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禍水旁引

得張勳造反被誅、米振標擅動軍械查辦、薑桂題畏罪整體解除武裝等一樁樁令人心驚肉跳的消息傳來,端方只感到陣陣頭暈目眩,彷彿天崩塌了一角一般。這些天端方一直感覺自己的眼皮直跳,家人生怕有什麼不利變故發生,前天忽然停了,他還不以爲然,只當作是虛妄之說,哪想到居然發生了這樣的驚天變故。

若論常理,他原本該是慶幸的。張勳和薑桂題當時在謀求毅軍統領之位時都走過他的路線而且奉上了不菲的紅包,現在兩個當事人既都已身死,該是死無對證,再加又無旁人在場,他根本不必擔心受賄一事會抖露出來。但人多嘴雜,有個幕僚爲盡責任,輕輕提醒說:“大人,本來此事可告一段落,但國防部通告頗有貓膩,值得回味,他們不說毅軍軍紀不行、查處不法,只說張勳造反伏誅,這中間區別可就大了。巡防營照例是總督管轄,張勳更是大人帳下官員,雖然咎由自取,但與大人而言干係實大。造反二字如何處理可大可小,小了,大人不過是用人不慎,按律訓誡幾句,扣上一年俸祿就了事,若是大了,有人趁機發難,大人恐怕就與造反行徑聯繫起來,輕則丟官去職,重則……”

幕僚沒有說完,端方臉色已由青變紫,再由紫變白。雖然表面上極力想保持鎮靜,也極力壓抑着心頭的恐懼,但言語神態間的不自然還是讓人一覽無遺,幕僚從未見過端方如此失態。當下也被自己所言嚇得驚出一身冷汗、坐立不安。

端方地腦子轉得飛快。他極力在思索此事可能地演化過程,卻沮喪地發現毫無破解之法。張勳的行徑歷歷在目,要想抵賴都是不能。況且直隸方派去的官員就在當場,他不但親自聽到了張勳“將人殺乾淨”地叫囂,也目睹了毅軍武裝包圍酒樓的舉動——這不是造反又是什麼?雖說時間上王英楷等人暴起發難在先,但僅僅幾分鐘時間毅軍就能反彈如此,沒有事先預備好鬼都不信——可見早有預謀,端方作爲疆臣竟然不知。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驚懼之下,端方遍問從人:“有何良策可以穰之?”我,我看看你,商議來商議去,十餘人居然都想不出萬全之策,只能面面相覷。這卻讓端方越想越慌,越慌越沉不住氣,越沉不住氣越是焦急。幕僚雖不過寥寥數語,但其所描繪的可怕後果卻如山一般劈頭蓋下來,令人幾欲抓狂。

“都啞巴啦?平時一個個號稱通徹經天緯地,到了關鍵時刻卻連一點主意都沒有。老子活活養了一批飯桶。”端方怒從心頭起,將衆人罵得狗血淋頭。

好容易等他喘氣歇息之時。有人戰戰兢兢地說道:“還是得進京一趟,看看朝廷重臣是什麼意思,最好能尋求他們諒解,將此案辦成一個疏於管教。不過國防部萬不可去,王英楷肝火正盛,前次練兵又多有,大人需慎之又慎。”

“誰願進京一行?”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挺身而出,端方大怒:“養着你們這批酒囊飯袋,關鍵時刻連替我一行之人都沒有麼?”

“不是某等不願行,實在是因爲造反一節干係着實過大,人微言輕,縱能見到重臣耆老,對方未必肯實言以對,還得大人親自走一趟。”

衆皆附和:“非大人親往不可。”

端方一陣撓頭,半晌才擠出一句:“罷了,我就自個走一趟吧,只是擅離職守,衙門事務如何打理,下面如何交代?如果推說有病,大小官員必定前來探訪,反而暴露。”

“這事好辦,大人只消說正在寫‘辯白書’,不便打擾,停止辦公日,來訪人一律擋駕即可。”

端方嘆息良久,最後下定決心:“也只有如此了。”

當夜子時,總督府一輛馬車疾馳而出,朝向京師奔去。

端方以往在兩江任上,對京師要員孝敬頗多,慶親王奕劻又是重中之重,現在有事相求他第一個想見的就是大佬。馬車到京師後,端方熟門熟路地摸進了慶府,哪知遞了帖子、引進中堂之後前來會面的不是奕劻而是載振。

“四叔,今兒當真不巧,我阿瑪還未從軍機處回來。”端方排行老四,平素關係好時,載振便稱呼四叔。

端方很不解,方纔進門之時門房還報告說王爺今日沒去軍機處,這會兒怎麼又說沒回來?當下也不點破,只把來意說了:“振貝子,眼下正是火燒眉毛之時,還請王爺指點一番啊。”

話是說了半天,可載振哼哼唧唧沒個明確話,不說行,也不說

更不提解決問題的辦法,只管將寬慰地話來回說,甚些沒營養的葷話。端方惱了,他知道對方在打銀子的主意,可眼下正是人命關天之時,哪能如此計較?再說哪一年不給慶王父子“貢獻”衆多,今天一有事上門,反鬧出如此見外的一出,真是讓人傷透了心。他越想越火,顧不上那麼多,一跺腳,起身告辭,徑直去找徐世昌。

端方前腳剛走,奕劻就從內裡慢悠悠踱步出來。

載振不解地問他:“阿瑪,今日爲何如此拒人於千里之外?”

“你不懂,毅軍涉案人員的案子已落在岑春煊之手,能好辦麼?端午橋此來無非是尋求個破解之道,難道還要你阿瑪拉下這張老臉去求人?何況岑雲階如此頑固,我去了也是白搭,乾脆還是不要見面的好。”

“那他的事情咱就不管了?”

“不是不管,是管不了,最多隻有等岑雲階將處置結果上報皇上時才能插嘴一二,可哪有他那麼性急的?”

這段時間朝廷大政主要在於官制改革。學部改成了教育部、度支部改成了財政部、法部改成了司法部、吏部改成了職官部。雖然只是名稱變動,但其結構體系、使命職權不無更改之處,徐世昌忙得不亦樂乎。一直在軍機處辦公,很晚纔回,剛剛前腳到家,門房就走了上來,恭恭敬敬地遞上一個帖子:“老爺,這位客人等您很久了。怎麼勸也不肯離開,非要見到老爺不可。”

徐世昌定睛一看,直隸候補道徐用儀,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啊?怎麼會有這號人?他越想越奇怪,現在居然還有這等執拗之人,當真是少見。徐世昌原本不想見,但想着人家既然來了,還等了這麼久。不見不好,橫豎是個候補道,見他一面又何妨?

一見之下,徐世昌震驚不已。居然是端方!而後者早已急如熱鍋上地螞蟻,水喝了一杯又一杯。看見徐世昌進來,忙不迭站起,差點連椅子都帶倒。

“午橋,你不在天津,怎麼跑我這裡來了?”清代舊制,疆臣擅自進京當受處分,端方不敢聲張,所以特意用了個“直隸候補道徐用儀”地假名,還好沒錯過。

甫一見面,端方也不解釋,只長揖到底:“徐中堂救我。”

“啊?”徐世昌大驚,連忙將其引進書齋,問道,“什麼大事將你弄得如此狼狽?”

“還不是張勳這個孽障!”端方一提起來咬牙切齒。

“張勳咎由自取,與你何干?”

“我是無干,可言官絕不肯依,若是參劾我用人視察、施政失當,恐怕就完了。徐相現在簡在帝心,就請在皇上面前爲我說上幾句,從輕發落如何?”奕劻本是首席軍機,但此次官制改革主持卻是徐世昌,權傾朝野、紅得發紫。

徐世昌聞言苦笑:“午橋,實不相瞞,爲官制改革一事,我現在忙得都快焦頭爛額,哪還顧得上這些?非是不肯幫忙,實在是有心無力。你要知道,官吏查辦照例不是我地本分,是……”

“岑雲階?”

“對!軍機中岑雲階獨掌監察大權,皇上信任有加……”

“唉。”端方悔恨不已,連連嘆息。庚子國變後,慈禧因爲有感於岑春煊救駕之恩,對其一再超擢提升,當時端方在山西布政使任上已有好幾個年頭,好不容易盼着前任巡撫出缺想繼任,沒想到岑春煊從天空降,硬生生奪了他口中之食。岑春煊不但奪了巡撫之位,還因其剛正不阿的性格與山西一批官僚產生了不小地摩擦,端方原本心裡有氣,自然極盼着對方栽個大跟斗,對各中糾紛冷眼旁觀地多,冷嘲熱諷地多,兩人關係也就差了許多,現在經徐世昌一提起,他實在是有苦說不出。

“真怕岑中堂公報私仇。”

“午橋,別人我不敢說,岑中堂爲人還算豁達,不像他人,你去拜見無妨;退一萬步說,就算他是這樣之人,你也該早去打聲招呼,否則更是僵持局面。”

端方猶豫半天,仍然抹不下面孔,下不了決心。

徐世昌眼裡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繼續勸說:“冤家宜解不宜結,除了張勳一事,你在直隸任上的財政清理將來也要岑雲階過目,大家同朝爲官,低頭不見擡頭見,何必死扛?要不我陪你去?”

“不不……豈敢勞動菊人兄大駕。”徐世昌已很給面子了,端方也不想在他面前露怯,便道,“既如此,我就去一趟。”

岑春煊的府邸卻不太引人注目,端方打聽了半天才找到。到了府上,他不敢再玩“直隸候補道”這樣的花樣

實實掏出了自己地名帖遞上。

接到通報的岑春煊不多時就跑了出來,隔着老遠就打起了招呼,眼睛眯成一條縫:“什麼風把午橋兄給吹來了?”

看到對方這般模樣,端方忐忑的心平靜了不少,一邊笑呵呵寒暄,一邊上下打量着岑府。岑春異常儉樸,書房也不大,比起慶王府無異於天壤之別,就是比起徐世昌也有很多不足。他心裡暗自琢磨,怎麼開口呢?

哪知剛剛坐定,對方忽地捧着肚子叫了起來:“午橋。實在對不住。我腹中忽然疼痛。急欲出恭,去去就來,請稍候片刻。”

“好。好……”——廢話,能說不好麼?

岑春煊急急如廁而去,端方閒坐了一會,心裡空蕩蕩的覺得沒底,再加上岑府書齋無任何古玩架設,讓他覺得分外無趣。只好乾坐着喝茶,眼睛直在書桌上打轉轉。忽然他眼前一亮,拿起了桌上放着的幾本摺子。按常理,言官所上條陳一般只專折呈遞給皇帝過目,但林廣宇既然百事繁忙,岑春煊又專掌監察重權,許多摺子遞上去以後粗略批閱了一下後便發給他跟蹤處置。

隨手翻開兩本,端方陣陣心驚肉跳。上面全是彈劾他驕橫不法、恣意妄爲、收受賄賂、任人唯親等各項罪狀地言語……林林總總加起來,若全部屬實,開刀問斬地刑罰都夠了,一看落款。果然是言官手筆。這還不算,更讓人魂飛魄散的是上面還留有林廣宇地硃批:“着岑春煊覈查後回報於朕。”

怎麼辦?難道天真要亡我?端方忽地想起徐世昌那似笑非笑地眼神和極力主張他來拜見岑春煊的話語。心裡跟明鏡似的——徐菊人怕是早聽到了風聲,所以才指點自己前來,真是僥倖。一想之下,端方對當年山西爭鬥之事悔恨得無以復加,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幾乎萬念俱灰。

但他腦海中一個聲音很強勢:不行,老子宦海沉浮半生,辛苦多少年才熬到現在這個位置,絕不能這樣白白丟棄、身敗名裂。絕不能!

可怎樣才能讓岑春煊縮手?收買無疑是良策。可對方難收買是世人皆知地。錢?肯定不行,岑春不愛錢是出了名的,從沒聽說過有人能在錢上打他地主意。名?岑春名列軍機,外號官屠,民望已足,自己哪還有名可以給他?色?更像無稽之談,岑春煊年富力強,但從未聽說其風流韻事,可見“需求”不足,再說猝不及防之下哪裡去物色這樣地美女?端方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招數,急得後背都被浸透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岑春煊終於跑回來了,連連拱手:“抱歉抱歉,讓你久等了,不過現在身子倒是舒服多了。”

“雲階兄,實不相瞞,兄弟當年糊塗,這次是特意來賠罪的。”端方站直身子,恭恭敬敬行禮,倒把岑春煊嚇了一大跳,趕緊扶住,“午橋莫開玩笑!”,嘴上如此說,心裡直犯嘀咕——有必要冒擅自進京風險專程給我賠罪麼?

端方揚起頭來,言語中已帶着七分哭腔:“雲階兄,毅軍事發,兄弟聽說是您主持督察,萬望高擡貴手啊!”

“啊!”岑春煊怔在當場,支支吾吾半天后才說,“你聽到風聲了?”

“我聽到有人上了條陳,專門彈劾我。”

岑春煊嘆了口氣,遞過去一本摺子:“喏,就是這本,你先看看吧,皇上囑我覈查,我也正鬧心呢?”

端方接過條陳,裝模作樣地看了起來,忽地發現這不是那本彈劾奏章,反而是岑春煊自己寫的條陳,他起初還以外自己看花了眼,再定睛一看,署名果是岑春煊三字。上面列舉了協辦大學士、新任郵傳部尚書那桐的種種劣跡,要求皇帝嚴辦……

望着端方目瞪口呆的模樣,岑春煊臉色居然有一絲笑意,少頃發覺不對才“恍然大悟”地糾正道,“弄錯了,弄錯了,該是這本。”一邊遞過來另外一份,一邊用漫不經心的語氣“交代”道:“這事極爲縝密,你可千萬別透露出去,若是給那桐知道,你、我都……”一邊笑,一邊用眼神打量着對方。

端方也是久經考驗之人,看着這番眼神心裡已明白了大半,忽地一機靈,讀懂了岑春煊的潛臺詞——官屠要拿那桐開刀,限於聲勢不足,極欲找人幫忙,如有疆臣聯名,效力自然要大得多,而自己不就是送上門的幫手麼?

端方沉思了許久,左右權衡了一番,覺得似乎可以做一番交易……

第82章 如履薄冰第90章 危在旦夕第74章 創新思路第36章 多方觸談第14章 百感交集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6章 多方觸談第35章 虛虛實實第89章 殺氣逼人第83章 箭在弦上第55章 左右爲難第70章 臺前幕後第3章 決不退讓第16章 內緊外鬆第40章 殊途同歸第96章 各有招法第41章 廣而告之第2章 浴雷重生第57章 推心置腹第66章 以權制權第50章 廢兩改元第24章 下定決心第80章 亡命天涯第41章 廣而告之第23章 深明大義第22章 怒不可遏第5章 錯綜複雜第35章 額外插曲第53章 不可收拾第40章 最後時刻第58章 帝國憲法第35章 虛虛實實第27章 瞞天過海第89章 殺氣逼人第2章 鏈鎖效應第12章 脣槍舌劍第32章 海闊天空第66章 羣策羣力第94章 虛晃一槍第30章 原來如此第4章 東亞角逐第91章 強力彈壓第8章 海雷神威第77章 暗雲飛舞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9章 以暴制暴第12章 快速炮擊第21章 雙管齊下第61章 明察暗訪第21章 另闢蹊徑第44章 顛撲不破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47章 華美篇章第80章 亡命天涯第39章 分道揚鑣第25章 因勢利導第32章 官制改革第50章 廢兩改元第30章 既往不咎第24章 下定決心第59章 憲法草案第35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中日博弈第33章 各顯神通第34章 心有靈犀第72章 惡有惡報第29章 左右爲難第71章 利益交換第17章 蓋棺論定第27章 瞞天過海第47章 針鋒相對第15章 惴惴不安第5章 建章立制第53章 不可收拾第14章 各懷鬼胎第78章 借力打力第20章 誘之以利第53章 不可收拾第19章 考題買賣第18章 職官考試第53章 帝國國會第88章 控制局面第28章 心亂如麻第77章 暗雲飛舞第30章 聖意難懂第2章 浴雷重生第2章 火上澆油第17章 蓋棺論定第49章 本位之辯第32章 海闊天空第32章 海闊天空第30章 既往不咎第10章 縱橫捭闔第31章 果有天書第71章 利益交換第58章 帝國憲法第81章 密謀方案第三十三章第65章 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