫人進宮找到蔡氏與董氏,想要從宮中給你挑選兩個,知書達理的侍妾。原本寡人以爲你們夫妻感情甚深,並沒有答應這件事。可現在看來,你若是孤身在外爲官,身邊沒一個可靠的人服侍還是要出事的。寡人這就吩咐下去,給你精挑細選兩個女子做侍妾。”

聽到黃瓊的決定,劉昌剛想要張口拒絕。可看着黃瓊臉色有些不豫,有些心虛的他便不敢說什麼,只得慢慢退了出去。只是劉昌在離去的時候,因爲一直低着頭。卻沒有見到坐在御案後的黃瓊,一臉詭異笑容。如果他看到這位太子爺,擺出這麼一副笑容,會不會後悔?

看着劉昌離去時有些倉皇背影,待這個傢伙小心翼翼的退出殿外後,黃瓊直接笑出了聲。其實,他那個病究竟怎麼來的,黃瓊早在從李大夫口中,知道他大致患病原因後便猜出來了。他那種病既然是受到了驚嚇得來的,除非被當場被人給那啥了,又豈會搞出來這種事情?

若是真將他外放,張巧兒不能與他同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張巧兒如今又有了身子,肚子裡面還是自己的孩子。去葭州那種苦地方受罪,這一任便要三年,自己又那裡捨得讓張巧兒,還有肚子裡面的孩子,跟着他去受罪?而這個傢伙病了這麼多年,這好不容易治好了。

若是這麼一放出去,搞不好真要出事。乾渴了這麼多年,嬌妻又不在身邊,他能受得了就怪了。況且這次就算不外放,將來總有一天要外放的。自己又真不能將這個傢伙,真的變成與外面那些人一樣。想到這裡,黃瓊有些撓頭。也許巧兒說的對,還真得給他納兩房侍妾。

雖說這個傢伙,在搞出那個事情之後,還算是能守住底線。可再能守住底線的人,也未必能經受住外界那麼多的誘惑。尤其是這個傢伙,之前還有過前科。一個正六品的知州,哪怕是一個再窮的州,可也是掌印官。巴結,想要撈到好處的人有的是,外界的誘惑力太大了。

按照張巧兒說的,給他找兩個侍妾。跟着他一起外放到任職地,也算是看住他。身邊沒有一個可靠的人看着他,早晚還是要重蹈覆轍。只是這種事兒,年輕人未必能做得了。這個人選,雖說未必需要治得住他,可至少能看得住他。得找年紀稍微大一些,成熟穩重一些才行。

下了這個決心之後,黃瓊倒也沒有再繼續想下去,而是拿起摺子批了起來。一直批到了下午,摺子批得差不多了,才起身返回彩織院。與蔡氏提起這件事,讓她在宮中幫着張巧兒物色兩個。聽到黃瓊說出劉昌患病的真實願意,蔡氏與董千紅兩個人,也是一直都搖頭不語。

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章 星辰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