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寒冷的夜晚終於過去。今天的天氣很晴朗,天空是碧藍的顏色,微微吹過的空氣之中似乎還可以聞到貝加爾湖芬芳的湖水氣息。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這裡實在是太冷了。
吃過了早飯,趙華生坐在自己的帳篷之中,隨手翻看着一些資料。半響之後,趙華生呼喚了一聲:“蒙卓?”
蒙卓掀開門簾走了進來,“我在。”
“我們走吧。”趙華生說道,“該回去了。”
“你打算去哪裡?”
趙華生沉吟了一下,說道:“就去赤道市吧。”
赤道市其實並不是一個市,它的面積甚至要比一個國家還要大。在最新劃分的地理區域之中,政府將所有屬於熱帶區域的海洋,山川,陸地都劃分在了赤道市之內。那是以赤道爲中心,從赤道開始,向南向北各延伸兩千五百公里,總寬度達五千公里的廣袤區域。這一片區域總面積高達兩億平方公里,當然,這是包含山川,沙漠,海洋等諸多不可居住的地形在內的總面積。在除掉這些地方之後,可供居住的面積就只剩下了不足四千萬平方公里。
人類的所有資源,建設能力便傾斜向了這四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好,我去安排。”蒙卓點了點頭,轉身便要離開。
“讓別人去安排行程吧,蒙卓,我有些事情要問你。”趙華生說道。
蒙卓便向其它的工作人員發佈了指令,然後重新回到了趙華生的帳篷之中。
“在這段時間之中……我們人類社會對於太陽的研究進展到了哪一步?有什麼需要讓我知道的事情?”
“在這一個多月時間之中發生了很多事情。”蒙卓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先說說太陽探測方面的事情吧。在許多望遠鏡,探測器以及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我們已經初步解析出了太陽表層出現低溫物質帶的物理過程,甚至於在物理實驗室之中將這個過程重現了出來。”
“哦?竟然有這樣巨大的突破?快點拿相關資料來給我看看。”
蒙卓點了點頭。似乎他早就預料到了趙華生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他一早就將相關資料準備好了。在趙華生提出要求之後,蒙卓從懷中摸了一摸,就拿出了一疊資料遞給了趙華生。
趙華生用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看完了這份資料。
資料之上詳細的列出了反應過程,物理方程以及反應模型,以趙華生的科學素養,理解這份資料還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簡單來說,這個物理過程是這樣的:在太陽表面那種極端的環境之下,稀薄的物質也有可能發生核聚變反應。只不過這種聚變和支撐太陽燃燒發熱的核心聚變不同。它並不是以氫或者氦爲聚變原料,而是以比這兩種元素要重一些的元素爲原材料的。
在聚變反應鏈之中,比鐵輕的元素聚變釋放能量,比鐵重的元素,包括鐵在內聚變則吸收能量。當然,這是在通常狀態之下,此刻發生在太陽表面的核聚變過程與此不同。參與聚變的原料雖然比鐵輕,但它們同樣吸收能量,而不是釋放能量。
這種聚變模式,被物理學家們命名爲“逆聚變”。
至於爲什麼會發生逆聚變這種事情,這就涉及到艱深晦澀的微觀世界物理機制,物理學家們對此尚且不太明瞭。他們僅僅知道逆聚變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並且就正在太陽表面之上發生着。
觸發逆聚變的因素可能和太陽表面的某些物質運動以及強烈磁場有關,可能還包含其餘許多極爲苛刻的條件。物理學家尚且不太明瞭具體條件是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種逆聚變過程極爲罕見,甚至於罕見到天文學家們至今爲止所觀測過的數千萬顆恆星之中,只有太陽上面發生了這種現象。
那麼如今發生在太陽上面的事情就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了。太陽的質量確實沒有降低,體積沒有變化,壓力也沒有變化,僅僅是因爲在太陽表面發生了逆聚變事件,太陽輻射出來的能量被“逆聚變層”吸收掉了,所以才導致了太陽輻射水平降低。
但這又帶來了三個新的問題。這三個問題之中,第一個問題是,第一推動力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推動着太陽表層產生了這種逆聚變現象?依據物理學家的評估,逆聚變反應所產生的條件太苛刻了,物理學家們耗費了無窮心血,纔在實驗室之中僅僅重現了三次這種現象,這就意味着,在自然環境之中自發的產生這種現象的機率實在是太低了。
在趙華生所看的這份資料之上,有一名物理學家十分形象的形容了逆聚變自然出現的機率:“這就像是我們走入了一個數千萬年沒有人類涉足的原始叢林之中,卻意外的發現那裡正好有一棵樹長成了“家庭”牌衣櫃的樣子,我們拉開衣櫃門,甚至還發現那衣櫃裡竟然連隔斷和掛衣杆都長出來了一樣。”
這是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機率。那麼問題就來了,人類從未在宇宙之中其它的恆星上發現過這種現象,爲什麼它偏偏就在太陽之上出現了?這是巧合,還是有着某種力量在背後推動?
第二個問題則是,是什麼力量在一直維持着逆聚變的存在?
依據現有的對逆聚變這種現象有限的瞭解,物理學家們已經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維持逆聚變存在需要許多條件。它就算真的在太陽之上出現了,它也不可能長久的維持下去。就像一間房子,如果沒有人去打掃它,它就不可能一直維持着光潔如新的樣子。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讓逆聚變層不僅一直存在着,而且還擴展到幾乎將整顆太陽都包裹了進去?
有另外一名物理學家在這份資料之上留下了一句話:“這似乎意味着外星人的存在。我寧願相信這是外星人乾的這些事情,也不願意相信這是在太陽上面自然出現,然後自然演化成這樣大的。”
第三個問題是,逆聚變所吸收的能量去了哪裡?
逆聚變同樣會形成新的元素,不過這種元素十分的不穩定,它僅僅可以在自然環境之中存在極短的時間,之後就會轟然爆裂,將所有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再度還原成原來的元素。也就是說,從總體上來說,逆聚變不吸收能量,也不釋放能量。它僅僅是將能量在自己這裡儲存一段時間,然後再釋放出去。
可是……爲什麼人類從未在太陽之上觀測到過能量釋放現象?那些消失的能量都去了哪裡?
趙華生合上了資料夾,若有所思的說道:“這是一個很理想的戴森球模型。想想看,假如我們可以人工製造這樣的逆聚變層,然後又有辦法去收集和保存那些“逆物質”的話,恆星就會成爲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來源。或許在未來,我們的飛船不再需要任何化學和核燃料,僅僅儲備一些逆物質,就可以完成我們現在想都不敢想的星際遠航。”
“那麼,你有什麼看法?”蒙卓問道。
“我沒有什麼看法。”趙華生將資料夾放下,站了起來:“逆聚變層的存在從許多個方面暗示了外星超級文明的存在,這個外星超級文明至少已經達到了k2級水平,它們看中了太陽,所以在太陽之外佈置了戴森球,將太陽的能量收取掉,爲自己所用。至於爲什麼會選中太陽——誰知道呢?或許太陽真的有某些特殊之處也不一定。”
“這種論調沒有什麼價值。”蒙卓搖頭道:“在確定了逆聚變層的存在以及相關物理機制之後,危機處理中心科研部的科學家們也有許多認爲這是外星超級文明乾的,甚至於已經有一部分光學和射電望遠鏡被劃分出去,用於搜尋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飛船以及信號,可是,人類不在乎這些東西,人類只在乎如何解決現在的問題。”
“已經有許多物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科幻作家等人組成了一個小組,這個小組正在討論假如這個k2級文明真的存在的話,它們爲什麼直接忽視我們不和我們聯繫,討論我們要不要主動和他們聯繫,以及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和它們聯絡。科學家們還在推測該可能存在的k2級文明的社會模型,文化,以及該採用哪種方式去說服它們放過太陽,如何和它們接觸,接觸的話會不會惹怒它們導致地球毀滅等等問題。”
“有更多的專家在評估李奇留下的那些資料以及你將會在這次事件之中產生的作用。結合以往資料,專家們認爲李奇早在許久之前就和這個k2級文明有所接觸,然後在暗中找到了這個k2級文明的弱點,然後通過暗示的方式將打敗這個k2級文明的方法告訴了你。”
“沒錯,他們現在就正在做這些事情。”蒙卓對着趙華生攤了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