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進退失據

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

……

腹謗歸腹謗,林廣宇卻沒有流露出一星半點的不滿,反而在表面上高高興興地接受了大家的恭維。中國人講面子,何苦給大家兜頭一盆涼水?煞風景的事情皇帝最好別幹,尤其是根基不穩、掌權不到一天的皇帝更不能輕易嘗試。

那就嘗試勉勵一下,林廣宇重新開口:“鐵良。”

“奴才在!”

“跟幾位大人好好學學,有事多討教,歷練一番,過一兩年還指望着你入軍機替朕分憂呢……”

“皇上厚望,臣即便肝腦塗地也必難以報答。”鐵良大喜,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個頭,軍機裡不是沒年輕的,比如載灃就是,但誰都知道載灃這個軍機是不作數的,僅僅靠血緣和爵位換來的。現在皇上這般耳提面命,怕是已經看清楚軍機處暮氣太重的弊病,急欲通過換血來加以變革。

“皇上,老臣有本啓奏。”在冷眼旁觀了大半個早晨之後,一直沉默無語、昏昏欲睡的鹿傳霖突然發話。

“鹿師傅請講。”林廣宇正想結束會議,但既然人家開了口,不讓講完總不好。

“老臣年逾七旬,日漸老邁,耳背重聽,腿腳不便,久欲回鄉頤養天年,奈何朝廷多事,一直無暇脫身。現皇上親理朝政,面貌一新,老臣便乞骸故里……”一席話說得哽咽,竟是要致休的意思。

沒料到老人家來這一手,鹿傳霖老邁是老邁,但現在剛剛親政,實在不宜對老臣下手,故而林廣宇條件反射般地予以挽留。不料鹿傳霖的態度卻是異常堅決,不但將自己的身體形容的一塌糊塗,差點連“尸位素餐”的評語都要用上了。原本皇帝還想盡最後的努力,但雙方目光甫一對接,看着對方眸子裡透出來的精光,他就知道錯了——老人家可是揣着明白當糊塗呢?哪裡看不出皇帝清掃老朽、重用新人的用意,何必自討沒趣?

“既然鹿師傅極力堅持,人倫之大,朕亦不便多言,準了。”君臣之間還是互相留點面子,“加太子太保銜,贈‘公忠體國’匾額,賜銀3000兩,玉如意兩對……”鹿傳霖站起身子,顫顫巍巍地跪地叩謝,讓人看得無不有些傷感。

鹿傳霖主動靠邊站讓張之洞頗有些爲難,論年齡鹿僅僅比自己大一歲,人家說“年老多病”,自己難道還好意思再繼續混下去麼?論身份鹿是自己的姐夫,又是多年的摯友,本應當一同進退,他堅持致休,自己難道還要再堅持下去麼?可皇帝似乎對自己又頗爲看重,這麼一走了之不但是對個人抱負的不尊重,也是對皇帝威信的重大打擊。韶光易逝,重臣凋零,李鴻章、劉坤一已然辭世,天下官僚,誰不把眼睛盯着他張之洞和袁世凱。現在袁世凱死於大火,自己如果再一走了之,恐怕真要引起天翻地覆,於國於民都是不利的。

多事之秋實在不宜橫生枝節,張之洞心裡嘆息着,嘴角動了動,但沒有說出話來。坐在椅子上的林廣宇也非常緊張,連連使眼色向他示意,意思他可不能再辭職不幹了,否則這皇帝還真沒辦法做下去。到了這個時候,林廣宇總算體會到了庚子年間慈禧對於李鴻章、劉坤一、袁世凱和張之洞等人搞“東南互保”時的那種痛苦與無奈——愛權如命的人當在權力上被人忽視,被人冷落甚至被人架空時,那個滋味……

鹿傳霖退休直接導致軍機大臣又出現了一個缺口,而且最好不要用滿人,該用誰呢?林廣宇的腦子在飛速地搜索着,期望能夠結合自己的歷史識見予以拔擢。

“要不,就重新啓用岑春煊吧?”剛纔讚揚張之洞時肯定了他“識人、用人之高明”的優點,既然後者推薦岑春煊,林廣宇就仔細考慮了一下這個人選——不錯,岑春煊確實是慈禧的死黨,號稱要做“太后的惡狗”,話雖然難聽,但反過來也可以理解成對皇室的忠心,以前有慈禧的時候他忠於慈禧,現在沒慈禧的時候他能忠於誰呢?只能是皇帝!如果自己重新啓用,恐怕他就會感激涕零、甘效死命。其次,岑春煊最出名的特點叫做“屠官”,歷來以彈劾的人多,處置的貪官污吏多而聞名,這對於打壓腐朽勢力,廓清官場作風是強有力的武器,好好先生誰都會做,要找條能咬人的惡狗可就不容易,這個人,該用!最後一條,岑春煊和奕劻是出了名的不對付,拿下奕劻作爲既定方針自然是不可動搖的,如果在軍機扶持一個對立人物豈非更加省心?

皇帝說出“岑春煊”三個字後半天沒有下文,只在椅子上端坐,自顧自地在盤算和權衡利弊,可把奕劻給嚇得不行。在投向張之洞的眼神中不由自主地帶上了一層惡狠狠的意味,可他知道這條老狐狸不怕他呢,也就袁世凱在的時候能讓這老傢伙吃癟,可是袁慰亭卻……

奕劻急切中顧不得其他,直接就站出來表態:“臣以爲不可,岑春煊狂悖之徒,多行不法。”

“如何?”

“結黨營私,勾結康、樑……”話一出口,那桐就知道壞事了,說出去的話是怎麼也都收不回來的。他心猛地一沉:慶王爺啊慶王爺,今兒個你是怎麼了?怎麼屢屢說錯話呢?你說岑春煊勾結康、樑,這不是挑明瞭在罵皇帝麼,天下誰不知道皇帝和康、樑穿同一條褲子,你以爲還是老佛爺掌權啊?糊塗啊糊塗!

果然,奕劻話音剛落,林廣宇的臉色馬上陰沉下來,臉拉得老長,模樣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岑春煊勾結康、樑?這本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樁無頭公案,袁世凱也不知道想了什麼辦法,搞到了岑和康、樑會面的照片,讓對維新派最爲痛恨的慈禧怒而發飆,最終導致岑春煊的下臺。可是從邏輯上推斷,岑春煊是絕不可能與康梁會面的,如果這是張僞造的合成照,這技術也顯得太過高明瞭吧?

看着大家投來的詫異眼神,奕劻猛地醒悟自己說錯了話,壞了……心驚膽戰地等着皇帝發落。

“勾結康、樑,結黨營私?”林廣宇望着奕劻訕訕的眼神,反覆回味着這句話,似乎在思考着什麼,眼神卻是鷹般的犀利。

奕劻再也抗不住這無形的壓力,“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口中連說:“皇上……”

“岑春煊好大的膽子,竟敢勾結外臣?看來開缺還是便宜他了……”林廣宇突然開口,“鐵良。”

“臣在。”奕劻忽地鬆了一口氣,皇帝難道要鐵良上位麼?如果這樣那還不錯,鐵良畢竟是自己拔擢上來的,栽培之恩總在,將來辦事也好差遣。沒想到皇帝后面的一句話讓人大跌眼鏡:“岑春煊結黨營私,幾同謀逆,命你派20精兵,火速押解進京,不得有誤,朕要親自勘察,以證真僞。其中若有差池,唯你是問。”

“臣遵旨。”

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又打出了一輪好牌,你奕劻不是說岑春煊結黨營私麼?那就乾脆押解進京,窮追猛打吧。張之洞連連感嘆,心內的震意卻是一輪強過一輪,這哪裡是什麼押解進京,分明是讓鐵良派兵把他保護起來,皇帝的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奕劻和那桐自然也品出了其中的味道,只是這話說得冠冕堂皇,讓人絲毫不能反駁,只能默然接受,心頭一陣苦澀。

“皇太后今日發喪,明日大殮,詔告內外臣工。那桐,大喪典章的摺子擬好了麼?”

“奴才已擬就一部分,還未和慶王爺等商議過,不敢呈上。”

“這事要抓緊。”林廣宇想了想,“還有大半天的功夫,你和慶王爺也甭回去了,就在軍機處斟酌吧。有什麼拿不準的,便讓禮部公議後報朕定奪”

“奴才遵旨。”

“恭辦大行皇太后喪禮大臣的名單還請皇上示下……”

議來議去,最終確定九個人: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肅親王、民政部尚書善耆,禮親王世鐸,喀爾喀親王那彥圖,奉恩鎮國公、度支部尚書載澤,大學士那桐,禮部尚書溥良,內務府大臣世續。

日上三竿,奮戰了一宿的林廣宇卻感覺困的不行……

;

第34章 生離死別第14章 各懷鬼胎第12章 大張旗鼓第51章 積極穩妥第17章 戰術轉型第42章 各種心思第97章 圖窮匕見第14章 否極泰來第三十三章第37章 心心相印第91章 強力彈壓第53章 帝國國會第94章 趁勢改革第76章 校閱大典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5章 步步進逼第40章 最後時刻第30章 語重心長第24章 兩全其美第54章 國會大廈第78章 步步爲營第20章 出人意料第6章 暗潮將起第84章 利器準備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6章 特殊使命第35章 作繭自縛第22章 怒不可遏第50章 廢兩改元第36章 多方觸談第28章 心亂如麻第42章 五體投地第35章 虛虛實實第20章 咬牙堅持第28章 體察聖意第29章 左右爲難第34章 心有靈犀第34章 排除干擾第31章 中日博弈第92章 鬥爭哲學第17章 弦外之音第38章 刺客來臨第1章 辯論之光第38章 動之以情第14章 否極泰來第19章 推心置腹第86章 特殊使命第11章 綿綿不絕第91章 禍水旁引第97章 圖窮匕見第90章 鐵的手腕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4章 排除干擾第64章 大驚失色第89章 殺氣逼人第43章 日新月異第94章 虛晃一槍第18章 敲山震虎第23章 深明大義第4章 陰謀詭計第77章 羣情洶洶第39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五體投地第96章 皇位繼承第22章 勢在必然第74章 創新思路第12章 大張旗鼓第70章 臺前幕後第10章 變亂紛呈第55章 左右爲難第67章 國防經費第20章 誘之以利第9章 短兵相接第71章 利益交換第50章 衆矢之的第9章 先易後難第56章 弄巧成拙第6章 寧缺毋濫第37章 狗急跳牆第91章 禍水旁引第2章 試點湖北第34章 牽動心絃第45章 若有所思第23章 深明大義第12章 快速炮擊第19章 考題買賣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7章 外交折衝第25章 因勢利導第1章 辯論之光第27章 暗度陳倉第1章 秘密佈置第40章 雷霆震怒第17章 戰術轉型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7章 頭頭是道第58章 回心轉意第22章 別出心裁第70章 飯館說書第40章 雷霆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