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

紀蒿聞馬神仙言,急得流淚,悲忿、痛苦、無奈地搖了搖頭。

帳外傳來鞭笞之聲和丘庶陣陣的慘叫聲,原來三名鄯善國的輜重卒,到底因嘴饞中了招,馬神仙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救過來。丘庶未能節制好這些輜重卒,華塗暴怒,正在親自懲罰他!

班超恨恨地道,“呼衍獗、焉澠這是設的連環毒計,使團生還純屬僥倖!哼,彼既要玩狠的、陰的,吾奉陪便是!俘虜先勿殺,明日或有大用!告訴華塗,勿要處罰丘庶了,與彼無關!”又看了一眼紀蒿,對馬神仙道,“如何才能找到解藥?”

馬神仙道,“大使,需找到喂藥者,知所喂何藥,吾方能配製解藥!”

“大使……吾想起來了。”胡焰猛拍了一下腦袋忽然道,“早年曾聞于闐醫者說過,言西域南道各國有啞藥,此藥長在南山(注:即崑崙山)之巔,人聞之則啞。吾只是……聽聞,未嘗見過,不知真假!”

“真的?”馬神仙聞言卻高興得疲勞頓消,騰地從地上跳將起來,嘴裡喃喃自語,“太好了,太好了,吾懂也,懂也。天已將明,吾現即去南山……”

班超卻擺手道,“不需去崑崙,便按陳灰之言辦。陳灰、馬神仙帶人圍住寺院,勿使走脫一人。一會天明時,吾料紀槫必來請罪,試圖矇混過關。汝等抓獲說花法師,允施重刑,甚至剮殺,務要找到啞藥,再求解藥!”

淳于薊咬牙冷冷地道,“搜遍全城,就是拆了寺院,挖地三尺,亦要找到法師!”

衆人按令各回帳內暫歇,此時天已快亮了。班超與淳于薊一齊至胡女帳內,只見衆女昏迷中臉被燒得彤紅,一個個昏迷中大張着嘴劇烈喘息着,口中發出如野獸被勒住嗓子時的痛苦哮鳴聲,讓人心碎,不忍卒睹。紀蒿指揮刑卒們用溼巾一一覆其額上,不停地換。見班超和淳于薊進來,紀蒿懇求道,“司馬,將軍,人全都昏迷、高燒,愈發重了,怕挺不過晌午……大使切不可等天明,會悔之晚也!”

看着如花一般嬌嫩的胡女們被害得如此悽慘,班超心裡痛苦異常,淚水忍不住涌出眼眶。可胡女的話又讓他心裡顫動了一下,這胡女還真是和馮菟一個調調,給個杆子便上架,這會便頤指氣使開了。雖然聽着不悅,但心裡卻很是安逸,嘴上則安慰道,“汝放心,晌前必找來解藥……”

紀蒿對班超的話還是不放心,或許也是逼急了,此時也只有漢大使能救她的姊妹們。她盯着班超的眼睛,嘴裡幽幽地一字一句地抱怨道,“漢使團不來,吾衆姊妹未必會受害。找不到解藥,吾必與衆姊妹同死,絕不偷生……”

班超和淳于薊聞言都愣了一下,淳于薊用同情的目光看了一眼班超,班超則有百嘴難辯之感。這胡姬也太厲害了,自侍有恩於漢使團,剛纔在帳內自己剎那間又有點失態,她已經把自己的心理看得一清二楚,似乎吃定了自己,這讓他心裡隱隱生惱。哼,汝以爲吾班超還是青澀少年時?就是馮菟亦不能裹挾於吾,一面之緣,況乎汝耶?!

明知紀蒿在用心機試圖左右他,心裡也咬着牙發着狠,可手上卻鬼使神差一般,拍拍她的肩頭安慰了一下,嘴裡溫言叮囑道,“一會酋長與長老必來請罪,吾會斬殺長老。爲將長老手下一網打盡,酋長或需先受點委屈,汝不得露面!”

淳于薊震驚、不解地看着班超。司馬並非好色之徒,這是怎麼了?紀蒿是有大功,可司馬這動作分明只應對班嫂鄧堯、馮菟等親近的人才能做得出……他悟到了什麼,心裡煩惱,想想幾個時辰前因不小心便被這妖女擺了一道,話到嘴邊終於還是嚥了回去。

兩人心事重重地回到班超的中軍大帳內,坐於案後手扶腦袋欲小盹一下。紀蒿竟然也走了起來,這胡女或許也累壞了,不客氣地坐到一張案後,趴在案上打起了盹。

天一會便亮了,班超、淳于薊被帳外吵吵嚷嚷聲驚起,或許是不放心自己姊妹,胡女早已沒了影兒。不一會兒,酋長紀欒綁了自己,赤着上身揹着一捆帶着刺的沙棗枝跪在班超的大帳前。班騶和班秉狗日的好威風,來來回回地走幾圈,便抽他幾鞭子,發泄着心裡的憤怒。紀欒不敢叫喊,身上道道血紅的鞭痕觸目驚心。紀欒的身後,是幾名長老,再後面陸陸續續來的部民,黑壓壓的,跪了約有數百人。

濃重的血腥味和陰森的殺氣瀰漫着晨曦籠罩着的叢林,看着營地不遠處的沙漠上一地匈奴人、于闐人和戰馬屍體,地面沙土已經被鮮血染紅,無數烏鴉正在嘎嘎亂叫着爭食屍肉……這一幕明白無誤地告訴衆人,夜間這場大戰、殺戮是何等的血腥、慘烈,部民們無不魂飛魄散,他們戰戰兢兢地跪着,頭都不敢擡,靜待漢使懲罰!

淳于薊走出帳外,他未理會正叩頭請罪的酋長、長老與部民們,他抱着劍在人叢中走了一圈,便已經隱約看明白了。包括百餘國兵在內,成年男子有二三百人,這是來見漢大使,庶人、徒附、奴隸們均未敢帶刀。僅有三十五六人,腰掛彎刀或長劍,身後揹着弓和箭,也混在人叢之中。

回到帳前,他打斷酋長與長老們的哀求,揮鞭啪啪地鞭撻酋長几下,然後才恨恨地道,“勾結北匈奴、于闐人,先下毒藥,後重兵襲擊營地,身爲酋長,汝犯下滔天大罪,按漢律應被族誅,還有臉求饒?!今念拘愚人認罪懇切,本副使便饒汝一族衆人,一會行刑,便取爾頭可也!”見酋長不敢說話,他又問道,“國民是否盡來否?”

酋長愣了一下,他身後的紀槫長老搶着道,“回稟漢使,國中成年之人已經盡來!”

淳于薊目光凌厲地看着酋長,酋長終於咬牙道,“回稟漢使,寺中法師、從人……十餘人,不問俗事……故爾未來……”

酋長這分明是在提醒淳于薊城中尚有十餘敵,不該大意。但淳于薊又看着酋長和長老們身後的部民道,“咋日夜跟隨酋長欲襲擊漢使營地者,盡跪左邊!”

左邊的沙地上,華塗、田慮、樑寶麟已經帶着三軍刑卒圍成了一塊空地。部衆們騷動了一陣,到底懾於壓力,有人一個個地起身跪到左邊空地內。淳于薊只是擡眼向人叢中掃視一遍,嘴裡冰冷冷地說道,“凡是被人指認出來,則定斬不赦!”言畢,又有二三十人不得不跪到左邊。此時左邊沙地上已經跪了四五十人,三十七名全付武裝者盡在其中。

班超走出帳,遠遠地看着跪在酋長身後的紀槫長老。說不清爲什麼,班超此時只想再看一眼這個一心想置漢使團於死地的皓首老人。從他的目光中分明能看出他以爲能僥倖過關,這讓班超大失所望,也倍覺無聊。這就象兩個高手相搏,前面打得象模象樣,自己曾經差點陷於對手。可打到後來卻發現對方根本不佩做自己對手,此時心裡的失落會令人難以消受。如果說此前紀槫謀慮得還算周全,可現在分明是來送死,這讓班超很是無言。

班超未發一言,他返回大帳,捧着《西域百胡圖》,再一次緊盯着于闐國,陷入沉思。

帳外,淳于薊仍在演戲,“長老中凡同謀者,與紀欒跪一處!”六名長老,有五人膝行到紀欒身邊。僅有那名叫紀槫的白髮長老一動未動,且神態淡然,淳于薊便故意看着他道,“長老何名?”

紀槫長老叩首後,掂須坦然道,“小老兒名紀槫,原爲酋長。後紀欒這畜牲帶兵來,便奪了吾酋長之位……”

淳于薊打斷他,忍不住揶揄道,“紀槫酋長且起來,可將追隨紀欒者,一一指出!”誰想,紀槫聞言,便一一從人叢中又指出了十一二人,俱跪於右邊。此時,跪着的酋長和部衆不明就裡,已經一片哭聲,而紀槫卻一付胸有成竹、洋洋自得的樣子。

誰知風雲突變,紀蒿突然從衆女就醫的帳內掙脫刑卒的阻攔,瘋狂衝出帳外,她冷笑着走到紀槫身前,鄙夷地看着這個老者斥責道,“老賊,死期將至,汝高興得未免太早了!”

紀欒與部民們用震驚、欣喜的目光,看着這個胡女。而紀槫卻臉色驟變,由紅變白,臉上現出恐懼的神態,兩腮肌肉陣陣顫動。他手指着紀蒿對淳于薊道,“將……將……軍……這胡姬乃……紀欒女紀蒿,按罪亦當斬……之……之……”

跪在左側沙地上的人更是大驚,有四五人從沙地上蹦起,抽出彎刀便撲向圍在四周的刑卒,被王艾、陳祖成、於僮三人瞬間斬殺,其餘人這才嚇得一動不敢動!

“紀槫,讓汝死個明白罷!”等局面稍平靜下來,紀蒿厲聲道,“吾乃疏勒國前王族女,流落拘愚城,爲酋長收養長大!汝投靠北匈奴,剮殺置嗇夫,殘害拘愚人,又欲襲殺漢使團,可謂罪惡滔天。勿再表演了,其實漢使早知汝不是人,實禽獸不如,汝不死天理難容!!”

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八章 朝會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