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皇家宴

長泰帝七七祭奠之後,景興帝下了一道口諭:三月底,在重華殿設皇家宴,以迎庸王和憫王回京。

既列明是皇家家宴,自然是邀請了皇家宗親,庸王和憫王及其家眷,成爲了這一次皇家家宴的焦點所在。

景興帝早前發出旨意之時,就表明,這一次召兩王返回京兆,是爲敘皇家親情,他們的王妃及子嗣,也都一併返回京兆。

庸王的家眷,還真不少。在離開京兆之前,庸王就已經有兩個兒子了,分別爲正妃陳氏和側妃簡氏所生。去了封地之後,庸王又陸續添了一子一女,都是側妃簡氏所生。如今,他們也跟隨着庸王,返回京兆了。

憫王府的情況,則要簡單多了。在京兆的時候,上官永平是被圈禁起來的,雖則身邊的女人不少,但是他卻不想生下子嗣,不然,也是被圈起來的命運。他是去了岷州之後,才娶妃納側的。

他的正妃,出自岷州世家後氏,側妃是岷州刺史趙可之女。如今,憫王膝下有兩個兒子,俱是正妃後氏所出。側妃趙氏,則遲遲未有身孕。這一次,憫王也帶着後氏等人,一起回來了。

庸王府內,庸王妃陳婉柔吩咐宮女將兒子帶下去,自從接到家宴的口諭之後,她的眼皮就跳個不停,總覺得,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一樣。

“王爺,晚上的家宴,恆兒也需要參加嗎?他還那麼小,尚未懂事,怕會衝撞了皇上、皇后。不若還是留在庸王府中好了。”陳婉柔對上官承佑說道,語氣憂慮。

“你所言,也有道理。他們兩個那麼小,就暫且留在庸王府吧。”上官承佑聽了陳婉柔的話語,作了這樣的決定。心想着,簡氏所出的兒女,也暫且留在府中好了。

夫妻兩個又略略說了會話,上官承佑就轉身離了去。

陳婉柔嫁給上官承佑已經有七八年了,然而夫妻感情總是淡淡。相比陳婉柔,上官承佑更寵愛的,是側妃簡氏。對此,陳婉柔並不在乎,她早就過了在意歡深愛薄的時候,如今一心想着的,是自己的兒子。

上官恆,是陳婉柔所出的兒子,唯一的兒子。當年陳趙氏曾給陳婉柔下過絕子湯,後來她又在靈前小產。能生下這個兒子,陳婉柔覺得很滿足了,如果沒有回到京兆,她會覺得更滿足。

她不會蠢到不知道景興帝是何居心,家宴奉上的是美酒美食,說不定底下掩藏的是匕首鴆毒。隱藏在皇家尊榮下的陰險惡毒,陳婉柔對此知之甚深。

京兆的變數太多,自己的兒子留在京兆這裡,就等於跌入羣虎環伺的險地,無論如何,她一定要保護好他!

想到晚上的家宴,她越想越不放心,喚來心腹大宮女紫裳,慎重地交代着種種事宜。也不知道她說了什麼,只見說罷了話,陳婉柔竟然對着紫裳下跪了!

“紫裳,你跟了我將近十年,恆兒就託付給你了。若是家宴出了事,你且按照我的話去做,帶着恆兒躲起來……我已想辦法通知德太妃,她一定會有辦法護佑恆兒的……”陳婉柔的語氣雖然無比悲傷,卻帶着果決。

爲母則強,她不知道家宴之上,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須防人不仁,這是她所能做的最妥當安排。

紫裳含着淚,點了點頭。

在憫王府,憫王妃後氏也在作着同樣的安排。大世家族的骯髒事,不會比皇家少多少,後氏對於即將舉辦的皇家家宴,持着審慎的態度。

她也決定,將兩個兒子留在憫王府中。雖然如果真的有事發生,留在王府中,或許躲避不了危險,但總比宮中重華殿要好。

在這兩個王妃作着種種安排的時候,皇宮裡面,也有人在作着種種籌謀。

紫宸殿內,景興帝正和他最寵愛的雅妃說着話,說的,也是關於重華殿的事情。

“皇上,那件事,真的不用跟皇后娘娘提前說一聲嗎?畢竟關聯甚大……”雅妃的話語如珠玉般清脆,聽得人心裡無比舒服。她穿着一身素色衣裳,把原本就有十分的容色,更是提到了十二分。

每次讓景興帝見到了,都移不開眼。

雅妃,東宮之時的太子良媛溫氏,如今成了永和宮的雅妃。在景興帝登基之後,原先東宮的內婦也都隨之變了份位。兩位太子良娣明氏、蘇氏被封爲德、淑兩妃,而太子良媛溫氏則被封爲雅妃,賜居永和宮。

雖則景興帝登基的時日很短,但是紫宸殿中伺候的內侍和宮女,都知道,雅妃是最得皇上寵愛的人,如今皇后只一心在坤寧宮中安胎,來紫宸殿裡最多的,就是雅妃了。

看着雅妃輕蹙眉頭的樣子,景興帝不由得“哈哈”一笑,說道:“暫且不告訴她吧,免得她心有憂慮。這只是一個局而已,又不會讓她真的出事,朕怕她知道了,反而會多想,還壞了事。”

想到晚上重華殿的家宴,景興帝的笑容加深了:“愛妃真是朕的解憂花!若不是愛妃想出這個法子,朕還愁着如何處置庸王呢!當年清平侯說愛妃聰慧,朕還不信呢。如今看來,的確如是!”

聽着景興帝的稱讚,雅妃輕蹙的眉頭散了開來,似乎變得歡欣起來。這愉悅的喜意,更襯得她的容貌光彩奪目,似乎要比紫宸殿都映亮了。

見到她這個樣子,景興帝不由得嚥了咽口水,想到此刻尚在守孝,只能作罷。隨機,他想到晚上的家宴,血脈又亢奮起來了。

入了夜,重華殿內燈火通明,內侍宮女進進出出,將宴會所需的好茶、佳餚等等一一擺放妥當,等候主子們到來。

未幾,皇室宗親就陸續來到了。最先來到的,是宗正卿上官棠、太僕卿上官階等宗親,他們也是皇家血脈,只是離長泰那一支有些疏遠;隨即,是庸王和憫王攜王妃來到,就連他們的側妃,也跟着來了;其後,哀王妃和慕太妃等人也陸續到來了……

皇家這些年喪事不斷,長泰帝子息不隆,總讓人有皇嗣難繼之感。可是如今重華殿內,卻是濟濟一堂。問候之聲疊起,間雜小兒的笑聲,使得重華殿內顯得熱鬧不已。

庸王妃坐在熱鬧的人羣中,臉上只含着恰好好處的笑容。她透過一殿的熱鬧,看向神色無比寥寂的哀王妃,百感交集。

哀王妃是她閨閣之時的好友,中間隔了這些年的恩怨情仇,如今她們同坐在重華殿進家宴,已不復當年。

哀王妃感應到了她的目光,也擡眼看過來,而後露出了一個淡弱的笑容,卻更顯得他的蒼老。這一幕,讓庸王妃忍不住眼有溼潤。

遠去的,又豈止韶光?

可是她也不能過多感嘆了,這個時候,重華殿外傳來了內侍的唱聲:“皇上、皇后駕到!”,隨着唱報而來的,就是景興帝和皇后左氏。他們身後,跟着景興帝妃嬪,還有內侍和宮女,是長長的一行人。

接受了衆人行禮之後,帝后二人在重華殿主位落座了。比起在場的宗親、王爺、王妃等人來,帝后兩人顯得很年輕,臉上也帶着素服都壓抑不下的飛揚和朝氣。

景興帝看着底下的宗親,還有自己的兄弟,看到他們的臉上,都帶着恭敬謹慎,雙眼滿意地微眯着,然後說道:“諸位不必多禮,今日家宴,是爲敘皇家親情,就如尋常人家一樣,各人自安爲是……”

底下衆人,一時諾諾。雖然景興帝這樣說,但是他們卻都是低垂着頭,十分恭敬。這是皇家家宴,就算是敘親情,也要尊上下。

皇后左氏的肚子已經隆了起來,臉上也變得豐腴溫潤。因爲懷孕,眼裡也閃着喜樂親厚的光芒。她身邊的大宮女春喜正在小心翼翼地給她添茶。她

“朕有意下去給各位皇叔、皇兄碰茶一杯。梓童身子可安好?若是勞累,不若由雅妃陪朕,也當得。”家宴已經在進行了,景興帝這樣對着皇后說道。

皇后聞得這句話,心裡怨懟頓生,又是雅妃那個賤人!這樣的場合,怎麼可以由她陪伴皇上?那不是等於給她長臉嗎?

想到這裡,皇后臉上的笑容不變:“皇上,臣妾胎像已穩。在重華殿內行走一圈,想必無礙,皇上有心了。”

“既如此,就勞煩梓童陪朕一趟了。”景興帝笑了笑,吩咐春喜扶着皇后,走下了御桌,來到了重華殿中間,一一來到皇室宗親的桌案之前,以示親睦。

見到景興帝帶着皇后來到自己的桌案前,這些皇室宗親也不覺得有多少意外。以往設家宴之時,長泰帝也是帶着皇后前來奉酒的。這在他們看來,已經是皇家宴的一個既定動作了。

從上官棠開始,景興帝帶着皇后,一桌桌地見過去,來到了庸王、庸王妃的前面。

帝后兩個人,就像先前經行的桌案那樣,笑着和庸王、庸王妃舉起了茶杯。誰都沒有想到,就在庸王、庸王妃向帝后敬茶的時候,意外陡生!

第309章 驅夢魘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503章 帝后第131章 走私事發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386章 靜養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355章 私產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164章 玩完了第306章 平步第14章 花朝節第66章 毒計第63章 考課進程第284章 不能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14章 垂死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82章 考第之危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76章 國之動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348章 有別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453章 奇計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517章 株連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17章 覺醒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304章 換命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5章 姨娘庶妹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59章 治水良人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302章 狠手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20章 如流處第251章 計成第331章 出嫁第542 舊仇第226 謎團迭起第4章 晚梅有香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375章 連環局第428章 設毒計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337章 奪爵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308章 閒情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62章 奪職第537章 佈防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番外一哀王不甘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519章 清醒第348章 有別第288章 朝徵第494章 殺謝第90章 入書房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88章 千秋錢莊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349章 新勢力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301章 伏殺第494章 殺謝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89章 弩威第481章 城破第417章 高唱第318章 鬥錢多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9章 新生