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

“大膽!”

耿秉手按着劍柄,怒視着祁滎,“班超傷常令有罪,然罪不至死。汝敢傷朝廷北征大業,則罪過如山,大人莫非寧守迂腐而甘做千古罪人?!”

此時的耿秉,不過食俸六百石的謁者,而祁滎卻是二千石朝廷重臣,但二人交鋒中,祁滎明顯落了下風。隔不了幾天,邊塞便會有警訊驛報朝廷,朝廷因河汴之患暫時無力征北,但與北匈奴的一場生死大戰,是遲早要來的。身爲二千石朝廷重臣,祁滎當然知道大局。故而,面對猛人耿秉,酷吏祁滎只能落了下風。

祁滎恨極,但還是得遵皇命放了人。從董宣開始,歷代雒陽令都是酷吏、硬茬,列候、四小候、親王、公主俱不敢惹他們。皇親國戚他們都不怕,對三公九卿更是不放在眼裡。只要犯事,落到雒陽令手裡,結局一般是個死。有時,即便皇帝出面說情,他們也不會理會。

建武年間,光武大帝劉秀的親姐姐湖陽公主的奴僕仗勢殺人,被湖陽公主包庇。時任雒陽令董宣親自攔住湖陽公主的車,當着湖陽公主的面,令惡奴下車,並揮劍當街斬殺之。湖陽公主將狀告到光武大帝劉秀面前,劉秀開始和稀泥,令董宣向公主叩頭謝罪,這事就算過去了。可沒想到,董宣拒不低頭。劉秀以目視太監,令強按之,可兩個太監也不能使其俯首。

湖陽公主氣極,向劉秀髮泄不滿道,“文叔(注:劉秀字文叔)貴爲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劉秀卻笑道,“天子不與白衣同。”不僅沒有治董宣的罪,還賜名”強頸令“,賜錢三十萬。於是,京師豪強,莫不震慄,稱董宣爲“臥虎”。當時,雒陽街坊曾有童謠曰,“枹鼓不鳴董少平。”

但這次不一樣,既有皇帝親自幹預,又有猛人耿秉親自去提人,再加上祁滎心有大義,班超這才躲過這一劫。

班超歸心似箭,他謝過耿秉,並請權魚代爲稟報竇融大人,三人快速離開雒陽,順着河水(注:即黃河)南岸邊的官道,過谷城,進入函谷關(注:漢函谷關在今新安縣東),穿越函谷古道,過五里暗門,登潼津大塬,策馬向五陵原馳去。

三人坐下馬俱是西域好馬,是名貴的西域烏孫千里馬,日行千里,行走如風。當晚便住在弘農郡的曹陽置,第二日早早啓程,餉飯時刻剛過不久,便順着渭水邊的崤函官道,到了太華山(注:即今華山)腳下。

忽然一隻麋鹿從官道北掠過,沒入南側的茅草叢中。班騶於急馳中,一箭射去,麋鹿中箭倒下。而班秉已疾至獵物前,用矛尖挑起麋鹿掛在鞍後,動作一氣呵成,速度絲毫未減。

“尕叔,怪怪的,不大對頭也……”

順着山下的官道,越過京師倉(注:漢武帝時所建國家糧倉,更始之始時被燒燬。故址在今華陰市東北,西嶽廟附近)和華陰縣城,三人馳過小東河,前方快到聖水河邊了。

前面再有百十里便是鄭縣,就出了太華山了。如果一切順利,今日夜便可過霸陵、渭水,回到安陵。想着阿母、師母和嫂嫂雁旋肯定望眼欲穿,班超便策馬狂奔,爭取連夜前到家。

可是,離聖水河(注:又叫方水,即今方山河,發源於太華山方山峪)不遠,班騶突然示警道。

其實,從過了京師倉進入華陰地界時起,班超就感覺到了危險,心裡也隱隱感到氣憤。果然讓竇大人猜中了,雍營這些兵,果真無法無天了,難道這些人敢於在官道上動手?可沒等他心裡的牢騷發完,前面一溜戰馬從官道兩側的護道林內鑽出,瞬間遠遠擋住了去路。

該來的,還是來了!

班超勒住馬,擡頭看去。只見河邊的石橋頭,一字排開五匹戰馬。五個大漢,一律身穿黑色直裾襦祚,頭戴着大大的斗笠。他們低垂斗笠,遮住面門,弄出一股神秘樣兒。他們一一懷抱刀劍,安坐在馬上,斜睃着班超三人。

中間一人,舉劍指着班超喝道,“來人可是班家老二?汝狗日的竟敢去告御狀,壞了李司馬性命。在雒陽,有皇上和竇老匹夫護着汝,現在可是華陰地面,汝一個破落戶,枉頂着第一劍客名聲,竟然還敢猖獗,快快下馬受死,免得皮肉受苦!”

“呸!”

班超不屑地看着這五個故做神秘莫測的男子,他甚至有點可憐他們不知死活。他原不知誣告兄長的是何人,聽他們一說,才恍然大悟。

班騶、班秉見幾個男子一付穩操勝券的樣子,便怒上心頭,抽古劍在手。

班超抱着雙臂,雖然心裡不屑,但他仍做着最後努力,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與雍營結冤太深。他抱拳道,“各位英雄,當今皇上英明,殿前已辯明忠奸。雍營李司馬誣告好人,爲非作歹,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別人。諸位大人追隨歹人,傷天害理,難道就不怕下地獄嗎?”

“哈哈哈哈……”

五人聞言,竟然俱放肆地仰天長笑。其中一人道,“他竟然說下地獄,哈哈哈,笑死吾也。下地獄?吾倒是想看看,一會到底是誰下地獄?!”

另一人也放肆地獰笑着,笑夠了,才戲謔道,“喲喝,班彪後人,班二公子,牙都要酸掉也。坐下倒是三匹好馬,足可值六十萬錢,一定是竇老匹夫相送的吧,謝謝爾給吾等送來這份厚禮,哈哈哈!”

班秉和班騶面色鐵青,已經一觸即發。班騶性急,見五人猖獗,便劍指着怒喝道,“跳樑小醜,無恥狂徒,吾坐下乃烏孫神駒,爾果有種,徑來取耶!來取耶!”

對方正是雍營的人,且駐在渭西雍城。此時,班超依然不想結怨太深。班家總是得在五陵原過日子,冤有頭債有主,李銘定然出不了雒陽詔獄,班家沉冤昭雪,這便行了。於是便想退一步,仍好言勸道:

“超僅一介農夫,班家務農爲生,諸位大人何苦逼人太甚?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也就罷了,吾不怪汝等。當年,李司馬之妹想嫁吾師左車,奈何吾師父不想再娶。李司馬便懷恨在心,因一已之私,就誣告吾兄,現是非曲直已明。大人若仍強爲其出頭,就不怕禍及自身麼?”

但對方並沒有放他們一馬的意思,一人指着班超罵道,“到底是班彪的兒子,巧舌如簧,罵人夠狠,吾行伍之人不是汝對手。看汝嘴硬多久,看誰先下地獄,看到底禍及誰身?!”

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