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戰略迂迴

吳彥是個稱職的兵曹,帶着衆沙匪在這裡忙活了幾日,早已準備好了營區,建好了大圍欄。最讓刑卒們驚心動魄的是,吳彥還帶着衆匪來了一場大屠殺,打了整整幾百只黃羊,整整齊齊地碼放好,靜待別部到來。

刑卒們紮好帳蓬,便開始生篝火集體烤羊肉。隱藏在桑榆林內數日,只能啃冰冷堅硬的烙饃和雪團,現在可以烤羊肉,可以喝燒開的雪水,讓衆卒如過年一般,感覺幸福透了。劉奕仁興奮地給了吳彥一個爆慄,嘴上罵道,“狗日的,汝這得禍害了多少生靈。這個草原上黃羊怕是讓汝打光了吧!”

吳彥叱道,“嘖,汝個死驢忒沒見識。這片山谷風太大,冬季沒有獵人能到這裡。黃羊少說有幾萬只,野駱駝、野鹿、野驢有數千只,可謂漫山遍野。明天汝便能看見,壯觀得很,永遠也打不完!”

一邊蘸着鹹麪醬吃着噴香的烤羊肉,吳彥一邊向班超、淳于薊稟報了情況,“此處太荒涼,吾屯此數日未見到一個人影。甘英屯長已控制前方峽谷,命吾在此等候司馬大軍。屯長還派人通報吾說,是中軍的八名斥侯,幫助屯長奪了峽谷,趕走了張望……”

衆將聞言都倒吸一口涼氣,淳于薊道,“張望反賊果然厲害,已料到吾軍下步動向,中軍斥侯這回真是立了大功!張現逃向了何方?”

吳彥道,“稟報司馬、軍侯,屯長未說,吾暫不知……”

當天晚上,別部刑卒們餵食完戰馬,又睡了一個香甜、舒服的長覺。沙匪們在這裡睡了幾天了,晚上的當值便全由他們負責。經過一夜充分休整,疲憊至極的別部各曲,又迅速煥發了生機。

天明朝食後,別部早早出行,沿途果然見到漫山遍野的黃羊、野鹿等動物,見別部大軍掠過,便一鬨而散,跑到稍遠處又若無其事地啃食地上的枯草。

奇葩的是,一羣約有二三百隻野駱駝,一直列着隊跟着隊伍後面轟轟烈烈地跑着,樂此不疲,讓後軍刑卒們興奮不已。天黑時分,前軍田慮部便到了峽谷入口前,甘英帶人正在狂風中等着呢。班超下馬,下令在谷口北側避風處暫時休整,餵食戰馬,抓緊夜食後,連夜向疏榆谷進發。

短暫的休整後,別部進入狂風呼嘯的峽谷。寒風如劍,冰冷砭骨。前軍與甘英的一屯人馬匯合後,別部未做停留,便由甘英等人帶路,向峽谷深處進發。峽谷內狂風大作,風力比峽谷外高了幾倍,道路險峻,腳下都是終年積雪,刑卒們頂風冒雪,只能牽着戰馬艱難地一步一步行進。

越往裡走,氣溫愈低,寒風愈狂。好在刑卒們換上了厚厚的胡服,尤能忍受。這條道,尋常無人敢走,只有少數獵人冬季敢行。夜晚山道艱難,士卒們手牽着馬繮,小心翼翼地走着。稍不留意,就會被狂風吹倒,連翻幾個大跟斗。

進入山澗盆地,寒風如刀,雪粒如箭,讓人迎着風便睜不開眼。四周隱隱約約,一片暗淡的白色,朦朧中盡是白茫茫千年積雪。這裡已是白山以北,山南冬春交接,山北猶是隆冬。一山之隔,氣象迥然不同。

到後半夜時分,竟然又下開雪,視野幾乎爲零,隊伍迎着暴風雪,一步一步地挪向前去。只到第二天天明後,大隊人馬終於走出大峽谷。大軍進入無邊無際的疏榆谷雪原後,風力頓時小了許多。班超下令朝食,別部迅速就地休整,刑卒們在飄揚的雪花中開始餵食戰馬,並點起篝火將烤肉烤熱。

朝食後,三軍變成作戰隊形,向蒲類海進發。約餉飯後申時,別部從尖山下慢慢接近一個大海子。

至此,竇固一徵白山的最得意之筆,即別部的戰略性大迂迴已經成功完成。別部下伊吾後,完全出乎北匈奴人意料,繞行近千里,陡然出現在白山以北、南呼衍部的老巢疏榆谷,徹底擊破南呼衍部大軍的戰機已經出現!

從出玉門關、進入沙漠開始,一個多月了,刑卒們第一次見到這麼大水面,一個個興奮異常。這是一個一望無際的鹹水湖,漫天大雪中,只見碧波盪漾,水面烏濛濛、一望無際。湖畔有若干吐火羅或匈奴人氈房,突然出現的大軍,讓蒲類國或匈奴的牧民們驚惶失措!

班超早在進入漠北前,就和權魚等人深入研究過地理。大戰之前,他們又曾經到達蒲類國實地偵察過,對這裡的山巒地貌極其熟悉。他知道,隊伍已經來到蒲類海(注:即今巴里坤湖)地區了。

蒲類海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五百多丈高,而蒲類城離蒲類海不過二三十里,已經很近很近。海子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海中碧波盪漾,大雪紛飛的水面上白霧濛濛。這裡是白山北邊重要的綠洲,匈奴人來之前,這裡每當盛夏,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們遊牧湖畔,氈房座座,牛羊成羣,牧歌悠揚,是蒲類國主要的牧場。

暴風雪仍在無休無止地下着,從冰雪大峽谷中走出來的別部,在疏榆谷上的行軍就變得容易多了。到傍晚時分,大軍便到了蒲類城邊。

蒲類城內,高大的王宮和寺院,在暴雪中若隱若現,田慮從前軍飛馬奔來中軍道,“稟報司馬,蒲類城內、城西大營內,僅有守軍共數百人。大雪瀰漫,道上未見哨騎,匈奴人尚蒙在鼓中。末將以爲,當抓住戰機,襲取蒲類城……”可他話未說完,卻聽到中軍士卒們一連串的驚訝叫聲,趕緊向後看去。

只見小姑、寡婦二犬,正威風八面,一路招搖着向中軍衝來。衝到班超馬前,小姑一躍便上了馬,蹲在鞍前,而寡婦則一躍上了淳于薊馬鞍前。

衆人驚喜聲不斷,班超則氣得啞口無言。小姑和寡婦脖子上還帶着皮圈,並拖着一截繩子,分明是趁着麥香一家人放鬆了警惕,咬斷繩索逃了出來。並一路追蹤着,繞過白山,趕上大軍。從它嘴上的血跡,班超能想象,這倆混蛋肯定是一直悄悄跟在別部後面,又在鬼風口逮了一隻黃羊飽餐了一頓。

軍情緊急,小姑與寡婦的任性,讓班超氣得說不出話兒來。但他來不及懲罰二卒,只象徵性地敲了一下小姑的大腦袋,便趕緊部署攻擊蒲類城。

蒲類城(注:故址約在今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蘭州灣子史前遺址附近)是一座木質古城,當年是蒲類國的王治。說是城,其實不過是一個固定、且規模較大的定居點。粗大的圓木圍成的“城牆”內,街道兩邊是一座座由木頭柵欄圍成的小四合院,院內是低矮的土牆木頂房屋、茅草屋或馬架子房。整個城內僅有王宮和寺院,是兩座龐大的木質建築。

蒲類城是南呼衍部的老巢,城中居民約有千餘人,南呼衍部上層貴族眷屬都住在城裡。而城池四周,則是一個個匈奴人部落村寨。暴風雪中城西出現一支大軍,各村落中的匈奴牧民未當回事。沒有人會想到,這支未張戰旗的人馬會是漢軍!

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一章 馬氏驕奢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三章 百年樹人《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