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

太后醒來的消息很傳就傳遍了後宮和朝廷,葉正純等官員都長長鬆了一口氣,京兆不少消息靈通的舉子也暗中鬆了口氣,還有兩天就殿試了,還好太后醒過來了,這樣看來,殿試如期進行是板上釘釘的了。

和太后醒來的消息一起傳遍的,還有另外一則事情。那就是二皇子侍疾有功皇上重賞的消息,看來曾因姜選被捲進春闈弊案的二皇子還是極得聖心的啊。不僅如此,二皇子府還傳來了另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二皇子妃陳婉柔終於有身孕了,在嫁入二皇子府將近一年半之後,她有了身孕,這和姜氏有孕相比,意義絕對不一樣啊,這可喜壞了德妃和二皇子,太后剛醒過來就聽到了這個好消息,精神一下子好了不少,就連長泰帝也高興不已,認爲這個胎兒會給太后帶來福氣,對陳婉柔也多有賞賜。

陳知浩還在按制丁憂中,因爲陳婉柔懷孕一事也很高興,期間二皇子還透露了一個重大喜訊:根據父皇的口風,陳知浩丁憂期滿之後,還是能官復原職的。

這可真是大喜訊,丁憂這段時間裡,就當養精蓄銳了,陳知浩和陳書舟等人都興奮莫名,只除了陳趙氏,她的女兒陳婉茹在陳老太君病逝之前就匆匆遠嫁了,現在日子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反而那個賤種有了身孕,她氣得心都覺得很疼,怎麼那避子湯沒有用呢,她還以爲那賤種這一輩子都不會有孕的。

朝暾宮的慕妃聽到二皇子府喜事連連的消息,也不怎麼在意,她當初有身孕的時候,司天臺不也說會帶來祥瑞和福氣嗎?結果又如何?想到這,她冷冷笑了一下,對青鳶說道:“我們且等着吧,讓他們高興去,生不生得出來還是未知數呢。”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世事興衰流轉,誰說得準呢,只看誰笑到最後了。慕妃撫摸着自己的肚子,面孔美豔絕倫。

五皇子府的上官長治也悔恨自己大意了,原以爲老二因爲姜選的事情,已經失帝心了,可是姜選這事纔過去沒多久,老二就揪着侍疾這個機會,重新獲得了父皇的看重,又翻身了;也不知道慈寧宮發生過什麼事情。怎麼父皇一下子就對老二這麼親熱了?——在得知老二上摺子請求侍疾的時候,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也跟着上了摺子,一起上摺子的,還有三皇子,卻還是慢了一步,長泰帝看見他和老三的摺子,欣慰他們孝順有心,卻說慈寧宮有太醫、承佑守着就夠了。卻沒有允許他們的請求,讓他們各安其事去。

就這樣被老二鑽了空子!真他他媽的覺得憋屈,看來還是不能有絲毫大意啊,上官長治恨恨地想。

翊坤宮的賢妃心情也好不到哪裡去,太后醒來了,那二皇子妃還有了身孕,真是事事不如意。先前二皇子側妃姜氏已經夭折了長孫,要是陳婉柔生下男嬰,這個長孫的位置還是會落在二皇子府的。三皇子也早就納了側妃林氏。已經兩年多了卻屁也蹦不出個來!這樣下去還是很被動啊,賢妃考慮到他兒子也到了可以娶妃的年齡了,開始物色合適的三皇子妃人選,要是太后崩天了,起碼又要耽擱一年了,大朝禮制,太后崩天,皇上、太子要服喪三年,其餘皇子皇孫守滿一年就夠了。

太后病重又醒來的消息,沈寧也是知道的,她沒有像衆人那樣鬆了一口氣,反而有些憂慮。前一世,太后就是五月初崩天的,只是經歷重生之後,許多事情都作不得準了,也不知道這次太后會不會有事,不管怎樣,有備無患吧,沈寧不着痕跡地提醒沈俞氏這會不會是太后迴光返照,引起了沈俞氏的注意。不管怎麼樣,準備着也沒有什麼關係的,有備無患,於是沈俞氏購買了不少粗麻布、白燈籠等服喪用的物件,也不敢聲張,悄悄堆放在庫房裡。

不管衆人的心思是怎樣,五月初三,端午前兩天,殿試如期開始。殿試只考一場策問,歷時一日,日暮便可以回來了,所以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沈餘宏早早就和其餘貢士們在宮門前等候了,當然,在人羣中沈餘宏還看到了古文瀾,兩個人互相點點頭,打了招呼,兩百個人,誰也不敢發出聲音。

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沈餘宏纔看到了策題,殿試策問的題目是長泰帝親自出的,此前連蕭厚仁、葉正純等人也不知道題目是什麼,考生拿到策題後,必須按照規定的格式完成策文,用正體書寫,二千字左右,日暮時分交卷。等到沈餘宏拿到策題一看,巧了,說的正是春闈舉子暴動一事,策題是根據此事,論述對“寬猛相濟”的爲政之道的理解——和沈則儒預測的一樣,正是時政和典論的結合,不過這一次,也太“時政”了啊,估計沒有一個人能猜中題目吧。

沉思半響,陳餘宏纔開始提筆書寫:“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是以政和。……又,不偏爲中,不易爲正,故爲政之道,也即中正之道……”

殿試會場一片寂靜,監考官走路也是緩慢輕聲的,考生們或有凝神思考,或有洋洋下筆,不管怎麼說,這些考生能參加殿試,已經證明了是大永士子的佼佼者,這些人,都是大永的將來,保不準又是哪一朝的重臣,所以在散卷的時候,考官們的神色是相當和藹的。

日暮時分,隨着三長三短的鼓點響起,交卷的時間就到了,不管怎樣,對考生而言,他們這一年的考試任務就結束了,命運早定,就等着三天後的公佈了。考生們陸陸續續交了卷,受卷官、掌卷官、彌封官等官員各盡其職,將試卷收存封管。

策文的閱卷官,都是朝廷的重臣,包括中書、門下、尚書、秘書四省的主官,還有國子祭酒衛復禮,御史大夫龔如熙、禮部尚書魏晉度,一共有八人。殿試策文的核閱,也是很有意思的——反正葉正純覺得很有意思,畫圈圈,誰不會啊?閱卷官們輪流傳閱,也不用寫批閱,只需捲上加“○”、“△”、“\”、“1”、“x”這五種符號就好,當然得“○”爲佳卷,最後,蕭厚仁選出得“○”最多的十本卷子進呈長泰帝,讓他欽定名次。

長泰帝因爲太后醒來、二皇子妃有孕等事,心情大好,很快就將這事辦妥了——確實也拖太久了。剛過完端午,這祥和大街上還到處可聞黃酒的味道呢,殿試的結果就出來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命運了。

長泰帝欽定御批,結果如下:

一甲進士及第,三名,狀元:樓盛懷;榜眼:顧高邑;探花:古文瀾。

二甲進士出身,八十三人,第一名:沈餘宏……張君璧……

三甲同進士出身,一百一十四人,第一名:曾可……陸元徵……

考生們一看這個結果,我操,這三鼎甲不是南、中、北榜的第一名嗎?真的和我們想的一樣啊。這三個人的才學本事、身家情況在春榜之時就已經被衆人熟知的了,所以這一次結果他們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了,考來考去,還是這三個人最厲害,早前他們就在猜測前三名肯定是這三個人的,三鼎甲的名單反而在意料之內了。

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二甲榜上,傳臚是沈餘宏——在大永,二甲第一名通稱傳臚。沈餘宏是誰?所有人都開始好奇了,此前似乎都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字啊,春榜排名也不是很靠前啊……

待這些人探知沈餘宏是誰之後,都不約而同地“哦”了一聲,原來是那個沈家的沈餘宏啊,吳越沈家,一門n進士的沈家。沈餘宏,祖父是工部尚書沈華善,進士出身,叔祖是杭州刺史沈開善,進士出身,父親是吏部郎中沈則敬,進士出身,叔叔沈則儒是國子監丞,進士出身……家學淵源,特產進士,怪不得。

等等,似乎探花古文瀾就是沈則敬的外甥,沈餘宏的表弟?有人發現了古家和沈家的聯繫,不少人臉色變得相當奇怪,難道這沈家真有什麼應試秘籍不成?不然怎麼出了這麼多進士?好像進士不用錢似的,這也太他媽的讓人羨慕嫉妒恨了!——所以接下來沈家下人開始發現,主子們丟棄的廢紙也會有人搶着要,這是後話了。

殿試結果公佈之後,三鼎甲立即被授予官職,狀元樓盛懷授集賢殿編撰,榜眼顧高邑、探花古文瀾授集賢殿編修,至於其他進士,也會按照殿試名次,分別授予主事、博士、縣令等職,不過這個還要等吏部考覈分配,中榜的進士倒不是立即知道自己的官職的,不過二甲前十五名的進士自然希望能夠進集賢殿的,要知道,歷屆三省九寺的主官,都是從集賢殿出來的啊。想要做朝之重臣,就必須先入集賢殿,這已經是大永官員的共識了。

總之,歷經了春闈弊案、舉子暴動、春闈重考之後,三年一度的大試是基本落下帷幕了,葉正純和魏晉度等人都覺得心裡的大石終於落地了,終於結束了,這幾個月裡,他們的心情就沒有好過!尤其是魏晉度,在殿試結果公佈之後,據說還在景泰大街街口長嘯了三聲,老夫聊發少年狂了一把。

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18章 鬥錢多第322章 歸心第499章 左半朝第379章 押俘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89章 過年交底第85章 出事了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68章 殘害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97章 災星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531章 緩稱王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539 萬骨枯第211章 露端倪第483章 天有哭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69章 不死不休第173章 先機第367章 皇家宴第519章 清醒第520章 不臣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62章 奪職第303章 救彭第200章 不和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62章 姑姑用意第503章 帝后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322章 歸心第239章 大換血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122章 測帝心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0章 如流處第19章 返回京兆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373章 見太后第95章 春闈今史第147章 毒婦第539 萬骨枯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章 晚梅有香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章 姨娘庶妹第254章 妄動第186章 貴人謀第35章 開春吏事第73章 太子妃第244章 沈餘憲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188章 內情第281章 盯梢第141章 廷杖(一)第375章 連環局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153章 離間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543章 死後第347章 本心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64章 玩完了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59章 何策?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355章 私產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277章 紈絝彭瑾番外二淳德盛世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237章 見太子第494章 殺謝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221章 全義第386章 靜養第420章 京兆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