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離鄉情怯

已是二月光景,武昌城外,火車站前,禁衛軍官兵們排列得整整齊齊,個個精神抖擻,像極了在冰天雪地中依舊傲然挺立的青竹。

他們完全有理由如此驕傲!

在武昌之戰的經驗教訓總結中,關於革命黨起初氣勢洶洶,後來又兵敗如山倒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兩條:第一條,孫傳芳率部牢牢守住了楚望臺軍械庫,使得叛軍無法利用軍械庫中的槍械子彈武裝自己,力竭而衰;第二條,陳宦率部牢牢堅守了欽差使團駐地,在武昌城九成以上要地爲叛黨所佔據的前提下,禁衛軍防區的巍然屹立成爲了叛軍的心腹之患,也成爲吸引衆多叛軍的最佳誘餌若無這種吸引,第二天天亮時分的裡應外合就不能如此順利。

而這兩條原因都與陳宦有關,第一條是陳宦當機立斷下的命令,第二條是他直接參與並指揮的。是役過後,陳宦威望如日中天,原本禁衛軍上下對林廣宇重用陳宦作爲良弼副手的用意還看不真切,對非經留洋深造而能獲此高位的陳宦有所非議,經此一役,不但陳宦的地位爲人重視,皇帝用人至明的聲譽也愈發隆響。

平定武昌叛亂之後,爲幫助湖北方面維持治安、鞏固秩序,協助黎元洪整頓、清理湖北新軍 4000來名禁~全權指揮,聽候新任湖廣錫良的差遣。在陳宦的全力幫助下。錫良很快穩住了陣腳。不但清剿了隱藏在武昌城內地革命黨,而且還將在興 國、大冶等地活動地會黨一網打盡。在這個過程中,禁衛軍不但扮演了軍隊的角色。更多的時候還扮演着警察和教官地角色。

巡防營裁撤後,武昌城的治安便由禁衛軍所接管,原本在巡防營監管之下流弊叢生的武漢三鎮,彷彿一下子便清靜了不少。往日許多欺行霸市的地痞流氓要麼被禁衛軍就地正法,要麼懾于禁衛軍的威力而不敢煽動。那些烏煙瘴氣的賭館、煙館、妓院也在整頓之中收斂了不少。

說是教官,是因爲黎元洪在重建第八鎮地過程中。招募了一大批新兵入伍。禁衛軍官兵當仁不讓地承擔起訓練的任務來,不但用禁衛軍訓練法牢牢教導着這支新建的部隊,還且還抽調了30來名連排 升兩級後出任新軍的骨幹軍官。

禁衛軍人雖少,地位和意義卻是重大,今日返京,有這麼多大員相送,足以說明他的地位和意義。

目睹着禁衛軍軍旗的徐徐落下、收好,在場的禁衛軍們無不滿含熱淚。望着武昌這片禁衛軍自成立以來浴血奮戰的土地,這片近名軍中袍澤長眠與此地土地,揮灑着他們的熱淚。

今日是駐鄂禁衛軍返京的日子,湖廣總督錫良領着一幫文武官員前來相送。今日清晨。等陳宦自總督衙門辭行開始,錫良就一路送將過來。走了一程又一程,已經從武昌城走到了火車站裡,他還捨不得走。

身後的隨從早就從總督大人如此反常地態度中看出了端倪,這種送法,不要說上級送下級不曾會有,即便下級送上級也同樣不是如此,瞧兩人的做派,倒像是相交至深地舊友呢。

“大帥,您請留步,不可再送了。”陳宦眼中閃爍着淚花,“宦受大帥恩深重,百死不能報答,此番駐鄂協防,固是職責所在,但在卑職心目中,亦是報大帥昔年知遇之恩的一部分苦心。如不是甲冑在身,學生必定承歡膝下,侍奉大帥終身。”

陳宦的言語是有前因後果的。二十多年前,湖北安陸縣有兄弟兩 人,一耕一讀,父親早亡,留下無衣無食的老母,日日以淚洗面。兄弟二人中,老大不好讀書,老二卻一天到晚讀書,老大認爲是個不會生計的書呆子,很瞧不起他。##有一次氣他只知道唸書,便用鐵條重重打在老二頭上,老二被打,昏了過去,可他並不因此而憎恨哥哥,仍然笑臉相向,埋頭讀書這人就是陳宦。

陳宦後來實在是因爲受不了老大的閒氣才離開家鄉,他在武昌進過自強學堂,在北京住過南學,中過拔貢,入過武備學堂,替河南學政代閱過試卷,闖蕩多年,林林總總下來卻仍是窮困潦倒,不受重用。

但人的際遇真的很難預料,就在他最爲

時候,幸運忽地落在頭上。五年前,四川總督錫良  聲而特意招攬,甚至爲紓解陳宦的困境,特意先匯了八百兩紋銀請他入川。這位總督大人實在是位可敬可愛的人物,他不但能夠識拔人才,而且禮賢下士。他沒有像普通官僚一般等着別人上門求見,而是當夜就微服簡從去陳宦下榻的小旅館拜訪,並且通了個假名,爲的就是考究陳宦的真才實學。

陳宦絲毫不以不速之客來訪而詫異,反而執禮有加,與其促膝暢 談,談到得意處,兩人開懷大笑。第二天入總督府拜訪時方知昨夜之人居然是總督大人。由此,錫良對陳宦大爲傾佩,認爲其不但懂禮儀,有學問,而且知兵。實際上陳宦雖熟讀兵書,入過武備學堂,但沒有正兒八經地當過兵,毫無軍中閱歷,但錫良用人之明便在如此,第二天就發表陳宦爲四川講武堂提調的任命,錫良爲了防止底下人議論陳宦資歷不夠,還暗中出錢給捐了一個四品京堂的頂戴。過了兩年,錫良調任雲貴總督後,又把陳宦調到雲南任講武堂堂長,前次禁衛軍選拔,陳宦便是經錫良推薦而入了禁衛軍。

官場那句“受恩深重、感激涕零”的口語通常只是敷衍,唯獨陳宦對錫良來說是卻是千真萬確的。

“二庵,你能有今天,說明我當時沒看錯人。”錫良的情緒也十分激動,眼裡閃爍着淚花,“只是,你這一去,我們何時才能再會面 啊……”

錫良其實也是話中有話。陳宦留駐湖北後,錫良便向國防部打了報告,要求調陳宦爲第八鎮統制,由其全面輔佐。陳宦其時雖已步入高級將領的行列,又系禁衛軍的要員,但仍然沒有擔任一鎮統制來得吸引 人。在錫良的心目中,黎元洪雖然也是一名不錯的將領,知兵善用,謙虛謹慎,對自己也尤爲恭敬。但不管怎麼說,用生不如用熟,黎元洪再好,錫良也感覺沒有陳宦用起來貼心。

這種情形不獨是錫良有,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有,幾乎成了上位者的通病。昔年北洋水師,明明劉步蟾等一干留英新銳足以擔當水師大局,李鴻章偏要安排丁汝昌爲水師提督,甲午之敗,原因固然很多,任命丁汝昌做這個水師提督的敗筆也是原因之一。同理,原先湖北軍界張彪和黎元洪相爭,雖然張之洞知道張彪無論能力還是個人品行方面都不如黎元洪,但就因爲張彪俯首帖耳,又有一層夫人方面的關係在,內心十分欣慰,還是將第八鎮統制的位置送給了張彪。

由於陳宦是禁衛軍體制,雖然錫良極力爭取,陳宦本人也極爲猶 豫,但鐵良等人還是不敢怠慢,只管請了聖諭而行。

聽了錫良與陳宦之間的故事後,林廣宇淡淡一笑:“將帥相知,上下齊心,固是一大幸運。可國家多事,哪裡來那麼多上下齊心呢?陳宦爲人品行能力如何,朕清楚的很,不然也不會委以重任;錫良用人有 方,朕也是明白,不然不會委以總督湖廣重任。但此風決不可再長,張之洞之於張彪便是前車之鑑……”

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什麼,那一句“防止兵爲將有,將只爲帥驅使”的概括就足夠了,陳宦的任命後下來後,依舊在禁衛軍擔任副師長。

錫良心中即便有一萬個捨不得,自然也不便多言,只管依照行事,現在送別時分,更勾起他這份傷感,如何能夠不提?

見微知著,何況陳宦跟隨錫良經年,早將對方的心理摸得一清二 楚,但君命難違,他還是硬着頭擠出笑臉:“但凡學生稍有空暇,必定會來看望大帥。現在鐵路交通方便,說不定今年中秋便可前來探訪大 帥……”

“如此,也好,也好……”錫良緊緊握住陳宦的手,“好男兒志在四方,我去年將你推薦去禁衛軍任職,便是希望你能做出一番事業來。你我都是爲皇上當差,你既然供職禁衛軍,自然也不便強留。”

“大帥保重,卑職去了……”就在剛纔那一番交談的時候中,排列整齊的禁衛軍已經都上了車,上千號人的目光只在陳宦與錫良處。

“去吧……”錫良揮手致意,兀自剋制着那份惆悵……

第63章 親王鬧事第68章 彌留之際第38章 動之以情第15章 步步進逼第73章 明修棧道第21章 偉大母愛第55章 左右爲難第47章 華美篇章第32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直言不諱第52章 狗急跳牆第96章 皇位繼承第86章 猝然發動第64章 痛下決心第74章 暗度陳倉第11章 綿綿不絕第31章 中日博弈第68章 彌留之際第38章 鋒芒畢露第38章 刺客來臨第54章 國會大廈第85章 軍歌嘹亮第60章 五權制衡第39章 生死一線第38章 刺客來臨第8章 滿頭大汗第70章 臺前幕後第73章 明修棧道第20章 誘之以利第59章 憲法草案第40章 雷霆震怒第31章 半推半就第33章 現成題目第1章 獨闢蹊徑第96章 各有招法第18章 職官考試第35章 作繭自縛第54章 國會大廈第84章 利器準備第17章 鞠躬盡瘁第9章 以暴制暴第72章 惡有惡報第7章 身陷雷區第97章 圖窮匕見第79章 逃之夭夭第44章 強行貸款第3章 勾心鬥角第17章 弦外之音第93章 真相大白第34章 牽動心絃第13章 僞託神蹟第52章 狗急跳牆第30章 既往不咎第10章 縱橫捭闔第30章 原來如此第23章 商討對策第5章 錯綜複雜第40章 革故鼎新第18章 防禦殲敵第31章 暴起發難第34章 牽動心絃第35章 額外插曲第26章 冠冕堂皇第49章 本位之辯第83章 箭在弦上第27章 相互妥協第36章 大義凜然第15章 兵事興革第24章 走出陰影第57章 推心置腹第3章 勾心鬥角第61章 明察暗訪第17章 蓋棺論定第1章 獨闢蹊徑第75章 人心惶惶第35章 以華制華第2章 浴雷重生第20章 誘之以利第6章 折戟炮戰第22章 怒不可遏第29章 深不可測第27章 瞞天過海第34章 心有靈犀第69章 蓋棺論定第54章 國會大廈第17章 弦外之音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3章 不可收拾第24章 怒不可遏第15章 兵事興革第32章 官制改革第2章 試點湖北第15章 步步進逼第35章 以華制華第20章 恩威並施第14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內緊外鬆第30章 聖意難懂第40章 最後時刻第39章 曉之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