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

陰曆十月十七日,漢明帝劉莊的御輦自都城雒陽出發,順着官道只到陰曆十一月初七駕臨長安。

視察了前漢未央宮和甘泉宮、上林苑等遺蹟,劉莊並命左馮翊郭丹、太尉趙熹爲代表,分別代表皇上至蕭何和霍光祠,敬獻中牢(注:即以一豬一羊爲犧牲),祭祀兩位彪炳史冊的兩位功臣。

他自己又帶着司徒李訢等三公九卿,親至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敬獻太牢(注:即牛、羊、豕三牲齊備,爲最高規格,一般天子祭祀天地社稷時才用太牢),祭祀大漢帝國的開國帝王漢高祖和開疆拓土、功在千秋的漢武大帝。

皇帝的車隊沿着成國渠邊的官道,自長陵至茂陵,穿越整個五陵原。

沿途各以城邑的世家大族和黎民庶人,均跪地相迎。在路過安陵時,班固和班超也夾在歡迎的人羣中。車隊經過安陵之下,車隊緩緩停下,劉莊面向高高的皇陵,在車上手按橫木,俯身致敬。

班固和班超是史家子孫,皇帝的這趟長安之行,其帝王的威儀和對文治武功的渴望,給他兄弟二人留下了極其強烈的印象。

這是因爲,劉莊此次臨幸長安,是專程爲迎取飛廉並銅馬而來。

東漢時,涼州張掖盛產銅,涼州的冶鐵技術也達到相當的水平。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三月,武威太守、南陽析候張江上奏章,已鑄飛廉並銅馬,並運至長安,準備進獻朝廷。劉莊接奏章後,迅速便明白了張江的意圖。

當年伏波將軍馬援遠征交趾後,曾將銅鼓鑄成駿馬進獻給光武大帝,以爲名馬標準。光武大帝大喜,遂專門下詔,命將此馬放在宣德殿下,以作爲名馬的標準。先帝是通過這一形式,明確地告訴衆臣,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張江爲河西軍將領之後,其父曾爲河西大將軍麾下越騎校尉。張江子承父業,也曾爲張掖長,後因戰功被劉莊拜爲武威太守,封南陽析候。長期戍守河西的張江,決定參照馬援將軍進獻銅馬的做法,進獻銅雀和銅奔馬,希望這位勵精圖治的年輕皇帝,能將目光投向比河西更遠的漠北和西域。

他以河西馬獨特的對側步爲姿勢,以涼州產肅肅鳥爲原型,秦時飛廉(注:即風神)爲姿態,鑄成銅雀和青色銅奔馬各一尊,大小也完全仿照伏波將軍,即馬高三尺四寸,圍四尺五寸,喻意爲“乾坤輪迴,小弱勝強。”

以劉莊之智,自然很清楚張江的意圖。

永平元年,應北匈奴強烈要求,漢匈在邊境重開“互市”(注:即邊境貿易市場),匈奴人以馬匹、皮子爲主要貨物,交換漢朝的絲織品、糧食和豐富的手工藝品。邊境貿易從始自終呈現一邊倒的格局,漢朝豐富的物產大量輸入匈奴各部。

巨大的貿易逆差,讓北匈奴各部很快便支撐不下去了。

虧空太多,入不敷出,北匈奴官民對漢朝的富庶豐沃已經眼紅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互市做不下去了,各部已經無物可換,於是匈奴人便動手搶。搶了一個又一個市場,也就搶黃了“互市”,後來便發展到越境搶劫、洗掠邊塞各郡。

雲中、上谷、五原、北地、武威各郡,每年都要爆發數十起小股匈奴人越境搶劫事件。劉莊不得不改變先皇劉秀削減邊郡郡兵的國策,恢復沿邊各郡郡尉之職,並重設郡兵,每郡二千至五千人不等,以打擊小股匈奴部民們的寇掠。

小股騷擾不行了,匈奴各部便在單于的默許下,開始大規模寇掠漢朝邊郡。兩年來,每年都要發生幾十起邊郡被寇掠事件,導致沿邊漢民人口被虜掠,田地、牧場、房屋被毀,財物被洗掠。邊民不得不大量向內地遷徙,田地大量拋荒,塞北一片蕭條。

邊地生靈塗炭,愛民如子的劉莊早已經忍無可忍了。他看着張江的奏章和附帶的畫像,知道這是長期鎮守邊塞的邊將,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在啓示他應效仿漢武大帝,重振大漢雄風,擊破北匈奴對大漢帝國北方邊境的威脅。

雖然國力尚未恢復,此時的漢朝還不堪大戰。但劉莊第一時間便決定,自己親自臨幸長安,專程迎取銅馬、飛廉。

在五陵原,劉莊祭奠了長陵、茂陵和蕭何、霍光祠後,君臣纔來到京兆府,看到了張江進獻的銅雀、奔馬。他佇立在銅馬、銅雀前半晌無言,忽然對轉身對太尉趙熹、司徒李訢道,“速傳朕旨意,着司空府、將作大匠在宮城上西門起平樂觀,以安置飛廉、銅馬!”

詔書發出,漢明帝命擇吉日,將飛廉、銅馬起運雒陽。而他自己,則取道河東郡,於陰曆十一月二十六日,才返回京城北宮。

皇帝雖然離開長安、離開五陵原了,但聖上親自來迎取飛廉、銅馬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還是讓史家子孫班固和班超讀懂了皇帝的心思。居安思危,養精蓄銳,富國強兵,只待時機一到,朝廷對匈奴用兵,定將成爲國策……

尤其是班超,可謂深受刺激。他在暗暗期盼着,期盼着那青青的草原和茫茫的大漠,期盼着那個屬於他的輝煌時代,期盼着那個戰旗獵獵、金戈鐵馬、英雄倍出的偉大年代,更快一點到來。

只不過,當時班二公子的世界僅屬於那四頃田地和田舍中,嫂嫂已經生養了兩個小兒,可他卻連嬰兒的呱呱墜地需要伴隨着阿母的痛苦都不知道,他更不知道這個偉大時代的到來,更是伴隨着班家的無窮痛苦……

時間如同成國渠奔騰不息的流水,班超在五陵原農耕的日子,就這樣平平靜靜地流淌着。似乎日復一日,無窮無盡。然而,當時間進入到了永平五年(公元62年)之後,平淡了八年之的班家,再一次進入了多事之秋。

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